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后浇带功能差异对其加以分类,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方面进行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与施工
1. 后浇带法的功能
1.1解决沉降差。
在建设工程时,由于要分开对低层裙楼和高层建筑进行施工,于是便会造成两个主体结构间出现明显的沉降差。然而,在施工中使用后浇带能够将低层裙楼与高层建筑暂时性分开,待结束主体结构的施工,并且绝大部分的沉降量都完成之后,对连接两主体结构的地方实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此便可起到调节低层裙楼与高层主楼间的标高差、时间差、压力差的目的,使两主体结构能够衔接良好,从而很好的将沉降差问题解决掉,确保了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工程的质量。
1.2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
现代建筑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施工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但由于温度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导致工程结构内部形成温度应力,情况严重时甚至造成裂缝的产生,从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施工中对其实行预留后浇带,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自由收缩,使收缩应力得到了有效地减小,同时削弱了温度导致的收缩影响,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以此确保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 后浇带法设计
2.1后浇带法适用的条件。
2.1.1沉降后浇带。
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基持力层状况来决定是否设置沉降后浇带。当建筑物处于卵石层或基岩层上的时侯,可以选择桩基深蹲来减少它沉降的变形量,此种状况下裙房基础和主体机构可以做成整体,而不必设缝。在地基持力层的压缩性很高并且厚度很大的情形下,适宜设置永久性的变形缝,让裙房与主体结构分离;在地基压缩性不是很高,并且沉降差异不是很大,同时沉降完成很快,在补齐所留的施工后浇带后,连成整体的结构完全可以承受住沉降形成的结构内力的情形下,适宜设置临时性的变形缝,也就是施工后浇带。裙房设缝和主体结构问题除了要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以外,还应当把建筑的平面形体纳入考虑范畴之中,因为裙房与主楼在结构刚度上相差很大,假如裙房在主楼的一侧伸出很长,就会造成建筑物的结构刚度中心形成较大的偏心距,在地震作用之下,上部结构所造成的扭转影响也会增大。通常状况下,假如主楼和裙房组合起来的总长度和主楼长度之比大于2.5之时,适宜设置永久变形缝,或者也可考虑设置临时的变形缝,也就是施工后浇带。
2.1.2伸缩后浇带。
当建筑要求或平面布置不适宜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之时,可以每隔三十到四十米留置一道后浇带。为了杜防整体结构会受到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应当把伸缩后浇带留至两边混凝土浇筑完成两个月之后再实行浇灌,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早期温度造成的收缩将会完成一半左右,并且在此之后,浇筑混凝土的受力状况会大大减少。
2.2确定后浇带的位置。
后浇带位置应当选取结构内力比较小的部位,通常选在柱跨的三分之一处,或者从板、梁的三分之一跨部位通过,或者从门洞口连接处通过,或从纵横墙的相交部位处通过。按照规范要求,后浇带的宽度通常是八百到一千毫米之间。
2.3后浇带形式的确定。
采用哪种类型的后浇带一定要依照结构受力情况、现场施工情况、工程部位、工程类型来确定。后浇带缝的宽度和墙板的厚度有很大的关系。当底板的厚度大于一米之时,可以依照后浇带处的施工难易程度、钢筋搭接、接槎形式等对后浇带的形式选择予以灵活的变通,假如施工确实很困难,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后浇带的宽度。
3. 后浇带法施工措施
3.1后浇带浇筑的时间。
由于后浇带的类型不同,所以后浇带后浇部分的混凝土浇灌的时间也会不同。由于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水灰比、水泥不同,所以要依照混凝土收缩完成的情况来确定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但通常情况下,要将混凝土的浇筑控制在施工六十天之后进行。假如工期确实很紧迫,也需要在施工完成两周之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3.2断面形式及其处理方法。
对于后浇带接缝处断面形式的处理,在墙、板厚度比三十厘米小之时,可以将其做成平直缝;在厚度处于三十到六十厘米之间时,可以将其做成上下对称的坡口型或阶梯型;当墙板的厚度比六十厘米大时,可以做成企口缝。
3.3钢筋的配置和防护。
