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摇要】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四个方面与生命意识相关的问题,试图通过品读体会、思想领悟、生活体验和浸濡自省的方法,从认识生命的价值、学会面对苦难、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培养悲悯情怀入手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
【关键词】生命价值 面对苦难 和谐相处 生命意识
语文教学所要承载的传承文化、建塑学生心灵与人格的使命,其实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超越生理层面的生命意识的任务,让他们具有聪慧的悟性、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情感。语文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而语言的本质属性就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由语言组合成的文章,不是字词句的机械拼凑,而是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的汩汩清流。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上要启迪学生进行生命体验,激发他们的感悟,用语言所蕴含着的美好的情愫、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点燃他们的灵气,对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美感进行过滤、吸收和组合,形成一种综合的摄取力、审美力、评判力和表达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在品读体会中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尊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多闪烁着生命光泽的作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感性地体验生命的喜怒哀乐;更要召唤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让他们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向生命的理性王国迈进。引领学生提炼蕴涵在文字里的生命意识,汲取人生智慧和人格精神,以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人生的信仰,提升生命的价值。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以痛切的生命体验书写的至情散文。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到“何足贵乎”,体会司马迁深幽囹圄、遭受腐刑的痛苦和屈辱,而“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学生能读出他为自己没有及时自杀而后悔莫及。作者反复申诉自己“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不是顾念父母妻子,也“识去就之分”,不怕“引决”,而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表明他忍辱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样的心愿,升华了司马迁的人生境界。经过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理解司马迁在生死两难的人生大悲痛中的坚定选择,仰望他超越了世俗屈辱的高贵精神。
在学了《渔父》后,我让学生探讨两个问题:1.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司马迁选择了生,隐忍苟活;屈原选择了死,自沉汨罗。你认为他还有别的选择吗?2.屈原、渔父、司马迁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通过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够明白:屈原选择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沦为秦之降臣,“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他的死“不是那种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式的负气,而是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坚守品质的完美,他是以死亡来抗衡荒谬的世界。和司马迁选择生一样,都是经过对生死荣辱深思熟虑后的慎重选择。
第二个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屈原选择壮烈的死,以死明志,显示了他完美的人格;渔父选择超然的活,以隐守志,彰显了他自由的灵魂;司马迁选择勇敢的生,以生践志,体现了他高贵的精神。无论哪一种,都体现了生命的价值,都值得我们仰视。
二、在思想领悟中学会面对苦难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就表现在生命向死亡、痛苦,向一切摧毁伤害自己的力量抗争的不屈和悲壮中。教材中有很多面对苦难的内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没有看到恐惧、凄凉和悲哀,她微笑着面对厄运,欣喜地享受着自己想象中的美景。《赤壁赋》中苏轼因悟出了用“变”与“不变”的眼光看世界,因而能“喜而笑”,能从包围他的打击迫害中突围,从一次次的放逐中超脱,进而潇洒地咏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让学生明白:面对苦难,首先是要有直面的勇气,接下来就是需要我们拥有解决矛盾、从苦难中获得拯救的方法,这也就是生命的重要内涵——生存智慧。
《我与地坛》中,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还悟出“困境,我们谁也逃脱不了”,“我们在一起,看看有没有解决它的办法”,“我们要敬重困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生命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实在智慧洒脱!
为了让学生在史铁生的生存智慧中更深地体悟生命,我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史铁生是怎样走出生命的阴影,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的?(2)史铁生母亲的生命意义在哪里?史铁生在什么时候感悟到?这对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我们应该像史铁生那样热爱生命,坦然地面对苦难,用自己的热忱和激情开辟一条奋斗之路。
三、在生活体验中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这首先要求人们能从喧嚣浮躁中超脱,拥有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和谐诗意的心灵世界,更要求人们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梭罗在《神的一滴》中说“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表达了人对自然的认同;在史铁生的地坛里,苍幽的老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引发他对生活的执著眷念与追求;庄子提出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天人合一的“逍遥游”;苏轼则陶然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我们要在教材的引领下,让学生领略到自然之美,留意花开叶落,享受清风明月,提醒他们聆听清晨第一声鸟叫,看霞光下自己的影子,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四、在浸濡自省中培养悲悯情怀
悲悯是一种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悲是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悯是体恤,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它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不仅为受苦者、被害者、被压抑者、怀才不遇者、饮恨含冤者一掬同情之泪,也为那些残暴、狡诈、贪婪、无耻、懦弱、欲害人而最终也躲不过悲惨命运的人深深的悲哀。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海子的“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是罗素的“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很多作品,作家的用意并不仅仅在于讲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识见,更是借此表达自己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及其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譬如《祝福》、《丹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品质》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浸濡其中。比如,可让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理解。如分角色朗读《雷雨》,或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课文的体会、理解就相当深刻了。
当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悲悯情怀,心灵被触动后,就会重新思考生活学习中的种种现象:一个四肢残缺的乞丐匍匐在街头乞讨,有人怀疑他是借此骗人而不理不睬,嗤之以鼻;美国9.11后,日本3.11地震与海啸后,有人为之额手称庆;看到伊朗电影《小鞋子》里贫困的兄妹俩轮流穿一双鞋子上学而疲于奔波,狼狈不堪时,全班哄堂大笑;看到伽西莫多在看客的嘲笑谩骂声中表现出来的无奈与焦虑,有人哄笑甚至质疑……在思考中反省自己的心灵,使之更趋同于深沉、崇高、博大的悲悯。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让生命意识充盈我们的课堂,使学生在语言的氛围中被浸润、被陶冶,用自己的思辨力去叩问生命,用审美力去观照自然,用心去面对生活,成为既具有知性和理性,又充盈着灵性与感情的完整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
