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或者我们(外一篇)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的村庄,我的襁褓、血衣之地。
  我对村庄的认知就是泥土、庄稼、野草、溪流、农具、炊烟、鸡鸣、狗叫、树木、羊圈、磟碡、河流、山川和矮塌塌的茅草房,还有亲人的唤归声。村庄和田野之间,隔着的是一条澄澈蜿蜒的小溪,澄澈得叫人心疼,不忍亵渎。小溪是个顽皮的孩子,她一旦撒起娇来,在村庄里打个滚,留下一方池塘,然后沿着倾泻下来的日子,朝着深邃的寂寞里远去。那闪烁着碎银的水面上,会载着白天的风、雨、阳光和花朵,也会在静寂的夜晚里,满载着一河的星光和淡蓝色的梦,无尽潜行。人们看到小溪从村前走过,却很少看到小溪再次折回。只有曾经留下的池塘,在野蛮里生长着、衰老着。
  池塘是村庄所必需的,和房屋前后必须要栽种树木一样。池塘和树木,在村庄的宿命里,是羊水、经脉和树皮般的褶皱、手掌心里的茧子。任何一个村落,看不到现代化的电器、机械可以,但是要说在村庄的四周没有池塘、树木,那这个村庄是存活不下去的,即使一个人的村庄,照样得有树木和水源。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宿命。从字面上看,“村庄”二字本身就是土与木的结合,之间是对水的大胆呐喊。有水的村庄,就是鲜活的村庄,就是树木掩映、湖水潋滟的“桃花源”。
  我对村庄与水的经验,仅所指向的是长江以北的某个村落。相对于江南或者塞北,从人类迁居的历程来看,也是如出一个辙的吧。比如西部,那些守望雨水的水窖,我也是从文字里读到的;而水道纵横交错的江南,我是能实地体验到的。大地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似乎总是在暗中隐秘着许多不可窥知的肌理与玄数,东方人认为顺其自然,即一切都是天道;而西方人认为存在就是合理。比如我生活的村庄,远离塞北,又偏离江南。按照地理,这属于平原地带,可是偏偏我所在的村子,除了逶迤的河流之外,余下的就是连绵起伏的丘陵,一片沉醉的地域。说是沉醉,是因科学家考证过,此地是古代类人猿诞生之地,距今有6万多年。高低起伏的大地,用婀娜多姿的身段,在天空下,完成着天、人、动物合一的协奏曲。走在丘陵里的人,才会感觉出乐曲的跌宕、婉转和铿锵。人生不正是如此?平坦的人生是暂时的,而曲折蜿蜒的人生是永恒的,我们没有理由怨恨、抱怨和诅咒。丘陵里的人在天长日久里,也就习惯了起伏、坎坷、痛苦和忍耐。丘陵无言,可是谁知道她会想什么呢?谁能知道,在丘陵密不透风的葱茏里,野生的浆果在阳光的轻抚下,加上地表上升的水汽,完成一种叫作酒的物质,水与火的混合物。从此每一个风雨冷暖的日子里,丘陵里的人只要喝上一口,就有了支撑行走的力量。
  丘陵地带是存不住水的,这是常识。但是村庄的人有他独特的办法,沿着河流的水系,掘一口深井,就完成了一座村庄的庇佑。遥远的记忆里,我始终记得村东头的麦地中间,掩映着一口深井,深不见底的、终年不旱的水井。
  这口井,是村子的核心。岁月的磨盘上,即使那根横木再长,那些日头、月亮和耕种、远行等,到最后还要回到古井这里,用一根扁担、两只水桶,把村庄的日子挑起来、延续着。深井。深到哪里?谁也说不出什么时候就有了这口井?这模糊的过往使得它多了几分神秘和幽深。正是因为这深不可测的神秘,越发引起人们对她的信仰和祈祷。路过这里,你会在井沿边发现香火、供品之类的物品,有的人还会于清早或者漆黑的夜里,在井边磕头祷告。
  父亲对古井也是充满着虔诚和迷恋的。在大地上刨食的父亲,对一切超出他理解的事物,内心里有着深深的恐惧与困惑,比如雷电、火灾、瘟疫等,甚至一些他亲自制作的农具,如石碾、石磨、碓以及犁铧等。逢年过节,他总要给那些农具上香、贴吉祥福、写对联。大年初一早上,父亲雷打不动,起个大早第一个来到井旁,担走新年的第一桶水。父亲说,那不是水,是新年的财运呢。我们小孩子是从不去那井处的,因为父亲早就在那种下了咒语,小孩子只要朝井里一看,魂就会丢掉的。为了担心魂丢了,我们一直远远地窥视着古井。即使村里有人半夜掉到井里,我们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后来确实有人掉进井里了。至于人是如何掉到井里的?不得而知,只知道后来被救上来后,那人说话胡言乱语,神情怪怪的。整个村里人见到他也是怪怪的,有人问,你怎么去井里?那人说是龙王爷邀请他去喝酒的,喝醉了上不来了。大家面面相觑。只怕那人真是神经错乱了,说的话是颠颠倒倒的。不久,那人就远走他乡了,再也没有回来。
  说来也怪,自从出那事后,那口井也就废掉了。村里的人再也不去担水了,压力井在村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谁也说不清楚,那口经年的井,甜甜的井水,转眼间恍如隔世。原先祸福相依的、吃水多年的古井说废就废了。慢慢地,那口井也就从记忆里淡去了,就当着从来没有过。
  村里的故事就是这么古里古怪,当然不只是井的故事,还比如树。我说过,没有树的村庄不叫村庄,当然,没有哪一座村庄是没有树木掩映的。树与村庄始终血脉般相连,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玄机?
