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hel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博、BBS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和新挑战。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要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以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挖掘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因此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发展动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53-0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第29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人,普及率达到38.3%。网民规模较2010年底增长58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而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而在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互联网络普及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带给人们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交流渠道的同时,给人们尤其是当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所谓舆情,就是公众对某些社会客观情况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非所有的言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言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引起一定量网民的共同关注,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构成网络舆情。除了量度而外,网络舆情的形成还需要强度,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网民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指向十分明显。而很明显的是,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在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针对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校园管理以及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自由发表评论和意见,从而形成的某种带有倾向性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最初可能只是某个人或少数人的意见,但随着意见的扩散和讨论的深入,各种观点发生广泛的交流、碰撞、退让、融合,个人意见就可能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讨论的主题逐渐趋向特定的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有着明确指向的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酝酿阶段、起始阶段、扩散阶段和整合阶段。第一,酝酿阶段。首先是国内外的新闻热点、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及与学生利益相关的问题经网站论坛和校方媒体报道反映后,一般都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并得以广泛传播。第二,起始阶段。学生通过新闻回帖、校园BBS论坛、微博等多种网络传播形式,发表自己对于某焦点事件的意见。在网络中各种意见迅速地汇集,形成规模渐大的舆论圈,最终形成舆论。第三,扩散阶段。在网络舆论热点形成后,由于学生的情绪、意见等不断高涨,使热点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第四,整合阶段。信息经过一定途径扩散后,学生群体各种不同观念会趋于一致并形成明确指向性。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从上述事件的发生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
  三、高校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大学生网民的年轻化特征使他们对传统权威有一种叛逆的倾向,他们在舆论话题上喜欢对传统提出挑战,充分彰显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在现实社会中,道德规范的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道德失范行为也有一套完整的约束机制,任何人都不能在现实社会中为所欲为。这与网络世界则大相径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学生网民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束缚,一些平时不敢谈不敢言的话题,到了网络论坛上却可以畅所欲言,因此刺激了他们网上言论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些错误乃至反动的言论和思想,也容易乘虚而入。在此情况下,极易形成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网络舆情,使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形成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网络的匿名性使之可能成为一些大学生发泄情绪的空间。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快速与难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自身所具有的时效性衍生出了传统媒介所无法逾越的巨大优势,信息时代的速度化和个性化需求呼唤网络平台更多的信息供给,更多自由化的空间畅想,网络舆情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便会以几何级的速度变得异常复杂。正是因为网络媒体的自由性、共享性、个性化和开放性使互联网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社区,任何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发表意见,开展评论。
  四、网络舆情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一)主动占领思想教育阵地,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在建设以思想教育为主题的高校红色网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坚持红色主旋律,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要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拉近广大学生网民与主题网站的距离,提高他们对网站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认同度;二是要扩大信息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是观察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窗口,作为教学一线的学生辅导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适应现代教学规律,增强自身素质,掌握高校网络平台资讯,从而从多方面把握学生动态,更好地开展相关学生工作。
  (二)把握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有效地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赖于网络,他们遭遇挫折时不再或很少找老师或同学,相反,他们多选择网上聊天或发表文章来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通过网络舆情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运行机制,寻求有效的舆情引导方法和手段。要准确掌握学生对焦点问题、敏感问题的关注规律,尊重主体言论的自主性,讲究引导策略、引导艺术和引导效果,从多元化的舆论中寻找共同点,发现积极因素,使网上舆情的引导工作更具针对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网络领袖的培养,网络虚拟空间同样存在着精神领袖式的人物,通过培养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实际的网络平台上实现领袖身份的建构,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营造校园网络良好风气,由此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高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真正实现校园网络和谐环境的长久化建构。
  (三)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强化自律机制
  200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就发布了《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提出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勇于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在网络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环境中,网民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因此高校要结合荣辱观教育,积极引导、教育广大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学生网民的道德品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大力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责任感,增强其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的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校园网络舆情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的方式,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并把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考试范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从主观上杜绝虚假及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力求把网络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年1月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严冰,郭沛,张玉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J].继续教育研究,2009,(7).
  [4]许益锋.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5]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发现,实施基于战略资产共享的相关多元化是高尔夫企业较为稳妥、风险较小的可选发展路径。本文从相关多元化的理论为基点,以世界第一大球会观澜湖高尔夫关联产业发展方略为例,剖析其20年来企业发展思路与路径,破解其成功基因,以便于相关企业在做战略抉择时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相关多元化;战略资产;观澜湖高尔夫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
摘要:本文在对济南市初中美术课程调研的基础上,对涂鸦艺术内容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涂鸦艺术引入初中美术课堂展开教学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索行之有效的涂鸦艺术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涂鸦艺术;初中美术教学;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19
摘要:面对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急剧变化,高校图书馆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本科生开展了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的问卷调查。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最感兴趣的图书是人文类书籍,非常需要的图书信息是专业培训信息,数字图书资源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学生访问校图书馆网站频率不高,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利用得很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传统纸质图
摘要:节庆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普遍传承的一宗重大的显形文化事项。在节庆族群活动中,它具体而微地涵盖了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精神和行为,其中服饰是最引人注目、最赋予情感特征的表达形式。本文基于彝族节庆文化的视角,从民俗事像、文化意念和审美趣味等方面,探讨在传统节庆时节的服饰民俗与生活状态及审美意义,以期对彝族节庆服饰艺术的传承和现代设计能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关键词:彝族;节庆;服饰;民俗文化  
摘要:理工科大学的音乐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实践问题,应从音乐教学模式,音乐实践教学,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教学环境这四方面加以改善,才能培养出既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端技术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学;理工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90-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在朝着创新型国
摘要:理想的教育是培育幸福的人,而感受幸福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通过让学生扮演两种角色、树立三种意识、感受四种幸福来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让幸福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师才算是理想教育的践行者。  关键词:师生;幸福能力;心态;角色;意识;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摘要:我国教育的现状是与教育原本的目的有一定偏差,教育实践者和受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尽量避免功利思想的影响,关注受教育者一生的成长和幸福感受。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69-03  一、中国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教育,历来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关注此事的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还有家长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充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一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三年思想动态情况的调研,初步剖析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动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3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摘要:教材、生活、课外阅读是写话教学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为源泉,以课外阅读作支撑,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切身感受,通过写话,从小培养写作兴趣。  关键词:阅读;感悟;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4-02  《语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德职业教育的异同点,查找出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办学条件、学生就业、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中德职教差异;社会地位;办学条件;学生就业;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61-02  笔者于2007年6月,参加了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为期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