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把“枯燥”的减法计算转化成了“好玩”的规律探寻之旅,“平淡”的计算练习变得“一波三折”,充盈着思考,充满了趣味,使得学生“喜欢这样算”.
【关键词】 枯燥;规律;好玩;方法;活动经验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在学习完“20以内”的数加减法后,整理与复习的练习环节,教材中出现了这样的两组题:
11 - 2 = ? 18 - 9 = ?
12 - 1 = ? 19 - 8 = ?
让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很快算出了得数,都是9和11.
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哦,我发现了把第一个算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和减去的一位数上的那个数字做了调换就正好是第二个算式了.
生:我还发现:两组算式的得数都是9和11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把每组题中其中一个算式中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减去的一位数的那个数做个调换就可以得到另一个算式,而且得数不是9就是11.那么,大家大胆地猜想一下,这会是一个规律吗?
学生意见不一.
生:举例验证.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一样,那怎么办?
师:好主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可以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试一试.
学生举例验证,全班交流.
师:举例子是一种最好的验证方法,只要有一个反例,就能证明这个猜想是错的.
生(1):我举的是13 - 6和16 - 3,得数不是9或11.所以,这里没有规律.
生(2):我举的是13 - 4与14 - 3,得数是9和11,我觉得是个规律
生(3):我举的是15 - 6与16 - 5,得数也是9和11,我觉得也是个规律
生(4):我举的例子是15 - 8和18 - 5,得数不是9和11.不是规律
师:学生边说老师边整理:板书“例子(2)和(3)放在一起,(1)和(4)放在在一起
(2)13 - 4 = 9 (3)15 - 6 = 9 (1)13 - 6 = 7 (4)15 - 8 = 7
14 - 3 = 11 16 - 5 = 11 16 - 3 = 13 18 - 5 = 13
这时,有人突然大喊:老师,我发现了,要调换的那两个数还必须是相邻数.
师:是这样吗?老师让这个大喊的学生上讲台指着黑板上的算式对大家讲:在他的提醒下,同学们果然发现要调换的两个数是相邻数,而另一组(1)和(4)中要调换的两个数不是相邻数.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观察和发现:要想让上面的算式有规律存在,还得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除了两个数字交换外,这两个数字还必须是相邻数,得数才是9或11.
师:是不是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再不需要仔细看算式,能不假思索地写上得数9和11了?
生:这还要看总数够减的算式得数才是11,不够减的算式得数是9,不能随便乱写.
师:同学们真细心,会观察,考虑的真全面.
生:老师,我补充. 你看上面的11-2,如果不假思索,死记硬背是9和11,得数随便写个11,怎么能对呢. 11 - 2 = 11,难道算出来的部分还能等于总数11吗?
师,(评价)哎呀!你真是个会反思,会学习的好孩子. 你对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理解的真准确!你一句质疑,一扬眉一吐气,就感觉数学特别的讲理.
(老师顺便介绍科学家袁隆平小时候上课老爱问老师这是“为什么”的故事,可老师总说,没有为什么,生硬地就让他坐下. 可即从那以后,袁隆平爷爷就认为数学原来不讲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和刚才陆志远同学的质疑,那你们觉得数学到底讲理还是不讲理?
生:当然讲理了,不讲理的话就要做好多错题的.
师:同学们,陆志远的发现和提醒对我们今天的学习贡献大不大呀?生:大.
师:今天的探索又是谁举出了反例促使我们的观察思考更仔细更深入的呢?生:是谭泽宇,王志气.
师:这些同学的思考非常有价值.
(来,让我们齐唱小苹果,把这首歌送给这几名同学)
同学们放松了一会之后.
师:回想我们刚才发现的算式特征和变化规律,再思考是不是符合这些特征的算式都可以呢?我们还需要——举例验证.
(学生再次举例验证)
生:(情不自禁)啊,我写了这么多,有意思!
师:展示同学们写出的算式,点评过后.
师:同学们再看这道算式:1( ) - 8 = 9,这个括号里应该填几?
生:是8的相邻数7.
生:9加8等于17.
师:两种思考都合理,特别是第一名同学把我们刚才经过验证得到的规律用上了,做得又对又快!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看看:1( ) - ( ) = 11.
生:12 - 1 = 11.
生:只要是相邻数都可以填. 这样就多了.
师:请同学们写出来,看谁写得多?
生:我写了3个.
生:我写了6个,全写完了.
叮铃铃……(下课)
老师,下节课是什么课,我最喜欢上数学了,数学真好玩……
思 考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对人的心智产生挑战,学生正是攻克一个个数学难关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做法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
上述教学,把“枯燥”的减法计算转化成了“好玩”的规律探寻之旅,“平淡”的计算练习变得“一波三折”,充盈着思考,充满了趣味,使得学生“喜欢这样算”!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规律”的得出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体验,是“猜想——验证”过程中的一次次“眉头紧锁”与“恍然大悟”,是探究过程中累积下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活动经验.