  树也普通,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如桑树、榆树、椿树、槐树、枫杨、柳树、楝树、枣树等,实则上这些树种中,除了椿树可以长得高大威猛,可作为木材之用,其余的树种多是少年老成,未老先衰,枝干走到半路就废掉了,只能作引火之用,或者制作简单的农具之类,不登大雅之堂。
  树对于村庄的意义,好比血与乳。无论简陋到茅草房、豪华到别墅,树总是缠绕在周围,仿佛离开了树,村庄就不能成为村庄,人也就无法存活。我问过父亲,为什么要在村子前后栽上树木?一脸茫然,父亲说祖辈都是这么做的。
  树,是大地上生长出的手臂,还是农人在世间支撑行走的拐杖?以一种生长的旺盛与碧绿,完成与泥土、村庄以及生活的一种庇佑与看守。
  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可以看看民间的日子,分明就是与树偎依的时光。从树叶、树枝、树根以及成型的木材,无不在弥补着日子的冷暖。树叶是上好的引火材料,或作为中药,或当作菜蔬;树干可以作为屋梁、制作家具等等。玄乎的是,有的树接近神,比如柳树。清明时分,柳枝以一種神性的背影,抵达墓地的高处,成为不朽的纪念。   树木,民间的固体血液,以木质的名义,四处流动。我们姑且不说那些数不清的农具,木犁、木槌、木棒、木凳、木板、木勺、木桶、木碗、木桌、木门、木床、木窗、木栓、木轭、木叉、木耙、木掀、木筐、木柜、木耙……这些跟木有关的器物,以不同面孔呈现着。他们都从不同角度指向一棵树。一棵树的前生今世,就是村庄的前世今生。这些与木质有关的农具,我都曾感受过,有些农具还亲自使用过,带着火的内核生命的力量以及温度,传递到肉体、精神,有种鲜活滋润的感觉。这比拿在手中冰凉的铁器好些,至少与冷漠、阴森、残酷、暴露无缘。我恍惚地认为,这些木质,实质上是生长在肉身之外的骨骼,是与大地保持着亲密对话的通道。一棵树的背影,就是农人的生死轮回,就是他们曲曲折折依然活下去的依靠。
  记忆犹新的是,父亲在新建的房子前栽种两棵椿树,对我说,一棵是我的,一棵是他的。当时我没能理解他的意思。直到我考学时,父亲卖掉了那棵生长了15年、两人环抱之粗的参天椿树,成为我学费的一部分。后来,剩下的一棵椿树,孤零零地,有着突兀之感,继续生长着。父亲的意思是这棵树用来作棺材之木的。这不只是父亲,村里人一旦越过中年的坎,就开始盘算身后的事了。
  这在民间很普遍,他们总是把死亡看得很重,对待死的仪式是很神圣的。他们认为人世间是讲究轮回的,活着的一切苦难、痛苦与不幸,他们都在默默承受,为的就是死后,这一切都会得到解脱和拯救。所以,他们对待死后的事,比生要庄重得多。
  土命。这也是父亲常对我说的一个词。这是对生活在大地上人的命运归纳。父亲和我所指的,应该是当下村里的那些老人们。城市化进程下的村庄,是属于老人们的村庄。空荡荡的村子、空荡荡的房子,他们是最后的孤独者与坚守者。他们的身上,散发着黄昏般的光亮。这种光亮一旦到了晚上,伴随着沧桑的咳嗽和昏暗的灯光,村庄又深陷几许。是的,村庄四围的野草们,跨过庄稼地,一路疯跑着、肆虐生长着,她们以无限疯狂的风暴方式,从流水般的时光里夺回属于她们的领地,纵然高楼大厦林立在前方。
  老人们就像一个个古旧生锈的棺材钉,沉重、笨拙、隐晦,丝毫不为城市和野草所动,蹲在屋檐下看天,或盯着地上的蚂蚁,一蹲就是一天。靜寂的村子里,无狗、无鸡、无鸭、无鹅,只有他们的心跳、呼吸。
  他们不愿离开村子的原因,就是为了等待泥土的召唤,等待死亡的最后时刻。回到土里,是他们最后的愿望。他们早就备好了离去的木质容器——棺材,置于自己的房间里。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土命,倚靠着树木,葬于泥土,是一条稳妥安宁的回归之路。
  是的,村庄与人之间,是存在相通镜像的;就像那口古井,是人最深最暗的阴影;就像那棵树,尘世,则是他们摇曳的天光。
  我决心要钻出那口古井,走出那片天光。树挪死,人挪活。我要逃离村庄,逃离村庄的树木、古井、牲畜还有鸡鸭鹅等,甚至包括野草、农具和毫无生气的重复劳作、庸常俗不可耐的日子。这种清汤寡水的日子,一眼就看到了生死。我已经感到厌倦了,尤其村子里那条通往坟地的路上,不断地有人从生命这一端走到那一端,悄无声息,生死似乎就是不断地复制与延续。
  这不是我所要的生活。包括整个村庄,甚至那片土地上的日月。但是,那片土地是禁锢的。村子不远处,是外省蜿蜒而来的河流,是埋在湖底的中国庞贝古城——泗州城,这些景观,都在以地理的方式,告知天地辽阔;但是相对于村庄来说,偏僻本身就是一种束缚、一种固化,这种意识很少有人吃饱了去思考。一把锄头、一片土地,就把一生牢牢地拴住了。日子西皮流水,人呢,按部就班地生老病死。认命与麻木,是看不见光亮的黑幕。
