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来了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uesen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五岁时不懂事,经常扯着脖子喊:“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接下来又喊:“苏联老大哥,挣钱挣得多,苏联老大嫂,挣钱挣得少……”
  应该说,“苏联”二字,贯穿在20世纪50年代的童年生活中,抹也抹不去。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平时不开火,总是和大人一起到食堂吃饭,而吃饭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一个大圆桌上,经常在一起吃饭的大人和他们的孩子总是那几个。在我旁边总坐着个性格温和的叔叔,是个麻子,很难看,总是逗我,常问:达瓦力士(“同志”——俄语译音),你妈妈怎么不来?父亲有一次当着他的面告诉我,王叔叔是从苏联回来的,还见过斯大林呢。就这一句话,我当时惊愕的感觉直到现在还没有忘记。一下子,那张脸也不麻了,他变得和我脑子里的苏联英雄一样高大。那时的国庆节,大人们几乎年年都去天安门观礼,在上车的地方我看见他,不知是不是精神作用,我看他那身军装都和别人的不一样,很软很细,既不是布的,也不是呢子的,也不是柞蚕丝的,更像绸子的。
  大概是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出了一个作文题:给苏联小朋友写一封信。这件事过去不久,学校忽然宣布选了几个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真的给苏联小朋友写一封信,由学校负责寄出。当时我们谁也没拿这当回事。但没想到,过了一阵子,学校忽然召开大队会,宣布有一个苏联小朋友来信了,并点名是寄给当时五年级一个女同学的,她是个大队委。当时的细节现在记不清楚了,只觉得那无异于天外的来信,那信是怎么寄来的呢,那肯定像电影《风筝》(1958年中法合拍)里那样,是绑在风筝上飘过来的吧。
  小时候,对苏联最感性的认识莫过于书和电影。当然直到60年代初我们懂得人事、能看字书之前,还是小人书和电影最能入心入脑。那时印象最深的一本苏联小人书是《柯楚别依》(那本书记得很厚),最爱看的电影是《夏伯阳》。里面说的都是骑马挥刀的英雄,最后都死了。尤其是柯楚别依,死得很惨,记得不是死在战场上,究竟怎么死的,好像当时就有点看不懂。这样的作品不光我,同龄的男孩子都记得极清楚。电影记得还有《海军上将乌沙科夫》《真正的人》《战斗的童年》《乌里扬诺夫一家》《侦察员的功勋》……这些电影当时肯定看过,但情节大都记不得了。其中《侦察员的功勋》有一个情节:那个侦察员和一个女地下工作者接头时遇上敌人,突然假装恋人亲嘴,让我记得特清楚。
  再大一点,学会看字书后,除了《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之类打仗的小说之外,如果你还想看外国小说的话,首选的就是一批苏联小说。记得其中就有一本苏联反特小说《红色保险箱》,那是本薄得恨人的书。那时候没听说过福尔摩斯,觉得《红色保险箱》就是破案故事的极致。有些苏联小说都是早就看了电影或者小人书之后,再重温原著。比如小时候看过小人书《队旗》,记住了一个断了腿后又重上蓝天的飞行员,到大一点了,把原著《真正的人》找来看,要比小人书过瘾多了。再如小人书《丹娘》里,丹娘理了一个男孩子的短发,被德国鬼子捆着,在寒风中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裙子,英勇就义。后来看了《卓娅和舒拉》,知道了卓娅就是“丹娘”。可以说,苏联小说一直陪伴着这些孩子成长,无时不被老师、父母和整个社会提醒,要向苏联英雄学习。
