如要采蜜,不可弄翻蜂巢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_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子,后来在芝加哥被处决的阿尔·卡庞说:“我把一生当中最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大家有个好时光。可是我得到的却只是辱骂,这就是我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卡庞不曾自责过。事实上他自认为造福人民——只是社会误解他,不接受他而已。达奇·舒兹的情形也是一样,他是恶名昭彰的“纽约之鼠”,后来因江湖恩怨被歹徒杀死。他生前接受报社记者访问时,也自认为是在造福群众。
  我曾和在纽约新新监狱担任过好几年典狱长的路易·罗斯就关于罪犯不曾自责的问题通过几次信,他表示:牢里的犯人很少自认为是坏蛋。他们和你一样,都是人,都会为自己辩解。他们告诉你,为什么要打破保险箱,为什么要开枪杀人。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动机提出理由,不管有理无理,总要为自己破坏社会的行为辩解一番。因此,他们的结论是:他们根本不应该被关进牢里。
  假如阿尔·卡庞这帮歹徒,以及许多关在监狱里的其他亡命男女,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过,我们又如何强求日常所见的一般人?
  心理学家史金诺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还是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
  另一位心理学家双斯·希尔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本能地抵触受人指责。”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也没有好处。
  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有段广为人知的争论——他们的不和睦导致共和党的分裂,而像伍德洛·威尔逊送进了白宫。让我们简单地回忆一下这段历史:1908年,罗斯福搬出白宫,共和党的塔夫脱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到非洲去猎狮子。当他回到美国后,看到塔夫脱的保守作风,很是震怒。罗斯福除了公然抨击塔夫脱,还准备再度出来竞选总统,并打算另组“进步党”,这几乎导致老共和党瓦解。果然,紧接而来的那次选举,塔夫脱与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区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脱,但塔夫脱承认自己有错吗?他曾含着眼泪说道:“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俄克拉荷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第二回他看见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是否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明天你若是想责怪某人,请记住阿尔·卡庞等人的例子。让我们认清: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会飞回家里。也让我们认清: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或是像塔夫脱所说:“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当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陆军部部长史丹顿说道:“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林肯找到了与人相处的秘诀——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而且,这个秘诀是林肯在差点丢了性命后获得的。
  年轻时的林肯特别喜欢批评他人。林肯喜欢批评人吗?不错。他住在印第安纳州湾谷的时候,年纪尚轻,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很容易发现。
  1942年秋天,林肯写文章讽刺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并在《春田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匿名信嘲弄席尔斯,全镇哄然引为笑料。自负而敏感的席尔斯当然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的人,他跃马追踪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持荣誉,只好接受挑战。他有选择武器的权利,由于手臂长,他选择了骑兵的腰刀,并且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了剑术。到了约定日期,林肯和席尔斯在密西西比河岸碰面,准备一决生死。幸好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他们,才终止了决斗。
  这是林肯终生最惊心动魄的一桩事,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任意嘲弄人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
  1863年7月1日到3日,盖茨堡战役展开,到了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方撤退。当时乌云密布,即使暴雨倾盆而至。李将军带着败兵逃到波多马克河边,只见前方是高涨的河水,后方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李将军进退无据,真是陷入了绝境。林肯见了,知道是天降的大好良机,只要打败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给米地将军,要米地立刻出击李将军,不用通知“紧急军事会议”。林肯不但用电报下令,并且另派专差传讯,要米地马上行动。
  米地将军有没有马上行动呢?正好相反。他完全违背林肯的命运,先行通知“紧急军事会议”。他迟疑不决,故意拖延时间,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水退了,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这是怎么一回事?”林肯对着儿子罗伯特咆哮:“老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只要我们伸出手,他们必定跑不掉的。难道我说的话不能让军队移动半步?像这种情况,什么人都可以打败李将军,就是我也可以让李将军俯首就擒。”
  极端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米地写了一封信。记住,这时的林肯,言论措辞都比以前保守克制。所以,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已相当表达了林肯内心的极端不满。
  亲爱的将军:
  我不相信你对李将军逃走一事会深感不幸。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之處,而且,只要他一就擒,加上我们最近获得的胜利,战争即可结束。现在,战争势必延续下云,如果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擒得李将军,如今他逃到波多马克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证成功呢?期盼你会成功是不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现在会做得更好。良机一去不再,我实在深感遗憾。   你以为米地将军读了这封信之后,会有什么表示?
