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育种基因标记技术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前景展望

来源 :中国奶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分子育种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原理,利用DNA重组技术来改良畜禽品种的新兴学科。本文从奶牛分子育种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奶牛基因标记技术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通过DNA分子标记技术来改良奶牛重要生产性状或筛选、培育优秀种公牛和种子母牛等。同时指出了奶牛分子育种是将来奶牛品种改良的主要工具。
其他文献
一、对自主开发的《中国荷斯坦牛育种网络服务平台系统》、《中国荷斯坦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数据录入系统》以及与南京丰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
本研究针对天津地区使用多种常规药物治疗均无效的乳房炎患奶牛,无菌采集其奶样进行真菌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试验,经鉴定其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其对实验动物
2008年2月28-29日,中国奶业协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全国奶业(乳业)协会主要负责人联席会议。共有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奶业主管部门、奶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
应用兽用前列腺素处理改良黑白花青年奶牛,以诱导发情,结果18头试验组牛的发情率为88.89%,未发情率为11.11%;8头对照组牛发情率为12.5%,未发情率为87.5%。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
一起因大量饲喂全株玉米青贮及日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超标,导致奶牛瘤胃pH值下降,饲料消化率减低、群体中约22%产奶牛出现腹泻、消瘦、跛行、异嗜、产奶量下降、乳脂率下降
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2009年刚好60年,我国奶牛繁殖的研究与推广走过了60年的历程,在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奶牛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国奶牛繁殖工作
伴随着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中化,牛场的粪污处理逐渐向工业化模式发展,粪污处理区构筑物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对粪污处理功能是否顺利实现起着决定
本文旨在研究围产前期日粮不同NFC/RDP水平对奶牛血液NEFA、BHBA、ALB和TP浓度的影响。选择2~5胎、产奶量、体重和体况评分值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牛48头,随机分为六组,每组8头,
在奶牛体内尿素代谢基础上,综述了利用乳尿素氮估测泌乳奶牛尿氮排泄量、总氮排泄量以及氨气排放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奶牛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是奶牛在分娩后和泌乳开始,对钙离子突然大量需求,从肠道吸收的和从骨骼中动用的钙不能完全补充从血液中动用的钙时发生的一种急性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