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族扎染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方向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ihui1986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族扎染技艺历史悠久
  扎染,又称绞缬、夹缬,指代一种将织物的部分区域通过缠绕、夹束起来,并使其不触碰染料,由此形成有目的性形状的一种染色技艺。这种技艺是中国民间最为传统且极具特色的手工染色工艺之一,起源悠久。在具体方式上具有近百种操作方式,大体操作步骤是根据不同的印制需要,通过线绳对布帛进行不同方式的“绞结”,由于“绞结”方式的不同,加上印染的工藝特色,制品往往在形状以及色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深追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商代或西周,至东晋时期便已经有大量生产,既可以制作大幅的整幅式的图案花样,上印例如白色小圆点层层密布的“鱼子缬”或是以紫色打底、上印“白色花斑”形似鹿纹的“鹿胎缬”,也可以制作样式较小的例如蝴蝶、腊梅式的纹样。自南北朝时期,这种技艺已经进入了女性服装设计者的视野之中,“鹿胎缬”被大量运用在上衣的制作中,唐朝时期,由于当时强盛的国力以及开放的政治文化,扎染技术自然被大力发展,“青碧缬衣裙”成为此时流行的服装样式,正所谓“青碧缬衣裙,素手染繁花”正是对当时女子身着夹缬的美好姿态的描写。
  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且云南境内的人口大多数聚居于大理。起源说法较多,一般来说可以看作是大理境内西洱海地区周边的大姓原住民族群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周边的各个小的族群,在这过程中促成了一系列民族的兼并,在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之后,与中原文化、经济交流频繁,且在随后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即白族。
  白族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且在流传过程中,更是在这种兼容性上发展出了一套自身的文化。根据现代传承下来的歌舞、壁画等艺术形式来看,自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统治者在祭祀仪式、衣着服饰、宗教信仰上均已融入汉人的习俗,如《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张胜温画卷》二图,尽管两者内容题材有所不同,但是从人物的姿态、服装、祭祀器材等方面来看,明显能够看出。
  且就祭祀形式、宗教信仰的复杂性而言,既有本土性质的“本主”、巫教,也兼具了汉族文化中传来的佛、道、儒等思想。“本主”崇拜实际上最能看出其文化多元性的特质,“本主”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崇拜的对象题材加入了英雄人物或是对于本民族具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如南诏国时期的大将段宗榜、民间传说中的英雄段赤城等。再者,主神和辅神的格局也是多种教派影响下形成的。
  白族扎染的现状及问题
  生产区经济发展状况。白族扎染工艺的主要发展地区处于大理州白族自治区,所以本文针对大理州白族自治区的近期经济背景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根据《大理白族自治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完成日期大致截止于2019年2月20日),2014—2018年之间,该州总体经济生产总值逐年生产率大致在9%左右,略高于近两年的全国经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且全州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三类产业结构比重大约为2:4:4,产业改进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各大类产业内部实际上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涨跌,总体趋势是良性的,在降低了一些非良性传统经济支柱(烟草、重工业)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持续增长。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当地货物运输总量、铁路运输总量在不同程度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客运运输量仍旧保持了全线的增长,可以说明当地的旅游业实际上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增长趋势,而且旅游业必然也在当地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传承困境地域限制。以周成村等传统扎染技术集中地为例,早至宋朝时期,由于地处偏远,地域因素成为了其扎染技术留存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而时至今日,这种地理“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限制技艺传播的劣势,不方便的交通,加上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产业、却严重缺乏耕地的现状,导致了年轻人被迫外出谋生的现状,成为了下文所描述的众多困境的一大诱因。
  市场化的冲击。过往半个世纪以来周成村经历了“个体——集体——个体”的转变,集体出资的扎染厂一度成为经济效益出众的厂牌,远销日本、欧美。但与其他地区的扎染行业一样,这类真正贯彻传统制艺精神的厂商反而被粗制滥造的染织品所挤兑,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自集体扎染厂倒闭后,市场便形成了恶意竞价的状况之中,众多扎染手艺传人被迫在这团泥沼之中挣扎谋求出路。
  后继乏人。白族扎染一直以浓厚的纺织氛围为标志,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了这种氛围从年轻一代开始脱离了,更多的从业者实际上还是以中老年为主。这种情况的起因是极为复杂的,但是总的来说扎染技术本就不是一门易学的技术,加上年轻人对民族文化、技术的兴趣本就不够浓厚,且经济效益不足以吸引他们,才致使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文化水平限制。《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提及了这样一个案例:返乡青年张翰敏回到家乡后发现,导致家乡民众对于本土文化的忽视有几大原因:民众并未意识到自身掌握的技术有何特殊性;受制于传统文化,不懂得改良;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度不够。以此可以看出要提升白族传承人的积极性必须要从文化的传输这一角度做起,从本质上改良本土人对本土文化的好奇性、认可度。
