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事、物进行立意的升华?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ang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
  小苗同学
  老师认为我的作文立意很普通,请问怎样对所观察所描写的人、事、物进行立意的升华?
  答
  苏万马老师
  (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
  是否独特是相对的,首先作者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足够的见识,就无法判断立意是否独特。其次,需要超越固有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要有独到的角度,比如换一个相反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等。第三,如果能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容易出新意。如这篇《这瓜子皮竟与我有关》所写,“我”自认为自己很自觉,别人乱吐瓜子皮跟“我”没关系——一般的角度看,确实没关系,因为的确没有影响到自己。然而——后文有了转折,当自己成了“受害者”,才引起了“我”的反思。如果“我”当初把瓜子皮作为与自己有关的事加以制止,同伴也会这么做。本来与自己无关的瓜子皮,经过这番经历,竟与自己有了关系,这个主题就独特了。
  范文示例
  这瓜子皮竟与我有关 赖勇澎
  “什么?你问这地上的瓜子皮是怎么回事?”“这又不是我嗑的,关我什么事?你要问去问他,你看我嗑的瓜子皮都装在这个袋子里。”我一只手指着刚才在我同桌座位上嗑瓜子的人,一只手把刚嗑出来的瓜子皮放进身旁的小袋子里。
  从矛盾写起,立刻切入主题。“我”自认为是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对“我”将瓜子皮放入袋子这一动作的刻画也形象地表现“我”的细心、自觉。
  最近我很喜欢嗑瓜子,走到哪儿兜里都带着一包瓜子,闲着没事就嗑两下。今天下课之后我拿出瓜子来嗑,也散给了周围几个人。我同桌不在,坐他位子上的那个人嗑了瓜子就直接将瓜子皮吐在了地板上。我看了看,刚想劝他别乱吐,可转念一想,又不是吐在我的座位上,关我什么事,便就此作罢。于是有了上面的一幕。
  补叙事情原委,并强调“我”以为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
  同桌刚要起身去讨一番理,上课铃就打响了。同桌只好拿了扫把扫干净了瓜子皮,不服气地坐了下来,也不和我講话。
  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我身上。当我回到座位,发现地上到处都是瓜子皮,甚至桌上也有。一枚枚瓜子皮像一根根锥子扎进了我的眼睛。我火了。我想:不管是谁吐在这儿的,我同桌肯定看见了,他看见有人在我位置上嗑瓜子,就不能提醒一下别吐我这儿吗?
  “你没看见我座位下有多脏吗?你提醒一下他们,叫他们注意一点不行吗?”我对同桌高声呵斥。谁料,同桌边把嗑出来的瓜子皮放进一个小袋子里,不紧不慢地对我讲:“这地上的瓜子皮不是我嗑的,你也别找我。”他又嗑了一颗瓜子:“上次我座位脏成那样,我也没说什么,你有什么好说的?”他继续吃瓜子,我却沉默下来。我默默地把地扫干净,回到座位上,却无心上课。
  我在想,上次同桌看到一地的瓜子皮原来是这种心情。如果那一次我出言制止的话不就没那么多事了吗?同样,因为我对同桌遭遇的漠视,所以今天自己受到如此遭遇时,才陷入了无人相助的地步。这让我想起了马丁·尼莫拉的一首忏悔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尼莫拉直到最后才醒悟过来,为自己的沉默感到后悔——我可不会像他一样。
  第二天下课时,我照样拿出瓜子与身边的人分享。前几天那个人来了,恰好又坐在同桌的椅子上,他正想像上次一样吐瓜子皮时,我一伸手挡住了他。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作品)
  引用马丁·尼莫拉这则材料,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宽度,也更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主题。这是个循环——“我”对坏行为视而不见,同伴不满,“我”推脱;同样,同伴对坏行为视而不见,“我”不满,同伴用同样的言辞推脱。同样的场景再现,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
其他文献
问  朵朵  我发现许多优秀作文里使用的素材是来自语文课本。我平常素材积累得不够多,请问在考场上我如何巧妙地从教材里挖掘素材并灵活地运用呢?  答  崔益林老师  (江苏省海安县紫石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来说,与社会接触较少,也没有多少时间用于课外阅读,一旦写起作文来,捉襟见肘。如果能把语文教材里的素材活学活用,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积累素材的方式。具体有几
