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部分改制中债权人保护的四个思路——兼议法释[2003]1号第6条、第7条

来源 :研究生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ents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权人保护是企业部分改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在法律层面上,法释[2003]1号第6条、第7条提供的解决方式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债随物走”原则错误的根源在于对“一般担保”的误解。部分改制下的债务承担,导致了债权人之间的不平等,其背后的机理既不是“优惠性清偿”,也不是“法人结构重大变动”,而在于企业丧失清偿能力的情况下,改制企业并未从资产负债一并转移的交易中获得充分对价,可能能够适用《破产法》第31条第2项。需要指出的是,改造公司分立理论的思路同样值得重视。
其他文献
我国土地制度进行了数次变革,与之相应的土地法和经济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农地产权制度虽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上进行改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土地所有权
现行遗嘱之规制体系并不完备,法官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多以宣示型、逸法型的姿态出现,在适用诸遗嘱自由规制制度方面,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针对适用中的阙如,关于完善《继承法》存在
核能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相关政策,中国正大力推进核电建设。但民众的“核恐惧”一直挥之不去,成为核能发展的致命阻力,如首批内陆核电项目之一彭泽核电站,就因邻县居民
"怎么审作文题""怎么正确思考"是学生写作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抓住写作的切入点,并且能够深入地观察
日本近代两次大规模的对西洋法的概括继受,将其推向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同时也种下了近代法律制度与日本社会文化和秩序原理之间矛盾的种子。日本的法社会学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也因
预告登记做一个保护手段,因为其性质问题一直不被德国主流学说承认为物权,但是其在实际操作中一直被当成一种物权来操作。在破产程序中它如何保护购买方的请求权,以德国法为
为维护现代法治的正当性,并维系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合理的群体性诉讼模式应当有别于传统诉讼结构的当事人主义,而需要适当增强法官的职权。群体性诉讼模式相较于传统诉讼模式的
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德国刑法中称容许构成要件错误。在德国阶层犯罪论体系下,构成要件错误和禁止错误的分类方法,使得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的体系位置颇为尴尬,加之对
自从对国际社会整体义务在1970年"巴塞罗那牵引案"以司法判例的形式确立后,其对国际法理论发展和立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诸多国际公法学家在其著述中认为整体义务和强行法好比是
人类的需要是不断地变化的。人类的知识虽不断地进步,似乎总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任何社会制度,都有美中不足之处。法律制度以及研究这种制度的科学当然也不能例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