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同学们也许更怵写景的作文。这不奇怪,写人或记事的文章叙述的就是平凡生活中的人与事,再不会写作文,记流水账总会吧?没准,一篇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就这么神奇地诞生了!
写景物,靠这招可不成。好在有不少的范文可以参照,在你抓狂时可帮一把。但这招并不能次次奏效,毕竟景物描写可不是照葫芦画瓢能成的。于是,要么千景一面,没有地方特色;要么只按季节顺序,套路满满的;要么景物干巴巴,缺少情趣。
这次,老师就来教你几个写景妙招,保你今后写景无忧。
一、關注身边小景,写日常生活常见的景物
孩子们,睁开眼睛,看看窗外的风景,也许你会怦然心动;走出家门,欣赏着那山那水,也许你会心旷神怡;换个视角,就连自然界的风云雨电也会带来生活情趣。如:
“哗哗,哗哗。”一阵大雨从天而降,那声音好像美妙的交响曲。马路上人山人海,大街上开出了一朵朵伞花:红的、绿的、蓝的……就像一幅水彩画。
下雨,常见吧?跳出“雨前、雨中、雨后”的套路,写由雨中伞而产生的联想,够童趣!“就像一幅水彩画”,这不就是写荷花的常用句吗?化用它来写雨中的伞再合适不过。
再看看我们在雨中的活动:
大雨过后,我和彭搏走在操场上。
彭搏胖乎乎的大手在操场上比画着:“你看,操场上的水沟像不像我国的‘水系流域图’?”
“真像,那黄色的水沟就是黄河,那个黄沙洞就是黄河上游,清水是长江。”
嗬,于是我们沿着“长江”来到了一个小水滩边;接着,走过了“鄱阳湖”;最后,我们踏遍中国的“水系流域”,进了教室。
孩子们,这操场可不是大家熟悉的水泥地,而是原生态的大地。一下雨,操场上被雨水冲刷的沟沟坎坎便泥水泛滥,于是便有了同学们童趣的想象。
二、跳出四季套路,写某一时间段的景物
按四季变化来写景物,能写出景物因时间而来的变化。如三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小兴安岭》表现的就是“一年四季景色诱人”这一特点。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方法易学。我们甚至可以将它移植到写“家乡小河”“门前的池塘”“××的公园”等景物上。
到了高年级,如果还用这方法来写景,就很容易落入俗套,难以突出某一时间段的景物之美。不如跳出四季的套路,单写某一个时间段的景物,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就抓住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晴”“偶尔下点小雪”的特点来写,这是泉城济南的冬天特有的。在写景时,我们也要抓住某一个时间段的景物特点来写,就能写出独一无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如:
鄱阳湖的水退了,而那些低洼地带所残留下来的水却奇迹般地形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塘。
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倒映在水中,水中也出现了一个又圆又亮的太阳。一阵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碧波,水中的太阳也荡漾起来,既像一堆闪闪发亮的金子,又像一块撒满了眨着眼睛的星星的小天空。咦,圆圆的太阳怎么一下子变弯了,成了一个弯弯的月牙儿?原来是风儿在跟它嬉戏呢。
水塘平常,但这样的“水塘”却是鄱阳湖冬天所特有的。如果我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身边景物,写出它在某一个时间段的样子及变化,不也很有意思吗?
