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胡颓子根和茎化学成分预试的对比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及纯化水、石油醚及95%乙醇三种提取方法,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大叶胡颓子根、茎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胡颓子根、茎中均含有三萜类(或甾体)、糖及苷类、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皂苷、甾体和强心苷等化学成分;根中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黄酮,而茎的黄酮反应明显;根中未检测到蒽醌、香豆素与萜类内酯,而茎的反应比较明显。说明大叶胡颓子根与茎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但在成分类型及含量上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大叶胡颓子;成分预试;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2.710.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4-0037-03
  
  大叶胡颓子(又名冬枣,圆叶胡颓子,青岛俗称海枣),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盐生灌木,产于山东青岛、威海滨海及岛屿,江苏、浙江的沿海岛屿,台湾、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根、叶、果皆可入药,有收敛、止泻、平喘、止咳,治吐血不止之效,民间作为药材栽培利用,以其果实代丹皮应用,治妇科病。因其耐干早、瘠薄,耐盐碱,抗海风、海雾,是适合滨海盐碱土种植的盐生药用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于大叶胡颓子化学成分的报道,经文献检索尚未发现,所以本试验首次对大叶胡颓子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预试验,明确了大叶胡颓子根、茎中化学成分的类型及其差别,为深入研究与开发该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与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材料:大叶胡颓子,2009年5月18日采于青岛。
  试剂:95%乙醇、石油醚均为分析纯;纯化水由实验室自制;其它试剂(茚三酮试剂、双缩脲试剂、Fehling试剂、α-萘酚、氯化钠明胶试剂、三氯化铁试液、碘化汞钾试液、碘化铋钾试液、硅钨酸试液、苦味酸试剂、溴酚蓝试剂、溴甲酚绿试剂、盐酸一锌粉试剂、三氯化铝试液、醋酸镁试液、3,5一二硝基苯甲酸、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硼酸试液、异羟肟酸铁试液等)自配。
  仪器:电子控温电热套;旋转浓缩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AB204 B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D型水浴锅(山东龙口市先科仪器公司);ZF-2型三用紫外仪(上海市安亭电子仪器厂)。
  
  1.2 方法
  1.2.1 样品的制备将根和茎洗净、风干后粉碎。过0.25mm筛,备用。
  1.2.2 石油醚提取液的制备取大叶胡颓子根、茎粗粉各1g分别作如下处理:加10 ml石油醚(沸程60~90℃),密闭浸渍3 h,过滤,滤液置表面皿上任其挥发,残留物进行甾体或三萜类、挥发油和油脂试验。
  1.2.3 乙醇提取液的制备取大叶胡颓子根、茎粗粉各10g分别作如下处理:加入100 ml石油醚(沸程60~90℃)浸泡3 h,抽滤。滤渣挥干溶剂,加95%乙醇100 ml,水浴加热回流1 h,过滤。滤液留2 ml进行酚类、鞣质、有机酸的预试验,其余浓缩成浸膏。浸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置于研钵中,用2%HC1溶解,过滤;取盐酸溶液进行生物碱试验,附滤纸上的残渣再以少量乙醇溶解,作黄酮、蒽醌试验。另一部分浸膏再以少量的醋酸乙酯溶解,溶液置分液漏斗中加适量5%NaOH振摇,使酚性物质及有机酸等转入下层氢氧化钠溶液中,醋酸乙酯部分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将醋酸乙酯液2~3 ml在水浴上蒸干,以1~2 ml乙醇溶解作香豆素与萜类内酯和强心苷的检测。
  1.2.4 水提取液的制备取大叶胡颓子根、茎粗粉各5 g分别作以下处理:加入50 ml石油醚(沸程60~90%)浸泡3 h,抽滤。滤渣挥干溶剂,加95%乙醇50 ml,水浴加热回流1 h,抽滤。滤渣挥干溶剂后,加水50 ml,50~60℃水浴加热1 h后过滤,此滤液在试管及滤纸片上做多糖、有机酸、皂苷、苷类、酚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预试验。
  1.2.5 检查方法根据供试液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类型,选择各类成分特有专属的化学反应,如颜色反应、沉淀反应等做系统化学成分预试。
  
  
  2 结果与分析
  
  大叶胡颓子根、茎粗粉的石油醚提取液、95%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的预试结果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大叶胡颓子根的石油醚提取液中含有甾体或三萜类,未检测到油脂和挥发油;在95%乙醇提取液中含有酚类、鞣质、有机酸、甾体、和强心苷,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黄酮,未检测到生物碱、蒽醌、香豆素与萜类内酯;水提取液中含有糖及苷类、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皂苷和酚类、鞣质,未检测到生物碱。大叶胡颓子茎的石油醚提取液中含有甾体或三萜类,未检测到油脂和挥发油;在95%乙醇提取液中含有黄酮、有机酸、甾体、蒽醌、香豆素与萜类内酯和强心苷;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酚类、鞣质,未检测到生物碱;水提取液中含有糖及苷类、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和皂苷,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酚类、鞣质,未检测到生物碱。
  
