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归于放弃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家四大经典故事通过四个爱情故事诠释了人世间的四种爱情境界,分别是觉醒之爱、顿悟之爱、不渝之爱和大爱无形。前三种爱向世人讲述的是在爱情中要懂得放弃,放弃不该拥有的才会拥有更好的,才会有更圆满的结果;最后一种爱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讲述了超越无限与有限的人生,它让人经历了人类感情的全域。
  关键词:圆满;放弃;觉醒;顿悟;不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04-02
  何谓“境界”?一般有三种解释,大概是指品位、审美意象和人的精神境界与心灵境界。美学中所讲的境界一般指最后一种,即人生的境界。佛经中有“境界”的概念,那是指心之所对、所知,接近西方哲学所说的“对象”[1]。流传于网络上的佛家四大经典爱情故事便体现了不同的四种爱情境界。何谓“爱情境界”?它包含于人生境界之中,又与佛经中的“境界”一脉相承。无论是何种境界,它均有自己的品位。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虽然对爱情境界无统一的划分,但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它必定有着不可混淆的阶层。不然何谓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微之分,抑或大爱与小爱、灵魂之爱与肉体之爱。
  一、前世谁埋了你——觉醒之爱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书生与未婚妻约好某日结婚,结果在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于是书生一病不起。最后他被僧人所点化:他的未婚妻前世是一名在海边遇害的裸体女子,他路过时曾给她披一件衣服掩盖尸体,而他未婚妻现在的丈夫却是将她掩埋之人,也就是她要用一生一世报答之人。于是书生觉醒病愈。
  书生所付出的爱是一种觉醒之爱。何谓“觉醒”?通俗地讲就是“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觉醒之爱在这四种爱情境界中是最低一级的爱。因为书生的爱是短暂的,他懂得放弃。佛教里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与诸佛菩萨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一颗“本来清净的心”,这颗本来清净的心,就是人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自身的主人公(佛教里叫“无相心体”)。佛教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认识这个主人公,认清我们自己。这个本来面目,就是真实的自己,也叫“觉悟的彼岸”。正是因为这个“觉悟的彼岸”需要回转过来,才能认识清楚,所以,佛教里说“回头是岸”,在佛看来,觉悟的彼岸,并不在遥远的地方,而就在每个人的“当下”[2]。在觉醒与非觉醒之间我们喜欢赋予一个定义为“固执”。那是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默认为需要“觉醒”的一定是不好的事。这就像是固执与执着的区别一样:如果方向错了,还一味地坚持下去,那叫固执;如果方向是正确的,坚持到最后成功了,我们会叫它执着。觉醒之所以体现出美,是因为它所涉猎的方向被默认为是不正确的,当放弃了固执,美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蛛儿与芝草——顿悟之爱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蜘蛛经过一千多年的修炼有了佛性,于是佛祖问她:“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她回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又过了一千年佛祖问她同样的问题,她也给了同样的回答。然后又过了一千年,佛祖问题依旧,她的答案也依旧。于是佛祖决定带她到人间走一趟。她化身成一个富家小姐,名叫蛛儿。在拜佛之时她爱上了甘鹿,但甘鹿并不爱她。并且皇上下诏命新科状元甘鹿与长风公主完婚,蛛儿与太子芝草完婚。从此蛛儿不吃不喝,危在旦夕。于是太子芝草向她诉说了他对她一见钟情。这时佛祖出现了并对蛛儿说:“甘露(甘鹿)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得将他带走。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头看过它。蜘蛛,我再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蛛儿最后顿悟了“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顿悟之爱在这四种爱情境界中处于第二级,它比觉醒之爱更能深入人心。蛛儿就像是一个不懂珍惜的人,但这故事终究不是一个悲剧,当蛛儿顿悟之时,芝草还在。在蛛儿与芝草的故事中却蕴含着无限美的意境。首先是灵魂美。屠格涅夫曾说过:“爱必死,比死所带来的恐惧还更强有力。因为有爱,只因为有爱,生命才能支撑住,才能进行。”[3]两位主人公全部都曾因为爱而要轻生,但最后又都是因为爱而获得重生。其次是空灵的美感。最后的结局告诫人们“永恒就在当下”。当他们不再忧伤,不再伤痛,而是一种平静与安逸之时,就会得到一种解脱感和满足感。当顿悟了生命的意义之时也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了。
  三、千年等待——不渝之爱
