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桂:从砖瓦厂走出来的中国鞋王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q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经济学家艾丰曾经指出:森达,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成功典范。在森达的成功过程中,从砖瓦厂走出来的缔造者朱相桂几乎成了最重要的成功因素。这位亿万富翁昔日曾经背着皮鞋走街串巷,在收购原料时,也曾经昼伏夜出,以避免被看作投机倒把被抓……
  
   他走出了小商小贩的圈子,并成为中国的鞋业大王,这背后的故事,当然会很精彩。
   在中国,制鞋业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甚至国外的品牌也纷纷入驻,竞争的激烈程度自不待言。在这个行业中,却有一个民族品牌让人惊喜,这个品牌就是森达。森达集团的前身是1977年创立的“建湖县第二皮鞋厂”,那个时候,它的厂房设在牛棚和猪圈中。到90年代初期,获得中国“鞋王”的称号,而到98年的时候,它可以向世界最知名的鞋业帝国意大利输出自己的品牌,并同时拥有森达、好人缘、梵诗蒂娜、法雷诺、百思图5个免检品牌……
   森达的成功是令人惊叹的,如果要追溯它的成功原因,有一个人不能绕过,这个人就是他的创始人朱相桂。
  
  牛棚里走出的免检产品
  
   1949年,朱相桂出生于江苏建湖的一个农民家庭,贫病交加的父亲在朱相桂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由母亲抚养成人。“文革”期间,朱相桂从中专学校辍学回家,但他没有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投入造反的狂潮。他喜欢思考,他的问题是农民为什么祖祖辈辈贫穷,而城乡差别为什么始终难以逾越。
   回家后,他先在村办小学代课,然后又到县砖瓦厂当了工人。1977年,朱相桂从砖瓦厂辞职,带领6位农民,借用生产队闲置的牛棚、猪圈办起了一个皮鞋作坊,并为厂子起名为“建湖县第二皮鞋厂”。
   此后的十年间,朱相桂与工人一样,吃穿都在厂子里,他们把牛棚当作车间,猪圈当作仓库,土坯做工作台,门板当床。而一旦技术过不了关的时候,三顾茅庐从扬州请来师傅,和他们一起摸索、提高。为了解决原料的问题,朱相桂和同伴只能到山区去收购牛皮,为了防止被看作“投机倒把”抓起来,他们只能昼伏夜出。而为了解决销售问题,他们背着鞋子到各地找各个商场的负责人,争取将他们的鞋子摆到柜台上去,艰难的时候,还到小镇摆地摊。经过将近1 0年的艰辛努力,皮鞋厂初具规模。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调整经济,紧缩银根,建设项目纷纷下马。制鞋业也一样,中国的13000多家皮鞋企业在此期间倒掉3000余家。对这样的境况,银行方面的负责人诉苦:“贷款现在没人敢要。”朱相桂却说:“我要,你给多少我要多少。”
   从1986年到1992年,森达每年都要向银行贷款上百万元,以扩大生产规模。许多领导以及社会上的人对他的负债经营策略完全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是疯狂的行动。
   在企业的经营方面,企业也有新的矛盾。到1985年底,朱相桂的厂子利润已经达到200万元,很多人并不愿意进一步扩张企业的规模,希望能够“守摊子”。当朱相桂在90年代初期雇用大批外来人时,原来的老职工们感到了威胁,也担心利益被瓜分,排外情绪在企业里面暗暗滋长,以至在选举中,许多职工故意不投朱相桂的票。
   这种情况下,作为创始人的朱相桂坚持使用外来人才,坚持扩张战略。事实证明,朱相桂的决策是正确的,他的企业由此获得了跳跃性的发展,生产能力由100万双扩大到180万双,跻身江苏鞋业前三强。1988年,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举办的全国名牌皮鞋擂台赛上,朱相桂的企业创下一天销售17万元的奇迹。三次进入上海受挫的朱相桂终于让上海人看到了“苏北人”的才干和能力。
   尽管事业有了初步的成功,朱相桂并没有满足,他看的不仅仅是江苏的市场,而是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市场。1990年,朱相桂开始谋求与意大利的制鞋企业进行合作,毕竟,意大利的制鞋业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1993年,朱相桂和意大利开始了合作谈判,谈判过程中,意大利制鞋协会主席马尼龙格代表意大利方面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森达每年要提取销售额的3—5%作为合作费用。这意味着森达一年要拱手让出近千万元利润。财务、管理、营销三部门的老总一起来算账,都认为代价太大。朱相桂最后问了一句:“意大利的制鞋水平领先中国至少20年,一下子缩短20年的差距,你们认为这个代价是大还是小?”就这样,朱相桂的企业与意大利的合作成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此后,他又以车间为单位,先后与意大利6个厂家、30多个设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吸收了意大利制鞋业的经验,结合以前的市场体会,朱相桂开始了企业的品牌策划与营销,1992年,推出了“森达”品牌。
   2000年12月,总投资达.2亿元的大型出口基地——永旭鞋业有限公司在上海松江区破土动工。2001年,朱相桂又投资4.2亿元在上海建成大型皮鞋出口基地,被认为是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制鞋企业。
  