后浇带的钢筋要根据规范和图纸来配制,但不能忘了加强后浇带处的通长配筋,包括地下室侧壁、顶板和混凝土底板等处的配筋,以及双层布置楼板里通过后浇带的钢筋。后浇带的类型决定了后浇带内钢筋断开与否以及钢筋的处理方式。对沉降后浇带,应使钢筋贯通;对于伸缩缝后浇带,应使钢筋断开;对于梁板结构,应使梁筋贯通、板筋断开,假如钢筋不断开,就会约束钢筋附近混凝土收缩,从而产生拉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最终导致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降低。为了确保施工缝处的衔接良好,可以适当的在施工缝面埋设短插筋,并将其布置成梅花形。在处理好施工缝的基础面之后要立刻采取保护措施,在其顶部进行遮盖,四周砖砌围护,并做好排水工作;或在钢筋的表面涂抹上搅拌好的建筑胶与素水泥浆的混合体,从而杜防钢筋表面和施工缝接触面受到污染,与此同时,也为后浇带施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空间环境。
3.4混凝土的选料和浇筑。
对后浇带中的后浇混凝土,宜采用无收缩的混凝土,从而杜防新老混凝土的接缝出现收缩开裂的情况。假如没有收缩混凝土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直接使用膨胀剂来配制水泥,例如矿渣水泥。重新配制的混凝土的等级强度上要比先浇的混凝土高。由于后浇带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很小,假如采取混凝土现场搅拌的方式,后浇带的应用强度等级会提升一级。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掺合料、外加剂、石、砂、水泥提前做好进厂检验与试验工作,并及时的申请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浇筑的时候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认真计量,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规定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和标准养护试件,以便用来证明与检验后浇带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并使后浇带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同时将所有的楼板、梁、墙断开,让建筑物两边能够自由沉降或伸缩,不要采取要断不断、藕断丝连的方式,不然会由于应力的集中而致使后浇带损坏。在结构受力影响不大的部位,后浇带可以曲折通过,但通常不能在同一平面,以此杜防所有钢筋在同一部位搭接,并且通常状况下后浇带不能通过上部的结构墙体。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与施工
1. 后浇带法的功能
1.1解决沉降差。
在建设工程时,由于要分开对低层裙楼和高层建筑进行施工,于是便会造成两个主体结构间出现明显的沉降差。然而,在施工中使用后浇带能够将低层裙楼与高层建筑暂时性分开,待结束主体结构的施工,并且绝大部分的沉降量都完成之后,对连接两主体结构的地方实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此便可起到调节低层裙楼与高层主楼间的标高差、时间差、压力差的目的,使两主体结构能够衔接良好,从而很好的将沉降差问题解决掉,确保了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工程的质量。
1.2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
现代建筑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施工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但由于温度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导致工程结构内部形成温度应力,情况严重时甚至造成裂缝的产生,从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施工中对其实行预留后浇带,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自由收缩,使收缩应力得到了有效地减小,同时削弱了温度导致的收缩影响,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以此确保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 后浇带法设计
2.1后浇带法适用的条件。
2.1.1沉降后浇带。
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基持力层状况来决定是否设置沉降后浇带。当建筑物处于卵石层或基岩层上的时侯,可以选择桩基深蹲来减少它沉降的变形量,此种状况下裙房基础和主体机构可以做成整体,而不必设缝。在地基持力层的压缩性很高并且厚度很大的情形下,适宜设置永久性的变形缝,让裙房与主体结构分离;在地基压缩性不是很高,并且沉降差异不是很大,同时沉降完成很快,在补齐所留的施工后浇带后,连成整体的结构完全可以承受住沉降形成的结构内力的情形下,适宜设置临时性的变形缝,也就是施工后浇带。裙房设缝和主体结构问题除了要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以外,还应当把建筑的平面形体纳入考虑范畴之中,因为裙房与主楼在结构刚度上相差很大,假如裙房在主楼的一侧伸出很长,就会造成建筑物的结构刚度中心形成较大的偏心距,在地震作用之下,上部结构所造成的扭转影响也会增大。通常状况下,假如主楼和裙房组合起来的总长度和主楼长度之比大于2.5之时,适宜设置永久变形缝,或者也可考虑设置临时的变形缝,也就是施工后浇带。
