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创建了一家独特的面包店,店员是6个特殊的人;她管理着一家托管中心,受托管的都是成年人。这些人都是精神障碍者。数十年来,她一直为这个群体奔波,想尽各种办法为他们寻得自救之路。
她叫杨云,以前是一名护士,丈夫是精神科医生。多年前夫妇俩创办了这所精神病托管康复中心。但是,在2004年,丈夫意外去世。从此独自承担了14年的杨云是护士,是院长,是妈妈,是姐姐,更是患者最信赖的人。为这些患者寻找自我突破口,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为此她听专家讲解,多方查找资料,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始动性缺乏”的表现。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衰退,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平时如果不是护工督促,很多人连洗脸刷牙都保證不了。
是不是让他们活动起来,就可以减轻病症呢?精神病患者也有被需要的感觉啊,要把他们当成正常人对待,他们才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杨云心中产生了。为此,她开设了很多项目服务,对文化知识丰富的,她就组织他们组建成英语小组,上电脑培训班。对习惯老家生活的,她就让他们自己种植菜园。这些都是不同的康复项目。
适逢瑞典志愿者伊万和德国姑娘娜塔莎来做活动,伊万嫁给了一个中国人,娜塔莎跟着来华工作的丈夫暂居中国。伊万向杨云建议,让精神障碍者做面包。她觉得烤面包没有季节限制,所获得的收入还可以贴补中心运营。最重要的,可以给做面包的人增加收入。他们可以就此愉悦身心,实现某些生活上的愿望,也许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她们会在朋友圈推广,面包就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杨云听完后眼前一亮,但是随后有新的难题出现,那就是得让这些人学会做面包啊!而作为一家民办机构,这家中心除了国家奖励资金,维持运转主要靠病人每个月上缴的托管费。可尽管收费很低,也总有人无法交齐。杨云在经济上确实没有余钱雇请专业的面包师。
总不能还没有开始就结束吧,她想到了负责托管中心食堂的大师傅,而伊万就是现成的面包师。没想到,习惯了做菜的大师傅只看了伊万的一次示范,就学会了。这让杨云很是欣喜。面包有4个品种,有桂皮卷、麻花面包、面包圈和火锅面包,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这是精神障碍者第一批要学做的面包。
当杨云兴冲冲地喊患者们去做面包时,却没有人响应。因为长期患病这个群体自信心缺失,动手能力差。从在家什么也不做,甚至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到专心做面包。如何让他们行动起来,又成为杨云头疼的一个问题。为此,杨云做了3次发动工作。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去动手实现。在找了几个代表患者单独做通工作后,随着一个曾做过大学老师的患者加入,陆陆续续很多患者加入了。所有的面包师都经过了病情评估,也经过了家属的同意。真正行动起来,有的人却没有了耐力,做了一会就走了。有的任凭大师傅怎么示范就是学不会,一个简单的步骤就要学上2个月。但是,留下的6个患者从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开始,硬生生地学会了做面包。
杨云永远记得第一炉面包的模样和味道,尽管面包的样子不好看,但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面包。可是,杨云无法给他们提供专门的门店。托管中心大铁门后面的一个70平方米的会议室,被改造成了面包作坊。基于这些人的身份,他们索性给面包房取名为疯狂面包。从此,每周最多两次,大铁门会为面包开放一小会儿,有一位面包师会跟着工作人员去送货。他们的病情得到了良好控制,实现了基本社交。而一位患者用收入给老母亲买了礼物,自我价值得以体现。做面包已愈来愈成为患者愿意参加的康复项目。
这14年里,杨云付出了太多,时间让她由青丝到白发。有人问她为什么对这些精神障碍者如此关心?杨云看着面包师忙碌的身影,欣慰地说:“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如此,世界才会春暖花开。”
(编辑/张金余)
她叫杨云,以前是一名护士,丈夫是精神科医生。多年前夫妇俩创办了这所精神病托管康复中心。但是,在2004年,丈夫意外去世。从此独自承担了14年的杨云是护士,是院长,是妈妈,是姐姐,更是患者最信赖的人。为这些患者寻找自我突破口,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为此她听专家讲解,多方查找资料,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始动性缺乏”的表现。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衰退,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平时如果不是护工督促,很多人连洗脸刷牙都保證不了。
是不是让他们活动起来,就可以减轻病症呢?精神病患者也有被需要的感觉啊,要把他们当成正常人对待,他们才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杨云心中产生了。为此,她开设了很多项目服务,对文化知识丰富的,她就组织他们组建成英语小组,上电脑培训班。对习惯老家生活的,她就让他们自己种植菜园。这些都是不同的康复项目。
适逢瑞典志愿者伊万和德国姑娘娜塔莎来做活动,伊万嫁给了一个中国人,娜塔莎跟着来华工作的丈夫暂居中国。伊万向杨云建议,让精神障碍者做面包。她觉得烤面包没有季节限制,所获得的收入还可以贴补中心运营。最重要的,可以给做面包的人增加收入。他们可以就此愉悦身心,实现某些生活上的愿望,也许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她们会在朋友圈推广,面包就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杨云听完后眼前一亮,但是随后有新的难题出现,那就是得让这些人学会做面包啊!而作为一家民办机构,这家中心除了国家奖励资金,维持运转主要靠病人每个月上缴的托管费。可尽管收费很低,也总有人无法交齐。杨云在经济上确实没有余钱雇请专业的面包师。
总不能还没有开始就结束吧,她想到了负责托管中心食堂的大师傅,而伊万就是现成的面包师。没想到,习惯了做菜的大师傅只看了伊万的一次示范,就学会了。这让杨云很是欣喜。面包有4个品种,有桂皮卷、麻花面包、面包圈和火锅面包,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这是精神障碍者第一批要学做的面包。
当杨云兴冲冲地喊患者们去做面包时,却没有人响应。因为长期患病这个群体自信心缺失,动手能力差。从在家什么也不做,甚至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到专心做面包。如何让他们行动起来,又成为杨云头疼的一个问题。为此,杨云做了3次发动工作。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去动手实现。在找了几个代表患者单独做通工作后,随着一个曾做过大学老师的患者加入,陆陆续续很多患者加入了。所有的面包师都经过了病情评估,也经过了家属的同意。真正行动起来,有的人却没有了耐力,做了一会就走了。有的任凭大师傅怎么示范就是学不会,一个简单的步骤就要学上2个月。但是,留下的6个患者从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开始,硬生生地学会了做面包。
杨云永远记得第一炉面包的模样和味道,尽管面包的样子不好看,但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面包。可是,杨云无法给他们提供专门的门店。托管中心大铁门后面的一个70平方米的会议室,被改造成了面包作坊。基于这些人的身份,他们索性给面包房取名为疯狂面包。从此,每周最多两次,大铁门会为面包开放一小会儿,有一位面包师会跟着工作人员去送货。他们的病情得到了良好控制,实现了基本社交。而一位患者用收入给老母亲买了礼物,自我价值得以体现。做面包已愈来愈成为患者愿意参加的康复项目。
这14年里,杨云付出了太多,时间让她由青丝到白发。有人问她为什么对这些精神障碍者如此关心?杨云看着面包师忙碌的身影,欣慰地说:“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如此,世界才会春暖花开。”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