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针对高三学生复习的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各种因素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学习,达成一定目的的教学活动。解决高三生物教学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高三生物 小组合作学习 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40-02
这几年选修生物的学生越来越多,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问题具有个性化,高三的课堂以复习课为主,若一味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那么学习效率低,导致一轮复习不扎实,不利于后面复习提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及优秀学员的带领和教师的适时点拨,充分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一)实施流程
人员分组—— 人员分工,确定学习组长—教师精心备课,编制导学案
(二)具体操作方案
1.人员分组。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本门学科学习情况、性别比例、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8人(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基本原则是两优两中两差,兼顾文理),编排成固定的座位表,以便课堂讨论开展。如下图所示:
2.人员分工,确定组长。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学习情况及表达能力不同进行分工。善于组织且学习优秀的学生为组长(分别设文科和理科两个组长)。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更换部分组长。这样既可以鼓励一部分经过努力有了很大进步的同学,又可以激励暂时落后的同学抓紧跟上。
3.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全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掌控者和引导者,在课前教师必须预先设置本节课需要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编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开始之前告知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时教师需及时关注各组的讨论进度,也可直接参与组内研讨。
如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纲,预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阐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产生原因、结果及其对生物性状和生物进化影响。(2)辨析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及其意义。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本节课预设了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阐述基因突变概念、特点、产生原因、结果及其对生物性状和生物进化影响。
活动二,辨析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理解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内容教师编制出课堂导学案,导学案中包括学习达成目标、学习活动、达标检测及总结归纳四个环节。
二、教学过程
(一)本节课的基本流程
本节课的基本流程如下表所示: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点拨指导
活动一 阐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共 22 分钟左右)
[旧知督查] 时间约 7 分钟
1.根据自己复习情况,自主完成思考题
2.公布答案,小组内自主释疑
[拓展延伸] 时间约 10 分钟
1.根据小组研讨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并适当拓展
[训练一] 时间约 5 分钟
1.完成改错题 [巡查释疑]
[精讲点拨] 时间约 10 分钟
根据收集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分类汇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逐个解决,简单题题由组间相互解决,难题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解题指导]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预设相应的错题进行改错训练
活动二 辨析基因重组变的类型及其影响
(共 15 分钟左右)
[旧知督查] 时间约 5 分钟
1.根据自己复习情况,自主完成思考题
2.公布答案,小组内自主释疑
[拓展延伸] 时间约 5 分钟。
1.根据小组研讨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并适当拓展。
[训练二]时间约 5 分钟
1. 完成选择题(基因重组类型的判断) [巡查释疑]
[精讲点拨] 时间约 5 分钟
根据收集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分类汇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逐个解决
[解题指导] 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的判断及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的区别
[当堂反馈] 时间约 5 分钟。
1.完成5个选择题(3个单选和2个多选) 。 公布答案,及时点拨
[总结归纳] 3 分钟
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本节课教师授课时间15分钟,其余均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呢?那就要教师提前备好课,预设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相应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二)本节课教师预设的问题
1.活动一,阐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思考题
下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患病原因的图解,请据图分析:
(1)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什么?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3)除了图中因为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基因突变,还有其他的碱基变化导致基因突变吗?
(4)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细胞分裂的哪个时期?其他时期能发生吗?
(5)诱导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没有这些诱导因素基因突变还能发生吗? (6)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吗?
〖拓展分析〗
(1)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成为控制长毛的基因,这句话对吗?说说理由
(2)基因突变一定可以遗传吗?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3)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够直接观察吗?
(4)基因突变后基因的数目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没有改变?会改变生物的性状吗?
2.活动二,辨析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其影响的思考题
(1)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的比较
(2)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吗?
(3)所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吗?
