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网络是以计算机为物质实体的虚拟存在。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现实的人”和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命题。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从来世间万物,无一不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绝对脱离社会生活的物事存在。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社会的人。网络行为的主体——人,同样也是高度社会化了的社会人。虚拟的网络生活空间,正是现实生活蓝本的临摹。因此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而单独议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不从社会学角度去进行积极思考、不考虑进屏幕背后的社会因素,窃以为都是不切实际的。
无可质疑,网络问题仍是社会问题。缤纷繁杂的网络行为,亦不应区别对待,仍然坚决地固守于社会现象之列。因此,网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其间紧要,莫过于从这些形形色色的现象之中找出主要的东西,把握住其规律性,但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本文意图从此角度作些理论思考。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模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对网络热情的持续升温以及网络问题的日愈多元化、复杂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理论涵容量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等诸多缺失。人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否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度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进而影响物质文明的建设。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人所共识。
1、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现实性方面,总结起来,莫过于强调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而内化是关键,是外化的基础。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的理论基础是观念形态的人,而非现实意义上的人。
2、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以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受教育者自身的自省、自习、自度等内化过程,方法上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简单生硬,僵化陈旧,缺乏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全面、合理把握;忽略了社会体制、环境、公共规则对个人成长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所以,在新时代新问题下,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理所应然。
综上,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要求在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我们既不能摒弃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或集体主义,同时亦不能单讲个人主义。因为单一的集体主义不利于个体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完全的个人主义则是利己主义。最好的切中点,则是“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从集体和集体利益中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价值追求,而个人为了实现这个追求又必须同时维护集体的利益。”[5]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我们仍然需要在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时注重把握这一原则。
二、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问题、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同理,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看到引起问题产生的多方面的客观原因。网络问题的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需要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人际交往及社会文化特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和网络化发展特点及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看到,网络问题只是众多社会问题的一类,属于特殊;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得借助于一般社会问题的方法论,这是找共性。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单一的个性所蒙蔽眼睛,更不能只注重这些问题的共性而采用一般的、泛泛的方法。如果我们混淆于一般与特殊之间,将一般问题特殊化或者将特殊问题一般化,无疑于都会陷于思想工作方法简单僵化的境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和发生着巨大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断科学化、现代化。因此,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时时兼顾一般与特殊,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方法保证。
三、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指“根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通过信息反馈和对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判的一项活动。”[6]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具有导向性、客观性、相对性等特点,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起到及时的调控作用和诊断反馈作用,更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最终解决,客观上也需要构筑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因为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本身而言,也就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评估,可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得失成败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可以说,二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 [2]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年,第237,341页。
[3]《马克思恩克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79页。
[4]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 第270页。
[5] 刘金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团结出版社 2007年,第159页。
[6]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第226页。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从来世间万物,无一不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绝对脱离社会生活的物事存在。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社会的人。网络行为的主体——人,同样也是高度社会化了的社会人。虚拟的网络生活空间,正是现实生活蓝本的临摹。因此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而单独议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不从社会学角度去进行积极思考、不考虑进屏幕背后的社会因素,窃以为都是不切实际的。
无可质疑,网络问题仍是社会问题。缤纷繁杂的网络行为,亦不应区别对待,仍然坚决地固守于社会现象之列。因此,网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其间紧要,莫过于从这些形形色色的现象之中找出主要的东西,把握住其规律性,但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本文意图从此角度作些理论思考。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模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对网络热情的持续升温以及网络问题的日愈多元化、复杂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理论涵容量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等诸多缺失。人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否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度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进而影响物质文明的建设。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人所共识。
1、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现实性方面,总结起来,莫过于强调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而内化是关键,是外化的基础。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的理论基础是观念形态的人,而非现实意义上的人。
2、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以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受教育者自身的自省、自习、自度等内化过程,方法上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简单生硬,僵化陈旧,缺乏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全面、合理把握;忽略了社会体制、环境、公共规则对个人成长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所以,在新时代新问题下,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理所应然。
综上,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要求在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我们既不能摒弃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或集体主义,同时亦不能单讲个人主义。因为单一的集体主义不利于个体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完全的个人主义则是利己主义。最好的切中点,则是“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从集体和集体利益中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价值追求,而个人为了实现这个追求又必须同时维护集体的利益。”[5]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我们仍然需要在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时注重把握这一原则。
二、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问题、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同理,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看到引起问题产生的多方面的客观原因。网络问题的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需要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人际交往及社会文化特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和网络化发展特点及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看到,网络问题只是众多社会问题的一类,属于特殊;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得借助于一般社会问题的方法论,这是找共性。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单一的个性所蒙蔽眼睛,更不能只注重这些问题的共性而采用一般的、泛泛的方法。如果我们混淆于一般与特殊之间,将一般问题特殊化或者将特殊问题一般化,无疑于都会陷于思想工作方法简单僵化的境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和发生着巨大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断科学化、现代化。因此,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时时兼顾一般与特殊,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方法保证。
三、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指“根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通过信息反馈和对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判的一项活动。”[6]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具有导向性、客观性、相对性等特点,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起到及时的调控作用和诊断反馈作用,更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最终解决,客观上也需要构筑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因为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本身而言,也就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评估,可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得失成败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可以说,二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 [2]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年,第237,341页。
[3]《马克思恩克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79页。
[4]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 第270页。
[5] 刘金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团结出版社 2007年,第159页。
[6]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第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