  一个少女在人群中遇见了自己深爱的男人,她为了能再次与他相见,每日晨昏礼佛祈祷。终于感动了佛祖,佛祖答应了她要与他相见以及抚摸他一下的要求,只是女孩前后一共要修炼一千年,女孩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一千年修炼完满之时,却也没能换来男子的爱恋。于是女孩决定放弃之时,佛祖却告诉她,有个男孩子为了看她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这个故事的最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但是那种圆满之美却在冥冥之中渗透心肺。这个女孩最后选择了放弃修炼,不是代表她不爱那个如同风一样的男子。而是她明白了再修炼下去也是没有结果的。这是一种理性的,但其实更是一种矢志不渝的爱。这种矢志不渝也表现在了另一个男主人公的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矢志不渝的爱超越了前两种的觉醒之爱与顿悟之爱,但同时也略有超脱与现实的意味。其实,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美的意象。真正意义上的爱应该是让人们在心灵上和灵魂上都达到了一种愉悦的享受。否则,那只是一场悲剧。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悲剧,正如辞典里没有诗,采石场里没有雕塑作品一样[4]。这种执着于千年的不渝之爱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更是一种崇高之爱。崇高的意象世界的核心意蕴是追求无限。对于任何一个崇高的意象世界来说,它本身必定不是“无限”,而是一个有限的意象[1]。佛教里所说的“解脱”是一种“即世而超然,超然而即世”的人生智慧,也可以说是“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并不是要求人们放弃,而是不执著于一端,而时刻保持清醒和反观自身。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智慧解脱[5]。当她独身遣返之时却有另外一位为她修炼两千年的男子等她,这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吧。同时她的爱也是一种空灵之爱。因为当她觉悟之后那种没有忧伤的解脱感正是对人生中无限与有限的最好领悟。禅宗启示人们一种新的觉悟就是超越有限和无限,瞬间和永恒的对立,把永恒引到当下、瞬间,要人们从当下、瞬间去体验永恒[1]。   四、商人的四个妻子——大爱无形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他最宠爱的是第四个妻子。每天形影不离;第三个妻子是经过辛苦追求才得到的,但却不像对第四个妻子那样的疼爱;第二个妻子宛如能谈心的朋友;第一个妻子则像他的婢女,在他心中毫无位置。一天他要出国旅行,但是第四个与第三个妻子都不愿意陪他去,第二个妻子最多则可以送他到城外,只有第一个妻子愿意与他永远相随。原来他要去的国外乃是死亡之界。
  这是一则超越无限与有限,大爱与小爱交织,崇高与卑微结合的人生之爱。故事是以哲学的方式来结尾的:商人代表的是人的意识,第四个妻子代表的是人的身体,第三个妻子代表的是人间的财富,第二个妻子代表的是父母、妻儿、兄弟、亲戚,朋友和仆佣,第一个妻子则代表人心。商人虽然疼爱自己的身体,但当死亡来临之时,终究身体与灵魂是要分离的。商人也爱财富,但“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商人当然也很爱亲戚朋友,但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离。商人内心所产生的苦闷也很好地诠释了一种荒诞感。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荒诞是缺乏意义的,因为一旦离开了,所有的附加物对于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埃斯林认为,荒诞感展现了“人类在荒诞的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里苦闷”[6]。这种荒诞感的实质就是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1]。第一个妻子无论生死苦乐都愿意陪伴他,这更显示了一种荒诞感。因为这世上已没有几人能做到爱一个人爱到如此的卑微。因为她爱的卑微,所以她伟大;也因为她爱的卑微,所以她渺小,这便构成了荒诞感。但这则故事超越了爱情的境界,它讲述的其实是人生境界,它已融入天地,有无限之大。
  佛家这四则经典的爱情故事在粗浅的层面讲述的是爱情。它让人们的爱情观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要懂得把握眼前的幸福,如蛛儿;懂得放弃也是一种美,如修炼了一千年的女子。但无论是哪一个主人公所诠释的爱情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圆满归于放弃。当每一个主人公选择放弃了一个“悲惨”世界时,转过身却发现了另一个更美的世界,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当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只是能懂此道理必定要经过一定的修炼,所以这世上懂放弃之人并不多。这是一种境界,升华了的爱情境界,是一种有容乃之大的。这四则故事最经典之处在于它诠释的不止是爱情境界,它所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情感体验的全部感性与理性交织的过程。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每一首伟大的诗篇中——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中——我们确实都一定要经历人类情感的全域。”[7]它的经典与伟大之处也就在于此吧。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罗振宝.漫谈佛家的智慧[J].淮海文汇,2009,(3).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M].山东:齐鲁书社,2005.