【关键词】 枯燥;规律;好玩;方法;活动经验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在学习完“20以内”的数加减法后,整理与复习的练习环节,教材中出现了这样的两组题:
11 - 2 = ? 18 - 9 = ?
12 - 1 = ? 19 - 8 = ?
让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很快算出了得数,都是9和11.
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哦,我发现了把第一个算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和减去的一位数上的那个数字做了调换就正好是第二个算式了.
生:我还发现:两组算式的得数都是9和11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把每组题中其中一个算式中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减去的一位数的那个数做个调换就可以得到另一个算式,而且得数不是9就是11.那么,大家大胆地猜想一下,这会是一个规律吗?
学生意见不一.
生:举例验证.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一样,那怎么办?
师:好主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可以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试一试.
学生举例验证,全班交流.
师:举例子是一种最好的验证方法,只要有一个反例,就能证明这个猜想是错的.
生(1):我举的是13 - 6和16 - 3,得数不是9或11.所以,这里没有规律.
生(2):我举的是13 - 4与14 - 3,得数是9和11,我觉得是个规律
生(3):我举的是15 - 6与16 - 5,得数也是9和11,我觉得也是个规律
生(4):我举的例子是15 - 8和18 - 5,得数不是9和11.不是规律
师:学生边说老师边整理:板书“例子(2)和(3)放在一起,(1)和(4)放在在一起
(2)13 - 4 = 9 (3)15 - 6 = 9 (1)13 - 6 = 7 (4)15 - 8 = 7
14 - 3 = 11 16 - 5 = 11 16 - 3 = 13 18 - 5 = 13
这时,有人突然大喊:老师,我发现了,要调换的那两个数还必须是相邻数.
师:是这样吗?老师让这个大喊的学生上讲台指着黑板上的算式对大家讲:在他的提醒下,同学们果然发现要调换的两个数是相邻数,而另一组(1)和(4)中要调换的两个数不是相邻数.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观察和发现:要想让上面的算式有规律存在,还得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除了两个数字交换外,这两个数字还必须是相邻数,得数才是9或11.
师:是不是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再不需要仔细看算式,能不假思索地写上得数9和11了?
生:这还要看总数够减的算式得数才是11,不够减的算式得数是9,不能随便乱写.
师:同学们真细心,会观察,考虑的真全面.
生:老师,我补充. 你看上面的11-2,如果不假思索,死记硬背是9和11,得数随便写个11,怎么能对呢. 11 - 2 = 11,难道算出来的部分还能等于总数11吗?
师,(评价)哎呀!你真是个会反思,会学习的好孩子. 你对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理解的真准确!你一句质疑,一扬眉一吐气,就感觉数学特别的讲理.
(老师顺便介绍科学家袁隆平小时候上课老爱问老师这是“为什么”的故事,可老师总说,没有为什么,生硬地就让他坐下. 可即从那以后,袁隆平爷爷就认为数学原来不讲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和刚才陆志远同学的质疑,那你们觉得数学到底讲理还是不讲理?
生:当然讲理了,不讲理的话就要做好多错题的.
师:同学们,陆志远的发现和提醒对我们今天的学习贡献大不大呀?生:大.
师:今天的探索又是谁举出了反例促使我们的观察思考更仔细更深入的呢?生:是谭泽宇,王志气.
师:这些同学的思考非常有价值.
(来,让我们齐唱小苹果,把这首歌送给这几名同学)
同学们放松了一会之后.
师:回想我们刚才发现的算式特征和变化规律,再思考是不是符合这些特征的算式都可以呢?我们还需要——举例验证.
(学生再次举例验证)
生:(情不自禁)啊,我写了这么多,有意思!
师:展示同学们写出的算式,点评过后.
师:同学们再看这道算式:1( ) - 8 = 9,这个括号里应该填几?
生:是8的相邻数7.
生:9加8等于17.
师:两种思考都合理,特别是第一名同学把我们刚才经过验证得到的规律用上了,做得又对又快!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看看:1( ) - ( ) = 11.
生:12 - 1 = 11.
生:只要是相邻数都可以填. 这样就多了.
师:请同学们写出来,看谁写得多?
生:我写了3个.
生:我写了6个,全写完了.
叮铃铃……(下课)
老师,下节课是什么课,我最喜欢上数学了,数学真好玩……
思 考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对人的心智产生挑战,学生正是攻克一个个数学难关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做法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
上述教学,把“枯燥”的减法计算转化成了“好玩”的规律探寻之旅,“平淡”的计算练习变得“一波三折”,充盈着思考,充满了趣味,使得学生“喜欢这样算”!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规律”的得出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体验,是“猜想——验证”过程中的一次次“眉头紧锁”与“恍然大悟”,是探究过程中累积下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