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纶”考辨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拙文所说的“经纶”,见于明治维新总纲《五条誓文》第二条“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句。中外学者对此词的理解形形色色:或作经济概念解,如工商业、财政经济、国家的经济与财政、国家的经济与福利等;或作政治概念解,如国事政治、国政、政府的规划、国家的政策等;或作其他概念解,如民族的复兴、全民的幸福等。何者为妥?这不仅与理解其词义有关,而且涉及对明治维新的总体把握,实不可不一辨。一“经纶”的本义和日本人的理解追根溯源,“经纶”一词出自《周易·上经·屯》的“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句。意为云与雷配合、成为刚柔始交而难生的屯,艰难中君子治天下,行同顺理絲绪。换言之,
其他文献
美国人与其他各地的人们一样,都会欢庆每一个新年的到来。几乎所有人都借除夕辞旧迎新。12月31日,美国的纽约时代广场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此,欢庆新年的到来。有一些人
研究了在沙漠地区典型的高温低湿条件下,沙冬青的气体交换特征。结果表明:沙冬青叶片具有典型的双峰净光合速率曲线,即在中午表现出气孔关闭并伴随着光合速率的大幅度下降。但中
一直相信,世间所有的相遇,皆逃不过一个“缘”字。倘若缘浅,美好便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令人暗自嗟叹;如若缘深,初始怦然心动的感觉,便盈盈在握,一路相携相知。和《当代电力
在小说创作中,你精心打造的人物形象,却不一定就能如你所愿,满足读者的喜好。长篇小说《渝水两岸》的创作就是这样,笔者着墨最多的就是主人公杨昊,这个人物生活阅历丰富,性格
把正数a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将各部分乘起来,要使得乘积最大,应当怎样分法?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做起来却很有意思.我们由均值不等式知道,在各数之和为定值时,要使它们的乘积取最
姓名:张维加  年龄:17岁  学校:杭州第二中学  “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好专业、好深奥的一个课题名称!谁能想到这个研究竟出自一位中学生之手!  灵感来自初中的一次化学竞赛。“那次我才知道地球大气曾经突然改变过。原来大气中有一半是二氧化碳,后来突然消失了。”张维加对这个问题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他又发现寒武纪的物种曾经突然增加,这与大气变化一样,都是科学史上的不解之谜。  像张
针对宁南山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暴雨频繁且集中,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而建立的以水窖蓄流为主的“微水源型蓄流节灌农业新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土体质地的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饱经忧患、忍辱负重而又命运多舛的复杂群体。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大致有几种代表性的看法。周谷城先生认为,近代知识分子仍富于封建时代的
我第一眼看到《书滋味》,就被她精美的书衣吸引。 醒目的黑色楷体字“书滋味”下方有只展翅飞翔的红蜻蜓。右下方框内是工笔国画的一组静物:一棵大白菜居中,菜根两旁各有一颗荸荠,菜叶头上露出几匹葱叶,右侧有西红柿,青、红圆椒各二,最有趣的是三只小虫,一只趴在白菜头上,两只在白菜下方,一只似乎在告诉另一只:快去品尝果蔬(书)的滋味。小虫须爪毕现,生气勃勃。上下衔接的两个方框,底色淡黄,仿佛是泛黄的旧书页。 
赵忠祥:人生如爬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易。有人嫌苦从未前行,有人怕累起步就停;有人努力爬了一半怀疑到不了终点而折功而返;有人心怀梦想竭尽全力、洒尽汗水、历尽挫折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