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渗透感恩教育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du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文明也需要重视起来。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中,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的一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需要一个好的引导。在这之中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学校的语文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当下中国农村很多父母为了让家里生活更好,选择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顾。但是爷爷奶奶只会从生活方面看管孩子,在精神层面是远远教育不到的。即使老人有心,自身的文化水平也是一道鸿沟,这使得农村学生的精神教育产生了欠缺。
  农村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充足,通常由一个老师负责多个学科。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忽略了精神教育。于是一些不好的行为也随之产生,对于不能分辨善恶的学生,很容易人云亦云沾染不良风气,并且在学生中扩散开来。
  所以精神教育刻不容缓,感恩教育是最贴近生活的部分。语文教学中囊括了许多的感恩教育和人文关怀,结合课本寓教于乐,把感恩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他们感受到外面世界对他们的影响,并产生回报的情感。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面对万事万物。感恩生命,感恩父母的养育,并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回馈社会、回报父母。
  二、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1.在课本中陶冶感恩情怀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教育材料,教师可以与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尽量发掘感恩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故事的延伸发散感恩观念,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深入地体会感恩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比如让学生感恩世界,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不要纠结自己没有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就是一个感动世界的奇迹。海伦在19个月大的一次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只剩无边的黑暗和死寂。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她的家庭教师莎利文,莎莉文老师教会海伦学习盲文。让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就这样海伦学会用手指“说话”。即使如此不幸,她的笔下也是美好的,她对生活充满赞美和热爱,用爱拥抱着这个世界。
  与海伦比较,能坐在温暖教室里读书的学生无疑是幸福,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通过这些励志的事例,足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反思与认识,让自己的人生受益匪浅。感恩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珍惜,珍重自己拥有的是懂得感恩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不论在哪里,都要有一颗尊重之心,尊重父母的养育恩情,尊重老师的教书育人,尊重社会的关怀。
  2.通过书写记录生活感恩点滴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感恩教育。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好人好事,充分调动并发散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主题来进行写作,比如奉献精神,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奉献是被人需要的幸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奉献,在于付出与奉献同时所产生的幸福感。学会感恩是一种与人为善、与自己為善的表现。课堂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小懂得回报他人,将来才能有服务社会的理想。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每天睡前一篇日记对今天的生活进行一个记录。不需要多长的篇幅,只是对今天发生的某一件事让自己有了哪些感想。记录身边的点滴好人好事,主人公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身边的同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也在无形中让学生收到周围善意的行为熏陶,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3.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经过感恩的教育,再结合一些关于感恩的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让学生亲身体会感恩带来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因此,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后,布置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与父母多聊天沟通,为父母过生日,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
  在学校,动员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在教师节通过如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还可以通过开展以“同学似手足”“同学手牵手、互助共进步”等主题活动,回报帮助过自己的同学,以及给身边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感恩大自然的给予。学校可以安排学生种地,体验父母及所有劳动人民的艰辛,珍惜每一粒粮食。开展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志愿者。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的感恩教育,应当从课本出发,结合教材与名人事迹,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深刻的意识,还可以开展课余活动,亲身体验感恩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加理解父母及老师,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达成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甘规划办GS【2017】GHB3286)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民乐县洪水学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龙岗区委统战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统战部、市侨办(侨联)、市台办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
细节,简单地说,一般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这些细节,一旦被作者捕捉到手恰当入文,便由于它独特的艺术功能,使整篇作品大放异彩,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巴尔扎克在《个人生活场景·后记》中所说的:“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因此,如何认识分析细节描写,领会作者的匠心,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  女作家池莉说:“我偏爱生活的细节。”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应该偏爱作品的细节,从
在未来设计的东方亚洲冬季季风(EAWM ) 的回答与联合国际机场的模型 FGOALS2-s 在协调实验基于 CMIP5 的二核心未来设计被学习。在气候学, seasonality,和 interannual 可变性
喷雾器数字光谱和煤气的污染物质被测量,新粒子形成(NPF ) 事件在南京被讨论。结果证明喷雾器数字集中的尺寸分布展出了不同季节的变化,暗示粒子尺寸和他们的来源和水池的关系
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教学都倡导和注重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帮助学生们形成前进与发展的持久性助推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使两者融为一体应当是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实现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策略。  一、将阅读作为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媒介  浙江师范大学张新英教授认为,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最为核
1978年11月18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深圳第一份来料加工协议正式签订,“……在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双方代表就发热线圈来料加工业务,进行了充分协商,一致同意达
6月12日,微雨,参观北京市101中学,学校门口立有一块“担当石”,其上无字,其后文字解说如下:泰山石敢当,挺身傲立。当仁不让。名曰“担当”,以示我校勇于担当之精神。不镌文字,矗立后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今年1月9日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政
作文可谓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大多教师也深知作文的重要性,但方法不够创新,多是在作文课上讲要求、念范文,再布置作文任务。本来学生对作文就心存畏惧,但又不得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写作中兴趣了无,找不到写的内容,不知道如何下笔,勉强完成任务,所写作自然问题较多。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先得让学生喜欢作文,再辅以方法的引导,多加练习。  一、兴趣是起点,注重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
一、产品结构及原理采用弱光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免维护镍氢电池技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利用。打破了传统的黑光灯灭虫方法,引进外国先进的灭虫技术,对诱虫灯的光波、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