  而我对村庄的重新认识,是从北京开始的。繁华喧嚣的城市里,总有一些乡村的植物潜入,以某种生长的方式,告诉我们的来处,或者是一种隐秘的独白,没有人可以远离植物,没有人可以远离故土。如芍药,在这里则叫芍药居;如松树,则以五棵松地铁口的面目出现。钢筋水泥般的坚硬伤口,只有植物们才会为他们疗伤。这些潜入的植物们,就像一壶老酒,绵柔悠长,对应着城市和我们的肉身。
  我在北京度过了一生刻骨的一年零8个月。这是超出我想象的,超出到什么程度,半年时光里我都没有缓过神来。我所经历的生存镜像,就像是那些风中的咸鱼或是断了线的风筝,失魂与落魄俱在。
  我对宿命有着某种隐秘的理解。我说的意思是以芍药和五棵松这两种植物为参照。一种是药草,是的,这似乎就在提前告知我,以后的日子里,是要有药陪伴、疗伤,身体甚至还有肉体之上的。这一点我倒不担心,这种中药,在我们村庄之中,早就成为救命的草药。乡野上的每一种草,都是对抗我们肉身的良药。每一种植物,就是我们活着的灯盏,没有这些草药的守护,我们也许就倒在了大地的怀里。
  我供职的是一家部队医院,紧挨着五棵松地铁口,这使得我对这个地名是充满寒意的。宿命的东西在生命的罅隙里越来越纤毫毕现。是的,松树的出现,分明就是对不安定的提前告知,否则一棵松树没有必要用隐喻的方式呈现。这让我们恍然间看到了自己在北京的漂泊、行走,只是在回溯和检阅村庄的经年生活。静止的水塘和呆立的树木,还有层层的涟漪,都早已刻在生命的年轮里了。这些乡村树木的出现,似乎已注定我以后的颠簸、漂流和居无定所。所以,在北京,当我以一种无限卑微与渺小的身影,穿过地铁口黑微微的隧道,我恍惚于那是村庄的小树林,或者是一片发出林涛声响的芦苇荡。因为在那一刻,地洞外的喧嚣和轰鸣,以及不安定的日子,让我感到一种身心灵魂完全被洞穿的破碎。当眼前林立的高楼恍惚于熟悉的树林,我就像林中的小鸟,迫不及待地飞上枝头。外面喧嚣依旧,我不得不无奈地继续用肉身面对,说是面对,其实就是一种任性或一副执拗的对抗。
  是的,感谢那些生长在我周围的草木。相对于我从乡野里逃离出来的人,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在客观上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至少在精神的世界里,始终是在同一个频率里震动的,同样的呼吸、喊叫甚至欢乐和伤痛。我想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是不会理解一棵树对于农人的生命哲学。如果说一棵树关乎着一家人的口粮、农具、炊烟、生死,现在看来肯定是难以置信的。我们曾依靠一棵树的叶子度过短暂的饥荒,我们从一棵树的枝丫上截取支撑生活的笨拙农具,我们用一棵树的肉身,完成对生命的最后告别……在村庄,栽一棵树,就是种下一级浮屠,也许是他人的浮屠,或者是自己的。   这家医院里松树颇多,多得就像院子里的老人,老态龙钟分明又枯树逢春。因为院子里常青的植被,已经很难让人分辨出生长与衰老的界限。它们都在一种药味的时间里,隐匿真相。
  我每天要面对的病人,最小的80多岁、最大的100多岁。穿行在那个领地里,见到最多的是职工,他们就像一棵棵走动的树,在绷紧的时间里,用自己的绿叶、阳光守护生命。当然,让人惊喜的是,院内一处楼顶上有一阳光花房,里面多是灌木树丛以及植物,一个人工培育栽种各种绿树、花卉的花房,作为医院里的空中绿洲,在玻璃房白色的滋养里,用无限蓬勃的绿与时间、阳光、生命平衡对抗。这种花房的存在,原本要告诉病患,生命之树常青。可惜的是,不变的绿叶和娇艳不败的花朵,已经把他们打倒在焦虑的时光里,他们需要四季转换,树叶由绿转黄,有叶落才会有叶生。
  北漂的日子,就是恍惚和寂寥的日子。时间久了,我不可避免地把日子与五棵松拴在一起。单位外面是高架桥,川流不息的车辆,日夜在桥上轰鸣,从地表传过来,整个时空都是震颤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日子,应该说是北漂人真实的生活。失眠成为唯一的行囊。我靠数“一棵松、两棵松、三棵松……”捱过日子的。用一种沧桑里包裹着坚硬,来对抗漂泊、恐慌和无法主宰的生活。
  因为是医院,生死总是频繁地上演。生老病死,人生常态。但是告别生命的仪式,总是让人有某种悲怆和恐惧。悲伤是暂时的,恐惧却要游荡许久。它来源于我对一个世界的坍塌,对我来说,一个人的消失,就是世界的切割与遁逃。我也幻想过北漂的世界、生存的境遇等,面对未来,就像面对西部荒原那种寂寥的苍茫,身边是戈壁、荒草、黑色的沙石以及远处的落日。
  相对村庄而言,而城市的告别,更让人有种恐慌和无助。村子里人要是走了,就会从床上移到地上,就像一粒种子,等待破土而出。而城市,则是僵硬的水泥和石子,只是一把随风会吹走的灰烬。
