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贯彻美育的化学教育同样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化学美”,用美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播化学美,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领悟化学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化学概念、原理、理论是如何发现的,它们是怎样产生于实际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从而使学生在感受和欣赏化学美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美育和智育达成和谐的统一,最终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化学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教师,又将如何传播化学美呢?
  一、挖掘化学美
  (一)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美
  化学实验仪器是功能美和造型美完美结合的产物。烧杯、烧瓶、锥形瓶等玻璃器皿晶莹剔透、形体对称、比例协调,具有流畅的曲线美;坩埚、研钵、蒸发皿等陶瓷仪器洁白如玉、光滑别致、造型优美,酷似生活中的艺术品;十八世纪发明的启普发生器,它的玻璃容器和球形漏斗搭配合理、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化学实验配套装置也要遵循有序、均衡、协调、美观的要求。一套好的装置不仅仪器干净、大小适宜、比例协调,而且装置紧凑、高低适当、错落有致,就好似一件精雕细刻的艺术品,给人以整洁和谐之美。
  实验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美。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鲜明的实验现象,如:发光、发声、沉淀的形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吸收,体积的膨胀和缩小,颜色的骤变和消失,晶体的生成和转化等,具有瞬息多变,色彩明快的特点。教师作为美的传播者,必须认真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认真去探究它的原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去探究这些实验。
  (二)化学史实中的化学美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挖掘化学史实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学生美的心灵。
  1.介绍我国在化学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早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在化学上取得了累累硕果。有关硫元素的用途,课本上只简单提了一句:“硫磺可用于制造黑火药”。作为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借此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在讲到石油的综合利用时,教师可以介绍我国旱在在西汉时,就已经发现了石油,并当作燃料来使用。宋代的沈括研究了石油燃烧的性质,并取它的烟炱(碳黑)做墨。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缔造者把发展石油工业放在了重要位置。
  2.介绍我国化学家的杰出贡献,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在讲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先生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的卓越贡献:1990年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均经“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他的贡献,使得我国在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测定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生活中的化学美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有许多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模糊的表象记忆。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现象可以使学生的表象记忆变得清晰起来。如从钻木取火到高能电池的广泛应用,从茹毛饮血到现代铺天盖地的各类保健、营养品的涌现,从树叶遮身到涤纶、人造羊毛等新颖衣料的生产,从神农尝百草到抗“H1N1”病毒疫苗的研制……既能启发审美联想,又加强了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成生活与课堂、美与知识浑然一体的教学情境。
  二、传播化学美
  发掘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在学习上受到美的熏陶。这既是我们化学教师的任务,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化学教师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传播化学美,教师应做到:
  (一)形象美。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着良好的感染作用。形象好的教师所授知识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就显得十分融洽,课堂内外的教与学配合得就会更加默契。
  (二)表情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跟教师的表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的表情又反映出教师的心理状况;教师心情欢快舒畅,表情和蔼可亲,就能使学生的心理达到最佳状态,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就会亲切自然,整个课堂就会沉浸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之中。
  (三)语言美。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美的教学语言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化学课上,涉及科学性的词汇,必须规范严谨,准确精炼,体现科学理论的严谨简约之美。授课时应避免单一平板的语调:讲解重点时应慢而重;趣味性叙述时应轻快,力争风趣幽默;提问时应重读关键词,以引导学生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描述现象时遵循空间的有序性,从下到上,详尽无遗漏;答疑释惑时恰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师语言的巧妙启迪下,让学生一步一步找到答案,切忌直白地给出一个答案,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四)教态美。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师还应做到教态大方得体,恰到好处的手势能使学生的视听能力得到最佳配合,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活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月31日至4月4日在成都组织召开了《天然气硫化合物的测定(1-3部分)》3项国家标准专家送审稿和《煤层气组 National Natural Gas Standardizatio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几年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roposed t
巍巍神农架,缕缕自云绕;茫茫原始林,弯弯环山道。一支联合组成的植物资源考察队于1976年5月来到这个一直吸引着植物工作者的地方——神农架,进行植物资源考察。一神农架位于
在以读为本的小语课堂里,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3.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In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changes in consumption of finished petroleum products in China since 2008,referr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that ha
基于文学名著为一门呈现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能够将宽阔的社会与丰满的人物特征彰显出来这些实况,可见其与审美教育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性。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部分文学名
2006年3月28-31日,第九届中国国际核工展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160多家厂商参展,全面展示了在核电发展及核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实力和成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
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的过程;就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
本文从类型学角度出发,在运用大规模语种库(约3000种语言)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设定21个参项对汉日语语序进行对比。考察发现,日语语序在多个参项上均与大多数同类语言保持一致,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但要在行政管理这样的传统文科专业中开展实践教学,则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建设中的体会,介绍了在高职行政管理专业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