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猎奇台风前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风侵袭过的山川,在寂静夜晚显得凄凉,鱼跳蛙鸣都消失了,蚂蚱蚊虫也绝迹了,只有偶尔出现的水耗子在河中悄声游弋,鼻子划开的水浪向两边推开。
  一直到午夜,我只钓了两条牛尾巴,江水仍在上涨。我把所有的海竿都换了一遍蚯蚓,笨重的棉裤皮袄之下又汗了一层。突然,帐篷那边传来咣当一声响。我用大灯照过去,可见20多米外有一只动物扒翻了装鱼汤的盆子。我捡了根木棒走了过去,老蓝两人听到动静也钻出帐篷,随我一同过去。
  八月金秋,秋高气爽,是野钓的黄金季节。我迫不及待要赶回虎林,去三江口一带野钓。可是渔具太多,我不会开车,拿又拿不动,眼看月末将至,真是急人。索性,我打了三个包袱,一个80多斤的渔具双肩包,两个彩条大包,各40多斤,背一个,一手拎一个,准备赶火车去。
  刚订了车票,知青老弟孙志坚来电话,他从新西兰回国,要回虎林探亲。我退掉车票,与小曹、老蓝两个渔友一起,等来了他和他的大吉普。孙志坚到了家里,把车借给我们,小曹充当司机,我们即刻启程。
  在路上,我们得知一个坏消息:台风将不日到达。二人调侃我说:“你一回来就下雨!”是啊,去年我回来,连续下了28天雨。我只好自嘲道:“谁让咱是龙王爷啊!”
  连续三天的“美莎克”导致江河暴涨,沟满壕平,许多鱼蟹养殖户的心血付之东流。江河湖泡附近的农民晚上随便找个水沟、坑泡,下个地笼小网,第二天早上就能捉到几十只大螃蟹或几十斤大小不同、品种各异的鱼,他们几乎天天都能免费享用湖鲜大宴。
  天终于晴了,可是太阳刚晒了一天,坏消息又来了,几天后又一轮台风将登陆。以前台风都是在南方登陆,这两年总在北方登陆,也不知这是怎么了。渔友们生气也没用,谁都斗不过老天爷,没办法!我提议,不如趁台风还没到的三天空隙时间,选个交通方便的钓点,来个短平快。大家觉得可行,想了几个地方,最终决定去黑泥河口,那里地势较高,下了国道之后有十几里砂石路,再大的雨也能通车,最后再走1里多荒路就到了。
  第二天凌晨2点多,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开了50多公里国道之后,天才大亮。公路两边的河沟旁已有不少钓鱼人出来钓鱼,钓的都是一拃长的各种小鱼,听说一天能钓二三十斤。驶上砂石路,可见森林的边缘有很多被台风刮倒的树木,两边的沼泽地已经被水淹沒,1米多高的狼尾巴草只能露出“尾巴”。吉普车所经之处留下深深的车辙,好在路基是石头的,并不下陷。
  砂石路的尽头是一条1米多宽的土路,两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荒草柳毛子。我们三人每人背一个装满渔具的大型双肩包,拎两个装满帐篷食物的彩条大包,负重百十斤,力争一次运到黑泥河口。
  道路泥泞,没过脚踝,我们步履艰难,1里多路歇了五六次,唯一幸福的事是台风把蚊子刮没了。
  黑泥河口是这一带的制高点,虽然与江水汇合处的沙滩三角洲已被淹没,上下游的江水都已平槽,但河口处的陡岸仍高于江水1米多,特别是背倚大片水桶粗的柞树、杨树、松树混合林,给人以坚实依托的感觉。