  记得1969年我在昆明,就已经在电影院看到了卖票上演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到70年代前期,就已经能看到内部上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攻克柏林》。可以说,苏联文学和苏联文化从小就影响着这群孩子,甚至苏联文化和中国文化掺和在一起,就像列巴(面包)和馒头一样,被他们捏在一起咽下去,营养着他们的思想。上初中时,我们一群浑孩子闯进一位老人家中,看到桌上摆着一部《静静的顿河》,就像发现了重大敌情,赶紧向当时每个部队大院都成立的“青少年办公室”(是为防止子弟们没人管,调皮出问题成立的专门机构)汇报。结果这部书不知道为什么转眼间找不到了,这又成了新“敌情”。事隔几天后,我的狐朋狗友老钟偷偷告诉我,书让他趁乱给藏起来了,还问我想不想看。在我答应保密之后,一部几乎崭新的《静静的顿河》就到了我的手里。我还记得上册扉页上有一个俄文签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这部书里传递的苏联气息却让我感觉那么熟悉和亲切。我们撬图书馆时,从里面偷出的书里有一本让我对苏联的好感陡然增加,那就是柯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这是1958年出版的一批苏联小说中的一部。书中让人感到苏联真是块好地方,有那么蓝的天空和那么好的工人,生活那么多姿多彩。高级干部的女儿廖丽亚嫁给了工人季米特里,当他们有了孩子后,她对丈夫“不爱”孩子的愤怒那么可笑,还有阿尔莲采夫那个阴险的坏蛋。后来才知道,60年代这本书曾被广泛推荐阅读,还被改编为话剧,但我却无缘一睹。
  小时候疯狂向往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用的转盘机枪,那小得像玩具似的、电影《长空比翼》里张雷驾驶的“歼5”飞机,都是苏联的。把这种感觉和几个“发小儿”交流,一个当年很细腻的女孩说得有点“玄乎”,但好像有道理:“那是因为你爱你的童年,或者说你的童年很幸福,这幸福的童年中,苏联的事儿就像那时你吃的蛋糕和苹果一样,想起来是甜的。”不管怎么说,长到现在50岁多了,苏联的事儿一直在关心着,甚至中国驻苏的历届大使我们在一块聊天一凑就凑齐:王稼祥、张闻天、刘晓、潘自力、刘新权、王幼平、杨守正……
  不知道是不是从小爱看苏联小说的缘故,老钟大学毕业后,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成了研究苏联和东欧问题的专家。前些日子在QQ上遇到他,他正在出差,我说咱俩聊聊。他说俩傻老爷们有什么好聊的,我说想写写“苏联老大哥”,让他说说50年代的苏联文学。他一张口“侃”了一堆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就不用说了,这些是当年只要识字的人都读的书。再有柯切托夫的另一本《茹尔宾一家》,也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书。到了60年代,他还有一本《州委书记》,所有他的书我都喜欢。剩下的我有的读过,有的知道,有的干脆没听说过。像《小北斗村》《不平凡的夏天》《三个穿灰大衣的人》《我们这里已是早晨》《成长吧,小子!》《快脚鹿》《第聂伯河上的灯火》《阿里泰到山里去》等等。我自叹不如,这小子还真读过不少书。   苏联的影子,那时在中国无处不在。5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关于苏联的记忆。1953年出生的姬民当时在新疆上幼儿园,他记得幼儿园里就有苏联小朋友。他们也会说中国话,和中国小朋友吃一样的饭,用一样的小毛巾。只是他们胆子很大,幼儿园外面经常有一只大狗,中国小朋友们都怕它,但苏联小朋友就不怕,那只狗对黄头发的孩子都很友好。1951年出生的高娅记得,那是个六一儿童节,她们去给参加庆祝会的苏联专家戴红领巾。回来后互相比谁戴红领巾的苏联专家更帅,结果让高娅戴红领巾的苏联专家头发稀疏,她难过得直哭。
  到了60年代,让大人们给吵的,孩子们脑子里开始知道赫鲁晓夫是坏蛋,外号“赫秃子”。但对斯大林的崇拜,孩子们丝毫不减。不仅孩子不减,大人们也不减,看电影《攻克柏林》,斯大林种树的形象一出现,无论大人孩子,满场都是掌声。
  记得60年代初,一次学校请来吴运铎作报告。校长说:“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同志作报告,同学们鼓掌欢迎!”大家立刻使劲鼓掌。一位同学过后说,吴运铎和保尔长得真像,也那么瘦。于是争论起吴运铎和保尔谁更棒。有人说是吴运铎,因为他能制造枪炮,并且多次受伤,还被炸瞎了一只眼;有人说是保尔,因为他也多次受伤,而且瞎了两只眼,还写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说吴运铎也写了《把一切献给党》。最后有人说,保尔的伤比吴运铎重,他最后都牺牲了,但吴运铎还活着;一位男同学似乎要挺身保卫保尔的样子,争辩说,保尔没牺牲,反正书里他没牺牲!