三、借助修辞手法,“实景+联想”再现美景
如果你擅长写景,老师猜你一定拥有写景神器——修辞手法。比如,以上例文中就用到了比喻、拟人。有了它们的帮助,景物描写一定不会干巴巴、缺少情趣。
没错,要想让美景在读者面前再现,修辞手法不可少。不信,我们来读读以下两个句子。
A.河水清澈,可以看到农民牵着牛走过的影子。
B.镜子一般的水面上,倒映着远处被人牵着的牛,作为背景的天空已有些泛红……
相对来说,第二个句子更美,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面”比作“镜子”,写出了它的平静,还巧妙地利用倒影来引出了另一种景物——牵牛而过的画面,就像一幅写意画一样充满着美感。要是拟人、排比也来凑热闹,画面上的景物还要更加丰富。
当然,不管是哪种修辞手法,最终都离不开由观察实景而来的联想。因此,用修辞手法来再现景物之美的秘密在于“实景+联想”。
孩子们,试试这三大写景妙招,一定会让笔下的景物美美的。
写景物,靠这招可不成。好在有不少的范文可以参照,在你抓狂时可帮一把。但这招并不能次次奏效,毕竟景物描写可不是照葫芦画瓢能成的。于是,要么千景一面,没有地方特色;要么只按季节顺序,套路满满的;要么景物干巴巴,缺少情趣。
这次,老师就来教你几个写景妙招,保你今后写景无忧。
一、關注身边小景,写日常生活常见的景物
孩子们,睁开眼睛,看看窗外的风景,也许你会怦然心动;走出家门,欣赏着那山那水,也许你会心旷神怡;换个视角,就连自然界的风云雨电也会带来生活情趣。如:
“哗哗,哗哗。”一阵大雨从天而降,那声音好像美妙的交响曲。马路上人山人海,大街上开出了一朵朵伞花:红的、绿的、蓝的……就像一幅水彩画。
下雨,常见吧?跳出“雨前、雨中、雨后”的套路,写由雨中伞而产生的联想,够童趣!“就像一幅水彩画”,这不就是写荷花的常用句吗?化用它来写雨中的伞再合适不过。
再看看我们在雨中的活动:
大雨过后,我和彭搏走在操场上。
彭搏胖乎乎的大手在操场上比画着:“你看,操场上的水沟像不像我国的‘水系流域图’?”
“真像,那黄色的水沟就是黄河,那个黄沙洞就是黄河上游,清水是长江。”
嗬,于是我们沿着“长江”来到了一个小水滩边;接着,走过了“鄱阳湖”;最后,我们踏遍中国的“水系流域”,进了教室。
孩子们,这操场可不是大家熟悉的水泥地,而是原生态的大地。一下雨,操场上被雨水冲刷的沟沟坎坎便泥水泛滥,于是便有了同学们童趣的想象。
二、跳出四季套路,写某一时间段的景物
按四季变化来写景物,能写出景物因时间而来的变化。如三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小兴安岭》表现的就是“一年四季景色诱人”这一特点。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方法易学。我们甚至可以将它移植到写“家乡小河”“门前的池塘”“××的公园”等景物上。
到了高年级,如果还用这方法来写景,就很容易落入俗套,难以突出某一时间段的景物之美。不如跳出四季的套路,单写某一个时间段的景物,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就抓住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晴”“偶尔下点小雪”的特点来写,这是泉城济南的冬天特有的。在写景时,我们也要抓住某一个时间段的景物特点来写,就能写出独一无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如:
鄱阳湖的水退了,而那些低洼地带所残留下来的水却奇迹般地形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塘。
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倒映在水中,水中也出现了一个又圆又亮的太阳。一阵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碧波,水中的太阳也荡漾起来,既像一堆闪闪发亮的金子,又像一块撒满了眨着眼睛的星星的小天空。咦,圆圆的太阳怎么一下子变弯了,成了一个弯弯的月牙儿?原来是风儿在跟它嬉戏呢。
水塘平常,但这样的“水塘”却是鄱阳湖冬天所特有的。如果我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身边景物,写出它在某一个时间段的样子及变化,不也很有意思吗?
三、借助修辞手法,“实景+联想”再现美景
如果你擅长写景,老师猜你一定拥有写景神器——修辞手法。比如,以上例文中就用到了比喻、拟人。有了它们的帮助,景物描写一定不会干巴巴、缺少情趣。
没错,要想让美景在读者面前再现,修辞手法不可少。不信,我们来读读以下两个句子。
A.河水清澈,可以看到农民牵着牛走过的影子。
B.镜子一般的水面上,倒映着远处被人牵着的牛,作为背景的天空已有些泛红……
相对来说,第二个句子更美,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面”比作“镜子”,写出了它的平静,还巧妙地利用倒影来引出了另一种景物——牵牛而过的画面,就像一幅写意画一样充满着美感。要是拟人、排比也来凑热闹,画面上的景物还要更加丰富。
当然,不管是哪种修辞手法,最终都离不开由观察实景而来的联想。因此,用修辞手法来再现景物之美的秘密在于“实景+联想”。
孩子们,试试这三大写景妙招,一定会让笔下的景物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