2.1.2伸缩后浇带。
当建筑要求或平面布置不适宜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之时,可以每隔三十到四十米留置一道后浇带。为了杜防整体结构会受到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应当把伸缩后浇带留至两边混凝土浇筑完成两个月之后再实行浇灌,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早期温度造成的收缩将会完成一半左右,并且在此之后,浇筑混凝土的受力状况会大大减少。
2.2确定后浇带的位置。
后浇带位置应当选取结构内力比较小的部位,通常选在柱跨的三分之一处,或者从板、梁的三分之一跨部位通过,或者从门洞口连接处通过,或从纵横墙的相交部位处通过。按照规范要求,后浇带的宽度通常是八百到一千毫米之间。
2.3后浇带形式的确定。
采用哪种类型的后浇带一定要依照结构受力情况、现场施工情况、工程部位、工程类型来确定。后浇带缝的宽度和墙板的厚度有很大的关系。当底板的厚度大于一米之时,可以依照后浇带处的施工难易程度、钢筋搭接、接槎形式等对后浇带的形式选择予以灵活的变通,假如施工确实很困难,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后浇带的宽度。
3. 后浇带法施工措施
3.1后浇带浇筑的时间。
由于后浇带的类型不同,所以后浇带后浇部分的混凝土浇灌的时间也会不同。由于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水灰比、水泥不同,所以要依照混凝土收缩完成的情况来确定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但通常情况下,要将混凝土的浇筑控制在施工六十天之后进行。假如工期确实很紧迫,也需要在施工完成两周之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3.2断面形式及其处理方法。
对于后浇带接缝处断面形式的处理,在墙、板厚度比三十厘米小之时,可以将其做成平直缝;在厚度处于三十到六十厘米之间时,可以将其做成上下对称的坡口型或阶梯型;当墙板的厚度比六十厘米大时,可以做成企口缝。
3.3钢筋的配置和防护。
后浇带的钢筋要根据规范和图纸来配制,但不能忘了加强后浇带处的通长配筋,包括地下室侧壁、顶板和混凝土底板等处的配筋,以及双层布置楼板里通过后浇带的钢筋。后浇带的类型决定了后浇带内钢筋断开与否以及钢筋的处理方式。对沉降后浇带,应使钢筋贯通;对于伸缩缝后浇带,应使钢筋断开;对于梁板结构,应使梁筋贯通、板筋断开,假如钢筋不断开,就会约束钢筋附近混凝土收缩,从而产生拉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最终导致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降低。为了确保施工缝处的衔接良好,可以适当的在施工缝面埋设短插筋,并将其布置成梅花形。在处理好施工缝的基础面之后要立刻采取保护措施,在其顶部进行遮盖,四周砖砌围护,并做好排水工作;或在钢筋的表面涂抹上搅拌好的建筑胶与素水泥浆的混合体,从而杜防钢筋表面和施工缝接触面受到污染,与此同时,也为后浇带施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空间环境。
3.4混凝土的选料和浇筑。
对后浇带中的后浇混凝土,宜采用无收缩的混凝土,从而杜防新老混凝土的接缝出现收缩开裂的情况。假如没有收缩混凝土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直接使用膨胀剂来配制水泥,例如矿渣水泥。重新配制的混凝土的等级强度上要比先浇的混凝土高。由于后浇带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很小,假如采取混凝土现场搅拌的方式,后浇带的应用强度等级会提升一级。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掺合料、外加剂、石、砂、水泥提前做好进厂检验与试验工作,并及时的申请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浇筑的时候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认真计量,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规定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和标准养护试件,以便用来证明与检验后浇带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并使后浇带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同时将所有的楼板、梁、墙断开,让建筑物两边能够自由沉降或伸缩,不要采取要断不断、藕断丝连的方式,不然会由于应力的集中而致使后浇带损坏。在结构受力影响不大的部位,后浇带可以曲折通过,但通常不能在同一平面,以此杜防所有钢筋在同一部位搭接,并且通常状况下后浇带不能通过上部的结构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