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0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品牌日,这是我国品牌史上一个值得特别记录的历史事件。首先,我谨代表贵州茅台集团,对“中国品牌日”的设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1915年,茅台第一次亮相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茅台酒酒香吸引了评委,茅台一鸣惊人,获得了金奖,开启了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先河。
  2015年11月12日,我率队在旧金山举行纪念茅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一百周年活动,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到场祝贺,并把11月12日定为“旧金山茅台日”。李孟贤在致词里说,今天的茅台,在全世界到处可见——她的成长,在旧金山的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见证。
  李孟贤的致词和“旧金山茅台日”的确定,是茅台历史上的里程碑。茅台从籍籍无名的贵州土特产,成为全球烈酒股票市值第一、单品销售额第一的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茅台足足走了一个世纪。品牌的价值与力量,已经成为今天茅台立足世界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中华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淬炼出的文化瑰宝,具有巨大的品牌、经济和文化价值,是百年商业大浪淘沙留下的珍品,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
  品牌背后是实力,是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品牌是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象征。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而今天,中国的名片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品牌在世界格局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经济,包括国家竞争力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品牌阵营的此消彼长。欧美以及日韩品牌在全世界的存在,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形态,包括历史、人文以及价值观。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虽然有近800多个老字号品牌,但在全球知名品牌阵营里,中国品牌的占比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这种差距后面,深刻地折射出我们在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与世界经济大国的距离。
  中国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未来的中国经济,释放了重要的信号。中国品牌能否在全球范围内赢来更多的尊重,中国制造能否从“廉价”的标签里走出,成为“优质”的代名词,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在全球竞争中赢得胜利。
  按教科书的定义,品牌内涵通常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市场表现以及信誉价值,从好产品到好品牌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苦过程。只有长期重视品牌建设,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市场表现、信誉价值才会越来越好。贵州茅台,从中国西南边远河谷成长到今天,用了整整一百多年。如果说一个世纪前,我们还需要以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的亮相,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今天,茅台丰富的品牌内涵,早已让我们走出了巴拿马博览会的历史印迹,成为了中国国酒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企业。
  今天,老外提到中国白酒,无一不竖起拇指直呼“茅台”。茅台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估值,以及5000多亿元股票市值,并多次入选Brand Z(品牌)全球品牌价值五百强企业,在各种全球榜单中屡居酒类第一,其品牌力量已经超越物质层面,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符号,以及飘香世界的中国名片。
  可以说,茅台酒是享誉五洲四海的国酒;是表现中华智慧的政治酒;是激发英雄气概的军酒;是体现社会和谐的友谊酒;是彰显悠久历史的文化酒;是显示胜利喜庆的庆功酒;是突出交际能力的外交酒;是凸显绿色有机的健康酒;是展现身份品位的品牌酒。
  茅台打造品牌战略一,企业制定了品牌“133战略”,即集团倾力扶持打造1个世界级核心品牌、3个战略品牌、3个重点品牌,诚信打造大茅台品牌集群。茅台坚持质量诚信,坚持“质量第一”,把质量视为生命,深化重质量、塑品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守“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的质量理念,发扬“按图施针、精准发力、持续用功、铆足干劲”的绣花精神和“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为消费者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茅台坚持经营诚信,坚持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大力实施“九个营销”,税收不少交、成本不虚高、数据不造假。茅台坚持推介诚信,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自己品牌,不搞虚假宣传,与国内外全媒体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常年赞助博鳌亚洲论坛、中欧企业家峰会、大数据博览会、生态文明论坛、世界烈性酒大赛、贵州酒博会,举办世界名酒高峰论坛、举办“茅台百年金奖”国内外系列活动,中国茅台“一带一路行”等大型海外品牌推介活动,在海内外市场掀起了新的茅台热,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推广,全方位提升了茅台的品牌影响力。
