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的自我控制及其培养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它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也是儿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本文主要就幼儿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自我控制;培养
  
  所谓自我控制指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平衡发展过程,自我意识、自我强化是儿童人格系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在积极的自我控制中个性得以和谐发展,从而在各方面的活动中,儿童能够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在活动中行为方面的专注、有恒、独立、尝试、创造、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一、自我控制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个体从幼稚、依赖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人形成良好的个性极为重要,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儿童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人格品质的发展。也是儿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适应社会、独立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具有创造性,灵活机智,同时又具备一定监控、调节能力,已成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特别在当今社会培养灵活应变和创造力,增强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已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的、必备的素质。研究表明,幼儿期正是自我控制开始产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心理与教育的研究集中反映了这样一些事实,即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任性、依赖性强、坚持性差、孤僻和胆子小等不良的个性特点。如我们与日本福冈教育大学合作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家长最担心孩子任性;我们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幼儿自我调节的延迟满足的水平与策略要高于我国幼儿。这与教育的培养目标差距较大。个体良好行为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因此,研究学前期儿童的自我控制,在理论上,有利于揭示儿童的高级心理活动——自我控制对其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作用,为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理论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在实践上,对于发挥儿童的自觉性、独立性、主动性,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决心和恒心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影响幼儿自我控制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成熟,随着儿童大脑皮质的迅速发展,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也逐渐发展起来,这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生理的前提,随之而来的就是以下其他各方面的影响。
  (一)注意、语言与自控
  1.注意与自控
  Rothbart及其同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认为,一岁末时开始出现的集中注意的能力是努力控制的基础。Krakow、Kopp、Vaughn的研究也发现,12―30个月间的注意水平可以对24个月的自控能力作出推断。Kochanska、Murry等人的研究发现,9个月的婴儿集中注意的能力与12个月时的努力控制水平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这有可能是由于幼儿在12―33个月之间的发展,认知、经验等因素逐渐发挥了它们对自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3岁以后,虽然注意已不能对自控做出有效的预测。但是,注意能力的高低,仍能通过对自控策略发生重要影响,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具体项目上的自控水平。
  2.语言与自控
  语言与自控的关系非常密切。心理学家们就言语指导在儿童自我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儿童自我言语指导和成人言语指导。维果斯基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观察发现,儿童经常在游戏或从事一项活动时自言自语,他称之为“自我言语”,这种自我言语可以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便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许多研究证实,自我言语是重要的自我调节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儿童监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鲁利亚研究发现,3岁以下幼儿还不能对他们自己的自我言语指导作出恰当的反应,直到5岁,儿童才能像成人那样对自己的言语作出恰当的反应。她认为,这一年龄是儿童自我言语调节成为自我控制有力手段的阶段。鲁利亚还认为,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更精通于通过自我指导来解决手头的问题。
  研究证明儿童自我言语指导有利于其控制自己的行为(R.M.利伯特等,1983)。成人的言语指导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也有影响。Mischel在“延迟满足”实验中发现,如果儿童得到成人的言语指导——“想有趣的事”来分散其对奖品的注意力,即使奖品在场的条件下,也能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延缓。Mechenbaum等人的实验也有类似结论:在父母控制中,父母如给儿童有效的言语指导,可增强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父母抚养方式与自控
  虽然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自控有着生物学的基础,但和许多其它的气质因素一样,它也可以被经验所改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早期的亲子关系。父母的影响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父母的抚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一直为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目前,普遍得到认可的教养方式有三种,即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1.专制型
