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浓度升高对谷子干旱胁迫缓解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h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谷子抗旱性的影响机理,设置2个CO2浓度(400μmol/mol左右正常CO2浓度和高CO2浓度,600μmol/mol)和2个水分(正常供水和干旱处理)处理,测定孕穗期谷子光合能力、光合色素积累、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激素、信号转导相关蛋白激酶和逆境相关基因表达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高CO2浓度(600μmol/mol)处理显著提高谷子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净光合速率(Pn)、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the ratio of carotenoids to chlorophyll);显著增加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蒸腾速率(Tr);显著增加谷子叶片热休克蛋白(HSP-70)含量、脯氨酸(Pro)和脱落酸(ABA)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干旱胁迫下高CO2浓度(600μmol/mol)处理可显著增加谷子叶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也显著增加。综上,高CO2浓度(600μmol/mol)处理可通过缓解干旱胁迫下谷子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提高谷子渗透调节及信号转导能力,从而促进抗旱相关基因表达来提高谷子的抗旱能力。
其他文献
酶在生物过程中可高效、特异地加快生物化学反应。在茶叶深加工领域,外源酶的应用能够更加绿色、高效的提取、分离、制备或生物合成茶叶功能成分,实现对茶叶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文章从酶法辅助提取、酶法辅助合成、生物酶修饰茶叶提取物以及固定化酶技术四方面对酶及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酶及酶工程技术在茶叶领域的研究方向。
能源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具体实现。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依靠能源互联网科技创新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解耦,实现经济、高效、安全、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均重视能源、数字新技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该文从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学术产出、研究方向、国际合作和产学合作等方面,对2011至2020年间各主要国家对能源互联网的数千项科技攻关
汉英谜语尤其是事物谜,在拓扑视角下的文化意义上存在联通性,通过拓扑视角变换胚心来转换翻译不同文化符号,从而尝试达到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理解以另一种文化为基础的谜语含义。本文是拓扑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实践运用探析,让人们目光转向汉英谜语相关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印证拓扑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可实现性。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但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也给现代企业增添更强的竞争压力,由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随之而来的,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要求企业财务职能实现由核算财务向管理财务、战略财务的转型。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财务价值的实践运用,深入实现业财融合,促使企业财务分析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注重利用财务分析来支撑企业的经营决策。本文
地方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抓手。军坡节作为海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它所承载的优秀历史人文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它的表现形式生动多样且具有极强的教化感染力量,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而以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和提升军坡节文化内涵,使之与时俱进,是发挥军坡节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必要措施。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荣的优秀品质。《尚书》中就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劝诫,很早就把勤做与节俭享用劳动成果联系在一起。上古生产力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劳做艰辛,勤劳与节俭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手段。墨子说:“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中国古人的聪明之处是把劳动与品性修养甚至人生悟道融合在一起进行劳动教育。《国语》:“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期刊
劳动教育表现出劳动性质的教育与教育性质的劳动的双重特征。把握二者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三重维度间的关联性,分析劳动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美好生活的实在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性、本质回归的自由性现实要求,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生存、生活、生长层面表现出对劳动实践个体性、全面性、创造性的发展诠释,立足课程体系、认知理念、身份角色以及平台场域构建二者动态耦合的联动路径,论证劳动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联动的
基于近视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现有的近视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整理分析中西医对近视的诊断标准以及临床表现,总结近视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特点,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进而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及改进方法。目前近视造模方法不多,部分模型与临床病症特点差异较大,无法充分体现近视中西医病因病机。当前缺少对该动物模型造模成
目的: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设备生成证据:训练、验证和评估框架》(简称“WHO AIMD框架”),讨论对我国医学装备行业的启示。方法:分析WHO文本的基本要素,检索我国相关政策文件、期刊文献,进行文献评阅和比较研究。结果:WHO从软件研发(评估的框架、临床评估模型研发和训练、数据集管理、内部验证和数据管理)、软件验证与报告(外部验证和报告、数据管理、证据生成标准、证据报告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型公立医院开始调整发展战略,实行多院区发展模式。虽然各大医院都在积极探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但对于分院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关注较少。本文从分院区的管理视角出发,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院区为例对分院区的医务管理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分享管理实践中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