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教育研究表明:0-6岁是幼儿语言习得的迅速时期,特别是3-6岁被称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阶段恰恰是在幼儿园期,在幼儿园如何营造适合幼儿语言运用语言发展的环境一直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问题。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不能单纯以幼儿的词汇量多少、语句的记忆量多少来衡量,主要是看能否清楚地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必要掌握的句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方法来促进幼儿这方面的发展,让幼儿的语言发展走向自由和谐的阳光地带。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
回顾幼儿园的语言教育,现实中不免还存在着老师讲、幼儿听,老师说、幼儿做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如:幼儿午餐时禁止幼儿随意讲话,要“安静”午餐,幼儿在玩积木时老师也不能让他们“大声喧哗”……好象这样才是培养乖孩子的有效手段,而事实上,这些时候往往是幼儿学会交流,懂得交际的很好时机。要知道幼儿回答错一个问题不要紧,但如果剥夺了幼儿自由发言的机会那是非常可怕的。总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屏弃老师语言霸权的现象,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让幼儿敢于说、乐于说。
二、鼓励、引导幼儿说自己想说而说不正确的话
幼儿掌握的语句寥寥无几,比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知的东西要少得多。因此,就造成了在许多时候幼儿想表达却无法正常表达。这时,我们应留心幼儿的表情和动作,并结合幼儿所处的环境,判断幼儿此时想表达什么,然后教师尝试用幼儿的语气引导幼儿讲出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说完他想说的话。这样,既教会了幼儿新字词的运用,又表达了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目的。
三、利用角色游戏,丰富幼儿语言素材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角色游戏不但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环境,而且使幼儿在“小社会”中尽情地使用交往语言,这样的活动,每周2-3次的角色游戏,为幼儿语言的运用提供了积极有效的环境,也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角色游戏评价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最佳环节。例如:你们在玩游戏时碰到了哪些困难?小朋友会说:我们超市里的包装袋没有了,打电话通知厂家给我们送来,我们已解决了困难。娃娃家厨房里的东西不够多,来了客人茶杯、碗碟都不够。那怎么办呢?可回家收集或制作一点。当顾客的小朋友游戏结束后要把物品归回原处,幼儿园当“小老师”的不能滥发小红花、五角星……
通过玩角色游戏使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使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四、在故事欣赏时学习、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每一次给幼儿讲故事,我都注意让幼儿从故事中汲取丰富的语言材料,如,在讲完故事《大象救兔子》后,我问幼儿:“三只小兔在树林里玩得怎么样?”(很高兴)“从树林里窜出一只怎么样的老虎?”(凶猛)“这只老虎对小兔怎么样?”(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三只小兔是怎样向前跑的?”(飞快)并进一步让幼儿懂得每一个词的意思;在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中,我让幼儿掌握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等词语。这些内容丰富有趣,能激发幼儿情感的作品不仅在智力和情感上满足了幼儿的需求,更在不知不觉中大大丰富了幼儿对词汇的需求量。
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讲述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每天吃过中饭,我便组织一个小型故事会,请几个口语能力强的幼儿上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然后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这种榜样的作用带动了其他的幼儿,他们都非常乐意上来讲上几句。这种形式给幼儿提供了进行语言交际的好机会,使每位幼儿都有一份成功感,因而幼儿表达时非常主动,非常积极,他们用自己的词汇去组织语言,幼儿的连贯性语言得到了发展,表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利用现代信息渠道让幼儿交流。幼儿对于一些动画片非常感兴趣,他们往往一边看一边讲,很是起劲。这时,我特意地留下一点时间让幼儿去说,让他们说说对奥特曼的看法,让他们讲讲最喜欢谁,是大头儿子还是小头爸爸?幼儿在表达他们的看法的同时语言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3)通过美工活动引导幼儿讲述。幼儿在美工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创造精神得以发挥,头脑中孕育了各种的故事情节。比如,幼儿画蚂蚁的家,从幼儿的画中可以看出蚂蚁的生活情况,这时,让幼儿把自己画好的画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再适时地对幼儿的语言进行补充和纠正,幼儿的表达能力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语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孩子和成人一样,也需要社会交往。三四岁的幼儿都会对小朋友发生兴趣,愿意和大家亲近。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营建良好的氛围,我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幼儿一定会走好语言发展的第一步!