  在午夜被喊醒。这已经是必修课,然后穿过空荡而阴森的回廊,静寂而又孤独的地下通道,这种感觉似乎我们在朝着地下深处潜行。如果说是去给一个生命的告别,倒不如说是迎接死亡的盛大仪式。夜晚灯光照彻的鲜花、雪白墙壁的阴森,以及大厅中央陌生而冰冷的遗体,在黏稠的空气里,我们各自屏住呼吸。所有的喧嚣、困倦、往事还有这个世界的纷争,都在这一时刻,有了隔断、喘息和终止。这里只关乎一个灵魂将要远行。
  我们的到来,是作为一种临终的关怀。至于是谁,无须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围绕这遗体一周,鞠躬、鞠躬,再鞠躬,然后在白炽光的照彻下,目送着灵柩从眼前消失。大厅里没有人说话,像我这样的人有二三十个,谁也不认识,只是大家都来了,在凝重的气氛里,我们神情庄重地完成仪式。我能感觉到空气都是坚硬的,在弯腰的瞬间,似乎听到了骨折的声响。生者的人生曲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那一刻我们都无暇顾及,唯一能清醒的,就是赋予生命的仪式感。
  这地下的告别,成为我北漂日子里反复练习的功课。这使得我们在工作的罅隙里,必须走上地表,换口新鲜的空气。实际上,在只有生命成为主宰的地下,我们早已被裹挟得不知所踪。
  从地下走上来后,面对的,理所当然是以松树命名的地铁口。这充满着玄机和定数的地铁站名,她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墓地的气息。据说名字来源于墓地上长出五棵松树而得名的。在这个地铁口的上站,是万寿山,下一站就是玉泉路,生死之间就是这五棵松了。这种生死缠绕的树木,成为一种堤岸,左岸是生,右岸是死亡。地铁站之上,迎面的是多层立交,高大、气势磅礴的立交,確乎就好似水泥铸造的钢铁怪兽,在庞大体形之上,每天吞吐的,是潮水般的车辆、无法忍受的鸣笛,还有操着各种方言的吆喝声。
  而沿着高架桥下来,扑面而来的是密密麻麻、形形色色的流动商贩和行色匆匆的人群。卖水果的、卖袜子的、卖牛皮膏药的、卖古董的、卖内衣内裤的、卖新疆大饼的、赌钱的、算命的、摆棋谱的、卖唱的……还有抱孩子要钱的、无助者在路边哭泣的;一张张行色匆匆的面孔、饱经风霜的面孔,麻木的、酸楚的、恍惚的、冷酷的,即使偶然面带微笑或者充满着热情的,不是二手房的销售者,就是卖狗皮膏药的人。
  这是一群倍加热爱生活的人们,这是我离开北京时多年后的认知。正是他们饱含对生活的热爱,所以他们要像蜗牛或者卡夫卡笔下的那只甲壳虫,裹着厚厚的铠甲,穿行在生活的风浪里。铠甲外的世界,谁能说都是鲜花盛开,都是艳阳天?陷阱、泥潭、深渊……尤其是在高架桥这家大钢琴的奏鸣下,紧张、惊恐、不安、危机、漂泊等,不安的因子时刻缠绕着生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动荡的、无所依靠的分子。
  我在这些流动人群中最先认识的一个,他姓梁,所以我称他为梁哥。这是我们在北京的统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严格地说也不是很熟悉的,认识也仅止于群内,一种在网上聊天的群。在北京,像这样以老乡为名义的群遍布,随便上网一搜,就可以迅速地找到。而且,这种流浪人聚集的群,聚餐成为传统的节目。这就是抱团取暖的方式,这就是异乡人在北京一种支撑下去的家园。
  群内的人很复杂,各色人等都有,木工、漆工、做早点的、送盒饭的、扫马路的、厨师、打字员、销售员、做散工的,还有做中介的等等,男的、女的、年纪轻的,还有老爷们的。北京城各种最底层的活计在这里,都能找到知音。年轻的,多是刚从老家出来的,试试深浅,磨炼一下;中年的,多是在北京混得久了,在生意和生活上有了一定的稳定,依然在奔波着;再偏大一点的,几乎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有家不能回,走投无路,只能继续在北京漂着。我说的梁哥就是属于后一种的,他是干油漆工的。
  那天我们在一起聚餐,都喝多了,啤酒喝了好几箱。不管男女,都敞开喝,操着方言。也不管南来北往的人如何侧目,听得懂听不懂,一起搅和着,大声喧嚷的,小声交谈的、喝着喝着哈哈大笑的,还有喝着喝着就号啕大哭的。十来个流浪的人聚在一起,唱起家乡的歌,一曲泗州戏千回百转,撩人心魂。
  梁哥没有癫狂出格的举止,他像一只哀婉安静的猫,在白天收拢起所有的爪子,蜷缩在自己的衣服里,又像一只蜗牛,缩在自己的铠甲里,逆风潜行。其实,在北京,那铠甲又能如何,都在巨大的轰鸣里,被生活的机器碾压得粉碎。他坐在角落里,在阴影的背景下,显得如此落寞和忧郁。他不叫也不喊,拿个啤酒杯,一杯接着一杯,不停地喝。有泪从眼睛里涌出来,不停地涌出来,打湿青衫,他不管;继续自顾无人地频频举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我们一时间怔住了。   我们问他,几年没回家了?