  稍作休息,大家开始分工。老蓝在河口右侧向江中抛了四把海竿。小曹顺河向上游走出30多米,找了一处河湾稳水处,在一堆倒木下游大概5米的位置坐定,打了钓鲤鱼的老坛玉米窝料,抛下两支6.3米手竿,挂玉米粒。我在距他十几米处抛下一支5.4米老式玻璃钢竿子,挂蚯蚓,打算钓鲇鱼、鲫鱼、嘎牙子,这是一支用了20年的功勋鱼竿,我一直舍不得淘汰,它和另一支2.4米小海竿总能给我带来意外惊喜。
  随后,我又去割了两大捆干草和几根拇指粗的柳条,干草坐上去既软又暖,胜似钓箱钓椅,柳条杈插在河岸,用来架手竿。设施虽简陋,但适用于野钓。好的装备我们不是没有,只是苦于背不动,只好化繁就简,就地取材。
  太阳升至一竿子高,江中的雾气散去,只是鱼情杳然。老蓝怪水太大,小曹怨水太浑,我认为是早晨的窗口期已过。
  老蓝起身寻摸宽敞平整的地方,准备露水晒干后搭帐篷。我砍了一根1米多长的柳毛子作水标,插在河口位置,用以监测水位。小曹又抛了一把5.4米手竿,挂蚯蚓,准备钓杂鱼。三人瞪大眼睛,竖起耳朵,都盼着自己能钓到开竿鱼。但是,野钓收获多与少,运气占很大成分,未知的世界太广阔,你的钓点有没有鱼,有没有挂子、地笼,是不是鱼道,周围有什么种类的鱼在活动,有没有水耗子、水獭,气压、温度、风向、甚至月球引力对鱼的影响有多大?这一切都是垂钓者所不能左右的。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江水上涨,所以总去看河口的水标,在心里默默推算着下次台风到来的时间。我忽然发现,河水和江水是两种颜色,汇合处有明显的分界线,河水发黄,江水偏绿,像两条彩色的飘带,在下游慢慢消失。
  “咬钩了,就知道看风景!”小曹冷不丁一嗓子吓我一跳,我转头看浮标,已经放横了。我迅速提竿,轻松拎上一条半斤多的鲫鱼。在连续钓到五条鲫鱼之后,小曹也开竿了,都是半斤多的鲫鱼和雅罗。虽然鱼的个头都不大,但我俩钓得蛮起劲。老蓝却不屑一顾,照例搭他的帐篷,这些鱼跟他的目标鱼差距太大。他曾经在荒无人烟的大荒地泡子连竿80多条1斤以上的大鲫鱼,又独自背着这些鱼和渔具穿越十几里路的漂筏甸子,累得一星期没起炕。
  我俩正钓得起劲儿时,巡逻艇来了。巨大的轰鸣声和半米高的浪冲击着两岸,钓线的摆动使鱼铃发出稀里哗啦的轻微响声。紧接着,老蓝的两把海竿的鱼铃同时响起。他飞奔过去,拔起最上游的那根竿,熟练地摇轮收线。当我跑过去挺起另外一根海竿时,他已把一条1斤多的鲇鱼挑上岸。我紧随其后,摇上一条1尺长的牛尾巴。老蓝那没有表情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
  当我回到手竿钓位时,小曹那边已经停口了。我调整了方案,一钩挂蚯蚓,一钩挂老坛玉米,争取提高上鱼几率。这一调整立竿见影,粗大的浮标一下子沉入河中。我迅即抬竿,轻挑刺鱼,顿时竿弓线鸣,是鲤鱼!小曹抓起抄网赶来支援,我遛了三个回合,小曹预测鱼在5斤以上,我判断3斤左右。又遛了两圈后,鱼儿浮出水面,我移步平坦的位置,轻拉后撤,以便小曹抄鱼。我用的是“6+4”线组,15号鲟青杀手鱼钩,这副钓组在平时常被渔友笑话,此时我的心里却无比踏实,尽管乌苏里江野生鲤鱼力大迅猛,有跳龙门的本事,却很难挣脱我的线组。   鲤鱼在河中横穿了几次,我挺竿不动,用弹力来化解它的野性。当它靠近河岸1米左右时,小曹一个海底捞月,一抄而就。“果然3斤左右。”小曹说。我告诉他,3斤用胳膊,5斤得用腰。这是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
  鲤鱼吃的是挂玉米的钩。10分钟后,又一条2斤重的鲤鱼被我拉上岸。小曹疑惑:我也下了玉米,怎么没咬,反倒是你上鱼,很没道理啊!