一、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
回顾幼儿园的语言教育,现实中不免还存在着老师讲、幼儿听,老师说、幼儿做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如:幼儿午餐时禁止幼儿随意讲话,要“安静”午餐,幼儿在玩积木时老师也不能让他们“大声喧哗”……好象这样才是培养乖孩子的有效手段,而事实上,这些时候往往是幼儿学会交流,懂得交际的很好时机。要知道幼儿回答错一个问题不要紧,但如果剥夺了幼儿自由发言的机会那是非常可怕的。总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屏弃老师语言霸权的现象,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让幼儿敢于说、乐于说。
二、鼓励、引导幼儿说自己想说而说不正确的话
幼儿掌握的语句寥寥无几,比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知的东西要少得多。因此,就造成了在许多时候幼儿想表达却无法正常表达。这时,我们应留心幼儿的表情和动作,并结合幼儿所处的环境,判断幼儿此时想表达什么,然后教师尝试用幼儿的语气引导幼儿讲出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说完他想说的话。这样,既教会了幼儿新字词的运用,又表达了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目的。
三、利用角色游戏,丰富幼儿语言素材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角色游戏不但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环境,而且使幼儿在“小社会”中尽情地使用交往语言,这样的活动,每周2-3次的角色游戏,为幼儿语言的运用提供了积极有效的环境,也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角色游戏评价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最佳环节。例如:你们在玩游戏时碰到了哪些困难?小朋友会说:我们超市里的包装袋没有了,打电话通知厂家给我们送来,我们已解决了困难。娃娃家厨房里的东西不够多,来了客人茶杯、碗碟都不够。那怎么办呢?可回家收集或制作一点。当顾客的小朋友游戏结束后要把物品归回原处,幼儿园当“小老师”的不能滥发小红花、五角星……
通过玩角色游戏使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使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四、在故事欣赏时学习、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每一次给幼儿讲故事,我都注意让幼儿从故事中汲取丰富的语言材料,如,在讲完故事《大象救兔子》后,我问幼儿:“三只小兔在树林里玩得怎么样?”(很高兴)“从树林里窜出一只怎么样的老虎?”(凶猛)“这只老虎对小兔怎么样?”(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三只小兔是怎样向前跑的?”(飞快)并进一步让幼儿懂得每一个词的意思;在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中,我让幼儿掌握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等词语。这些内容丰富有趣,能激发幼儿情感的作品不仅在智力和情感上满足了幼儿的需求,更在不知不觉中大大丰富了幼儿对词汇的需求量。
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讲述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每天吃过中饭,我便组织一个小型故事会,请几个口语能力强的幼儿上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然后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这种榜样的作用带动了其他的幼儿,他们都非常乐意上来讲上几句。这种形式给幼儿提供了进行语言交际的好机会,使每位幼儿都有一份成功感,因而幼儿表达时非常主动,非常积极,他们用自己的词汇去组织语言,幼儿的连贯性语言得到了发展,表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利用现代信息渠道让幼儿交流。幼儿对于一些动画片非常感兴趣,他们往往一边看一边讲,很是起劲。这时,我特意地留下一点时间让幼儿去说,让他们说说对奥特曼的看法,让他们讲讲最喜欢谁,是大头儿子还是小头爸爸?幼儿在表达他们的看法的同时语言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3)通过美工活动引导幼儿讲述。幼儿在美工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创造精神得以发挥,头脑中孕育了各种的故事情节。比如,幼儿画蚂蚁的家,从幼儿的画中可以看出蚂蚁的生活情况,这时,让幼儿把自己画好的画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再适时地对幼儿的语言进行补充和纠正,幼儿的表达能力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语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孩子和成人一样,也需要社会交往。三四岁的幼儿都会对小朋友发生兴趣,愿意和大家亲近。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营建良好的氛围,我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幼儿一定会走好语言发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