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48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28例痊愈、20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07
  资料与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6~79岁,平均45岁。长期卧床者28例,手术后40例。住院时间10~25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皮温升高,肤色发紫,足背动脉搏动弱或不能触及。经多普勒超声及选择性下肢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结果
  48例患者经介入治疗24小时后均肿胀肢体明显恢复弹力、变软;24~48小时后患肢腿围缩小,肢体颜色明显较前好转、红润;7~10天后患肢肿胀逐渐消退,腿围恢复与健肢相同,肤色红润,弹性,可自行下床活动。
  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主要是由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管壁损伤等因素所致,常见于外科术后或长期卧床、恶性肿瘤等病人。由于其复发率和致残率高,且可发生致命性的肺动脉栓塞。同时深静脉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到明显的影响,导致远端组织水肿及缺氧,形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1]
  介入治疗前的护理:一般护理:急性期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避免床上过度活动,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淤血,减轻肿胀与疼痛。告诫患者禁烟,防止烟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2]。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部位、程度、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每日测量、比较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以判断血液通畅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热情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介入手术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手术经过和注意事项,关心患者,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合作,积极配合治疗。
  介入治疗后的护理:①病情观察:介入术毕患者返回病房后取低半卧位或平卧位并抬高双下肢30°,固定导管并做好标识,常规用1kg小沙袋压迫穿刺处6小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局部渗血或皮下血肿形成,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禁止蜷曲,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给予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3L/分,监测生命体征。②心理护理:应给患者解释留置导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和护理。③患肢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患肢肿胀消长,肤温、肤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同时以大腿根部做标志,每日晨测腿围,观察腿围动态变化,并与健侧大腿作比较。介入治疗24小时后,鼓励患者床上行患肢足趾足背及踝关节的主动活动。
  用药护理:①尿激酶:0.9%氯化钠溶液50ml+尿激酶50万U半小时内微泵快速泵完,然后0.9%氯化钠溶液20ml+尿激酶30万U应用微泵使药液2小时内准确而匀速的滴入体内。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必须准确,在使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②速避凝:0.4ml/12小时皮下注射连续使用7~10天后改华法令片口服,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皮下出血点以及有无牙龈,鼻部出血等。
  溶栓导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受压、折曲和阻塞。溶栓导管引出部皮肤每日用0.5%安尔碘消毒,并定时更换敷料,防止局部感染和菌血症的发生。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情况,观察皮肤颜色、皮温以及肿胀改善情况,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散在出血迹象。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定时查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准确记录凝血酶原时间[3]
  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临床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咳痰带血等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同时每日行雾化吸入,避免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可予吸痰。
  导管栓塞:肝素封管前抽回血,采取脉冲式正压封管,同时每天测腿围,严密监测患肢肿胀、足背动脉搏动、疼痛情况。
  饮食护理: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
  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出院后需穿弹力袜3~6个月,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戒烟。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做好出院后药物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告之患者持续应用抗凝药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血等危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讨论
  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回流受阻,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肢体坏死、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对患者术前的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对患者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3董国祥.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4年间收治确诊的35例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分娩及预后情况。结果:3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导价值及意義。方法:血浆BNP浓度测定均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BNP水平随心力衰竭NYHA分级的增高而增高。治疗后BNP水平同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心力衰竭分级级别越高下降越明显。结论:BNP水平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诊断治疗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2003年8月-2005年6月本院收治宫颈妊娠4例.平均年龄282(22—34)岁,既往平均孕次2.6(0—4)次;其中1例为初次妊姬,3例有人工流产史.有剖宫产史2例;停经天数45—70火,最早
我院肾内科自2002年8月~2003年5月,用血液灌流联合内科处理治疗16例重度药物或毒物中毒深昏迷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抢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养羊投资少,见效快,产品销路广,而农村又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如作物秸秆、花生秧、地瓜秧等饲料资源可供利用,因而广大农户很喜欢养羊,且有逐步形成规模的趋势。
摘 要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乳糜胸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乳糜胸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配合胸腔注药,加强营养支持。结果:1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效果明显。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上到位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关键词 食管癌 乳糜胸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
摘 要 目的:通过循证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按序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组EN)14例与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TPN)24例。术后24小时分别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PN+EN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较TPN组有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特殊性及拮抗胰岛素因素增加,使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
摘 要 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在常规工作中,将306份抗-HCV阳性门诊患者的血清同时做RNA-HCV的检测,两种方法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了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PCR-RNA 酶联免疫法
以往小儿急性中毒以有机磷中毒为主,近几年小儿急性中毒以氟乙酰胺中毒多见。发病急,症状重。多以误服带有氟乙酰胺诱饵的灭鼠食物引起。自1993年4月~2003年4月我们共收治38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