  我觉得有道理:“你在上游打窝子,按水的深度、流速和距离计算,刚好落到我这。”
  话音刚落,浮标快速向下游移动,这是什么标相?不上顶、不下沉、不黑标,而是平移。我迅速提竿,竿子乱抖,我稍稍用力,竿子嘎嘎作响,水中蹿出两条鱼。原来是双尾,一条1斤多的大鲫鱼、一条刚1斤的小鯉鱼,噼里啪啦被我牵到岸边。小曹一抄而就,留下大鲫鱼,把小鲤鱼扔回河里。明年底,它就能长到3斤左右。
  按照我的建议,小曹挪到距我5米远的地方抛竿,不到5分钟就钓起一条3斤多的鲤鱼。此时的老蓝却没有起色。他钓了两条鱼之后,重新抛投,结果先后挂底,六副鱼钩俱失,好在主线没断、铅坠没丢。江水太大,没有沙滩,陡岸周围的环境不好判断,树挂多,上游冲下来的倒木、树枝、废网让你无所适从。河口处的两把竿子,鱼铃一直未响,为了摸清水底的情况,他也摇了上来,好在没挂底。他换了蚯蚓,重新抛入河口;另外两把竿子重新拴钩,挪位到河里,捎带看了一眼我们的战果,满脸不屑,一言不发支帐篷去了。我和小曹对视一笑,笑脸还没收敛,鱼竿唰的一声进入河中,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出去3米远。我连忙拉住失手绳,不想力道很大,拉得手疼。我赶紧松手,竿子又出去五六米。小曹忙喊:“拉住,对岸有挂!”我知道对岸有挂子,无奈没戴手套。情急之下,我心一横,两手同时抓住失手绳,迅速在袖子上缠了一圈,竿子终于停下来了。
  小曹过来助阵:“这个大,小心点儿!”
  我轻轻往回拉,鱼竿在河中飘来荡去,只要鱼一发力,竿尾就撅起。这把玻璃钢竿子20多年来建功无数,这次又上大鱼,我担心竿节之间不严密,灌满水会下沉,增加遛鱼的困难和风险。幸好大鱼性急,总是发力,竿子便总是斜插在水中。
  10分钟之后,鱼竿终于平静地躺在河面。我慢慢地往回拉,感觉像拖着一块大板砖,很沉。眼看鱼竿到了河边,我哈腰去抓竿把的瞬间,大鱼突然发起冲击,拼命向河下游逃窜,钻出10多米后停了下来。我重新往回拉,如此反复三四次终于抓住了竿把,把竿子挺了起来。与此同时,大鱼一跃而出,跳出水面1尺多高。好家伙,足有六七斤重的大鲤鱼!