  
  3 小结与讨论
  
  大叶胡颓子根、茎中均含有三萜类(或甾体)、糖及苷类、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皂苷、甾体和强心苷等化学成分。
  根中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黄酮,而茎的黄酮反应明显,在滤纸上进行三氯化铝反应时,显橙黄色荧光,说明是黄酮类而非二氢黄酮类。在盐酸一锌粉反应中,加锌粉、不加锌粉均为红棕色,可能有花色素存在。根中未检测到蒽醌、香豆素与萜类内酯,而茎的反应比较明显。说明根与茎在化学成分类型及其含量上存在着差异。
  本课题组对大叶胡颓子根、茎进行抗菌作用研究时,发现其醇提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抑菌作用。本文的化学成分预试验,显示其中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这些都说明大叶胡颓子是值得深入研究、开发利用的海滨盐生植物。
其他文献
施用化肥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表明:在所有影响茶叶产量增长的因素中,肥料的贡献率最大。但随着化肥在茶园中的大量使用,不仅出现了明显的“报酬递减现象”,而且导致了茶叶品质下降和生态环境污染。虽然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的建设,化肥施用量有所降低,但氮肥施用量过大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主要因为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经济作物,施用氮肥能有效抑制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提高茶叶
期刊
游离小孢子是直接从花药或花蕾中游离出来的天然分散的单倍体细胞。游离小孢子培养是直接培养植物小孢子,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染色体组加倍后直接获得遗传上纯合的双单倍体株系,从而大大简化常规育种自交纯合程序,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蔬菜新品种选育。
期刊
摘 要:通过体外抑菌测定和盆栽生物测定研究了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效果。体外抑菌测定结果表明:甲壳胺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50mg/L浓度下,甲壳胺对菌丝生长先表现出促进作用但最终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达到400mg/L和800mg/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分别达到83.75%和89.77%。盆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甲壳胺诱导辣椒抗疫病的最佳施药浓度为12000×叶/20000×
期刊
摘要:选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和18.3%的0pera乳油防治花生苗期病害和叶斑病,结果表明:防治花生苗期病害,666.7m2用百泰48g,Opera 32-48ml,第1次用药后14天的防效为76.32%-84.21%;防治叶斑病,666.7m2用百泰32-48g、Opera 16-48ml,第2次用药后15天防效达80.29%-82.23%;对花生安全。  关键词:百泰;Opera;花生苗期病
期刊
摘要:以龙葵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分离到2个长度不同的编码Ⅱ类MT(金属硫蛋白)的CDNA克隆SorMT2a(EU760481)和SorMT2c(EU760483),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SorMT2a和pROKⅡ-SorMT2c,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并通过PCR验证了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野生植株相比,转SorMT2a和SorMT2c基因烟草对镉的耐受性不同,有的转SorMT
期刊
摘要: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山东诸城通过推行“五位一体”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模式把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效果,但“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应加强农村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体系建设,通过提升政府统筹规划意识与主导作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创新能力,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与力量整合水平,提升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综合素质等途径,促
期刊
中图分类号:S512.104.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4-0011-02    山东农业大学小麦栽培研究室与滕州市农业局组成小麦高产攻关协作组,在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建立小麦高产攻关田,2009年麦收,经农业部组织专家实打验收,3.42亩济麦22小麦亩产789.9 kg。近几年,山东农业大学小麦栽培研究室还与兖州市农业局、鄄城县农业局组成协作组,利用多个品种创
期刊
摘要:我国淡水鱼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有涨渡湖黄颡、泰山赤鳞鱼等10种。本文介绍我国淡水鱼类资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分析涨渡湖黄颡鱼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探讨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对策,并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推荐性标准、区域专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原产地域湿地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涨渡湖
期刊
摘要:就秋冬春连续严重干旱对冬小麦生育前期根系发育及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条件下,单株次生根数、主茎次生根数、一级分蘖次生根数显著减少,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其中主茎次生根数减少和根系活力降低的程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小麦;秋冬春连续干旱;根系发育;生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S512.1+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
期刊
摘要:为了更大发挥杂交水稻F。代的杂种优势,在杂交水稻F。代制种技术模式上进行研究得出: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的父母本666.7m2基本苗19万,666.7m2喷洒赤霉素25g,666.7m2制种产量达到313.4 kg。  关键词:Ⅱ优1511;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基本苗;激素“920”  中图分类号:S511.03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4-0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