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没有阅读兴趣、缺乏阅读主动性的学生,如何激发这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此,我想借用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动机理论来谈谈中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一、理论背景
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如,学生在迎接高考或中考时,其唤醒状态保持较高水平,一直要到考试结束后,思想和情绪才会放松。
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如,一名球探与一名普通球迷同看一场足球赛,由于球探有特殊动机,其行为指向与普通球迷不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的球员的表现上。
沃尔福克(A.E.Woolfolk,2001)认为,“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想学,还涉及更多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所要学习与如何学习的任务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新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知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并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也称内源性动机,指由个体内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例如,有的儿童对阅读文艺作品很感兴趣,一有空就读文艺作品,从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也获得语言表达技能。由内源性动机激起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也称外源性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学生努力学习,其满足不在活动过程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
心理学把兴趣定义为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兴趣是由内外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个体内在的需要,二是外界的人或事物具有满足个体内在需要的价值。人们凡是从事与自己兴趣一致的活动便感到轻松和愉快,凡是从事与自己的兴趣不一致的活动会感到厌烦和劳累。因此,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的阅读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外进行的,如:预习、复习、课外阅读等,而课内阅读仅占学生阅读活动的很少一部分,但是很多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阅读兴趣,看一篇文章不如玩游戏有意思;其二,阅读没有目标指向,盲目阅读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三,阅读没有成就需要,短时阅读费时多、见效慢。依据教育心理学,内在动机是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而且喜欢读书的学生又是少数,那么语文课堂就要承担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任务,从而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哪里来呢?
1.课内指导,课外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教学要求和学生内在发展结合起来,便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是非自发性的,是为了完成老师的预习要求或在课堂上应付老师提问,学生阅读不是为自己读,而好像是在给老师读,学生没有产生阅读的自主性,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我要读”的意识,而不是“要我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课堂引导学生阅读的绝好的建议。一篇文章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受,去体验,不要给学生附加任何条件和负担,学生才能放松的阅读。这是课前预习的第一步,不要事先就给学生增加负担,让他们戴上手套、脚镣去预习。
课下预习给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间,课堂上就需要老师启发和引导,以激起学生再次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不是读一读,而是读一读,再读一读。任何一篇课文,并不是挖掘得越深、赏析的越透,就能起到唤醒学生想要读的愿望,有时这样做可能适得其反。一篇文章的讲解完全是因老师而异,因学生而异,不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例如: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可以抓住《林黛玉进贾府》中语言特点来打动学生,王熙凤左右逢源、巧舌如簧、见人下菜的交流语言可以使人为之动容,使学生产生急切地阅读《红楼梦》全篇的阅读期待。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读出这个左右逢源,读出这个见人下菜,使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才可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愿望。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者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使之产生特殊的好奇心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如我曾听过的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授的《春》这一课,她的提问就恰到好处,她是这样讲的:“谁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一下秋天?”明明要讲《春》,却要让学生去寻找秋的影子,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因为那时正值秋天,他们可以从现实当中去寻找秋天的特点,这个问题能把课文和现实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结合身边的实际,学生会产生一种身在其中、如临其境之感,进而学习课文就会将自身融入课文的景物当中,激起了学生去课文中寻找春天的强烈欲望。
3.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功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需要。阅读成绩的获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产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从不知到知, 从不会到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调动、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汇报读书情况,交流读书经验,从中选出读书认真者、多读书者,给予鼓励,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产生争作第一的强烈愿望。在学期末总结本学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收获,选出最后的“阅读之星”进行表彰,假期依然可以搞这样的活动让大家争做这颗“阅读之星”,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恰当利用学生的成就需要,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个人爱好。因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可以使这种阅读行为成为永久的、个人的、不自觉的一种行为。
(牛彩琪,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理论背景
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如,学生在迎接高考或中考时,其唤醒状态保持较高水平,一直要到考试结束后,思想和情绪才会放松。
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如,一名球探与一名普通球迷同看一场足球赛,由于球探有特殊动机,其行为指向与普通球迷不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的球员的表现上。
沃尔福克(A.E.Woolfolk,2001)认为,“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想学,还涉及更多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所要学习与如何学习的任务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新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知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并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也称内源性动机,指由个体内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例如,有的儿童对阅读文艺作品很感兴趣,一有空就读文艺作品,从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也获得语言表达技能。由内源性动机激起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也称外源性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学生努力学习,其满足不在活动过程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
心理学把兴趣定义为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兴趣是由内外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个体内在的需要,二是外界的人或事物具有满足个体内在需要的价值。人们凡是从事与自己兴趣一致的活动便感到轻松和愉快,凡是从事与自己的兴趣不一致的活动会感到厌烦和劳累。因此,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的阅读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外进行的,如:预习、复习、课外阅读等,而课内阅读仅占学生阅读活动的很少一部分,但是很多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阅读兴趣,看一篇文章不如玩游戏有意思;其二,阅读没有目标指向,盲目阅读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三,阅读没有成就需要,短时阅读费时多、见效慢。依据教育心理学,内在动机是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而且喜欢读书的学生又是少数,那么语文课堂就要承担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任务,从而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哪里来呢?
1.课内指导,课外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教学要求和学生内在发展结合起来,便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是非自发性的,是为了完成老师的预习要求或在课堂上应付老师提问,学生阅读不是为自己读,而好像是在给老师读,学生没有产生阅读的自主性,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我要读”的意识,而不是“要我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课堂引导学生阅读的绝好的建议。一篇文章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受,去体验,不要给学生附加任何条件和负担,学生才能放松的阅读。这是课前预习的第一步,不要事先就给学生增加负担,让他们戴上手套、脚镣去预习。
课下预习给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间,课堂上就需要老师启发和引导,以激起学生再次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不是读一读,而是读一读,再读一读。任何一篇课文,并不是挖掘得越深、赏析的越透,就能起到唤醒学生想要读的愿望,有时这样做可能适得其反。一篇文章的讲解完全是因老师而异,因学生而异,不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例如: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可以抓住《林黛玉进贾府》中语言特点来打动学生,王熙凤左右逢源、巧舌如簧、见人下菜的交流语言可以使人为之动容,使学生产生急切地阅读《红楼梦》全篇的阅读期待。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读出这个左右逢源,读出这个见人下菜,使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才可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愿望。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者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使之产生特殊的好奇心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如我曾听过的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授的《春》这一课,她的提问就恰到好处,她是这样讲的:“谁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一下秋天?”明明要讲《春》,却要让学生去寻找秋的影子,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因为那时正值秋天,他们可以从现实当中去寻找秋天的特点,这个问题能把课文和现实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结合身边的实际,学生会产生一种身在其中、如临其境之感,进而学习课文就会将自身融入课文的景物当中,激起了学生去课文中寻找春天的强烈欲望。
3.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功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需要。阅读成绩的获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产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从不知到知, 从不会到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调动、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汇报读书情况,交流读书经验,从中选出读书认真者、多读书者,给予鼓励,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产生争作第一的强烈愿望。在学期末总结本学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收获,选出最后的“阅读之星”进行表彰,假期依然可以搞这样的活动让大家争做这颗“阅读之星”,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恰当利用学生的成就需要,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个人爱好。因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可以使这种阅读行为成为永久的、个人的、不自觉的一种行为。
(牛彩琪,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