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药柳叶蜡梅质量评价和谱效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的柳叶蜡梅药材质量,建立谱效关系模型,挖掘与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相关的色谱特征峰.方法 建立可同时定量多种成分(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的液相指纹图谱方法,测定不同来源柳叶蜡梅中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法测定柳叶蜡梅样本的清除率SR及IC50值,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相似度算法的谱效关系模型,辨别与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相关的色谱特征峰.结果 不同产地柳叶蜡梅样本的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但同一基地来源的质量差异较小,松阳标准化基地样本IC50值<4.5mg·mL-1,RSD值<20%,显示整体抗氧化能力较强.7-8月份的柳叶蜡梅样本黄酮类物质累积最多且抗氧化能力最强,尤其是山柰酚-3-O-芸香糖苷含量最高,最高可达0.87%.此外,基于色谱数据的三维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松阳和开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的柳叶蜡梅质量属性较为接近,而与来自莲都地区的野生样本差距较大.通过灰色关联度和相关系数分析算法构建的谱效关系结果显示,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等黄酮成分均与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柳叶蜡梅最佳采摘期以及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初步明确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与抗氧化活性关联度较强,为柳叶蜡梅质量综合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局部淋巴结试验法和局部封闭斑贴试验应用于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的比较,探讨局部淋巴结试验应用于化妆品成品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局部淋巴结试验与体内局部封闭斑贴试验对标准的阳性物以及市面上的2种染发剂进行评价.结果 局部淋巴结试验表明,2种染发剂的SI值<1.8,均为阴性,判断结果与局部封闭斑贴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局部淋巴结试验相对局部封闭斑贴试验具有检验周期短、测试简便、评价客观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用于评价染发类态产品过敏反应的替代方法.
目的 对前期制备的环肽(cRGD)修饰的、负载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的石墨烯量子点递药系统(cR-G@D)体内外抑制肿瘤效应进行考察.方法 以U87细胞为模型,采用CCK-8法对cR-G@D等样品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分析;以αvβ3不表达的MCF-7细胞和αvβ3过表达的U87细胞为模型,利用共聚焦显微技术进一步分析cR-G@D等样品在细胞内的摄取及成像情况;以Balb/c裸鼠(U87)为实验对象,分别考察cR-G@D等样品光热效应及体内肿瘤抑制情况.结果 细胞毒性结果显示cR-G@D在
目的 研究天山假狼毒炮制前后的急性毒性变化及其体内外组分的改变.方法 将小鼠分为生药组1(60.6 g·kg-1)、生药组2(75.75 g·kg-1)、生药组3(90.9 g·kg-1)、生药组4(106.05 g·kg-1)、生药组5(121.1 g·kg-1)、炮制组1(58.6 g·kgq)、炮制组2(73.25 g·kg-1)、炮制组3(87.9 g·kg-1)、炮制组4(102.55 g·kg-1)、炮制组5(117.2 g·kg-1)(均按生药计),分别灌服不同浓度的天山假狼毒生药及炮制品提
目的 考察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诱导的肝脏毒性,研究D J-1蛋白稳定剂Compound-23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Chang liver细胞研究厄洛替尼对细胞的体外毒性作用,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细胞内DJ-1蛋白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厄洛替尼肝损伤造模组及其合用Compound-23的高、低剂量组共4组,研究厄洛替尼的体内肝脏毒性,并通过对大鼠体质量,肝功能AST、ALT、LDH值,肝脏GSH、SOD、MDA值,肝脏坏死及凋亡程度的检测,评价D J-1蛋白稳定剂Comp
目的 从清开灵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出发,依据其改善氧化应激在治疗脑卒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建立基于生物活性的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 考察清开灵注射液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以及其总抗氧化能力这4种生物活性指标的作用强度,选择线性关系和灵敏度最佳的生物指标进行方法学考察,并以该法测定3个批次的清开灵注射液样品的生物活性,比较其质量优劣.结果 与另外3种方法相比,清开灵注射液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且符合方法学对于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和稳定性的要求.3个
目的 对色瑞替尼合成工艺中具有警示结构的潜在有关物质进行遗传毒性(致突变性)评价研究,为色瑞替尼有关物质的分类分级控制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基于专家规则和统计学原理的2种互补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评价系统(Derek和Sarah)对色瑞替尼有关物质的遗传毒性进行初步预测和分类;对(Q) SAR预测结果为阳性的有关物质,开展Ames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 杂质6(CAS:1032903-50-6)、杂质7(CAS:1032903-62-0)和杂质13(CAS:1032903-63-1)的D
目的 考察枸橼酸托法替布理化性质,为其制剂处方、工艺设计、包装和储藏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测定药物在不同pH缓冲液及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脂水分配系数(P)及润湿性;对药物进行影响因素试验;测定药物的粒度、粒度分布、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差示扫描量热图谱(DSC)和扫描电镜图谱(SEM).结果 枸橼酸托法替布在pH 1.0~8.0的缓冲液及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1834~22.5941 mg·mL-1,属高溶解性药物,其中在pH 1.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最大;在上述各
目的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定磺胺类化学对照品纯度.方法 采用优化DSC实验参数,载气流速50 mL·min-1,升温速率3℃·min-1,称样量1.3~2.0 mg,对7种磺胺类化学对照品进行纯度分析.结果 DSC测得磺胺噻唑纯度为99.9%,磺胺甲二唑为99.9%,磺胺甲氧嗪为99.8%,磺胺嘧啶为99.8%,磺胺甲噁唑为99.9%,磺胺多辛为99.5%和磺胺二甲嘧啶为99.9%,其结果与质量平衡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DS
目的 考察排脓散对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BALB/c小鼠,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排脓散高、中、低剂量组,在日常饮水中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构建结肠炎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情况、结肠长度和结肠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研究排脓散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排脓散各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的小鼠体质量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DAI
目的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建立蓝芩口服液板蓝根、栀子、黄芩、黄柏、胖大海原药材中水分的快速定量方法,同时研究了水分通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了多种预处理方法进行模型优化,选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进行关键变量筛选,建立了5种药材的专属、通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模型.结果 5个原药材的专属、通用CARS-PLS模型Rc值>0.96,RSEP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