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录六祖惠能一生说法的《坛经》是中国佛教重要宗派之一禅宗的经典。本文浅显地论述了《坛经》中以“自性即佛性”为主的基本思想,以及能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三点创新性,由此得出《坛经》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坛经;惠能;自性;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D09)01-056-03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释迦牟在尼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佛教自秦、汉时期传人中国,在历经岁月洗礼之后逐渐衍生出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中国佛教。隋唐之后,各种宗派逐渐声势衰落,但禅宗崛起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而禅宗经典当属《坛经》。《坛经》是记录六祖惠能生平和思想的著作,由惠能的弟子(一说主要由法海)汇集编撰而成。
1 《坛经》中体现出的佛教创新思想
佛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精神就是关注人生,佛教的发端即对人生问题的关注,佛教创教的宗旨在于把众生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救出,虽然在其传播过程中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逐渐形成不同宗派,但其着眼于人生的宗旨从未改变过。但在分成各个派别的同时,不同宗派对待人生这一宗旨的价值取向已经不同。惠能的思想较以往的佛教精神都有所不同,大胆创新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由向外求佛变为内求。
“深入考察禅宗的思想,其最核心的东西当是把一切诸法包括诸佛与众生都归结于自心、自性。如果说,笼统地称自心、自性容易造成把印度佛教的心、性与中国佛教的心、性混为一谈,那么,中国禅宗所说的自心、自性,在相当程度上还可进一步归结为现实的人心、人性。”
在《坛经》中多处体现出了强调“自心、自性”为本的思想,且二者都是本来就有的不是后天修成的。“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菩提般若这样的大智慧,世间人本来就具有,只是迷于外相,不能证悟;“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中论述“佛性本无差别”差别在于是“迷”还是“悟”;“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佛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自心和自性中,离开了自心和自性就没有佛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人,莫用错意,多为其性自用”;“返观自鉴,莫向外求”;“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等无不体现出六祖惠能将佛性与现实中的人心、人性相结合。研究、了解和把握真心说,是打开惠能禅宗乃至整部禅学理论的钥匙。
1.2 调整佛教教义中对人生的观点,提倡积极的人生观。
六祖惠能将佛归结为人的同时亦把人变成了佛。佛,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由于迷悟不同,根器不同,修为不同而导致世间众生无法顿悟,或向外求,或无所不求,怎知人即是佛,佛就在自心中。
禅宗认为众生本来具有佛性,并且这个佛性就在人们的心中,人们能够认识它,每个人认识它的机会和能力是一样的、平等的。这就使世人有了希望和精神寄托,因为佛性即自性,佛心即自心,佛即人。这种“人佛合一”的思想将佛教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不在是那个遥远的波罗蜜(彼岸),不再是远隔着“十万八千”的西方极乐净土。“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如圣位”。佛离众生是如此的接近,它就在人们心中。这一实质性的改变,是世人对人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肯定自身的价值的程度加深。因此禅宗对于传统宗教的另一个变革即调整了佛教对人生的态度,禅宗改变了传统佛教厌弃现实人生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对待人生,积极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禅宗这一思想不仅肯定了现实的生活,也肯定了现实的人,它在人间播下佛缘,给人以最贴近现实的希望和力量。
1.3 传统的出世精神变革为世间求解脱的入世精神。
“如果说六祖惠能之前的禅宗也能师师相承,法脉不断,但始终不能有较大的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注重离世隐修的山林风格,那么惠能之后禅宗的蓬勃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其世间求解脱的人世精神。”
从中国禅宗历史上看,惠能之前的禅宗诸祖师存在重山林隐修,远人间红尘的倾向,独修“寂寞禅”、“枯禅”。惠能的思想一改祖训,另树新风,由原来的注重山林洞穴,远离红尘静修;发展到先识道,后居山;既而发展为既出世,又人世的人间佛教。同时他反对传统佛教禁欲出世的倾向,对佛教的世俗化改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实践中这种做法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状况,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和认同。