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由于进展隐匿、慢性率高及预后不良而倍受关注.研究发现,约2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将进展为肝硬化,约2.5%最终罹患肝癌.据估计,全球有1.7亿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我国人群HCV感染率约在3%左右.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的应用使病毒学应答率明显提高.但是,疗程长、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HCV抗病毒研究进展迅速,针对不同靶点、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正在进行探索或业已面世,以下将分类介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手部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手部动静脉瘘的9例患者CTA资料。以手术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A在手部动静脉瘘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9例患者血管重建图像均显示清晰,CTA可以很好地显示手部动静脉瘘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明确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受累肌肉组织,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CTA是一种高度准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报告指浅屈肌腱部分腱束转位重建伸肌腱中央腱束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们对14例外伤导致的伸肌腱中央腱束缺损患者,采用指浅屈肌腱部分腱束转位重建伸肌腱中央腱束。术后常规应用支具固定患手于腕关节背伸位3周,并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早期间断去除支具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目的探讨3D-CTA技术在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缺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采取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患者33例41指。术前通过3D-CTA技术扫描双足,使用计算机软件构建三维图像,确定供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等参数,制定与各个病例手指缺损数量、长度和受区皮肤缺损范围、形状相适应的手术设计。结果33例移植修复的41指均存活,经3个月至1年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
期刊
@@
期刊
@@
目前,压铸机制造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竞争的压力,因此如何提供给用户更经济、更实用、更有效的机器是压铸机制造厂商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课
目的总结Ⅱ~Ⅲ区指屈肌腱再次断裂后早期直接修复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4年9月,我科收治了Ⅱ~Ⅲ区指屈肌腱术后再断裂患者17例(21指),男12例,女5例;Ⅱ区10例(10指),Ⅲ区7例(11指);年龄18~42岁,平均31岁。断裂距再次手术时间为4~17 d,平均8 d。使用三个改良Kessler法修复指深屈肌腱,在Ⅲ区若有可能使用双改良Kessler法修复指浅屈肌腱。结果术后随
当前干扰素是对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有确切抗丙型肝炎病毒(HCCV)作用的药物,但单独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仅有16%~20%的患者取得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1],虽然开发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克服了普通干扰素存在的皮下注射后快速吸收、血清浓度波动大、系统分布广、肾脏清除率高和血清半衰期短,使得抗病毒程度不充分等缺陷,但也只能将SVR提高到30%~4
目的 研究移植血管在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LDLT)中的应用.方法 对26例成人间LDLT患者,用大隐静脉重建肝Ⅴ、Ⅷ段肝中静脉粗大属支,及右肝下静脉,用大隐静脉补片修补供体门静脉损伤、狭窄以及肝动脉搭桥.结果 利用大隐静脉重建Ⅴ、Ⅷ段肝中静脉粗大属支和右肝下静脉流出道20例,其总的重建率76.9%(20/26),其中重建一支静脉15例,重建两支静脉5例.重建引流的模式和病例数如下:V5 3例,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