  16年。
  想家?
  不敢想家。
  ……
  梁哥是1998年发大水时来北京的,不曾想就再也回不去了。他说,来北京的前几年,他不分白天黑夜地接活,渴了就喝免费的自来水,饿了就吃一点路边的摊饼,困了就窝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有人把这样的一群人称为蚁群或鼠群,过着蚂蚁或者老鼠般逼仄的日子。
  那天晚上梁哥说了好多话,桌子底下横七竖八地倒了很多酒瓶。梁哥说这话就像存储在胃中的酒,多了就得吐出来。然后,明天继续面对新的太阳,把绝望的每一天都当作希望过。其实他是对自己说的。在北京这些年,他确实挣了些钱,可是在他就要奔上新生活的快车时,意外发现身体垮了。梁哥说,对于老家的那个村庄,钱可以寄回去,人是回不去了。他说要给亲人们一种新的生活……后来大家都没说什么话,只是一个劲地喝酒,直到醉醺醺地散了。
  再后来,这样的聚餐我陆续参加了不少,就像流水席,不断地有新人加入,也有旧友消失。我也结交了好多新朋友如老李、老张、老王,还有老陈……各行各业的都有,但再也没有见到过梁哥。北京城那么大,我们到哪里找呢?只能像地上奔走的蚂蚁,无奈地看着一些人慢慢消失。
  那段恍惚而又迷乱的日子里,道路两旁的音像店里,反反复复地播放着一首歌:每天走在/疯狂逐梦的大街上/我们精神褴褛/却又毫无倦意/徘徊着/寻找着/那虚空的欢愉……
  身体里的西部
  在北京待了不到两年就逃了回来了,我背上旅行包,从兰州一路向西。
  我对西部全部的理解,就是书本上告诉我们的嘉峪关、阳关、玉门关之类,仅此而已。我很难想象西部在我脑海里的样子。我把去西部的消息,发给了远在新疆的朋友。朋友说,从江南来到西部,蛮好,这对开阔你的胸襟再好不过了。小家碧玉的江南,根本没法与辽阔的大漠和绵延几千里的祁连山脉相提并论。
  西部,一直存在我内心。西部的苍凉、辽远,边关的冷月、大漠的驼铃以及古老的楼兰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西部图景。大地上,我就像马路上随风卷起的一粒尘埃,找不到来处,也不知道归处;或者是从田园里走失的一棵无根之草,没有泥土、露珠,随时会遭到碾压、蹂躏,直至死掉。我渴望到外面走一走,卸下汹涌的人潮和摩天的大廈。我以为离自然近了,就是接近了自身,回家的路就会更加清晰、顺畅。
  越野车穿过母亲河黄河,我就醉倒在祁连山脉的襟怀里。
  作为居于江南的人,是无法想象西部的景象。靠着几个地理的名字和一些风沙、野草还有几个诗歌里的城池,是无法拼凑出西域的版图。尤其是在历史的层面上,即在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更加无法完成对西部的理解与把握。历史推到汉朝,张骞带着大汉子民,沿着古老的官道,带着中国的物品,诸如丝绸、瓷器、茶叶等,向着西部进发,走过西部边陲,走向欧亚大陆时,你我是无法想象那条丝绸之路上,多少年来,商贾云集、驼铃声声,车来车往,一批批货物靠着大车、驼背运来,运到中原,运到内陆地区。西部成了一扇通往世界的贸易窗口、经济大道。
  向西。向西。我在默念着这个词语。带着方向性的词语,彼时分明是个带着风沙与走石的词汇,是个挟裹着戈壁沙漠、弯刀明月的袭击。向西,向西是历史里古丝绸的道路,是寂寥无人,是茫茫的戈壁和逶迤的祁连山脉;向西就是与大漠孤烟的对话,就是不破楼兰的誓言,就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还有缠绕在心间的阳关三叠。
  车子在前往霍尔果斯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着,人迹罕至加上宽阔的高速公路,让有人一种麻木和松懈的感觉。除了有违章的危险,剩下的就是一路狂奔的快感。除了路还是路,除了石子还是石子。你会惊异地发现,这一路上,灰的天空、灰的山脉、灰的路面,一灰到底。我去西部时不过是深秋十月而已,难以想象,西行这一路上竟然没有碰到一点儿碧绿。我对西部完全乱了方寸,在书本上多次读到芨芨草、红柳以及蒿草等,在这里都化为齑粉。传说中3000年不倒不朽的胡杨、枯木的胡杨,也不见一丝一毫的踪迹。车子停下时,我们走在满眼的砾石上,定睛寻找,还是发现了一丛丛草,枯黄的无根的草。后来我在旅行书中得知,这样的草叫着风滚草。这是个在逆境中被迫求生的名字。风滚草不是一棵草,是一些草,包括刺沙蓬、复生卷柏、盐生草等等,这种草一旦大风吹断了茎,就会枯萎成一团,在朔风下的荒野里起舞,任意迁徙,随波逐流。何处是驿站?何处是家园?下一站是异乡,下一站也是故乡。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和土壤,她们就展开紧抱的种子,遇水成活,御风成长。人们把她们比作戈壁上的流浪汉,对抗戈壁荒漠的,就是奔跑,毫无意义或者求一线生机地奔跑着。不是所有的风滚草都能得到再生,很多时候她们漫漫长途的漂泊、流浪,等来的是茫茫大雪和继续的迁徙与浪迹。
  我被这卑微的生命震撼着。西部的野草与江南的野草,不可同日而语。江南,气候温润,湿度很大,空气中弥漫着丰富的阳离子、负离子等,那些野草,一落生下来,也许就是生命周而复始的过程,无休止地繁衍与生长,枯了又绿,青了又黄。实际上,在江南,那些野草们似乎在它们生命的册页里,就没有“枯萎”二字。她们活得恣意,活得慵懒,活得毫无章法。一块小角落,就是终生。江南的植物,哪里知道,在千里之外,还有她们的同族,叫风滚草,在风中翻滚着,撕碎着、颠簸着,时刻怀揣着生命毫无着落的焦灼和饥渴。稍有不慎,一块砂石阻挡了生命的路途,一辆疾驰而过的货车把他碾压成齑粉,更有甚者,一场浩大的龙卷风,把他们卷上了高处,然后无影无踪。