“实践证明,近代以来的这种人间佛教的主张是正确的,自此之后,中国佛教开始出现转机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 《坛经》的思想价值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坛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在于它融合了传统佛教的精髓,继承了发扬了佛教的传统,为中国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启后”在于慧能对心性论的崭新认识及一系列的创新变革对中国佛教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慧能之后南宗势力逐渐兴盛,发展成为中国禅宗主流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坛经》的思想价值和历史地位还体现在其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启示,现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倡导因材施教。佛陀说法度人,为了让众生脱离迷惑的苦海。“悟人佛知足”,但是众生根器是不同的,素质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佛教建立起不同的法门,用来教化不同根器的人。“此法门是最上层,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六祖虽然认可人的素质不同,有“大根”、“小根”之别,但是这两种人都是能度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大根器的人只要稍加指点引导就能“从自心之中顿悟向本性”。对于下根之人则“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层法者,直示正路”。愚昧的人和智慧的人并没有什么差别,“愚者忽然悟解心开,与智人无别。”不管是愚人还是智人心中都有佛性,性本自净,心本自净。在现代教育中,六祖慧能的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都有着天真浪漫的梦想和公平受到教育的机会,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管是聪明的学生还是不够聪明的学生,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都要认真地对待,不可偏倚,不可轻视,探索出适合不同素质的受教育者的不同的教育方案,真正做到集教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学效果为一体的有教无类并因材施教。
第二,追求真正的社会平等。“人人皆有佛性”是六祖坛经的主要精神之一。佛性平等即人的平等,在《坛经》《行由品》中记载了慧能 去黄梅东山寺初拜五祖弘忍时两人的一段对话:“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祖,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葛獠,若为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可见人的佛性不因他是哪里的人而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应因经济条件、政治地位、阶级阶层的差别而遭受到区别对待。在现代社会中要求实现完全平等的状态依然是一种理想化的渴望,社会正在追求相对平等,并且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各种制度,笔者认为比制度建设层面更重要的,是公民的平等观的确立。歪曲的平等观从一定角度赋予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在观念上的特权,加剧了平等这一概念的扭曲程度,导致“平等”二字离一部分人越来越远。这种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平等是“人人平等”而不是“特定人的平等”。如果社会能深刻理解《坛经》中“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动捍卫自我和他人追求和获得平等的权力和机会,那么真正的社会平等亦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
第三,以人为本,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整部《坛经》的思想可见,慧能十分注重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人的力量。他不仅直接将佛性赋予了人还赋予了人认识、“悟”到这种佛性的能力,“人佛一体”突出了人的力量和能力。诵经和坐禅都只是帮助人认识到“自心、自性”的手段,并不是全部。在《坛经》的《般若品》第二中云:“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而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不自有,故天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如果没有世间的人,一切法门都不能成立,所以所有的法门与经典都是因人而有的。人有通过修行认识到自性的能力,与一切相比,人本来清净的自心、自性是最重要的。“自心、自性”就是现实的人心、人性,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以人为根本产生和发展的。可见《坛经》中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坛经》的第七篇章《机缘品》中,六祖慧能对法远说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在认识思维过程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独立思考,弄清佛道,用自己的思想去支配佛经,把经读话,不做佛经的奴隶。国家和社会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发展,社会才会更稳定的发展。
第四,修身养性,身心和谐。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在追求获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必然遇到挫折和困难,陷入人生中的困境,人生在世难免经历风雨和走向低谷,想不开悟不透,在困境之中无法自拔,要想走出困境需要一颗健康坚强的心灵。“修身以儒,修心以佛。佛安心,能治骨髓之疾,儒劳心,只洽皮肤之疾。”《坛经》的“修心”之处在于提倡积极人世,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自我的目标,但也不要过于执著于一处不肯放手,有时候走出来才可见真正的佛性,才可见到碧海蓝天。社会中的人固然难为真正意义上的超脱,但《坛经》中那深远的禅意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追寻。
