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美术特色学校历史教学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作为一名美术特色高中的历史教师,对学生关于学习历史的困惑,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进行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 美术特色高中 历史教学
  
  我校是二星级美术特色高中,主要招收中考成绩位于全市中下游的学生,因此,学生素质很一般。由于前几年初中历史学科受到中考开卷考形式的导向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普遍历史基础不够扎实,缺乏通史感,对历史学科基本只有只言片语的理解,但高中历史新课程却恰恰是一部专题史,跨度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要实现这么大的飞跃,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很多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死记硬背,导致“事倍功半”,如再加上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嫌烦怕背书等主观因素,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了历史学科,而把“兴趣”投向了其他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艺术生学业水平测试只要过四门)
  我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年,几乎每一年我都在带领学生为学业水平测试做充足的准备,而每到考试的最后关头,总有一些学生问我:“老师,这些知识点怎么样才能记住不会忘记啊?”“为什么×××平时都不背书,可是考试每次都及格啊?”等等。其实这些也是我思考很久的问题,尤其是看到一些学习态度极其认真的学生一次次的失败,看到为七门学测科目奋力拼搏而日益憔悴的身影,我自问:“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触颇多,愿在此谈点拙见,希望與各位同行共勉。
  一、提高学生兴趣,注重课堂效率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教师使再多的劲也是徒劳,只能是事倍功半,使历史成为“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因此,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导入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述,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教师必须讲究导入的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首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讲《祖国统一大业》这节课时,我先播放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七子之歌》这首歌曲,然后借用歌名问学生:“‘七子’指哪七个地方,这些地方现在都回归了吗?这节课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祖国的统一大业。”由此导入新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语言的运用也是提高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语言,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即使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的今天,也不例外。历史是一门文科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还具有故事性,因此教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反复强调的内容,学生很可能没过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但他们对于电视电影中的情节却是记得很深刻,而且经久不忘。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反差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过我想语言的生动、引人入胜应该是电视电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新课程的要求之下,中学历史教学的难度加大了,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了。在历史教学中,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就是照本宣科,重复教科书上的内容,长时间这样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新意,渐渐的,也就会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历史教师的语言就必须生动、直观、形象和有感染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储备更多的词汇,以便恰当地加以运用,力求讲得有声有色,把历史的本来面目表现出来。如在讲第四单元《中国近代求民主、反侵略的进程》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直接先点明主体情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历史,是中国挨打的历史。以这几句话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中,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具体直观、感染力强的语言易于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文本资料或教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历史过程。缺少这一特点历史课就不能称之为历史课。因此,选取适当的文本资料,甚至是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材都能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清晰、形象、深刻的认识,也能使历史教学具有有效性。如,在讲《抗日战争》一文时,教师可适当穿插日本侵略者暴行的图片,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形成深刻的印象;又如,在讲《中国近代求民主反侵略》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看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如《建党大业》等。可能有老师会认为这是课时的浪费,实际上通过影片的观看,学生能形成强烈的通史感,恰好弥补了他们专题史学习时间的不足,而成效远不是几节课能达成的。我一直对学生强调的是:你们不是没有历史知识,而是学得太多、太散,等你们找到串起这些珠子的线的时候,就是你们成功的时候。
  历史这一学科还带有很强的思辨性。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要让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我认为,一堂好的历史课,就如同师生共同完成的一篇精彩的议论文。论点即为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分论点就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的层次性论题,课本所提供的知识和适当的课外资料的补充,是为论点提供的有力的论据。在师生与生生的交流、研讨中,实现观点的碰撞,追求以史实为依据的认知的形成。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得到展现,在思辨过程中实现历史学科的有效性。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使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学习《罗马法》一课时,我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一组支持罗马法的优点、作用,另一组批判罗马法的局限性。辩论一开始,两组同学马上就进入紧张的准备过程。有的同学找论据,有的同学做记录,各组同学都忙得不亦乐乎。辩论过程自然是既紧张又热烈。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还处在辩论的兴奋状态之中。这个辩论既调动起了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使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并根据所学知识提高了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注重教材重点知识的梳理,落实辅改环节
  在美术特色高中,由于学生的历史学科只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因此,教师更应注重重点知识的梳理,以达到最佳效果。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复习时,教师可直接先向学生抛出本单元主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步骤:雏形—进一步拓展—形成—最终确立,通过这四个阶段性词语让学生找到单元中对应的内容,从而把整个单元联系成一个整体。
  在梳理重点知识的同时,辅改环节也要及时跟上。所谓辅改环节即通过进行一定量的测评训练,辅导学生回答疑难问题、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运用已学历史知识、技能与方法,解释评价有关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可以以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平时课堂里的训练题要简短精确,紧扣教材,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布置作业则可以灵活一点,例如讲解宗法制度,就可以布置学生查明自己姓氏的来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宗法制度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可设计这样一道作业题:从汉至元,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过程反映了地方管理体制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对地方管理体制的强化有什么不利影响?这道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认知。教师在对学生作测评训练时,应及时批阅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指导学生纠正。
  四、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学习,首先是专业的学习。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如上面提到的语言的运用,课外知识的筛选、补充等都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历史是一门“杂学”,它需要极为广博的知识面,因此,平时多看点书,多阅读点文章,尤其是第一手的史料对提升专业素养大有帮助。其次,历史教师还需要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如课堂中的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及教学活动的组织都要求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而这一能力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完善。最后,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的技能。不仅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问题时的自我调节,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态。如在学生烦躁或放弃历史这门课程的时候要进行及时的梳理,可通过创设成功机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等。
  总之,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作为特色学校的历史教师,我们要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储备,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理顺教材思路,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生活领域还是学习领域,计算机都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可見,了解、掌握、运用计算机是新时代人类必须具备的能力,这必然带动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  新课改明确提出: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
摘要: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展示了企业整体素质,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并能够体现企业综合实力。企业把产品质量作为品牌的基本元素和竞争条件,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给企业以卓越的优势,使之能够赢得信誉,也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占据市场,并能在舆论监督机制中以优质的产品可赢得社会信誉。   关键字:舆论、社会、网络、监管、内部调整、改革、信誉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期刊
在布置完作业后,正好下课了,我刚走出教室,小强追了上来:“老师,这次作业我可以不做吗?”他用请求的眼光看着我,我一怔,“为什么不做作业呢?”我不假思索地问,“因为这次作业不适合我,您要我们调查自己家庭的投资情况,然后拟定投资计划,可我家……”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根据《思想政治》新教材生活化的特点,我常常布置一些小调查、小考察、小走访之类的研究性作业,学生兴致很高,我也自我感觉良好,可没想到这次小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实施规范办学的情况下,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的新课题。实现政治高效课堂,在转变师生的关系、创造合作探究的环境、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师生关系 新要求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实施规范办学的新情况下,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的新课题。捷径是没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
期刊
在2010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包容性增长”这一新观点。那么,什么叫“包容性增长”呢?它与高中政治教材知识怎么结合呢?本文拟作初步的探讨。  所谓“包容”,即“宽容”、“容纳”。与包容相对立的是“排斥”,“排斥性增长”,即有一部分群体、有一部分因素、有一部分社會资本在增长过程中牺牲了或者“缺失”了而不能兼顾。包容性
摘 要: 活动教学是新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作者提出了高中政治课活动教学中存要的问题,并阐述了提高高中政治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活动教学 有效性 对策    新课程提出教学应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活动教学成为新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怎样提高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期刊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许多新的变化,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渴望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方针政策;他们思维活跃,面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问题,在人生价值方面产生诸多疑虑;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甚高,不满足于背条条、考条条,希望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情理交融地解除自己的思想疑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