【关键词】生命价值 面对苦难 和谐相处 生命意识
语文教学所要承载的传承文化、建塑学生心灵与人格的使命,其实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超越生理层面的生命意识的任务,让他们具有聪慧的悟性、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情感。语文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而语言的本质属性就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由语言组合成的文章,不是字词句的机械拼凑,而是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的汩汩清流。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上要启迪学生进行生命体验,激发他们的感悟,用语言所蕴含着的美好的情愫、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点燃他们的灵气,对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美感进行过滤、吸收和组合,形成一种综合的摄取力、审美力、评判力和表达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在品读体会中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尊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多闪烁着生命光泽的作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感性地体验生命的喜怒哀乐;更要召唤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让他们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向生命的理性王国迈进。引领学生提炼蕴涵在文字里的生命意识,汲取人生智慧和人格精神,以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人生的信仰,提升生命的价值。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以痛切的生命体验书写的至情散文。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到“何足贵乎”,体会司马迁深幽囹圄、遭受腐刑的痛苦和屈辱,而“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学生能读出他为自己没有及时自杀而后悔莫及。作者反复申诉自己“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不是顾念父母妻子,也“识去就之分”,不怕“引决”,而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表明他忍辱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样的心愿,升华了司马迁的人生境界。经过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理解司马迁在生死两难的人生大悲痛中的坚定选择,仰望他超越了世俗屈辱的高贵精神。
在学了《渔父》后,我让学生探讨两个问题:1.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司马迁选择了生,隐忍苟活;屈原选择了死,自沉汨罗。你认为他还有别的选择吗?2.屈原、渔父、司马迁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通过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够明白:屈原选择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沦为秦之降臣,“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他的死“不是那种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式的负气,而是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坚守品质的完美,他是以死亡来抗衡荒谬的世界。和司马迁选择生一样,都是经过对生死荣辱深思熟虑后的慎重选择。
第二个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屈原选择壮烈的死,以死明志,显示了他完美的人格;渔父选择超然的活,以隐守志,彰显了他自由的灵魂;司马迁选择勇敢的生,以生践志,体现了他高贵的精神。无论哪一种,都体现了生命的价值,都值得我们仰视。
二、在思想领悟中学会面对苦难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就表现在生命向死亡、痛苦,向一切摧毁伤害自己的力量抗争的不屈和悲壮中。教材中有很多面对苦难的内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没有看到恐惧、凄凉和悲哀,她微笑着面对厄运,欣喜地享受着自己想象中的美景。《赤壁赋》中苏轼因悟出了用“变”与“不变”的眼光看世界,因而能“喜而笑”,能从包围他的打击迫害中突围,从一次次的放逐中超脱,进而潇洒地咏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让学生明白:面对苦难,首先是要有直面的勇气,接下来就是需要我们拥有解决矛盾、从苦难中获得拯救的方法,这也就是生命的重要内涵——生存智慧。
《我与地坛》中,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还悟出“困境,我们谁也逃脱不了”,“我们在一起,看看有没有解决它的办法”,“我们要敬重困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生命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实在智慧洒脱!
为了让学生在史铁生的生存智慧中更深地体悟生命,我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史铁生是怎样走出生命的阴影,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的?(2)史铁生母亲的生命意义在哪里?史铁生在什么时候感悟到?这对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我们应该像史铁生那样热爱生命,坦然地面对苦难,用自己的热忱和激情开辟一条奋斗之路。
三、在生活体验中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这首先要求人们能从喧嚣浮躁中超脱,拥有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和谐诗意的心灵世界,更要求人们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梭罗在《神的一滴》中说“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表达了人对自然的认同;在史铁生的地坛里,苍幽的老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引发他对生活的执著眷念与追求;庄子提出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天人合一的“逍遥游”;苏轼则陶然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我们要在教材的引领下,让学生领略到自然之美,留意花开叶落,享受清风明月,提醒他们聆听清晨第一声鸟叫,看霞光下自己的影子,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四、在浸濡自省中培养悲悯情怀
悲悯是一种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悲是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悯是体恤,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它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不仅为受苦者、被害者、被压抑者、怀才不遇者、饮恨含冤者一掬同情之泪,也为那些残暴、狡诈、贪婪、无耻、懦弱、欲害人而最终也躲不过悲惨命运的人深深的悲哀。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海子的“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是罗素的“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很多作品,作家的用意并不仅仅在于讲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识见,更是借此表达自己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及其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譬如《祝福》、《丹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品质》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浸濡其中。比如,可让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理解。如分角色朗读《雷雨》,或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课文的体会、理解就相当深刻了。
当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悲悯情怀,心灵被触动后,就会重新思考生活学习中的种种现象:一个四肢残缺的乞丐匍匐在街头乞讨,有人怀疑他是借此骗人而不理不睬,嗤之以鼻;美国9.11后,日本3.11地震与海啸后,有人为之额手称庆;看到伊朗电影《小鞋子》里贫困的兄妹俩轮流穿一双鞋子上学而疲于奔波,狼狈不堪时,全班哄堂大笑;看到伽西莫多在看客的嘲笑谩骂声中表现出来的无奈与焦虑,有人哄笑甚至质疑……在思考中反省自己的心灵,使之更趋同于深沉、崇高、博大的悲悯。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让生命意识充盈我们的课堂,使学生在语言的氛围中被浸润、被陶冶,用自己的思辨力去叩问生命,用审美力去观照自然,用心去面对生活,成为既具有知性和理性,又充盈着灵性与感情的完整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