[关键词]坛经;惠能;自性;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D09)01-056-03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释迦牟在尼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佛教自秦、汉时期传人中国,在历经岁月洗礼之后逐渐衍生出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中国佛教。隋唐之后,各种宗派逐渐声势衰落,但禅宗崛起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而禅宗经典当属《坛经》。《坛经》是记录六祖惠能生平和思想的著作,由惠能的弟子(一说主要由法海)汇集编撰而成。
1 《坛经》中体现出的佛教创新思想
佛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精神就是关注人生,佛教的发端即对人生问题的关注,佛教创教的宗旨在于把众生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救出,虽然在其传播过程中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逐渐形成不同宗派,但其着眼于人生的宗旨从未改变过。但在分成各个派别的同时,不同宗派对待人生这一宗旨的价值取向已经不同。惠能的思想较以往的佛教精神都有所不同,大胆创新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由向外求佛变为内求。
“深入考察禅宗的思想,其最核心的东西当是把一切诸法包括诸佛与众生都归结于自心、自性。如果说,笼统地称自心、自性容易造成把印度佛教的心、性与中国佛教的心、性混为一谈,那么,中国禅宗所说的自心、自性,在相当程度上还可进一步归结为现实的人心、人性。”
在《坛经》中多处体现出了强调“自心、自性”为本的思想,且二者都是本来就有的不是后天修成的。“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菩提般若这样的大智慧,世间人本来就具有,只是迷于外相,不能证悟;“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中论述“佛性本无差别”差别在于是“迷”还是“悟”;“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佛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自心和自性中,离开了自心和自性就没有佛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人,莫用错意,多为其性自用”;“返观自鉴,莫向外求”;“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等无不体现出六祖惠能将佛性与现实中的人心、人性相结合。研究、了解和把握真心说,是打开惠能禅宗乃至整部禅学理论的钥匙。
1.2 调整佛教教义中对人生的观点,提倡积极的人生观。
六祖惠能将佛归结为人的同时亦把人变成了佛。佛,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由于迷悟不同,根器不同,修为不同而导致世间众生无法顿悟,或向外求,或无所不求,怎知人即是佛,佛就在自心中。
禅宗认为众生本来具有佛性,并且这个佛性就在人们的心中,人们能够认识它,每个人认识它的机会和能力是一样的、平等的。这就使世人有了希望和精神寄托,因为佛性即自性,佛心即自心,佛即人。这种“人佛合一”的思想将佛教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不在是那个遥远的波罗蜜(彼岸),不再是远隔着“十万八千”的西方极乐净土。“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如圣位”。佛离众生是如此的接近,它就在人们心中。这一实质性的改变,是世人对人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肯定自身的价值的程度加深。因此禅宗对于传统宗教的另一个变革即调整了佛教对人生的态度,禅宗改变了传统佛教厌弃现实人生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对待人生,积极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禅宗这一思想不仅肯定了现实的生活,也肯定了现实的人,它在人间播下佛缘,给人以最贴近现实的希望和力量。
1.3 传统的出世精神变革为世间求解脱的入世精神。
“如果说六祖惠能之前的禅宗也能师师相承,法脉不断,但始终不能有较大的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注重离世隐修的山林风格,那么惠能之后禅宗的蓬勃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其世间求解脱的人世精神。”
从中国禅宗历史上看,惠能之前的禅宗诸祖师存在重山林隐修,远人间红尘的倾向,独修“寂寞禅”、“枯禅”。惠能的思想一改祖训,另树新风,由原来的注重山林洞穴,远离红尘静修;发展到先识道,后居山;既而发展为既出世,又人世的人间佛教。同时他反对传统佛教禁欲出世的倾向,对佛教的世俗化改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实践中这种做法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状况,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和认同。“实践证明,近代以来的这种人间佛教的主张是正确的,自此之后,中国佛教开始出现转机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 《坛经》的思想价值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坛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在于它融合了传统佛教的精髓,继承了发扬了佛教的传统,为中国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启后”在于慧能对心性论的崭新认识及一系列的创新变革对中国佛教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慧能之后南宗势力逐渐兴盛,发展成为中国禅宗主流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坛经》的思想价值和历史地位还体现在其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启示,现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倡导因材施教。