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外交部南楼“蓝厅”,1个发布台、300个座位。工作日每天下午3时,发言人走到台前,面向中外记者答问。类似场景在中国已经延续30年。从某种意义上说,30年来中国外交部每场发布会都是对中国对外开放探索与深入的忠实记录。
不是明星,却不乏名气 30年来,外交部发布厅无数次被聚光灯点亮,先后走到台前的27名发言人包括5名女性在内,从未有专人化妆造型。“我希望别人更关注我讲什么,而不是穿什么”,现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接受记者采访时,秦刚强调,发言人不是明星,忘却小我,才能底气十足。
一直以来,外交部发言人由新闻司司长和副司长兼任。27名发言人中,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珍、李肇星、吴建民、陈健、沈国放、朱邦造、孔泉、刘建超、马朝旭、秦刚等12人是司长兼发言人,其他为副司长兼任。发言人最短在任时间不足2年,最长超过9年,平均任期约为4年。已卸任的24名发言人中,多人曾在或正在中国驻外使馆担任大使职务,或是从大使任上卸职进入中央外办、外交学会等机构部门;钱其琛、李肇星曾任外交部长。
问答之间,“官话”寓意深 记者们常说,发言人是嘴最严的一群人,不管你如何变换角度他们总能回避敏感问题。“有时你甚至佩服他们侃侃而谈却几乎没有透露任何资讯的能力”,一名英国资深记者说,全球的发言人都秉承同一原则,“区别在于他们中的出色者可以把故事讲得更为动听”。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记者孔安驻华15年,他说,“中国资讯发布的特点在于,官员级别越高越敢说话,有些低级别官员宁肯不说以免说错,影响了本来可以透露的资讯量”。
这是因为大国外交政策具有稳定性、连贯性特点,“一个表态的变化可能意味着背后政策的变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说。
台前一人,台后团队 聚光灯下的发布台,是中国外交30年的缩影,也是发言人机制不间断运转的浓缩一瞬。发布厅的镜头从未捕捉到,每当下午3时发言人走到台前时,几名新闻司发布处工作人员已坐在后排座椅中间。他们,是发言人的幕后团队。
发言人团队十几人,很年轻,每天一场发布会,节奏始终紧张。一日筹备从舆情汇总开始,统观热点事件动态、中外媒体报道评论、网路舆情、公众看法。此后发言人和团队进行“一大碰、无数小碰”,除议题讨论,还设想各种可能的提问角度和应答策略,其中一些情况要与外交部内各地区业务司局和其他部委沟通。沟通持续到发布会前最后一分钟。一般情况下,团队能够预测现场大部分问题,但超出预测的,全靠发言人个人积累和发挥。
在外媒的国际问题尤其是涉华问题报道中,中国声音的引用率显着上升。这一切发言人的幕后团队功不可没。摘自《读友报》
不是明星,却不乏名气 30年来,外交部发布厅无数次被聚光灯点亮,先后走到台前的27名发言人包括5名女性在内,从未有专人化妆造型。“我希望别人更关注我讲什么,而不是穿什么”,现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接受记者采访时,秦刚强调,发言人不是明星,忘却小我,才能底气十足。
一直以来,外交部发言人由新闻司司长和副司长兼任。27名发言人中,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珍、李肇星、吴建民、陈健、沈国放、朱邦造、孔泉、刘建超、马朝旭、秦刚等12人是司长兼发言人,其他为副司长兼任。发言人最短在任时间不足2年,最长超过9年,平均任期约为4年。已卸任的24名发言人中,多人曾在或正在中国驻外使馆担任大使职务,或是从大使任上卸职进入中央外办、外交学会等机构部门;钱其琛、李肇星曾任外交部长。
问答之间,“官话”寓意深 记者们常说,发言人是嘴最严的一群人,不管你如何变换角度他们总能回避敏感问题。“有时你甚至佩服他们侃侃而谈却几乎没有透露任何资讯的能力”,一名英国资深记者说,全球的发言人都秉承同一原则,“区别在于他们中的出色者可以把故事讲得更为动听”。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记者孔安驻华15年,他说,“中国资讯发布的特点在于,官员级别越高越敢说话,有些低级别官员宁肯不说以免说错,影响了本来可以透露的资讯量”。
这是因为大国外交政策具有稳定性、连贯性特点,“一个表态的变化可能意味着背后政策的变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说。
台前一人,台后团队 聚光灯下的发布台,是中国外交30年的缩影,也是发言人机制不间断运转的浓缩一瞬。发布厅的镜头从未捕捉到,每当下午3时发言人走到台前时,几名新闻司发布处工作人员已坐在后排座椅中间。他们,是发言人的幕后团队。
发言人团队十几人,很年轻,每天一场发布会,节奏始终紧张。一日筹备从舆情汇总开始,统观热点事件动态、中外媒体报道评论、网路舆情、公众看法。此后发言人和团队进行“一大碰、无数小碰”,除议题讨论,还设想各种可能的提问角度和应答策略,其中一些情况要与外交部内各地区业务司局和其他部委沟通。沟通持续到发布会前最后一分钟。一般情况下,团队能够预测现场大部分问题,但超出预测的,全靠发言人个人积累和发挥。
在外媒的国际问题尤其是涉华问题报道中,中国声音的引用率显着上升。这一切发言人的幕后团队功不可没。摘自《读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