  我格外专注,小心翼翼地牵遛着它。至此,离它拽走鱼竿已过去二十分钟,我已汗流浃背,想必它也是强弩之末了。我又遛了两圈,竿子嘎嘎响。小曹提醒我说:“小心点啊,这次钓完,你的竿子该去博物馆了。”我下意识地向后退两步,手上不敢用力,大鲤鱼距岸边只有2米了,胜利在望,小曹严阵以待。
  突然“咔嚓”一声响,鱼竿从下数第四节的竿节处折断,我箭步上前,一把抓住前三节竿子,拼命往后一拉,左手迅速抓住钓线。大鱼再次逃窜,我的左手一下子被鱼线拉个口子,我忍痛把右手也献上,双手拉住钓线。大鱼终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再次浮出水面,被小曹抄入网中。
  顾不上欣赏战果,我先去背包里找出创可贴,把手上的伤口包扎上。再看这条大鲤鱼,有6斤多重,鳞片完整,颜色亮丽,奇怪的是它的脊背骨竟然是凹进去的,成了“驼峰鱼”。小曹疑惑:怎么没有将军刺儿呢?我说也许是基因缺陷。老蓝也过来看,他说这是鱼小的时候被大鱼咬伤脊背,侥幸逃掉,长大就这样了。
  我只可惜自己那支功勋卓著的手竿,终于壮烈地退场了。
  午餐是清炖大鲤鱼、活鲫鱼汤、酱焖雅罗,三人吃得浑身暖和,微微出汗。午后3点多钟,依然没有鱼讯,水标略有上涨。
  夕阳西下,余晖给大地涂上了金色。一场台风几乎掀翻了所有鸟巢,鸟儿在树林中寻找夜宿的位置,凄惨的叫声鸣噪十里。
  夜幕拉开之时,河口处的海竿突然铃声大作,憋闷一天的老蓝终于兴奋起来,冲过去拔竿摇轮。我赶忙找出头灯,自己戴上,也给老蓝戴上,帮他抄上一条2斤多的鲇鱼。
  不久,我和小曹的海竿铃几乎同时响起,看来晚间的窗口期到了。我俩各钓了一条尺把长的牛尾巴,老蓝又钓上一条1尺长的重唇鱼,三人各自忙碌起来……
  当月亮爬过头顶时,第一轮鱼讯过去了,每人都有七八条鱼的收获。其中,小曹钓了一条细鳞,我钓了一条鳊花,其他的都是鲇鱼、牛尾巴、重唇,最大鲇鱼有2斤多。
  小曹换上夜光标,继续钓手竿。损失功勋手竿的我又去割了几捆草,坐在草堆上看守河口处的海竿。老蓝点燃了篝火。
  北国的秋夜甚是寒冷,到晚上10点多钟,我们全都套上了棉衣棉裤。小曹的手竿只钓了两条鲫鱼,河口的海竿只钓了两条鲇鱼。
  当晚,我值夜,他俩进帐篷避寒休息。
  台风侵袭过的山川,在寂静夜晚显得凄凉,鱼跳蛙鸣都消失了,蚂蚱蚊虫也绝迹了,只有偶尔出现的水耗子在河中悄声游弋,鼻子划开的水浪向两边推开。
  一直到午夜,我只钓了两条牛尾巴,江水仍在上涨。我把所有的海竿都换了一遍蚯蚓,笨重的棉裤皮袄之下又汗了一层。突然,帐篷那边传来咣当一声响。我用大灯照过去,可见20多米外有一只动物扒翻了装鱼汤的盆子。我捡了根木棒走了过去,老蓝两人听到动静也钻出帐篷,随我一同过去。借着头灯的照射,我们看清了,那是只花脸獾子。它见形势不妙,匆忙钻入草丛逃走了。
  “三面是水,它从哪钻出来的?”小曹感到疑惑。
  “那还用问?从咱们来的道上过来的呗!我以为两面是水,一面是沼泽地,很安全,所以没在来的路上设警戒线,怪我了!”老蓝负责野钓安全,他有点不好意思,转而又神情凝重地说:“多亏是只花脸獾子,要是只黑瞎子就惨了。”说完他就去路上布置警戒线。
  凌晨4点钟,我那支2.4米功勋小海竿的铃铛响了,它总是在我沉闷之时制造些许惊喜。一条2斤左右的鲇鱼在河中上下翻腾,没几个回合就被我拎上岸。给它摘钩时,我惊奇地发现这条鲇鱼的两个眼睛竟然长在同一侧,真是太神奇了。   我换饵抛竿后,很快就有三把海竿同时叫响,看来清晨的窗口期到了。我唤醒他俩,三人顿时忙了起来。鲇鱼、牛尾巴、重唇、雅罗、翘嘴交替入篓,我钓到了一条3斤多的重唇,算是清晨鱼获中的头牌。