  只要被打碎,就会随风飞。风滚草,风里翻滚的宿命。再也没有哪一种野草活得如此艰辛和悲壮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先秦《荆轲歌·渡易水歌》)我想风滚草大概就是易水岸边,那个整装待发的荆轲吧,一个是去止于暴政,一个是去寻找生命渡口。
  午后,车子抵达武威县城,我们才心有余悸地停下来,被路过的乌鞘岭所惊悚。十月江南,到了西部则是寒雪阵阵。抵达乌鞘岭时,天空竟然飘起了雪花,路面上结了冰冻。寂寥的一路,缺野花野草,缺碧绿的诗意,还有森林、草地;不缺的是单调、寒冷、雪花。随着车子一个拐弯,阵阵雪花迎面飞来,武威县城的寒意又深了几许。   朋友带着我安排吃饭。车子在空荡荡的店铺之间穿梭,行人不多,店铺也不多,顾客想必就更少了。三三两两的店铺,开一扇门或者一扇也不开,即使是午后。不知道是冬季生意的萧条,还是属于店家的一种懒散或者随意?不得而知。我们好不容易在美食街找到一家饭店坐下来。说是饭店,其实就是卖茶的,卖西部有名的“三套车”。我们带着一身的寒意挤在一间房子里,朋友催促着女老板给我们赶紧上茶取暖。现在想来我对“三套车”没有印象,原因是当时我饥肠辘辘,再加上衣衫单薄、寒冷发抖,只顾着吃喝、取暖,哪里还有闲情逸致打量与品味,现在想来真是罪过。
  凉州“三套车”包括凉州行面、卤肉、冰糖圆枣茯茶,在河西走廊闻名遐迩。老板看我怕冷,就特地在茶盅里多放了些临泽小枣、荔枝干和优质冰糖,就着火炉,我忙不迭地吃了起来。渐渐地,身上有了点暖和气。朋友不停地搓着手,歉意地说,当地饭店到了午后就基本打烊了,你看这没啥招待的。武威故称叫凉州,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三套车”吃完后,朋友又给我们上了酿皮,还有几块馍。饭后我们匆匆话别。
  “三套车”在我心里生了根,这种相遇实在是毫无厘头。但是在冰糖和葡萄干之上,我还是深刻地记下了称之为凉州快餐的“三套车”。这名字也许正是生活的隐喻。听朋友说,武威地区以农业为主,粮食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那些以大地为营生的人,套在身上的,不正是天地人三辆大车?这车辆,载着生活的重荷。她的名字引起了我对俄罗斯民歌《三套车》的回味。忧伤苍凉的歌曲中,一辆马车载着马车夫及漂泊的生活,在皑皑白雪中,奔波在寂寞的伏尔加河上……
  车子继续向前,跑了很远很远,祁连山脉还在我身后蜿蜒着,蜿蜒的山峰,是大地隆起的脊背。灰色的山脉,看上去光秃秃的,裹挟着荒芜、苍茫和无法言说的隐秘。祁连山又称雪山、天山,昔日的匈奴人把天称之为祁连,这绵延两千公里的山脉,巨大、神秘、原生态,身上是原始的沙石和稀疏的野草,腰间是缭绕的白云,这是个混沌初开的世界。祁连山,萧疏的祁连山,已经与森林无缘,只有积雪、河水、石头。据说在清朝初年,一把大火烧光了山上的森林,加上刀砍、植被灭绝等,颓废成如今的荒山野岭。然而无论如何,祁连山的人,依旧当作他们的神山,山上山下布满着古迹、寺庙、石窟和墟城。在西部,祁连山就像一道天然原始的坚固壁垒、屏障,挡住烽火、风沙、敌人,还有无数的金戈铁马。如果河西走廊没有了她,也许古丝绸之路就少了几分悲壮和豪迈。
  直奔敦煌。敦煌的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我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小学课本上的记载,已经把她们记忆成朝拜的庙宇或仰望的圣地。
  抵达莫高窟时,已经是午后了。莫高窟的前方,是片稀疏的古树林,难得的绿色,或是佛意。莫高窟顺着山石而建,与周围的山峦融为一体,如果不是地标的导引,我们很难在戈壁起伏的山势里,发现这惊世骇俗的洞窟。在导游千篇一律的讲解里,我们了解到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原来,莫高窟最初是供奉逝者尸骨的洞穴。他们为了死后能够进入天堂,寻求来世的幸福,所以甘愿在现世忍受饥饿、寒冷等一切困苦厄运,匍匐修行,在山坡上凿石窟安度超生。石窟是承载他们死后的家园,是他们来世的唯一希望,是他们苦难一生的未来拯救。现世得不到的,只能渴求来世的实现。
  或大或小,或精美或恢宏的石窟,我没有在意。在意的是,听说一处石窟的建成,往往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开凿和修建。在“叮叮当当”铲子和石锤的声响里,外面的飞沙走石,黄云苍雪等等,一切的声响都在这里化为乌有。因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我把佛意带到了鸣沙山和月牙泉。在西部,很多时候不是用眼睛来看的,是需要谛听的。白天的鸣沙山和月牙泉,显得很粗鄙。肆虐的黄沙、胡乱生长的三两片草地,还有几株稀疏的胡杨,甚至我们还在黄沙上发现骆驼的排泄物。可是谁能想象到,月光下的鸣沙山,银光匝地,尘世的梵音在风中次第响起;月牙泉,以大漠明亮的眸子注释着上苍。一边是漫漫黄沙,一边是澄澈泉水,这绝世的造化!
  我喜欢在夜晚走进鸣沙山、月牙泉。尘世的喧嚣使得月牙泉已很厌倦,就像一个俗世的女子,不得不去面对生活中的饮酒、品茗、卖笑,她甚至会闭上双眼,缄默千古的心事。我喜欢午夜的月牙泉,她从白天的喧嚣里醒来,睁开明亮的双眸,挥动飞天的霓裳,舞动万顷月光,澄澈、明净,是沙漠的眼睛,是历史的琥珀,是声声驼铃的故地。而鸣沙山是属于后半夜的,她是孤独的思想者,端坐在异域苍凉的祁连山下,把一切过往与日月星辰,化为嘴边的流沙。大漠风起,黄沙悄悄萌动,随着边塞夜风的流变,发出“呜咽呜咽”的声音,如丝,如弦,渐渐地如长笛,如琵琶,如觱篥,在远处奏响。遥想当年,这里商贾如云,不绝于耳的驼铃、叮当作响的玉器,还有中国元素的瓷器、丝绸、玉石等从这里走向亚欧,走向世界。然而,白云苍狗,终究逃脱不了一抔黄沙。