期刊
问  小呆妈妈  孩子写作文,语句都很优美,但就是拿不到高分,是怎么回事?  答  珂珂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栏目主编)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如果作者只是片面追求辞藻的堆砌、句段的铺排,无法寻到真情实感,甚至思路混乱,不知所云,自然难让阅卷老师垂青。语言始终要为中心思想、为情感服务。以这篇回忆外婆的作文《乡槐依然》为例,文章多处用诗意的语言营造着美丽的意境,比喻、拟人的
期刊
沿海棉区麦套地膜棉存在着出苗容易保苗难,发苗容易稳长难,结桃容易防早衰烂桃难等情况。因此,争全苗、促早发、保稳长、防早衰是夺取地膜棉优质高产的关键。从战略上看,扩
问  老师说我的作文选材“虚假”,缺少真实的生活体验。但我每天除了作业就是考试,很少参与其他活动,怎么会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答  崔微微老師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从平淡生活中获取真实生动的素材,二是如何运用素材才能避免虚假。前者,很多同学都习惯抱怨生活太单调没有素材可写,所以编造出各种虚假的情节。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你周围所有的“存在”都能成为
期刊
问  刘政廷  怎样才能写出精彩的开篇呢?引经据典时感觉自己是在扯大道理;起一个贴近生活的开头,又怕不够震撼。  答  崔益林老师  (江苏省海安县紫石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其实作文开头的方式有很多种,哪一种方式更能够打动阅卷老师,也没有定论,关键是哪一种方式你能够驾驭。比如采用题记形式的开头——  妈妈:“这么多花,你喜欢哪一朵?”  女儿:“花儿会疼吗?”  这是一篇以“同
期刊
问  炎阳同学  老师说我写作文时思路混乱,毫无章法条理,东拉西扯。怎样才能让我的作文条理清晰呢?  答  万珺老师  (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范文示例  作文出现思路混乱的问题时,要先问自己:写作目标是否足够清晰?如果事先不确定要通过文章表达何种感情、何种思想,作文也很难“眉清目秀”。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不着急动笔,先列出写作大纲,不断调整思路,使之清晰。如果写作目标清晰,问题是出在文笔不佳
期刊
六优3-2和六优1号是我院粮食作物所于1982年和1983年相继育成的两个杂交中粳,前者是用六千辛不育系和宁恢3-2恢复系,后者是用六千辛不育系和77302-1恢复系配组育成的。三年
问  竹山茶  我发现生动幽默的文章总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可如何将文章写得幽默呢?  答  崔微微老师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用幽默的语言。是否能用,首先取决于你文章的选材和故事人物的设定,只有当选材本身含有喜人、趣味等底色时,才可如你所愿地使用幽默的语言。至于如何使用,给你三条建议:第一,适当地巧用修辞,比如比喻、夸张、反语、双关等等,既能避免语言的
期刊
问  彤彤妈  孩子想象力缺乏,在写想象类作文时,不仅编造痕迹明显,还十分幼稚。请问写作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文字充满想象力?  答  尹斐老师  (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滨州市“学科带头人”)  想象不是没有头绪的胡编乱造,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拼凑。一篇好的想象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首先要大胆,打开思维,敢于写出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想象未来你的孩子,可以想象前世你过着怎样的生活,还可以想象成为超
期刊
问  小雪同学  文章要如何安排叙述的详略层次,才能避免出现文章主体不显,失去平衡呢?  答  周东飞老师  (《潇湘晨报》评论部主任、线上作文教育平台“批作文”创始人)  首先要搞清楚,文章的“身材匀称”不是指“上下一笼统”。如果对文章中的各个环节机械地平均用力,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很可能成为“流水账”,把本应突出的部分埋没了。文章要有层次、分详略。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的是判断文章“何处该胖、何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