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已成为当下人们不可缺少的交往与生活工具,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因此而呈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重化形态,个人作为存在的主体也相应地分为“虚拟主体”与“现实主体”。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虚拟主体”的实质只不过是“现实主体”主观思维的虚拟投射,二者之间是“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只有立足“实践”,才有可能破解“虚拟”之谜。虚拟主体的“隐蔽性”与“随意性”,在一定意义上催生出现代主体的“反主体性”效应。塑造虚拟主体的当代品质,规范其网络行为,既要强化虚拟世界的制度建设,实施网络实名制,更要提升现实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