  太阳升过山顶,江面的雾气散去,鱼儿吃过早餐都闭嘴寻欢去了。我困意来袭,钻进帐篷睡觉。10点钟,饭做好了,我被叫醒。睡觉这工夫,起风了,足有5级西南风。饭很丰盛,有清蒸翘嘴、干炸雅罗、活牛尾巴汤。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老蓝想喝的虎皮嘎牙子汤。我也奇怪,两天了,竟然一条虎皮嘎牙子也没钓着。
  小曹说,可能嘎牙子嫌咱仨又老又丑吧。
  我忽然想起一个渔民给我讲过的一件怪事,他说去年冬天,有偷捕者为了诱捕深汀越冬的嘎牙子,往深汀里投下一种药,使鱼缺氧而逃到浅水,致使大量大嘎牙子被捕获,小嘎牙子缺氧而死,江里的虎皮嘎牙子由此数量锐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渔民们都懂得它的深远意义,所有垂钓爱好者更应该成为自然资源的维护者。
  海竿铃声又响了,虽然铃声在风中显得很微弱,但我仍能判断出它是功勋小海竿发出的,因为我特意给它配置了一个单铃。
  我跑过去一挺竿,力度不大,像小鲇鱼。摇到岸边往上一拎,是一条花老婆,虽然不大,但五颜六色,特别漂亮。我向他俩展示一番,拍张照片就把它放了。
  台风明天就到,饭后,我们准备扩大战果。小曹的手竿频频上鱼,有巴掌大的鲫鱼,还有三四条2斤多的鲤鱼,最多的是七八两重的小鲤拐子,一下午放生了十多条。老蓝钓了近十条鲇鱼和牛尾巴。我位于他俩中间,钓了一条鲇鱼之后,竟然连续掉了七八条虎皮嘎牙子,大的半斤左右,小的有3两。我留下三条嘴挂坏的晚上做汤,其他的全都放生了。
  也许我的做法感动了龙王,刚洗完手,功勋海竿的单铃响了起来,竿梢不断点头,线轮嗞嗞叫着,看样子是大鱼。此时老蓝已经拎着抄网跑来,我稍松了一下泄力,大鱼急速向河口蹿去。我挺竿后退了几步,轻轻往后拉了几下,感觉不像大鲤鱼,有些像鳡鱼。我紧了一下泄力,开始收线,鱼竟然暴躁地跳出水面2尺高。三人都看清了,是狗鱼。估计是小鱼儿吃了蚯蚓,狗鱼吃了小鱼儿。如果是这种情况,狗鱼吞钩会很深。不过,我的子线是4号大力马线,它很难咬断鱼线,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别让它钻进倒树里。十分钟后,它又蹿腾几次,最终浮出水面。小曹要玩两圈感觉一下,从我手里拿走竿子,遛了几下就把鱼遛到岸边,守在岸上的老蓝迅即把它抄了上来。
  钩子的确吞得很深,密密麻麻的尖利牙齿更让你无从摘钩,我只好剪断子线,重新换钩。
  风越刮越劲,把帐篷掀翻了,我们连忙跑过去打桩加固。此时,大片的云彩已布满天空。我担心水涨得太快,封了回路,再看水标,并没有大变化,心这才踏实下来。可是风太大了,刮得江水翻涌,鱼也停口了,只有小曹的背风钓位不时上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直到老蓝做晚饭,我给所有海竿换了一遍黑蚯蚓,功勋海竿铃才再度响起。我跑过去时,铃铛已经掉在地上。我拔起竿子,一股巨大的拉力传来,鱼猛地要线,我判断是鲤鱼。
  它向上游跑了30多米之后停下。我擔心和小曹的海竿混线,便慢慢往回拉。它回头向下游窜去,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鱼又逃了20多米之后,转头向对岸冲去。我慢慢摇轮往回拉,防止它钻入柳条中。在十几米远处,它一个鲤鱼打挺,飞出水面,在空中翻了个跟头落入河中。
  “三花鲤子!”我跟小曹同时喊道。