  米地将军从没有见过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这是他死后,别人在一堆文件中发现的。
  我们的猜测是,林肯在写完这封信之后,望着窗外,左思右想,把信搁到一边。惨痛的经验告诉他: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到的效果都是零。
  泰德·罗斯福说,在他当总统的时候,凡是遭遇到难解的问题,就会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处于我的现况,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年轻时,总喜欢让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写了一封可笑的信给理查·哈定·戴维斯。他当时方出现美国文坛,颇引人注意。那时,我正好帮一家杂志社撰文介绍作家,便写信给戴维斯,请他谈谈他的工作方式。在这之前,我收到某人寄来的信,信后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这话留给我极深印象,显示此人忙碌又具重要性。于是,我在给戴维斯的信后也加了这么一个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虽然,我当时一点也不忙,只是想给戴维斯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他根本不劳心费力写信给我,只把我寄给他的信退回来,并在信后潦草地写了一行字:“你恶劣的风格,只有更增添原本就恶劣的风格。”的确,我是弄巧成拙了,受这样的指责并没有错。但是,身为一个人,我觉得很恼羞成怒,甚至10年后我获悉戴维斯去世的消息时,第一个念头“我实在羞于承认——我受到的伤害”。
  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至死难忘的怨恨,只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
  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东西。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大家的好处。”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
  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修养和自制的功夫。
  卡來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
  鲍伯·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有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机。根据《飞行作业杂志》所描述,胡佛在300英尺(约91米)高的地方时,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出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紧急降落之后,第一个工作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螺旋桨飞机,装的是喷射机用油。
  回到机场,胡佛要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为自己犯下的错误痛苦不堪,一见到胡佛,眼泪便沿着面颊流下。他不但毁了一架昂贵的飞机,甚至差点造成3人死亡。
  你可以想象胡佛的愤怒。这位自负、严格的飞行员,显然要对不谨慎的维护工大发雷霆,痛责一番。但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住工人的肩膀说道:“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我要你明天帮我的F-51飞机做修护工作。”
  记住:“如要采蜜,不可弄翻蜂巢。”让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了解就是宽恕,尽可能地去了解别人,比批评责怪更有益、有趣。
  千年书虫摘自《人性的弱点》(【美】戴尔·卡耐基 著)
其他文献