  茅台坚持共赢共享,和经销商、股东共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坚持紧密互利合作,造福经销商和股东。茅台坚持价格诚信,在市场需求旺盛、产品紧缺的同时,不提高出厂价,严控市场价格,把“普通工薪阶层喝得起、承受得了”作为价格高低的重要检验标准。茅台坚持为股东提供最丰厚回报,在2001年上市以来的16年,累计分红已超430亿元,成为资本市场当之无愧的“分红王”。


  茅台打造品牌战略二,实施文化战略,率先提出文化酒的概念。中国白酒业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文化酒时代,茅台从卖酒到卖文化转变,推动了从“国酒喝出健康来——国酒茅台酿造高品位生活——国酒茅台民族精品”品牌核心理念的提升,实现了从买酒到卖文化的伟大转变;茅臺打造了立体多元的文化体系和推介平台,
  自主创办了“一报两台三微五刊”,覆盖贵州省和全国各地。在德国、北京、香港、澳门和各省市成立茅台文化协会,不断宣传茅台文化,讲好茅台故事,传递企业价值观、培育忠诚消费者,改善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舆论环境,让茅台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广。茅台不断创新,不断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充分借鉴当下全球商业品牌的品牌推广模式和方法,通过在国内外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的创新,让国内外消费者,包括英国王子安德鲁、旧金山市长李孟贤、俄罗斯前副总理季多夫、德国前副总理约瑟夫·费舍尔、美国布什总统家族等在内的精英人士,成为茅台文化的粉丝和推崇者。   茅台打造品牌战略三,茅台大力实施差异化战略。差异化品牌战略是企业价值、信念与性格的直观体现,能培养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茅台作为老品牌,面向市场,针各层次的消费群体,推出了,15年、30年、 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以及王子、迎宾、汉酱等各种系列酒,针对各种重大历史事件,推出了建国六十周年、香港回归15周年、上海世博会、奥运会、一带一路等各种纪念酒,推出了茅台定制酒、生肖纪念酒等新产品,针对女性群體,推出了蓝莓酒。这种产品以及品牌推广上的的差异化服务,为茅台品牌的丰富与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


  茅台打造品牌战略四,茅台坚持“大品牌大担当”,认真履行和大力承担社会责任,凝聚人心、赢得尊重。“十二五”以来,茅台集团累计实现白酒产量48.75万吨,销售收入2327.4亿元,上缴税金848亿元。2016年,茅台集团全年销售收入502.4亿元,利润总额251.1亿元,上交税金188亿元。占仁怀市财政收入的78.2%、占仁怀市酒业税收收入的96.1%,仁怀当地农民靠种植茅台的红缨子糯高粱,每年人均增收7000多元。茅台带动仁怀地方就业10万余人,增加值占全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引领贵州白酒成为全省工业“第一支柱”。“十二五”以来,茅台集团共投入23亿元用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义赈救灾、扶农兴农、小城镇建设,以及支持地方政府改善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自2012年起,茅台集团连续五年,每年捐资一亿元开展“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大型助学活动,累计捐资达5.1368亿元,已有10.2737万名学生受助;出资1900万元在贵州建设100所“国酒茅台·希望食堂”;出资1575万为西部地区名农村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2015年以来,对贵州道真县精准帮扶,累计投入资金6300余万元,参与修建800公里小康路,组织60个直属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道真48个贫困村,减少贫困人口近三万人,小康实现程度达91.66%。从2014年起,每年捐赠5000万元,连续十年捐赠5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连续五年共出资1亿元捐资贵阳孔学堂,助力国学发展。
  茅台集团是行业内唯一连续八年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连年荣获“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荣誉,还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等荣誉。
  茅台过去一百年的成长经历说明,企业品牌既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也需要登高望远的视野。面向世界打造中国品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把茅台打造成为千亿级酒业投资控股集团,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企业和享誉全球的国酒茅台。
其他文献
为推动品牌强国战略,构筑民族经济长城,新华社旗下媒体于2017年6月24日启动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经遴选,茅台集团以高达1285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的首个战略合作伙伴。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依托强大媒体资源优势,计划在信息通讯、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中医药、食品饮料、房地产、交通运输、互联网服务、绿色农业和金融服务等10个行业各选择2至3家优秀企业,作为重点传播