  江里怎么会有三花鲤子?小曹说这是水库养鱼池里的鱼,因台风发大水才逃到江里。我加紧遛鱼,只几个回合,它就漂在河面,看来真是养殖鱼,没什么劲。然而,我低估了它的实力。当它被我遛至距岸四五米处,小曹伸出抄网正要抄时,它再次发狂,猛地扎向深水,只听“咔嚓”一声响,我的功勋海竿第三节拦腰折断了。我迅速后撤,把线摇紧,结果“拔河”了。好在我用的是10号大力马主线,不怕拉拽。由于没有竿梢弹力的缓冲,我只能硬拖。多亏这是养鱼池里的鱼,我紧摇几圈就让它重新靠岸,小曹顺势把它抄上岸来。
  我只顾心疼跟随我20多年的功勋小海竿,从断茬上看,竿体早已老化,已如干柴。但我很是感慨,它在折断之前还为我立了一大功。
  这时,小曹喊我:“快过来看,又一个找你治花斑病的。”我过去一看,也感到吃惊。这三花鲤鱼身上无鳞,而是长着整整齐齐的方格斑纹,像小学生的方格本,我用手摸了摸,擦不掉。这到底是自然生长,还是人类所为?不得而知。
  晚饭是酱焖鲫鱼、虎皮嘎牙子汤、蒜烧鲇鱼。我们一边吃,一边回顾此行遇到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鱼。风依然刮,云遮住了晚霞的光辉,星斗也都躲藏起来,天幕黑如锅底,不时有闪电划过,大有暴雨将至之势。难道是台风的序幕和前奏曲?
  饭后,我们做了紧急分工。小曹要负责开车,收竿早些睡。我去林中寻几棵高大杈多的树木,以备洪水暴涨时应急。老蓝收拾好所有备品,为撤退做好准备。
  又捡了一大堆柴火后,我和小曹睡觉了,老蓝值夜,独守所有海竿。
  风大浪高,铃声乱响,小鱼咬钩很难判断。他百无聊赖,习惯性地摸了摸衣袋,可是为了健康,他已戒烟一年了。嘴里总觉得缺点啥,有了!树丛中有几棵山丁子树,结满了透红的果子。他采满了衣袋,坐在草堆上,掏出两个轻轻一咬,酸得他牙都倒了,这可真是防瞌睡的好办法。
  晚上10点,风力减弱,老蓝先后钓了四五条鲇鱼。他坚信,午夜风停必上大鱼。他还不时用大灯扫视营地周围,提防有野兽闯入。
  我躺下就睡了,并做了个奇怪的梦:我站在河中,水中到处是奇形怪状的鱼,有圆的,有方的,还有三角的,根本叫不上名字。我拼命地往岸上跑,却抬不动腿,累得我浑身大汗。突然,一条巨大的,足有1米多长的独眼三角形鱼直奔我撞了过来,撞得我胸口好疼,大叫一声后惊醒。原来是小曹的一条腿搭在我的腿上,一条胳膊压在我胸口上。
  我看了一眼手机,凌晨2点多。我隐约听到帐外呼啸的风声还夹杂着老蓝的呼喊。拉开帐篷一看,果然是他在呼喊。他在下风头,我们睡在帐篷里根本听不见。我拍了一把小曹,套上靴子,打开头灯,钻出帐篷,紧忙跑过去。老蓝的身子正大幅后仰,一脚蹬着树根,双手抱着竿子,铃铛掉了,线轮也快冒烟了。我上前一手拉住竿子,一手扶住老蓝。他一通埋怨:“喊了半天,才听到啊!”“风太大,睡得死啊!”我解释着,并抱住他的腰,让他缓缓力气。这样又僵持了五分钟,200米的线要清杯了,大鱼才停下来。   老蓝开始奋力收线,我用头灯往河口处照,看上去像鳡鱼。
  “不是鳡鱼,好像是怀头,把竿子都拽倒了,差点把我拽下去。”老蓝喘着粗气说。
  又收了30多米线,大鱼重新发力,向深水扎去。我俩拼命撑着竿子,线轮嗞嗞出线。小曹这时也赶来了,他放下大灯,迅速把临近的几根海竿都摇了上来,防止混线。
  大鱼又跑了20多米后停下,老蓝再度奋力摇轮。小曹给他擦了把脸上的汗,用远光灯在江面寻找大鱼的踪影。又收了30米线之后,大家根据线的方位判断大鱼已经接近河口。
  我暗暗高兴,进到河里就好办了。可老蓝却突然感到力道减轻了,大鱼真的进河了。小曹用大灯照着走线的方位,把河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老蓝继续收线,大鱼依然没露面。突然,就听轰隆一声,一条大鱼蹿出水面,在灯光下金光闪闪。大怀头!1米多长,头若足球,腰有小盆粗,估计有40多斤!