  后来,我还去看了唐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朋友说,那没什么看的,只剩下一些土堆和石头了。偌大的城池,在岁月和风化中,竟然快要踪迹全无,这越发激起我的兴趣。众生喧哗的景致已经屡见不鲜,而门可罗雀的遗址才是真正的风景。
  去玉门关的路上,空荡、辽阔、四野无人,长长的天,长长的路,一路是荒漠和沙石,大地一览无余。车子走在上面,发出骨骼撕咬的声响,有疼痛感传过来。石子都有了痛感,更别说其他生灵,地上即使有三两粒野草的种子落生,不幸萌发后,也是转瞬即黄,然后枯萎,随风飘逝。远处,祁连山脉,在天底下隐约着,给大地和天空几份苍茫和悲凉。
  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玉门关,不修边幅、坦诚裸露,有种盛大孤独的感觉。当然那个只剩下高高土堆的阳关,我们也看了。朋友倍感失望,这在我意料之中。他们心中的玉门关,應该是传说中雄伟气派的城池,像嘉峪关的模样。
  当我见到此时的玉门关,也有点不敢相信。历史上汉朝在这里设置两座关卡,一是玉门关,另一是阳关,这两座关口,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看护着当时火热的玉石和丝绸贸易。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由此关口进入中原,玉门关的名字因此而得名。遥想当年,玉门关外,驼铃悠悠、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人喊马嘶,好一个贸易繁荣的盛景。而现在,玉门关只剩下一块巨石,和身旁那小小的四方城了,周围除了盐碱、沼泽,剩下的就是稀疏的芦苇。那个春风吹不到的玉门关,已全无踪迹,只有这最后的遗址了。我有点欣慰,见到了洗去铅华的玉门关,驼铃不在了,商贾不在了,但遗址还在。在流转的经年中,至少还有人记得她的旧地。这足够让人心生欢喜的,我也不例外。在那块巨石前,于是我对着戈壁、流沙、飞石和身边的狂风,一起合了个影,然后竖起耳朵,贴着四方城坚硬赭黄的石壁倾听,耳畔,王之涣的诗句,在羌笛断断续续的呜咽中扩散开来。那个唐诗里的玉门关,穿过历史的尘封,恍惚中出现在眼前。我对朋友说,我看到了当年的玉门关。朋友不信,如今的玉门关,就是一块石头而已。我们又驱车来到了阳关。从景观上讲,阳关确实要比玉门关丰富得多了,遗址、城楼,还有新扩建的景区。在阳关遗址附近,我还看到了一只看家的狗,有三两个人驻守在这里。那狗不认生,见到人来,主动迎上去,摇了摇尾巴。我们爬上烽火台,火早已熄灭。站在台上,能够触摸到的,只有四野的沉寂和暮色的苍茫。
  从烽火台上下来,我对阳关的记忆还停留在那曲《阳关三叠》中,而玉门关却在心中扎下了根,尤其那块巨石,立在茫茫戈壁,迎着风沙遗世独立。我相信,那个玉门关,才是我要找的关隘与城池。
  有人说,尘世就是天堂。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西部的苍凉与悲怆,还有一些牵扯生死的过往,它们都是我人生旅途上的驼铃,常常在暗夜里发出隐秘的呼啸。
  正是这些无法说清的根状声音,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勇气和力量,对抗虚无而真切的俗世烟火。
其他文献
早晨,湖阳市委书记吴中民心情很好。他向服务台借了10枚一块的硬币,去乘公交车,只身前往湖东市中心商业区。  近期,他参加省组织的厅级干部读书班。学员来自部分地级市市委书记、市长,还有省级机关的厅长,济济一堂三十余人。学习已近尾声,按惯例要撰写结业论文,班主任安排停课半天,给时间学员准备。  省里将这个学习班安排在湖东市委党校,全程实施封闭式集中管理,不准带秘书司机,不准请假旷课,不准请客喝酒。来到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航空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020年,全球支线飞机交付数和在役机队数量双双大幅下降。同时,由于近年来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支线飞机制造商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企业黯然退场,一些企业正努力跻身全球商用飞机市场的舞台。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在疫情的冲击下,如今支线飞机制造商和干线飞机制造商一样,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下去是每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困
期刊
今天的世界,面对美国奇寒、欧洲高温和河南暴雨这些极端天气,已经感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不是今年才有的,近几十年来,经过不断的争议和协商,世界各国领导人在政治层面达成了必须针对气候变化开展行动的共识,并制定了相关公约,如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16年签署的《巴黎协定》,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  中国作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8月1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迎来了“两周岁”的生日。两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临港新片区开局起步扎实有力,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布局上更是下足了功夫,希望借助国产商用飞机项目落户上海的优势,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比肩图卢兹、西雅图的世界级航空产业圈。  8月末,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民用航空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以推动大型民用客机、民用航