  牌子值钱
  
   森达早期的品牌叫做“盂兰桥”,并不醒目,朱相桂带着“盂兰桥”的皮鞋进入上海时,完全没有引起注意,后来发现上海“中华”牌销量不错,朱相桂领悟到“牌子”的价值——“牌子值钱”。他开始与“中华”牌的生产厂家进行协商,达成了替“中华”皮鞋贴牌生产的协议。通过这一次合作,朱相桂的产品打进了全国排名前100家的大型商场。
   尽管生产的鞋销量不错,朱相桂还是在品牌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在广州一家皮鞋总汇的展销会上,一个柜台前人头攒动,顾客正在抢购一种皮鞋。朱相桂拿起来一双,看完就惊呆了,那正是朱相桂生产的皮鞋,只是换上一个外国的名字,而价格,比出厂价却高出了5倍多。
   1992年初,体会到牌子的价值后,朱相桂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森达”。在朱相桂看来,品牌是无形的财富,名牌的锻造是特殊的生产。由此,森达这一品牌的推广成了朱相桂的工作重心。
   1995年,为了扩大森达皮鞋的知名度,朱相桂看中了中央电视台《武则天》的贴片广告,但这则广告需要花费近600万。对此,管理层有人不同意,“600万,能办一个厂了”。而且,不少人认为600万元是纯利润,是工人的血汗钱,用来做广告还不如分给职工。朱相桂却深知借牌生产、寄人篱下的滋味。而600万元几乎是当时企业可用的全部资金,三天三夜没合眼之后,朱相桂还是在广告协议书上签了字。
   同时,森达品牌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南京等地投放了大量的户外广告牌,为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做礼仪鞋,为共和国50周年大庆游行群众做国庆鞋。从1992年之后的几年间,森达的广告宣传费用过亿。
   朱相桂的冒险成功了,森达一举成为全国广为人知的皮鞋品牌。从这个时候开始,森达生产的不仅仅是皮鞋,还有品牌,森达这笔无形资产就这样锻造了出来。不过,森达的品牌也不完全靠宣传和广告,它的质量才是品牌成功的基石。
   1993年,中国制鞋研究所进行了中国的首次鞋王评比,质量检测人员来森达检验皮鞋质量时,有人提议特制一批皮鞋接受检查。对此,朱相桂连连摇头,他吩咐取消安排,森达敞开所有大门,让检验人员到车间、仓库、销售点任意抽检。最终的结果是件件合格,回到北京的检验人员由此给了森达极高的评价,这成为森达夺得首届鞋王的重要基础,森达的品牌质量也得到了公认。“中国首届鞋王”、“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第一名”、“中国驰名商标”纷纷落在了森达的头上。
   2002年,皮尔·卡丹公司几次向森达发来传真,要求挂皮尔·卡丹的牌子,卖森达的产品,而且森达给多少货,他们就销多少货。朱相桂清楚品牌的价值,坚持维护民族品牌的利益,这一行为使森达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一些欧洲制鞋权威说:“在中国,制鞋业中实力最强的是森达。”
   正由于朱相桂的坚持,森达的品牌在欧洲也获得了成功,以至三家意大利鞋厂用西欧的原辅材料,以及意大利的设计师生产“森达”皮鞋。
  