  又是扑通一声,它摇头摆尾砸向河中,砸得河水四溅,波浪四处扩散。我和老蓝同时摔个仰巴叉,躺在河岸上,一声叹息。大怀头跑了,一切归于平静……那无比懊恼的心情,想必所有野钓者都能感同身受。老蓝干脆躺在地上不起来了,扔掉手中的竿子,直拍脑门。
  我爬起来收了线,一把钩断了,一把钩的子线断了。这说明两把钩同时钓住了大怀头。折钩断线是垂钓者常做的噩梦,我和小曹劝慰老蓝,把他拉起来,又是擦汗又是递水。他叹了口气说:“可累死我了!”一仰脖喝了大半瓶水。
  风不知什么时候停的。俗话说,风在雨前头,我提议这就收竿,下雨前要赶到公路上。此时已是凌晨4点多,大家分头收拾行装。我去收海竿,连续收了三把都有鱼——两条牛尾巴,一条鲇鱼。奇怪的是,鱼铃都没响,这说明鱼吃食后隐匿不动,这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征兆。最后一把竿子的線松了,我摇了十来圈,竿子突然弯了,有鱼。我奋力摇轮,力度不小,好像鲇鱼,估计在2斤以上。把鱼摇到岸边,往上一挑,好长的一条,有70厘米长,漂亮的金色牛尾巴。我把它扔在草堆上,摘下钩拎过去向他们俩炫耀:“看看咱的收竿鱼。”
  小曹说:“沾了那么多草沫子,快去洗洗,好拍个照片。”
  “就这么照吧,别洗跑了。”老蓝说。
  天已大亮,我们背上行装,拎着鱼获,艰难跋涉近一小时。一路上,我总忘不了那些奇形怪状的鱼。到底是环境污染引起基因变异所致,还是生存环境凶险遭遇伤害造成的?不得而知,而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帮助它们?值得思索,亟待解决。
  我们装完车时,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而来。我们成功赶在第二场台风到来之前,踏上了归程。
  2020年10年18日
其他文献
那是大概八九年前的一个夏天,当时我们刚从升钟钓鱼回来。从长岭大桥出发,途经绵阳游仙区时,我突然想起有位钓友曾介绍这里有个沉抗水库,又名仙海湖,是武都引水工程的一期项目形成的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是绵阳市的饮用水源。据说仙海湖的水源自岷山主峰雪宝顶,岷山万古冰雪的涓涓融水,汇成滔滔涪江,途经平武、江油,通过武都引水渠,注入仙海湖。所以仙海湖水质清冽,风景优美。看看时间尚早,和同行朋友商量了一下,于是方向
期刊
说到低温路亚,北方钓友想到的是初春和深秋——不包括冬季,北方冬天水面结冰,路亚真的无用武之地。南方钓友心中的低温时节当然是冬季了,谁让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呢?  很多人会说,马口是冷水鱼,天冷了一样狂咬。这种说法有两点错误,第一,马口不属于冷水鱼。何为冷水鱼?冷水鱼是鱼的一个种类,主要根据鱼类对于生活环境,尤其对水温的适应能力来划定,它们无法在水温高于20℃的环境中存活,所以叫冷水性鱼类
期刊
LURE’s charm is lure!  ——路亚的魅力在于诱惑!  我也不知道在这炎炎烈日下,是我在诱惑鱼,还是鱼在诱惑我,抑或我被仙海湖的美景所惑。  艳阳下,眼前这一潭碧水,如同一面碧玉盘,盛满湖光山色,盛满喜悦开心。汗水早已湿透我的帽檐,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眉梢,滑落到脸颊,我都来不及揩拭,只用左手食指在额头一刮,一串水珠就顺着手指滑下,当真是挥汗如雨。  这种滋味只有真正的钓鱼人才能
期刊
回到船舱,看着几颗星星倒映在湖中,我突然想起一句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此情此景,让我未饮酒已醺醺然陶醉其中。  后来,我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去仙海湖垂钓。直到有一年夏天,我们几家人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绵阳游玩,才和仙海湖来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当时我们本着以休闲为主,以钓鱼为辅的原则,来到上次已经打探好的雷耀酒店入住——我们看上了雷耀酒店有几个联排的像吊脚楼一样的独栋标间。这房间很有特
