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2日,欧洲QE正式启动,万亿欧元的放水,必将导致欧元兑美元大幅贬值,贵金属开始报复性反弹。那么,做多资源股的机会是否来临,我们是否应该提前布局才是王道?
历史经验表明,2009年期间,由于量化宽松对资源类价格上涨反映到股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1664点到3478点上证指数涨幅为109%,而行业涨幅排名居前的三个分别为煤炭、有色跟黄金概念,区间涨幅分别为252%、215%和184%。
但是,目前市场似乎对资源品是否能够出现大行情还未形成共识。自2014年7月21日以来,煤炭和有色行业的涨幅不仅远远落后于金融行业,也落后于上证综合指数的涨幅。
有观点担忧资源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上市公司业绩未必能够出现好转,因此,他们继续看淡煤炭、有色等行业。
但是,我们也在看到一些看似产能过剩的行业已经出现了转机。继英国石油和美国康菲石油稍早前宣布裁员等减少支出措施后,石油巨头法国道达尔、意大利埃尼公司等日前纷纷表示,未来将减少石油领域的相关投资和业务;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则表示本财年将关闭其40%的美国页岩油井。
因此,在能源巨头纷纷“瘦身”、长期可能影响原油供应量的影响下,目前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未来或有所缓解。
研究过往巴菲特买石油股的逻辑,我们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巴菲特投资能源,这里既有能源行业的独特魅力,亦有能源公司的个性价值。现在来看,能源的过剩永远是相对的,从历史及发展的眼光来看,能源的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在每一次经济低谷期,能源价格相对便宜,把握了周期的每一次低点买入,在经济高潮期抛售,就够赚得盆满钵满。
芒格在2013年一次圆桌会议上对油价的长期上涨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油价绝对会回归到供应极度短缺和高价的轨道上,进口石油对美国人来说不是老虎,而是朋友。地下石油开采与否是国家行为,是否存在能够完全取代石油的替代物仍然不明确,而美国的石油储量终究会用完。”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也出现了石油过剩,当时美国人仍需要全球找原油,如果当时美国政府发行1500亿美元的超长期债券,则可以购得1500亿桶的原油作为储备。芒格认为,美国能源政策制定者一定会追溯过往,借鉴历史的经验。长期来看,油价一定会比现在高得多,尽管美国出现了页岩气热潮,但这只是市场大趋势下的一个意外。巴菲特和芒格的共同观点是,美国依旧会回到举债购买石油的轨道上来,从而推高原油价格。
所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当下在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周期的低点上,我们认为投资资源品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战略性布局的机会。关键是投资者有没有耐心持有它们,一直等到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历史经验表明,2009年期间,由于量化宽松对资源类价格上涨反映到股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1664点到3478点上证指数涨幅为109%,而行业涨幅排名居前的三个分别为煤炭、有色跟黄金概念,区间涨幅分别为252%、215%和184%。
但是,目前市场似乎对资源品是否能够出现大行情还未形成共识。自2014年7月21日以来,煤炭和有色行业的涨幅不仅远远落后于金融行业,也落后于上证综合指数的涨幅。
有观点担忧资源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上市公司业绩未必能够出现好转,因此,他们继续看淡煤炭、有色等行业。
但是,我们也在看到一些看似产能过剩的行业已经出现了转机。继英国石油和美国康菲石油稍早前宣布裁员等减少支出措施后,石油巨头法国道达尔、意大利埃尼公司等日前纷纷表示,未来将减少石油领域的相关投资和业务;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则表示本财年将关闭其40%的美国页岩油井。
因此,在能源巨头纷纷“瘦身”、长期可能影响原油供应量的影响下,目前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未来或有所缓解。
研究过往巴菲特买石油股的逻辑,我们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巴菲特投资能源,这里既有能源行业的独特魅力,亦有能源公司的个性价值。现在来看,能源的过剩永远是相对的,从历史及发展的眼光来看,能源的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在每一次经济低谷期,能源价格相对便宜,把握了周期的每一次低点买入,在经济高潮期抛售,就够赚得盆满钵满。
芒格在2013年一次圆桌会议上对油价的长期上涨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油价绝对会回归到供应极度短缺和高价的轨道上,进口石油对美国人来说不是老虎,而是朋友。地下石油开采与否是国家行为,是否存在能够完全取代石油的替代物仍然不明确,而美国的石油储量终究会用完。”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也出现了石油过剩,当时美国人仍需要全球找原油,如果当时美国政府发行1500亿美元的超长期债券,则可以购得1500亿桶的原油作为储备。芒格认为,美国能源政策制定者一定会追溯过往,借鉴历史的经验。长期来看,油价一定会比现在高得多,尽管美国出现了页岩气热潮,但这只是市场大趋势下的一个意外。巴菲特和芒格的共同观点是,美国依旧会回到举债购买石油的轨道上来,从而推高原油价格。
所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当下在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周期的低点上,我们认为投资资源品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战略性布局的机会。关键是投资者有没有耐心持有它们,一直等到经济的复苏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