  专制的父母对孩子很严厉,极少流露感情或给予表扬;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有高的期望,并异常关注孩子能否达到行为标准。这类父母要求儿童无条件服从,常使用体罚、责备及嘲笑等。结果,儿童仍保持外在的道德定向,处于自我调节的依从水平,他们往往退缩、不友善、猜疑、易怨恨;回避同伴和新环境,男孩及女孩的自控水平都不高。
  2.放任型
  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一般是充满感情的,对孩子的行为较容忍,要求低,规定少;他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多采用情感惩罚而不是体罚或说理。这种教养方式也不能使儿童形成并维持自己的信念;这些儿童与专制型环境下的儿童极其相似,显得不成熟、退缩和不开心,且自尊心低,在三种方式中独立性及自我控制水平最低。
  3.民主型
  民主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感情和友好之情,注意根据儿童的需要与能力设立相应行为标准;对不合适行为进行严格限制,但主要采用说明、示范和其它的说理方式指导儿童的举止行为。这种非惩罚型的行为调节是引导性的。民主型父母的孩子能与人愉快地合作,能抵制诱惑且富于社会责任感,他们较之另两类儿童,更富于自我信赖和自我控制,具有内在的行为自律准则。显然,最可能促使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教养模式是权威型的。
  (三)情感因素与自控
  情感对儿童行为起着“行或止”的功能,它对儿童的特定行为发出可否接受的信号,内疚感和同情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
  大约在3~4岁,当儿童抵制不住诱惑或违反了所知的规则时,他们开始体验到内疚感,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与外在标准的不一致。当儿童开始因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意愿而内疚时,自我调节的内在控制则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同情也似乎出现于3~4岁左右,同情意味着儿童能够认同另一个人的情感,并感受这种情感,他们常常以一些特定的行为来表现他们的同情,例如,看到同伴摔倒时可能会哭起来。年龄较大的儿童与成人在并未做错事但意识到他们本该防止或制止不好的事件时,也能体验到同情和内疚感。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
  
  前面阐述了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注意与语言因素、父母抚养方式、情感因素等,那么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呢?
  (一)指导幼儿形成有效维持注意的认知策略
  研究发现,注意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自控水平。如在延迟满足任务中,如果教儿童一些分散注意的技巧,如叫儿童闭上眼睛、唱歌、游戏等,让幼儿学会不去想渴望得到的东西的特征,或把这些东西诱人的地方想象为不能吃不能用的东西是有效的方法,如把香喷喷的面包想象为棉花、云彩。使其注意力不集中于奖品,儿童的自控成绩就会大幅提高[6]。缺乏自控力的幼儿不能等待一段时间以得到更想得到的东西。实验表明,通过想象、自我暗示等认知策略的训练,可有效促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教育中可采用类似的方法来指导或训练幼儿,促进其自我控制的发展。
  (二)指导幼儿学会使用“自我言语”
  语言与自控的关系非常密切。有这样一个例子,幼儿从事一段枯燥乏味的抄写任务后可以得到一样可爱的玩具,工作时会有“小丑”玩具来打扰他们。实验者事先告诉幼儿不能看小丑先生。实验者教一组幼儿在工作时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工作,我不要看小丑先生”。另一组幼儿未授予此法,结果前一组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远比后一组幼儿好,这说明“自我言语”能提高自我控制水平。教育者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会使用“自我言语”,促进其自我控制的发展。
  (三)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弗拉博格(Fraiberg,1977)认为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儿童自控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对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进而逐步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力。在具体的情况下,不同的人所采取的控制手段和方法不同,对自己心理或行为的控制程度也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自控水平,构成了各不相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了帮助幼儿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教育者要加强幼儿的自我意识。
  1.多给幼儿提供做决定的机会
  加强自我控制的一个途径是多给幼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以增强他的控制感。幼儿园生活中存在大量为3—6岁幼儿力所能及的作决定的机会。比如:“你想吃水果还是吃面包?”“你想画画还是想玩积木?”“今天你愿帮老师准备餐具吗?”等类似问题都是有效选择。但要注意,教师必须做好接受幼儿决定的准备,因为即使幼儿选择了拒绝也是可以的。对于必须要做得就不必让幼儿选择,否则教师就会为难了。如天气比较冷带幼儿去户外活动时,教师最好不要问:“你愿意穿上外套吗?”而应该说:“今天天气冷,你要想到户外去玩,就得穿外套”。
  幼儿做出决定后让其体验后果也是很重要的。维奇(Veatch,1977)指出,如果一旦幼儿做出决定就依从他的决定,这会教会幼儿作出负责的选择。当一个幼儿决定不吃点心时,就不必在点心拿来后劝他改变主意。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由自信心而产生的自尊感也能加强自我控制。相信自己能力的幼儿容易接受命令和控制自己,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用和强大。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简单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赏识和信任,树立其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其精神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就是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近来有些学者把这句话概括为赏识和信任孩子。教师的言行对幼儿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作用。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幼儿的信任和支持,幼儿也会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支持的话语中,重新树立起自信。