佛陀说法度人,为了让众生脱离迷惑的苦海。“悟人佛知足”,但是众生根器是不同的,素质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佛教建立起不同的法门,用来教化不同根器的人。“此法门是最上层,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六祖虽然认可人的素质不同,有“大根”、“小根”之别,但是这两种人都是能度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大根器的人只要稍加指点引导就能“从自心之中顿悟向本性”。对于下根之人则“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层法者,直示正路”。愚昧的人和智慧的人并没有什么差别,“愚者忽然悟解心开,与智人无别。”不管是愚人还是智人心中都有佛性,性本自净,心本自净。在现代教育中,六祖慧能的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都有着天真浪漫的梦想和公平受到教育的机会,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管是聪明的学生还是不够聪明的学生,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都要认真地对待,不可偏倚,不可轻视,探索出适合不同素质的受教育者的不同的教育方案,真正做到集教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学效果为一体的有教无类并因材施教。
第二,追求真正的社会平等。“人人皆有佛性”是六祖坛经的主要精神之一。佛性平等即人的平等,在《坛经》《行由品》中记载了慧能 去黄梅东山寺初拜五祖弘忍时两人的一段对话:“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祖,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葛獠,若为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可见人的佛性不因他是哪里的人而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应因经济条件、政治地位、阶级阶层的差别而遭受到区别对待。在现代社会中要求实现完全平等的状态依然是一种理想化的渴望,社会正在追求相对平等,并且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各种制度,笔者认为比制度建设层面更重要的,是公民的平等观的确立。歪曲的平等观从一定角度赋予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在观念上的特权,加剧了平等这一概念的扭曲程度,导致“平等”二字离一部分人越来越远。这种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平等是“人人平等”而不是“特定人的平等”。如果社会能深刻理解《坛经》中“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动捍卫自我和他人追求和获得平等的权力和机会,那么真正的社会平等亦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
第三,以人为本,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整部《坛经》的思想可见,慧能十分注重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人的力量。他不仅直接将佛性赋予了人还赋予了人认识、“悟”到这种佛性的能力,“人佛一体”突出了人的力量和能力。诵经和坐禅都只是帮助人认识到“自心、自性”的手段,并不是全部。在《坛经》的《般若品》第二中云:“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而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不自有,故天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如果没有世间的人,一切法门都不能成立,所以所有的法门与经典都是因人而有的。人有通过修行认识到自性的能力,与一切相比,人本来清净的自心、自性是最重要的。“自心、自性”就是现实的人心、人性,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以人为根本产生和发展的。可见《坛经》中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坛经》的第七篇章《机缘品》中,六祖慧能对法远说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在认识思维过程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独立思考,弄清佛道,用自己的思想去支配佛经,把经读话,不做佛经的奴隶。国家和社会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发展,社会才会更稳定的发展。
第四,修身养性,身心和谐。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在追求获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必然遇到挫折和困难,陷入人生中的困境,人生在世难免经历风雨和走向低谷,想不开悟不透,在困境之中无法自拔,要想走出困境需要一颗健康坚强的心灵。“修身以儒,修心以佛。佛安心,能治骨髓之疾,儒劳心,只洽皮肤之疾。”《坛经》的“修心”之处在于提倡积极人世,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自我的目标,但也不要过于执著于一处不肯放手,有时候走出来才可见真正的佛性,才可见到碧海蓝天。社会中的人固然难为真正意义上的超脱,但《坛经》中那深远的禅意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