  一分之差 牢记12年
  
   1993年10月,朱相桂飞赴意大利,和意大利制鞋协会主席马尼龙格取得联系,希望他能率领意大利制鞋代表团到森达访问。访问期间,马尼龙格对朱相桂和森达都比较满意,双方也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此时,朱相桂拿出几双鞋子让马尼龙格打分,对方给他打了99分,但正是这一分之差,一直让朱相桂耿耿于怀,此后的五年间,马尼龙格到建湖来了99次,甚至亲自给森达画鞋样,但朱相桂每次都会问他,这剩下的1分有没有补上?直到12年后,马尼龙格对朱相桂说,森达鞋与意大利鞋已经没有了差距!
   对于人才,对于技术的追求,朱相桂总是一丝不苟,这也正是森达能够在众多的制鞋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90年代初期,森达的皮鞋生产与设计有“男强女弱”的特点,女鞋的开发力量严重不足。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和品位,森达在意大利、台湾、香港建立研发中心,并用年薪300万聘请台湾著名的女鞋设计师蔡科钟。在收到聘请的当年,蔡科钟为森达开发了120多个品种的女单鞋、凉鞋等新品种,这些新设计的产品一投放市场就成为顾客争相购买的抢手货,女鞋的知名度和覆盖率也迅速上升。
   到90年代后期,中国制鞋业的竞争更加残酷,为了使森达能够继续保持鞋业老大的地位,朱相桂首先想到的还是人才,他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罗各种制鞋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意大利的马尼龙格、香港的墨顿瑶……20多位具有国际鞋业一流水准的开发、管理和营销大师相继来到森达。
  