生活中的岔路口实在太多,一不小心就会走错了路。  乡村里,一条小巷连着一条小巷,左一拐右一弯,不知不觉就会岔到了另一条小巷。这一条岔路口通往远处的田野,那一条岔路口通向近处洗菜浣衣的小河湾。树林里,田垄间,到处都是道路,到处都有岔路口。  城市里依然如故。一条路与另一条路交叉着,横一道竖一道,东一条西一条,像棋盘中的格子,岔路口多如牛毛。走着走着,街道的尽头便是岔路口,一不注意迈错了脚,就会岔到另
期刊
河畔就是县城,名叫水洛城。  搅团,水洛人的杂粮家常饭。在我的认知里,上佳的搅团,有三个讲究:用料讲究,最好用荞面,加少许的莜麦面、扁豆面,都是产量极少的稀罕物,次之用玉米面,再次用糜谷面、高粱面;做法讲究,是说一定要火候适度,文火慢擦,性急、快火则黏锅焦锅,同时,水和面比例必须适中,太稀太稠无法下筷;配料讲究,是说要配好蘸料、佐汤、佐菜。  单说这配料。面前的蘸碟里,有胡麻熟油、油泼辣子、精盐、
期刊
1  在冬天它是一枚枯叶的形状。  旋转着风暴,它不需要铤而走险地蜕变。它只是在复制着生死,也不需要呼吸的活着。它的颜色深沉的要大于大地的苍凉。冬天的暖意可以在它的背上。正如一小片的太阳,一会出现一会又隐藏起来。  蝴蝶静止在一首诗的短句上,它是好多人的尤物。火种或引子,它带着历史在飞,省略着万物的孤独,孤苦。它的翅膀下面有海,有浪潮,有埋下枪声的灾难。当它像一个古代字符又落在了现在的书本中,你会
期刊
搬运谎言,还是传递真理?唇与唇的组合,浪与礁石的碰撞,吃饭、喝水、亲吻、睡觉。也可阿谀、奉承,造册、诬陷。  大堂或者小庙,一把椅背总站着一张张嘴,煽风或者点火,抹或者吻。  白最怕黑夜的黑,嘴唇的红润,口水的锋利,穿过院墙,刺破帐幔,是潮水,也是陷阱。  于是,一道道墙或许就这么弄脏了,一把把椅就这么散架了,明月清风就这么魂断放逐了。  于是,庙堂换了一把椅子。  椅背还会站着一茬嘴。  不是所
期刊
低矮的、朴素低调的苔藓,在别人眼里并不起眼,偏偏是我非常喜欢的。  苔藓低矮,甚至比大地上任何一株草都要低矮,仿佛是植物世界的侏儒,和那些灼灼艳艳的花朵、挺拔俊美的大树、随风摆动的芦苇们相比,着实不怎么起眼。苔藓谦卑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从不和人类挤占空间,它愿意选择人不常去的地方去生长,譬如墙头、屋脚,山野里的石头上,野草的根部,树干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很小
期刊
1  我会忘记很多事,为了不忘记,我记下它们,鸡零狗碎,杂思断絮。  发现我的才能如此不济,无法为每一事物命名,更无法给出解释。  无法给跳动的心下达正确指示,无法让大脑运行到量子实验,也无法控制新陈代谢——试图失败,我索性加重它的失败——给心错误的命令,让它陷入一片混乱,跳动不息又散如灰烬。让大脑跳过薜定谔的猫,跳到怪诞行为,让吃喝睡拉撒失去作息。  我的大脑果然糊涂了,它居然重新发现了早就发现
期刊
西塘廊棚  带屋顶的街,带着古老的传说,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圆木柱支撑“一落水”,也支撑四季冷暖。木质框架的留白,有恰到好处的删繁就简。翻转轩的花纹,时间雕刻的古朴之诗,细品才知其味。  廊棚有爱,屋顶的毛毡遮风,遮雨,遮阳光,也遮忧愁。  坐在长凳上的人,在一幅画里慵懒。  轻风吹过浪漫人间,多情的人在蒙蒙细雨中起笔抒怀,缭绕的烟雾点染水墨西塘。  画中怀旧,烟火气从街头延伸至巷尾。  在朝南
期刊
天空蔚蓝。  一只鹰牵着我的目光飞翔,像要穿破这蓝色的天幕,盘旋,俯冲,高飞,翅膀剪碎一块一块的蔚蓝,留下巨大的空与寂。  山谷也掉在这巨大的空洞里,小镇渺小,我半山上的房子渺小,我更渺小。我像是这巨大的空洞里的一颗尘埃,落在尘世里。  蓝天下小镇更显寂静,寂得像天荒,正如我的寂寞。这些年,熟悉的人,一个一个离开小鎮,走到了山外,我的送别早已习以为常。  我在小镇行走,行走在青春的空寂里。有时爬上
期刊
戈壁灘上,没有孤单的草,永远也找不到一棵草,两棵草,连孤单的树都没有。  只有一撮一撮的草丛从戈壁滩上隆起,草叶与草叶,枝干与枝干,相互团抱着,聚成一个个苦难的家族。  它们抗衡千百次的风暴和冰雪,一起伸出枝叶收集漫天无根的细砂和土屑,终于构筑成一个一个立锥之地。  草有了自己的微小国土。  戈壁滩不再寂寞。
期刊
宋 湖  宋湖在永州人的生活里,犹如一块碧绿的手帕,韵律丰盈,内涵肃穆。我在宋湖像漂泊的一朵浮萍,尤显鲜明。  四月的雨一滴一滴溅落。我的身体上刻下了宋湖广袤丘陵的起伏,刻下了宋湖清幽喧腾的碧水。我在夜里有唇齿溢香的非分之想。  这是令人心动的事实。宋湖是舜妃女英留在永州的一滴柔软的馈赠。我将在这里向往美和爱。  莲 蓬  我深陷于此。这疯狂的莲蓬,我完全一个人剥开她,用一支笔从画她的血开始,画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