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教学阶段,地理作为基础性教育学科而存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最近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多个国际组织进行了关于“素养”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基点提高教学质量。2015年,我国同样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我国高中地理课堂中,有许多很难理解的知识点存在,每个学生所具备的接受与理解知识的能力不同,所以这就需要制定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以及配套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并全面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概述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以地理学的视觉来了解与分析事物,并且以地理学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涵养。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的核心素养包含了技术、人文以及科学等多方面的素养。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其中针对核心素养给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将其划分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这四个方面联系紧密,属于协调统一的整体。综合思维是指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地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辩证水平,能够更加准确与深刻地解决地理问题。区域认知是指运用区域性的比较、分析和关联的方式,对区域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理解与认知。人地协调观是指针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存在的关系认识水平。地理实践能力是指运用地理工具针对地理现象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和地理课程知识学习,通过人地关系的讲解与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各项活动对于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同方面影响,并针对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作用给出合理预测,继而对人类的行为实现更好的反馈与调控。为了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授课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提高学生探索能力,以问题作为导向,对生活实现观察,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配合他们解决问题。
地理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课堂时间教授知识,还应该运用课堂外的时间创造良好的地理实践互动。比如,通过组织学生游学或者通过不同班级和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研学,鼓励学生更好地与自然接触,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生都具有比较旺盛的精力,而且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兴趣;特别是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数学生把电脑和智能手机玩得很好,地理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来实现日常教学,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习惯,以学生为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设定好的地理学场景之中,并充分给予思考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从而实现有效学习与阅读。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农业低产因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导致粮食低产的因素进行思考,然后归类到地理因素之中,最后结合该地区的地理情况给出最终的答案。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此类地理学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
对于教学评价而言,它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学设计方向并监控教学质量,在目前教学设计评价体系之中,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以及科学性等多种优势;但它并没有涉及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置于地理教学的关键位置,提出在课堂上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合理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以及内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不仅要全面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还需要更好地树立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地感情。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应该对评价机制的功能加以发挥与重视,对学生在地理学知识的探索水平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实现客观的互评与自评。
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学生要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对学生有关地理学的好奇心与兴趣给出评估,并分析学生面对周围环境和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所具备的審美能力,对学生的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给出评估。其次,在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综合思维”,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情感和行动的内容,对人类环境进行爱护与关心的行为等,所以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还需要分析校外活动情况。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而应该将学生理解能力作为重点,帮助学生以自身理解为基础,运用地理学专业术语表述概念,以此来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给出判断。对于评价方法而言,结合实践与笔试两种方式,通过过程表现和成果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清晰明确,按照教学目标给出细化标准,提高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环境与人类的各种问题给出正确的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与评价,应该充分挖掘地理学科存在的特点,并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合理掌握学生学习特点,教学重点应该集中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高上,推动教学和评价过程与学生学习需求无缝对接。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概述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以地理学的视觉来了解与分析事物,并且以地理学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涵养。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的核心素养包含了技术、人文以及科学等多方面的素养。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其中针对核心素养给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将其划分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这四个方面联系紧密,属于协调统一的整体。综合思维是指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地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辩证水平,能够更加准确与深刻地解决地理问题。区域认知是指运用区域性的比较、分析和关联的方式,对区域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理解与认知。人地协调观是指针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存在的关系认识水平。地理实践能力是指运用地理工具针对地理现象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和地理课程知识学习,通过人地关系的讲解与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各项活动对于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同方面影响,并针对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作用给出合理预测,继而对人类的行为实现更好的反馈与调控。为了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授课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提高学生探索能力,以问题作为导向,对生活实现观察,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配合他们解决问题。
地理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课堂时间教授知识,还应该运用课堂外的时间创造良好的地理实践互动。比如,通过组织学生游学或者通过不同班级和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研学,鼓励学生更好地与自然接触,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生都具有比较旺盛的精力,而且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兴趣;特别是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数学生把电脑和智能手机玩得很好,地理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来实现日常教学,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习惯,以学生为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设定好的地理学场景之中,并充分给予思考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从而实现有效学习与阅读。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农业低产因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导致粮食低产的因素进行思考,然后归类到地理因素之中,最后结合该地区的地理情况给出最终的答案。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此类地理学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
对于教学评价而言,它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学设计方向并监控教学质量,在目前教学设计评价体系之中,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以及科学性等多种优势;但它并没有涉及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置于地理教学的关键位置,提出在课堂上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合理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以及内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不仅要全面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还需要更好地树立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地感情。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应该对评价机制的功能加以发挥与重视,对学生在地理学知识的探索水平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实现客观的互评与自评。
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学生要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对学生有关地理学的好奇心与兴趣给出评估,并分析学生面对周围环境和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所具备的審美能力,对学生的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给出评估。其次,在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综合思维”,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情感和行动的内容,对人类环境进行爱护与关心的行为等,所以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还需要分析校外活动情况。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而应该将学生理解能力作为重点,帮助学生以自身理解为基础,运用地理学专业术语表述概念,以此来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给出判断。对于评价方法而言,结合实践与笔试两种方式,通过过程表现和成果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清晰明确,按照教学目标给出细化标准,提高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环境与人类的各种问题给出正确的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与评价,应该充分挖掘地理学科存在的特点,并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合理掌握学生学习特点,教学重点应该集中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高上,推动教学和评价过程与学生学习需求无缝对接。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