  编后:
   日本一家公司试图高价收购森达品牌,并在朱相桂的办公室软磨硬泡了好几天,朱相桂最后急了,说:“你就是把日本富士山搬过来,我也不卖!”这个故事正好说明了朱相桂成功的原因。他舍得花500万块去央视买广告,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全盘的品牌战略。对企业而言,有形资本之外锻造出的无形资产更是无价之宝。
其他文献
齐国有个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因为没有谋生的手段,他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讨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刚好在此时,有个马医因为活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主动找上门去,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  可是,有人却取笑他说:“马医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就去给马医打杂,当下手,这不是你莫大的耻辱吗?”  这个昔日的乞丐
期刊
1997年,朱志明听说养林蛙很赚钱,便在扎兰屯河西承包了一块地开始养殖林蛙,因为养殖技术不成熟,连续三年都以失败告终。2000年,他选择了当时很多人都认可的黄粉虫作为活饵来喂养林蛙。联科东北林蛙研究所所长朱志明:“刚开始反正是养的时候,因为都用黄粉虫,再说有些宣传上也说养蛙先养虫。”  可用黄粉虫喂养林蛙两年后,朱志明一算账,发觉这样养下去也不是个好办法。朱志明:“成本太高了,那你讲你不说多,你养
期刊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书记,每次召开群众大会,他都要没完没了地讲上一通。从国家政策,一直讲到谁家地里长了草,谁家的小孩儿尿了炕。他一边高声讲着话,一边不时吧嗒吧嗒地抽上几口土烟。随着情绪的变化,他还会摆动着手里的那只油腻的烟斗杆上下挥舞。有一次开会,大伙发现他竟然没讲那么多话,三言两语,干干巴巴的几句就结束了。他的两只大手,在空中空划了几下后,就不知所措地收拢了。有人在下面议论,说今天老书记怎么了
期刊
衣食住行“衣”为首,足见服装业是一个永不言败的行业。   一、市场前景   1.衣食住行“衣”为首,足见服装业是一个永不言败的行业。加入WTO后,市场更加广阔,前景更加乐观。衣架是随服装而产生的,其前景自然乐观。   2.人们注重的是服装,却忽视了不起眼的衣架,相对来说,衣架行业就成了冷门,竞争力也要小些,这正好随了你的心愿,做起来就轻松多了。   3.其实,衣架的市场大得很。像北京、上海、杭州、
期刊
市场分析  目前,城市家庭一般都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子,所以他们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会不同程度地添置一些与小孩不同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玩具、用具、设施等,尤其是收入较高的家庭就更舍得花钱。当小孩子渐渐长大后,相当部分的物品就只能存放一边或扔掉。如及时开展有偿回收,把其中尚能继续使用的物品(如小床、小自行车等)通过清洗、加工、配件、喷漆或组装,使其成为可再利用的商品,以低价单件或批量出售,便可适宜被城乡收入
期刊
在市场上,即时豆腐房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项目,深受大众欢迎,赢利也比较稳定。而实际上,花生也具有同样的开发潜力,如果做一家“花生坊”一定可以赚钱。  一.主营项目  项目一:返鲜花生,是比较实用的新技术,开拓了四季鲜食花生的先例,极具市场潜力,而且煮鲜花生的营养优于油煎炸或爆炒。  项目二:绿色花生芽,捆把或活体上市,其清香爽口的口味、翠绿鲜亮的外观将激活豆芽市场,开拓又一致富新路。该项技术已经十分
期刊
在企业里,每一个老板、每一名管理人员都会对下属有要求,无论这些要求是否明确、合理,这些要求与期望都会遭遇它们各自的结果;每一个企业都会有战略目标,同样地每一个目标都会有最终的结果。这些老板、管理人员与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现实是:结果往往与目标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或者说“没有完成任务”“没有达成目标”,问题在哪里呢?答案是:这个企业没有执行力。    中层主管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
期刊
多种瓜果蔬菜为原料   走进蛇口海上世界的一家纯天然果蔬美容吧,记者了解到,为了迎合爱美人士崇尚自然、追求绿色天然的心理,店里均采用多种瓜果蔬菜汁、纤维、果胶为护肤原料,通过专用的设备制作,对人体的皮肤进行吸附、解毒、去皱、消斑、润肤等,以使肌肤白皙、光泽、润滑、富有弹性。服务小姐说,深圳的水果品种多,品质好,价格合理,为开纯天然果蔬美容吧提供了条件。  提供天然果蔬饮品   在纯天然美容吧里,顾
期刊
国内婴幼儿市场潜力巨大,这已不是秘密。中国每年出生的城市新生儿约350万,按每位新生宝宝每月消费2000元计算,每年这一市场新增的消费就在70亿元以上。更何况,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婴儿潮。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婴幼儿市场正出现市场扩容、领域细分的趋势。有意于此的创业者,可关注这一市场变化,寻找适合自己的淘金地。     300亿美金的广阔市场    中国孕婴童产业,是一个涵盖孕产妇、0-
期刊
骆驼能走很长的距离,可以适应非常艰苦的环境,做一件事很多时候都是艰苦的,事情本身就像沙漠一样,成功的路就像寻找沙漠中的绿洲。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一辈子来做,那就拿出骆驼精神,慢慢做吧,别着急。    从“超级英文词典”  到“中国教师首富”    俞敏洪:用骆驼精神做一辈子的新东方  10年前,34岁的俞敏洪就被称作“超级英文词典”,他掌握了8万个英文词汇,比一本六七厘米厚的《朗文英汉双解词典》还要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