  文化旅游业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传承。周成村村民段树坤、段银开夫妇起初迎合市场需求,通过尝试让游客自己动手定制布艺制品的方式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们将倒闭的厂房改制为一座集扎染信息科普、制作步骤演绎、带给村民工作机会的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后期将扎染技术的传承纳入了白族小学课程之中,增强了民族传承意识。
  这种符合现代需求且传播了历史元素的需求,收到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相较于张氏家族的传承方式,这种方式更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且无论在意识还是具体实践上覆盖面均比较广泛。但是这种利于全体民众的方式依旧受到了一些恶意商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年轻人的手工艺复兴考量。得益于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一些白族年轻人返乡创立了汇集商业性、宣传性的手工作坊。他们在效仿璞真博物馆的功能性下,注入了一些对于传统工艺的思考。相较于老一辈,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后,能够更敏锐地看出家乡存在的问题。而相较于外乡人,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则更为深刻。除去必然的商业化、传承考量,他们在公益性、思维上则更能够突破以往的桎梏,敢于采用一些新式的方法,例如从日本扎染、古代文献中探索新的灵感。
  白族扎染技术在传承问题上显露了一些弊病,但是相信在结合正确方向的自我改良、各方扶持下,加之一些传承思路被改进,这项传承千年的技术依旧能够重焕新生。前文主要是对白族扎染技艺做了一个当下环境的整体评估,其实也可以看做是扎染工艺传承大基调,结合上下文,可以归纳几个关键点:即懂得创新,注重传承人的整体培养,注重宣传。希望白族扎染工艺能够在未来发扬出其魅力,且不失其本质。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着整个城市建设水平,并且
期刊
变文讲唱的主体与受众  变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其讲唱的主体亦有不同。一般而言,佛教类作品的讲唱主体多为僧尼,如唐代最负盛名的俗讲僧文溆以及文籍中记载的海岸、体虚、齐高、光影等。P.3051《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卷末有一段文字:  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但保宣空门薄艺,梵宇荒才,经教不便(辨)于根源,论典罔知于底漠(谟)。辄陈短见,缀秘密之因由;不惧羞惭,缉
期刊
期刊
宣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维护、传播、传承,避免被西方同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故而,开展宣纸技艺研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与传承。本文拟列出具体问题和应对措施,将小岭村造纸工艺和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小岭手工造纸特色文化主体,将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明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多元化、动态化和生态型的“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  宣纸的制作技艺及对外交
期刊
三嵕山(俗称老爷山)位于今屯留区境内,因其宗教文化而得到各方的关注。“嵕”的释义是有一座山有多个山峰,三嵕山即三峰所聚之意。东峰麟山是道教三嵕山神庙所在地、佛教金禅寺位于西峰灵山、南峰徐陵山是儒教先师庙。三嵕山神信仰流传至今,从单纯的山神信仰到羿神话的附会,再到老爷山上佛道儒三教鼎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上党地区独特条件的催生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们选择定居点的重要考虑因素,上党地区独特的自然
期刊
唐宋之际的龙家是一个基本被传统史家所忽略,不见于正史的少数民族,但其对唐宋之际河西政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唐宋之际龙家迁徙路径,可以展现出该时期河西政局的变动,以及诸多势力的互动关系,使得对该时期河西历史有更直观的理解。也可以小见大,了解唐宋之际西北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  本文主要目的是结合前辈学者的成果,对龙家迁徙的背景进行总结、分析,理清唐宋之际河西龙家迁徙的脉络以及挖掘出影响其迁徙的客观
期刊
博物馆是推动区域文明发展,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和民族历史精神延续的重要载体。除了博物馆中所展现出的文物外,借助手机等移动端,利用电子触摸屏、二维码、VR、AR等形式,观众就可以直接了解到展品信息并可随意查看展品的三维立体图像。而线上虚拟展览的应用,让更多人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因受地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专业技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尽
期刊
石塘人家作为南京江宁区典型乡村旅游地,结合自身特色与时代需求,将乡村生活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将原先相对闭塞的农业种植村转变为富于休闲山居风格的综合型旅游服务村.近年来
期刊
“楚才晋用”出自《左传》:“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楚国从仅仅占丹阳一隅的蛮夷之乡到后来的“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拥有“半天下”,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占有一席之地,其对于人才的吸收和运用自有独特和优越之处。但是结合“楚才晋用”的成语含义,本文根据“楚才晋用”这一楚国人才流出的规模,原因以及影响做出简单的梳理,并且对流入晋国的人才做出较为详细的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