期刊
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减碳已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各国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而要实现1.5℃的目标,需要2030年的排放比2010年削减45%,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宣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14日提出“Fi
期刊
14年前,当欧盟高调宣布投入16亿欧元启动“净洁天空”计划的时候,很多人都怀疑,这个计划究竟能为欧洲航空航天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益处。如今,14年过去了,“净洁天空”计划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不仅欧盟又追加了40亿欧元的投入,参与该项目的600多家欧洲企业已不再限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型国企和一级供应商,还包括众多私营企业、高校,甚至行业外的企业。近期,欧盟发布《“净洁天空2”计划首份全球评估报告》(以下简
期刊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也站在全球前沿。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吨位、高速公路里程、高铁里程已经全面领先全球,但是民航基础设施和航空大众化服务方面还有待提升。  高铁和民航的竞争一直存在而且不断争论。在争论中,中国高铁从四纵四横发展到八纵八横,铁路货运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全球完整的高铁产业链。中国民航的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控总量调结构
期刊
在后疫情时代,疫情的突发性对国内局部经济还会存在一定影响,但在外围环境逐渐向好的情况下,经济回暖已经是大势所趋。当前,国内各个行业的营销模式都在不断地创新、变革与迭代。  后疫情时代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时代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机遇?变化与机遇会对营销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国内航司而言,如何正确看待营销大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经营理念,是每家航司都应该深度探究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的形势和特征  
期刊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舱内噪声就是乘客们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目前,虽然适航条款并没有对舱内噪声做出强制限定,但一款机型要在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必须严格控制飞机舱内的噪声、振动等舒适性指标,并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进行最优化设计。本文就给大家说说舱内噪声那些事,看看工程师们都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来保证客舱内的噪声舒适性。  舱内噪声的种类  
期刊
8月末,一则南航物流2021年上半年利润超过顺丰、圆通等传统物流企业的报道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由于规模效应难以完全发挥,包括南航在内的国内三大航货运部门长期处于“十年九亏”的尴尬境地。也正因为如此,国内三大航都寄希望于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推动航空货运业务的转型升级。2020年全球范围内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航空货运业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即便是在后疫情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