期刊
坐落于北京的城市副中心通州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的洪天力药业,以“发展现代中药、护佑人类健康”为努力发展方向,遵守填补国内外空白、药效领先的原则,洪天力药业经过20年来的潜心研究,树立中医药品牌。  洪天力药业创始人贾洪章告诉《中国名牌》,洪天力药业创业的过程总是艰辛而曲折的。为了提高中药在抗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疗效,洪天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20余年的深入研究,在治疗高
期刊
绿色资源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如何做到城市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中最为关键的处理环节。在“2017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城市垃圾如何变废为宝,以及近些年出现的新问题、难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城市矿产”开发时  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总裁助理王颖在论坛上表示:“城市资源的循环利用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近些年,城市资源循环利
期刊
在2017北京文博會上,各类与文化有关的展品琳琅满目。它们中有的是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就传下来的技艺,有的是这几年随着科技进步发展起来的新技艺。虽然有些完全没有任何联系,但细致的做工,优秀的设计是这些产品共同之处,不管是制作精美的瓷器,还是融合传统元素的文创玩偶,从工艺品到生活用品,再到创意产品,都使现场参展的人们经常停留下来,驻足观看。
期刊
6月25日,2017中國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该论坛由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新华社中国广告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北京参考》承办。围绕着论坛主题“绿色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论坛现场妙语连珠,不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商务部原副部长周可仁指出,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
期刊
2017年6月25日,由《中国名牌》杂志社、《北京参考》共同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会上与会嘉宾以“产业供给侧改革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话题,展开座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推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不仅在推动供给侧改革方面当仁不让,还应结合实际推动资源型城市的轉型。  安徽省铜陵市副市长黄化锋表示,一直
期刊
近期电子商务巨头美国亚马逊公司以高达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食超市,不仅让业界惊叹这个线上巨头要把其触角伸往线下,还让有机食品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全食超市是一家在美国主打有机食品的高端连锁超市,因为有机食品的售价较为高昂,所以全食超市在美国有着“全额支票”的称号。  长期以来,有机食品一直打着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的标签。山东农业大学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开
期刊
选择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相较于日常营养管理,处在疾病或不健康生活状态中的人们,对于规范的营养管理需求越来越大。  近年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癌症、慢性病的高发肆虐,营养学在辅助治疗中的地位越发显现,成为保证人们基础健康的“保护伞”。2017年5月22日,中国营养学会第13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上,中国营养学会连续发布了三部营养规范指导,
期刊
藤原宪太郎,50岁,个子很高,身材精瘦,或许是因为每天坚持跑步、运动的习惯,他看上去比自己的实际年龄年轻不少。如果不是在严肃的商务场合,他一般会穿贴身休闲上衣,9分窄口裤,随和的谈吐和阳光的笑容让这位时尚CEO自带亲切光环。如果聊得投机他还会悄悄告诉你,他喜欢贝斯,9月份会在上海演出。  会玩、爱玩、追逐时尚并不影响藤原宪太郎成为一位履历丰富的高级管理人才。2017年1月,资生堂集团宣布藤原宪太郎
期刊
想必你知道“好莱坞”“宝莱坞”,不过你知道“广莱坞”吗?崛起中的“广莱塢”中国南方影视中心,2017年6月19日首次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了。  借鉴“好莱坞”“宝莱坞”等知名海外影视产业区域品牌,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的广东省佛山市正在建设“广莱坞”。据悉,佛山市专门设立了规模达5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以影视产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助力“广莱坞”建设。  广东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电影消费大省。数据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