  (2)注重实践,因材施教,激发其自信心。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幼儿无论在家或在幼儿园,我们都应该为其创设些自我锻炼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家长或老师分碗筷、收拾玩具等。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幼儿相互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最好,并展示自己的成果,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在注重实践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折纸活动中,对待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先折出印痕来;对待能力一般的幼儿,只需在难点上加以指导;对待能力强的幼儿,可先引导看示意图学习折纸。这样,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而要求不同、指导不同,经过幼儿自身的努力都完成了任务,使幼儿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激发了自信心。
  (3)体验成功,表扬鼓励,增强其自信心。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地积极体验会增强幼儿学习动机,激发幼儿再尝试的欲望。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不同的目标,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但是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再努力,也很难实现,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使幼儿意识到,与以前相比,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
  (四)指导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情绪调节技能
  情绪体验在自我控制中起着“行或止”的作用,太多因调节失败所导致的不良情绪体验,可能使幼儿陷入“失控感”。失控感常常还伴有生理、心理上的变化。所以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提高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教师应根据个体差异指导幼儿认识新环境,引导总结经验;对受失控干扰的幼儿则应给予控制干预方法的指导。
  (五)指导父母建立有效的抚养方式
  研究发现,父母不同的抚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儿童通过接受父母的教养方式施加给他们的教育影响,继承并获得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习惯,并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根据西方和中国心理学者的研究,父母应该争取做个“民主型”父母。因为民主型的父母坚定、自信、轻松而有判断力。对孩子的要求既明确又严格,他们的严格要求使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较少因犯错误而受到父母的惩罚。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让孩子感到爱和关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情绪稳定而乐观的孩子。做个民主型的父母,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使儿童自我控制得以良好发展的必要。我们知道,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他们选择不同教育方式的关键因素,这就提醒我们应提高母亲的文化修养,加强对父母、尤其是母亲教育方式的研究和干预工作,以便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身心发展环境,使得学前期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顺利进行,并为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与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60.
  [2] 方俊明.认识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许政援等.3-6岁幼儿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发展的因素〔j〕.心理学报,1987,(1).
  [4]肖晓莹.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简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
  [5]杨慧芳,刘金花.西方对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
  [6] 杨慧芳,刘金花.西方对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其他文献
正确选购家用打印机中计在1996年春天到来之际,中国的家用电脑市场开始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厂商相继推出了专门为家庭设计、针对消费市场的消费类电脑产品,IBM的Aptiva、宏基的
全省水产工作套议胜利结束了。会议贯彻中央〔1988〕1号文件和全国水产工作会议、全国渔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1987年全省的水产工作,交流了经验,讨论和确定了1988年水产工作的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有四个模型参数,现有研究认为其无关联,且全程守恒。通过虚拟系统在初始时刻的状态,基于第一时刻输出值应与期望值接近的原则,采用遗传算法找到了参数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必须创新阅读环境、推荐优秀图书,加强阅读指导、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书评活动及搞好馆藏建设,以提高和强化其德育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专线业务例如FR、ATM、DDN、X.25、PDH专线、SDH专线、IPSecVPN、MPLSVPN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并且给运营商带来了诸多问题,需
大规模降解中性条件下的染料废水是染料废水处理的难点之一。设计、制备了新型羟基取代酞菁钴(CoTHPc)催化剂,对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Siesta软件模拟了CoTHPc与酸性红G(AR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谢钦2011年5月3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此次会晤成果中与电力行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如下:
水产供销企业的领导人都说:“现在商品竞争激烈,买卖难做”。就此说法谈谈商品竞争问题。
我省水产供销企业的改革,是1984年阿城会议之后全面展开的。此后,于1986年开过一次地、市水产供销公司经理座谈会,交流了经验,部署了工作。近一年多来.各级水产供销企业基本上是处
我省耕地面积少,靠挖塘养鱼发展渔业的路是走不通的。但是,我省水资源丰富,江河众多,建国以来,我们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水库遍布全省各市、地、州,渠堰也很多,具有发展集约化养鱼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