  [6]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7]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因而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改革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在西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教学评价更是应该在通常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上根据西部地区高校的特
期刊
摘 要:农村社区化管理是现代农村社会管理的一种新思路,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民要求改善现实生活状况的推动下,使得社区化管理在我国农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如何使这一新的管理方式在我国农村顺利推行,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对社区化管理实现途径的探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工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全球化、现代化的结果开始呈现。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变动不定,因而许多因素呈现出极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刺激了风险的产生。我国目前正经历着激烈的经济转型和深刻的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更是激烈。社会福利作为现代化的一种产物和社会保障的一种必然选择,其未来发展的取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福利社会水平的高低,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探讨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取向,进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一生最主要的理论功绩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其中唯物史观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主要是对唯物史观的起源、构建、体系形成进行梳理,从宏观上把握唯物史观。  关键词:唯物史观;起源;构建;经典阐述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41-02  一、唯物史观的起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期刊
摘 要:网络传播手段的兴起,为公共危机的处理带来了挑战。高校如何采取有效的危机管理方法和媒体公关策略来应对校园公共危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的课题。探析了香港高校在应对校园公共危机方面的特点,如快速的反应机制、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广泛的参与机制,并借鉴其典型做法,提出应对校园公共危机要树立敏锐的危机管理意识、组建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建立科学的危机应对机制等。  关键词:校园公共危机;危机管理;
期刊
摘 要:革命老区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伟大而特殊的重要地位,老区的发展关系中国全局发展战略的整体进程。为了促进老区快速发展,以大悟为例,在调研分析老区发展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革命老区;科学发展;大悟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06-02  革命老区是指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
期刊
摘 要:农村居民市民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市民化的重要措施。基于对江苏省垫湖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从农民的土地产权问题、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文化的保护问题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市民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认土地产权、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吸纳农民就地上岗、加强农村文化保护等促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的措施建议,希望为消
期刊
摘 要:孙中山先生的宗教信仰实践具有不同于世俗教徒的显著特点,如重精神轻形式,不墨守基督教的神学信条而崇信救世革命者的耶稣,对基督教教义的解释有利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集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于一身且相得益彰,反对西方列强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精神侵略等,这对我们正确引导信教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颇有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孙中山;宗教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创先争优不是空洞的辞藻,而是广大党员在实践中争当优秀,施惠于民的具体行动的浓缩。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作为基层学生党支部,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有责任、有义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增强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素质,树好旗帜、立好标杆、做好表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丰富了创先争优的内涵和实质意义。  关键词:创先争优;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素质  中图
期刊
摘 要:在解放区的延安,孔厥有过一段生活经历,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他对陕北百姓生活的关注是细腻的,对陕北农民的生活是同情的。同时,他的一些创作也是附和了当时党对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要求,文艺深入到大众,歌颂工农兵,歌颂党,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都有所体现,他此时的创作主要体现在对陕北民间女性生活受压迫的揭露和对农民中的“英雄”的歌颂。孔厥在延安时期的功绩是不能与他后来的脱党相提并论的,肯定他在特定时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