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念、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技能。随着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挖掘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德育元素案例,以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态度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变得日益重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不仅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同时还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高校,大学计算机,思政
一、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仅使各国经济一体化,还把各国的文化和观念引入我国。对中国文化的信心,不仅有利于把握国家政治文化所体现的新时代内涵,而且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信心建设工作。然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快速发展,使世界逐渐形成命运共同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高校要在思想阵地上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建设,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巩固大学生团结奋斗的重要保障[1]。将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相结合,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高校应围绕这一内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也有利于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和同化,对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意识和阵地信心起着重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教学团队作为思想的媒介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建设[2]。
二、课程德育元素的探索
(一)提升教师思想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这就要求计算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在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3]。面对学生复杂的思想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必须改变,需要全体教师共同管理和整体合力。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计算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从而找到二者的内在契合点,不仅可以丰富计算机课程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由于青年学生,尤其是计算机学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而频繁地接触到西方话语。网络上发表和转载的负面文章,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我国高等计算机教学中,指导大学生辨别是非是十分必要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全球相关领域发展状况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建立爱国情怀,奠定未来成长目标。
(三)德育知识点挖掘
高校计算机学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积极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价,并将教学环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其次,对计算机理论课教材进行修订,打造内容丰富、形式活跃、大众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再次,要转变计算机理论课教学模式,采用研究式、主题式、参与式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网上研究、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活动,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方位、立体多视角的教学有效形式,促进计算机思政课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习惯,督促学生文明上网,遵纪守法。在知识讲授上,计算机课程蕴含着我国计算机发展当中的巨大成就、杰出人物事迹等,教师通过结合这些实例介绍知识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上机环节中,教师更要要求学生遵守机房使用规范,爱护机房设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三、实施方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的通识教育课程,非常适合协同政治思想理论进行授课。该课程面向多学科进行授课,整个教学团队不仅要统一教学目标,还要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 [4]。融入思政元素以后,教师在备课时,也要将我国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对计算机领域的影响加入到课堂当中。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展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吸引同学自主进行学习[5,6]。
1.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法制”、“文明”及“自制”。教师有责任指引学生知法守法,文明上网,并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态度散漫的现象做出规范,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
2.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我国在计算机发展、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成就及杰出人物,在讲课过程中逐步的渗透给学生。通过课程育人,教师让学生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刻苦钻研,不怕困难;让学生明白这种科研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中国的科技充满自信,对中国的发展充满自信。教师应追逐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真人真事感召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激励学生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向着大师的方向前进。
3.教学团队要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理想信念、政治经济等入手,形成案例教学。教师甄选与计算机相关的核心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一点点了解在我国计算机发展过程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全球地位的变化,了解中國领导人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学团队建立教师 “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小组。团队教师周期性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彼此交流学习心得。
5.教学过程增加国产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实验计算机中安装适合的国产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实验中了解并熟悉国产软件的特性,让学生更具国产化信心。学生现在是国产软件的使用者,将来就是中国品牌的建设者。
除此之外,还要构建计算机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库。构建一个以计算机教学资源类型多样化为特征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反映中西价值观的计算机教学思想政治资料、计算机思想政治背景知识材料、计算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件,计算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成绩测试题等。所有资源都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
四、结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注意力放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上。然而时代在逐步发展,高校为国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专业技术人员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拉开序幕,教师逐步提高在课程当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意识。《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也变得尤为重要。本课程经过改革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可以扩展教学内容,加入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相关探索,并避免了刻板、生硬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基金项目:本项目系2020年吉林大学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大学计算机“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参考文献:
[1]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86-90.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7(1):43-46.
[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8-05-03.
[4]李培,刘擎,白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立体思政体系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21(01):93-96.
[5]中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中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0(11): 119.
[6]孙剑斐.高校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教育天地,2019(9):185-186.
(作者简介:黄玥,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关键词:高校,大学计算机,思政
一、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仅使各国经济一体化,还把各国的文化和观念引入我国。对中国文化的信心,不仅有利于把握国家政治文化所体现的新时代内涵,而且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信心建设工作。然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快速发展,使世界逐渐形成命运共同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高校要在思想阵地上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建设,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巩固大学生团结奋斗的重要保障[1]。将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相结合,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高校应围绕这一内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也有利于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和同化,对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意识和阵地信心起着重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教学团队作为思想的媒介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建设[2]。
二、课程德育元素的探索
(一)提升教师思想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这就要求计算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在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3]。面对学生复杂的思想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必须改变,需要全体教师共同管理和整体合力。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计算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从而找到二者的内在契合点,不仅可以丰富计算机课程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由于青年学生,尤其是计算机学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而频繁地接触到西方话语。网络上发表和转载的负面文章,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我国高等计算机教学中,指导大学生辨别是非是十分必要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全球相关领域发展状况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建立爱国情怀,奠定未来成长目标。
(三)德育知识点挖掘
高校计算机学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积极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价,并将教学环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其次,对计算机理论课教材进行修订,打造内容丰富、形式活跃、大众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再次,要转变计算机理论课教学模式,采用研究式、主题式、参与式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网上研究、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活动,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方位、立体多视角的教学有效形式,促进计算机思政课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习惯,督促学生文明上网,遵纪守法。在知识讲授上,计算机课程蕴含着我国计算机发展当中的巨大成就、杰出人物事迹等,教师通过结合这些实例介绍知识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上机环节中,教师更要要求学生遵守机房使用规范,爱护机房设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三、实施方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的通识教育课程,非常适合协同政治思想理论进行授课。该课程面向多学科进行授课,整个教学团队不仅要统一教学目标,还要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 [4]。融入思政元素以后,教师在备课时,也要将我国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对计算机领域的影响加入到课堂当中。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展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吸引同学自主进行学习[5,6]。
1.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法制”、“文明”及“自制”。教师有责任指引学生知法守法,文明上网,并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态度散漫的现象做出规范,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
2.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我国在计算机发展、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成就及杰出人物,在讲课过程中逐步的渗透给学生。通过课程育人,教师让学生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刻苦钻研,不怕困难;让学生明白这种科研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中国的科技充满自信,对中国的发展充满自信。教师应追逐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真人真事感召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激励学生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向着大师的方向前进。
3.教学团队要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理想信念、政治经济等入手,形成案例教学。教师甄选与计算机相关的核心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一点点了解在我国计算机发展过程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全球地位的变化,了解中國领导人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学团队建立教师 “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小组。团队教师周期性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彼此交流学习心得。
5.教学过程增加国产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实验计算机中安装适合的国产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实验中了解并熟悉国产软件的特性,让学生更具国产化信心。学生现在是国产软件的使用者,将来就是中国品牌的建设者。
除此之外,还要构建计算机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库。构建一个以计算机教学资源类型多样化为特征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反映中西价值观的计算机教学思想政治资料、计算机思想政治背景知识材料、计算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件,计算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成绩测试题等。所有资源都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
四、结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注意力放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上。然而时代在逐步发展,高校为国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专业技术人员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拉开序幕,教师逐步提高在课程当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意识。《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也变得尤为重要。本课程经过改革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可以扩展教学内容,加入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相关探索,并避免了刻板、生硬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基金项目:本项目系2020年吉林大学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大学计算机“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参考文献:
[1]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86-90.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7(1):43-46.
[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8-05-03.
[4]李培,刘擎,白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立体思政体系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21(01):93-96.
[5]中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中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0(11): 119.
[6]孙剑斐.高校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教育天地,2019(9):185-186.
(作者简介:黄玥,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