期刊
這些年游钓大西南,我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钓过很多鱼。  汉源湖的壮美辽阔、万峰湖的浩瀚无边、茈碧湖的清秀靓丽、马湖的神秘深邃、抚仙湖的万种风情,一次次打动我的心,以至于后来一般水域已经不会让我有什么感触了,但是最近几年在绵阳仙海湖垂钓的数次经历,每次都给我留下不一样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 和弦
期刊
这次来个搞笑的话题:钓鱼时,遇到的搞笑事件,跟着竿子一起进水里的可以,钓到大皮鞋的也可以……请大胆讲出你的故事。  好名字都被起完了  钓鱼时,吸烟给你来一口,打电话给你来一口,尿尿给你来一口,看别人上鱼给你来一口……好好盯着浮标,就是不给口,你说气人不气人?!  水中的鱼  作为一个钓鱼迷,其实每一次的钓鱼体验都非常有趣,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玩路亚,在一个很漂亮的水库,钓上人生第一条野生鲈鱼,大
期刊
居于沿海地区的钓友们都知道楞巴鱼好钓。之所以说它好钓,是因为楞巴鱼不择饵、咬钩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楞巴鱼多,不管大海里、海边的沟汊里,还是两合水(海水淡水交界水域)的养殖池塘里,都有这种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的楞巴鱼。  沿海地区的钓友们还知道,现在的楞巴鱼不好钓了。说它不好钓,不是因为楞巴鱼少了,也不是楞巴鱼被钓猾了,而是能钓楞巴鱼的地方不多了。眼下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承包,承包人拉片网、画个圈,圈内就
期刊
连续三次台风先后光顾东北边陲,这是史无前例的,大片的庄稼倒伏,折断的树木随处可见,大地变成水淋淋的世界。万幸的是,边境地区处在台风边缘,虽风大,但雨不大。  松花江的第一、欠洪峰已经形成,牡丹江水位已高涨4~5米,乌苏里江水略见抬头。如果洪峰到达三江口,就会倒灌乌苏里江,乌苏里江各支流的水本该下来,但被洪峰顶住下不去,会导致乌苏里江洪水暴涨。三次台风后的洪水牡丹江水暴涨五米  洪峰到来之前还有五天
期刊
@起大早赶晚集  经过半年多的封竿煎熬和一周多的细致准备,去年6月下旬,我终于迎来了一个天气比较好的周末。我半夜12点准时出发,奔向140千米外的关山湖水库,目标鱼是那里的冷水鲢鳙。我顺利到达水库钓位,一切准备就绪,正要配饵施钓时,却发现兜里除了去年钓鱼剩下的发酵面饵,其他鱼饵全部落在家中没带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办法,我不得不去30千米外的小镇采购鱼饵。哎!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购回鱼饵,再
期刊
我自从十几岁爱上钓鱼便一发不可收拾,天天做梦也想着钓鱼。由于资金紧张,我有点零花钱就想着买钓鱼的东西,钓鱼的装备可以说应有尽有!  北方钓鱼人冬天不能钓鱼时就想整理钓鱼装备,整理主线和子线、擦拭鱼竿、自制浮标,就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好马上出发。钓鱼人还有一个特点是能起早,起得特别早,因为早间时段鱼特别喜欢进食,鱼获也是美美的,这让很多钓鱼人都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记得刚刚退休时,我在威海的米山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