  由于从小的熏染,我们对苏联文化也有一种自然的亲和。苏联列宁时期和斯大林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人物我们都很熟悉,聚在一起一聊,就可以说出一大串。越早期的记得越清楚,像苏共前期的一些高级人物莫洛托夫、古比雪夫、卡冈诺维奇、奥尔忠尼启则、基洛夫、加里宁、米高扬、日丹诺夫、马林科夫、苏斯洛夫、布尔加宁等;部队的孩子,对苏联元帅记得也清楚,像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铁木辛哥、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这些人不少都在50年代来过中国,各种画报画册至今存世仍很多。像伏罗希洛夫1956年访华,新闻报导中就亲切地称他为“伏老”;至于文学家,孩子们通常会把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文学混在一起,互相借书时,问是哪国的,回答一并是“苏联的”,不管是托尔斯泰还是高尔基。上学时,我和好友老刘同住一个宿舍,闲来他就朗诵普希金的散文《射击》、《驿站长》。他忘情地朗诵,我躺在床上听得着迷,感觉温暖而激动,还生怕走廊上有人偷听。他是个苏俄文学迷,把果戈理的《外套》、契诃夫的《渴睡》介绍给我。我已经很多年不读小说了,但《外套》里那个可怜的小公务员和《渴睡》里那个劳困过度的小女孩,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
  1972年,上海出版了一批内部发行的苏联小说,包括《你到底要什么》《落角》《多雪的冬天》《人世间》等。我还记得那是由“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读着那些“苏联味”十足的小说,里面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为那已经不是自己最熟悉的战争小说,已经没有了德国鬼子。那批小说我是一口气读完。那时的记性就已经不如童年好了,这一堆书里我只记住了两个情节,还忘了是出自哪本书的。一个情节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说:“你的屁股真漂亮。”当时正值青春期,又没人引导,这种描写让我大为惊异:屁股还有漂亮的?什么样的屁股才算漂亮?我自己问自己。还有一个情节很富于哲理,书中一个人说:“如果你进了电影院,发现只有一个座位,你会很安心很舒适地座下,如果有很多空位子,你会觉得哪个也不舒服,总想挪动。”
  而当我读到与那些小说前后脚出版的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看到扉面上朱可夫满胸勋章、勋表,坚毅的眼神和嘴角时,充满心间的只有景仰。
  一种文化一旦沁入了孩子的精神,就会像他从小在国外学了那国的语言,是无法用命令删除的,他混杂着童年的生活和记忆,囫囵吞枣地吃进肚里,糊里糊涂地被消化吸收,融入血液中,变成了一种像是记忆又高于记忆的东西,伴随着你,直到永远。就像那首那代人谁都知道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你说它有多好听,并不见得,但它成了一种符号,嵌在身上,只要一听到,就会捎带出很多别的什么东西。
  请作者尽快与本刊联系
其他文献
晚清之“西学东渐”,大致是由南而北,从都市到乡镇。比起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来,帝都北京之“开启民智”,起步明显比较晚。可就像《京话日报》主笔彭翼仲说的:“北方风气开的慢,一开可就大明白,绝没有躲躲藏藏的举动。较比南方的民情,直爽的多。”(《北方人的热血较多》,《京话日报》1906年5月15日)经历庚子惨痛,热心肠的北京人,开始积极行动起来,1902年以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以至日后盘点晚清画
期刊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载了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约500年的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历史。“国语”可以理解为“各国之语”,“语”是先秦时期历史记载书籍中的一个类别,其特点是重在记言,而所记言语大多是关于国事的对话或议论,往往充满政治警句和统治智慧。楚庄王请人教育培养楚国的太子,教授太子的内容中就有“语”这一类史书:“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国语·楚语上》)意思是
