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措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打造一个好的高效的初中语言教学课堂,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地更新,將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并使其得到尽情的发挥,经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给予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师提供一些思路,不断的去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准,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60-01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教育的改革也越发需要,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此要求对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出一定的改进。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是对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从高效课堂的基础出发,通过找出现今初中语文课堂的存在问题,本着提出一些改进方式,以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的建构。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分析
  (一)初中语文特征
  初中语文是一个基础的工具。语文教学大纲有规定,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对学生的听说读等能力进行锻炼,传授学生相关的语文类知识。当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后,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对于其他领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推动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传授的也是一种交际表达能力,其对在社会的交流中,起到一种基础的工具作用。语文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的应用。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的知识,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文使用的能力要求,知识的要求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主导作用。语文课程教学是对学生母语的训练,在以后的社会中,学生有更多机会直面社会上的语文材料,在海量的语文实践中逐渐掌握语文教学的能力体现。
  初中语文具有地域和时代特征。在实践中,地域的差异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会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每个时代的语文都不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促使语文的时代特征明显。这些不同的特征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的教学模式。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进行展开。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从原先的传统封闭式教学,转向教师作为指引作用的开放式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面向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观念,对带学生既要有整体性,又要能认识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师生的关系才能构建得体。因此,学生在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的时候,才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备课方式的滞后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准备工作,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大部分的教师备课的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对于大纲等课程教案不能正确理解,教材的主题不够深入和透彻,甚至对于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都有抄袭的现象。最终在教学活动后,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脱离了教学主体,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二)教学模式脱离实际
  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对实际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实践性质量与教学质量是相互关系的。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里,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注重实践性,没有将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联系在一起,而是简单的,机械式的对语文教材照本宣科,而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以及科目作业布置,都不能体现社会实践的领域,学生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
  (三)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一般都是教师进行学习进程的主导,多数学生被迫跟着教学进度。课程的目的是追求知识,教学方式更是机械记忆,没有深入生活,理解主体,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措施
  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和老师的二者关系不能脱离,缺乏任何一方的主体,都没办法构建出高效率的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的特点,因为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其还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要能利用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去探究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寻解决方式,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的兴趣。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需要达到的教学模式目的,在教学中穿插有趣的故事,以此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节语境中高效的获得语文能力知识。
  (二)创建语文学习小组
  因为在一些学校中,很多的语文老师往往需要带两个班级,在这里可以设置语文学习小组,每次考试结束后,对人员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化,目的就是为了创建互相帮助的语文学习小组。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扶持,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互联网教学设备等,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教学方式的改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远景。比如,在备课之前,教师要能首先充实自身的电脑知识,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改良,全面发挥多媒体教学生动、具体、图文并茂的作用。另外,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在互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大明.建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5):82-82.
  [2]农牧.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64-64.
  [3]兰党堂.浅谈新课改下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4(1):82-82.
  [4]强健.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构建——浅谈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育科技的整合[J].学苑教育,2011(12):30-31.
其他文献
龙胆泻肝汤是历代医学常用的名方之一,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木通、车前子、生地、柴胡、泽泻、当归组成。经后世医家不断衍化,具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用。现代
会议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展开了阐述,进而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思路,从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创建数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资源等角度进行了论述,旨在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
【摘要】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太成熟,极易出现逆反心理。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努力掌握学生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行为,了解其逆反心理的成因,采取融入暖暖的师爱,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家校共管的作用,加强情感的沟通等有效的解决对策,努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B
由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何保障签名过程中用户私钥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不被泄露,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为了降低密钥泄露带来的危害,密钥隔离成为核心解决方法之一。文献[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要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计划和教师培训课程中。日本是较早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结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进行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中图分类号】G5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大班额”问题,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也让老师的“教”受到很大局限;不仅影响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也让老师倍感压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应采取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首先要优化布局,扩大教育投入;其次要科学统筹,均衡教育资源;最后要阳光招生,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中小学;大班额;教育均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9.2
江西省瑞昌市医保局自2010年开始,在省内率先将幼托机构列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经办平台。通过上门宣传,将学年缴费改为“学期缴费、待遇累加”等措施,幼托机构成为医保扩面的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电子电工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延伸,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增加电力能源的生产、减少电量的消耗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子电工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形式,能够将电力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对电力的处理效果,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全面性。本文就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