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佳节话“教”“师”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5年起,9月10日被法定为中国教师的节日。这充分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中国这一优良传统在中国特有的文字上,就能够得到印证。在教师佳节之际,说一说“教”“师”这些字应该是很有兴味和意义的。请看——
  在远古甲骨文中即有“教”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其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条教鞭(或棍棒)作击打的样子, 后演变成“攴”(音pú)。 左下方是一个“子”,即小孩子。左上方为“爻”(音jiào)取“仿效”之义。“教”字的本义就是教导、教育,特指人传授某种知识和技能。至于“政教”“宗教”等等都是后来的引申或者延伸之义。由此可见,中国人通过“教”来传递知识、传授技能、传承文明的确是源远流长的。一个“教”字浓缩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解释:“子”上方的两个叉,就是小孩子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依此看来,“棍棒教育”“不打不成材”之类的教育观念,也的确是古已有之的。尤其是在后来漫长的文字衍化中,“教”字被约定俗成归入形声字中,左边的两个符号元素固定成表声的“孝”,右边的“攴”为形。这样看来,“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类的陈腐观念在教育史上所起的消极作用真是相当长久。即使在今天,在一些人的身上还在顽固地起着作用。
  “师”字的出现也在悠悠远古,在夏、商、周时就早已有了。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春秋时代的孔夫子就已经为后来的为“师”者树立了典范,战国时代的荀子就已经发表了高屋建瓴的教师论……据文字学家研究,“师”的本义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在商周时代“师”为最大的军队编制。以“师”为老师,为掌握专门技术或知识的人则是后来的引申义之一。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师”字的教育学含义日益显著和重要,其他的字义则逐渐有所淡化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自古就把在社会上具有表率作用的“师”置于甚为崇高的地位,民间作祭祀曾把“师”与“天地君亲”相排列,以说明师的尊贵地位。
  在现代社会里,“师”的崇高地位一方面被不断拂去旧的封建时代的积尘,另一方面又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的,在人民大众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将任何美好的词汇用来形容人民教师,都是不过分的。也正是因此,作为人民教师,肩负着时代和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是既重大又光荣的。要切实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除“学”之外,别无他途。
  “学”字和“教”“师”一样,是很早很早就已经有了的文字。在甲骨文中,“学”字的上部为左右两手结网之形,下部的线条符号为“传授”“示范”之表意。有学者演绎道:上古结网是一件常做的事情,结网是一项复杂的技能,非经传授不能获得。这种“获得”也就是“学”的本义了。金文比甲骨文进了一步。在金文中,字的下部加“子”,其义更明,就是“教孩童学习”。有趣的是,据文字专家的研究,在上古时代,“学”与“教”同义(读音为xiào),为了强调其“教”的含义,就写作“斅(敩)”(如《尚书·盘庚》中写道“盘庚斅于民……”)。荀子指出,“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中华先贤深刻而丰富的“劝学”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之一。
  我们早已从远古的结网年代进入了现代化网络信息时代。我们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学习,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把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 冯荣光】
其他文献
1区域地质背景1.1地层区域地层出露较为齐全,自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矿区铁矿体赋存在元古界变质岩系中。矿区为元古界变质岩分布区,岩性以片麻岩为主,地层走向近东西向,
8月理塘县森林公安局君坝派出所民警接到匿名电话报警称,在君坝区银中路段附近有狗吠和鹿鸣声。接警后民警们考虑到此事可能是有人偷猎所为,于是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强罕岩体分布在玛因鄂博断裂北东侧,主体岩石片麻状构造特征明显,岩石化学成分为铝过饱和、SiO2过饱和类型,高钾(或近高钾)钙碱性系列,是在早二叠世后碰撞拉张环境下,因岩浆底侵上涌
崭新的2011年到来啦!回顾刚刚过去的2010年,历历在目,令人难忘。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向月球的进军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上海世界博览会从5月1日盛大
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应当怎样来诠释素质教育呢?笔者经常对此问题苦苦思考。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而又往往不易为人所察觉的问题,那就是物质与精神上“贫瘠与丰富”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很重要的。且从一部电影说开
曲阜,中国古代的圣贤之乡。如今,已经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文化圣地。到曲阜,必瞻孔府。至孔府,必观“杏坛”。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二维(C4H9NH3)2PbBr4单层结构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特性;通过进一步分析其化学成键和轨道特性,研究了光吸收性质.此外,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