期刊
推开一栋公寓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铺着精美地毯、挂着铜制吊灯、四壁悬挂古典油画的宽敞厅堂,厅堂内桌椅家具一应俱全。从二楼的窗子向内望去,陈设考究的卧房和书房清晰可见。最重要的是,这房子摆放在一张桌子上。直到今天,奇妙的玩偶屋仍被置于博物馆或是厅堂之上,向世界展示着它令人屏息的美丽。  注入微观世界的灵感  400年前,欧洲一些贵族中间开始流行一种称作“宝贝房”的东西,这种东西有点像今天中国的多宝格,
期刊
为吃我浪费了最多的智慧,现在吃的问题解决了,脑筋也不灵光了。  ——莫言  慈祥顺着她的花白的头发一直梳进她的皱纹里。但当她拈起筷子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额头上刹那间沟渠纵横,蛇一般的青筋蜿蜒在太阳穴的两侧,鼻翕耸动,仿佛周围的空气都难以填满一般。筷子像鹭鸶的长嘴一样一次次地伸进她面前快要溢出来的肉碗里,将沐浴在肥油中的五花肉迅速叼起来,精准地填进嘴里。  吃饭,对王桂珍来说,更像是一种虔诚的信仰
期刊
经审查合格后由国府授予 办法草定完成立法手续中  《大公报》1943年5月7日  政府为促进学术之进步,表彰学人之荣誉,将创设博士学位,由国民政府授予。其实施办法已草定,俟完成立法程序后,即可公布施行。兹采志其要点如下:一、博士学位由国民政府直接授予;二、博士学位之考审机构,另组博士学位评定会,以行政院院长、考试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考选委员会委员长及国立大学校长二人为当然委员组织之。
期刊
一般认为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德丁(Frank Tillman Derdin)发表的《所有俘虏均遭屠杀》(美国时间1937年12月18日)在国际上第一个报道了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一方面开始有计划的血腥屠杀,另一方面则严密封锁南京的新闻报道。当时有5名西方新闻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他们本能地记录下了亲眼目睹的血淋淋的事实。    12月15日,其中的四人经
期刊
德富苏峰认为日本国民性中的“外尊内卑”的最大根源就是历史上长期“仰视”中国造成的。1874年福泽谕吉的《文明概略论》里还把中国和日本同列为半开化国家。到了1884年他在《脱亚论》里就鼓吹要“告别东方恶友”了。    但是这种日本精英阶层对中国的蔑视仅限于精神领域,在军事、经济等领域日本对中国的畏惧则由于中国在中法战争陆战中的胜利和日本图谋朝鲜的企图在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中的失败而加剧了。    甲午
期刊
1952年10月20日,南京大学法学院政治系的大二学生陆锦璧,正慢腾腾地收拾着行李,不情愿地准备离开校园,前往上海。他和同学们这年暑假回来后才听说,国家对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南大与安徽、庐江、圣约翰、复旦、东吴、上海七所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均被裁撤,合并为华东政法学院,设立在上海原圣约翰大学校址。  突如其来的通知让他和同学们颇感忐忑,很多人不愿意走,不知道这种合并意味着什么。他们只知道,入学两年来
期刊
夏启、纣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了“国号”的朝代是夏,开国君主是夏启。一开始,夏启不仅继承了他父亲禹的治水功业,自己当国君也干得不错。虽然有人反对“家天下”,并且引发了战争,但夏启毕竟是个贤能的人,取了胜。他执政之初,很廉洁、很俭朴,吃粗食粗菜,睡在很破旧的被褥上,而且限制官员们的带有奢侈性的享乐和娱乐。但后来,他很快就糟糕起来。先是几个儿子争权夺势,后来他本人也腐化起来,被酒色和打猎等“恶性娱
期刊
人们通常认为是英国人斯蒂芬孙于1825年发明了火车蒸汽机车,然而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此前已经有若干项类似的发明存在。据说早在1769年法国工程师库纳就研制成功第一辆蒸汽机车,然而,有关这一发明的详尽记载一直未能发现,因而这一传说往往会被严肃的考证者所忽略或抛弃。  1802年,理查德·特里维锡克(Richard Trevithick,1771-1833)研制成功第一辆能在铁轨上行驶的蒸汽机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