〖拓展分析〗
这些思考题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将个性化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由组内优秀的学生负责讲解,其余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拓展分析的问题可以在学生先行思考的基础上,由教师点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或者相关资料解决。
检查学生听课情况的手段有多种,如错题再练、变式训练等。笔者比较推崇的是判断改错题,这类题主要来源于学生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节内容的选择题,将其中问题较普遍的选项收集下来即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能够判断出正误,而且还要将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两者全部正确才能过关。如本节内容中我们收集到如下的改错题:
(1)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
(2)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
(3)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
(4)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 )
(5)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 )
(6)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 ( )
(7)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 )
最后,我们以师生共同构建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师生共同设计的概念图如下所示:
小组合作学习变传统的等着吃为抢着吃,课堂上学生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自主性及独立性。笔者在实施这样的课堂之前,也曾经担忧如果学生不配合怎么办?事实上在这样的环境中,哪怕是班级的最后一名的学生也会努力融入进去,学生中还自发地进行师徒结对,在语文课上A是师傅B是徒弟,数学课上B是师傅A是徒弟,这样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高三生物 小组合作学习 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40-02
这几年选修生物的学生越来越多,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问题具有个性化,高三的课堂以复习课为主,若一味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那么学习效率低,导致一轮复习不扎实,不利于后面复习提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及优秀学员的带领和教师的适时点拨,充分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一)实施流程
人员分组—— 人员分工,确定学习组长—教师精心备课,编制导学案
(二)具体操作方案
1.人员分组。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本门学科学习情况、性别比例、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8人(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基本原则是两优两中两差,兼顾文理),编排成固定的座位表,以便课堂讨论开展。如下图所示:
2.人员分工,确定组长。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学习情况及表达能力不同进行分工。善于组织且学习优秀的学生为组长(分别设文科和理科两个组长)。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更换部分组长。这样既可以鼓励一部分经过努力有了很大进步的同学,又可以激励暂时落后的同学抓紧跟上。
3.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全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掌控者和引导者,在课前教师必须预先设置本节课需要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编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开始之前告知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时教师需及时关注各组的讨论进度,也可直接参与组内研讨。
如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纲,预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阐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产生原因、结果及其对生物性状和生物进化影响。(2)辨析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及其意义。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本节课预设了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阐述基因突变概念、特点、产生原因、结果及其对生物性状和生物进化影响。
活动二,辨析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理解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内容教师编制出课堂导学案,导学案中包括学习达成目标、学习活动、达标检测及总结归纳四个环节。
二、教学过程
(一)本节课的基本流程
本节课的基本流程如下表所示: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点拨指导
活动一 阐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共 22 分钟左右)
[旧知督查] 时间约 7 分钟
1.根据自己复习情况,自主完成思考题
2.公布答案,小组内自主释疑
[拓展延伸] 时间约 10 分钟
1.根据小组研讨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并适当拓展
[训练一] 时间约 5 分钟
1.完成改错题 [巡查释疑]
[精讲点拨] 时间约 10 分钟
根据收集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分类汇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逐个解决,简单题题由组间相互解决,难题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解题指导]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预设相应的错题进行改错训练
活动二 辨析基因重组变的类型及其影响
(共 15 分钟左右)
[旧知督查] 时间约 5 分钟
1.根据自己复习情况,自主完成思考题
2.公布答案,小组内自主释疑
[拓展延伸] 时间约 5 分钟。
1.根据小组研讨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并适当拓展。
[训练二]时间约 5 分钟
1. 完成选择题(基因重组类型的判断) [巡查释疑]
[精讲点拨] 时间约 5 分钟
根据收集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分类汇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逐个解决
[解题指导] 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的判断及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的区别
[当堂反馈] 时间约 5 分钟。
1.完成5个选择题(3个单选和2个多选) 。 公布答案,及时点拨
[总结归纳] 3 分钟
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本节课教师授课时间15分钟,其余均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呢?那就要教师提前备好课,预设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相应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二)本节课教师预设的问题
1.活动一,阐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思考题
下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患病原因的图解,请据图分析:
(1)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什么?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3)除了图中因为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基因突变,还有其他的碱基变化导致基因突变吗?
(4)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细胞分裂的哪个时期?其他时期能发生吗?
(5)诱导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没有这些诱导因素基因突变还能发生吗? (6)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吗?
〖拓展分析〗
(1)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成为控制长毛的基因,这句话对吗?说说理由
(2)基因突变一定可以遗传吗?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3)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够直接观察吗?
(4)基因突变后基因的数目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没有改变?会改变生物的性状吗?
2.活动二,辨析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其影响的思考题
(1)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的比较
(2)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吗?
(3)所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吗?
〖拓展分析〗
这些思考题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将个性化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由组内优秀的学生负责讲解,其余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拓展分析的问题可以在学生先行思考的基础上,由教师点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或者相关资料解决。
检查学生听课情况的手段有多种,如错题再练、变式训练等。笔者比较推崇的是判断改错题,这类题主要来源于学生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节内容的选择题,将其中问题较普遍的选项收集下来即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能够判断出正误,而且还要将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两者全部正确才能过关。如本节内容中我们收集到如下的改错题:
(1)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
(2)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
(3)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
(4)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 )
(5)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 )
(6)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 ( )
(7)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 )
最后,我们以师生共同构建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师生共同设计的概念图如下所示:
小组合作学习变传统的等着吃为抢着吃,课堂上学生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自主性及独立性。笔者在实施这样的课堂之前,也曾经担忧如果学生不配合怎么办?事实上在这样的环境中,哪怕是班级的最后一名的学生也会努力融入进去,学生中还自发地进行师徒结对,在语文课上A是师傅B是徒弟,数学课上B是师傅A是徒弟,这样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