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与此相应的是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多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现代建筑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借以本文作者的施工经验与长年的知识积累,逐步形成了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系统认知,并对其中的防水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钢筋连接施工、屋面施工四个方面的施工新技术和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和人员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认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新技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日益残酷,如何能够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常青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诚然,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保证关键的施工技术设备引领时代潮流,站在行业的排头位置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提高科技水平来大幅改善工程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是卓有成效的途径。尽管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质量有了可喜的发展,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个别单项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也相对有了较大提高,但就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目前的建筑技术依旧不够发达,建筑业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用密集劳务的传统的产业性质,并没有获得本质的改观。加快科技成果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有效转化、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整体推进施工企业技术改革、大力提高建筑技术整体水平的高效方法就是牢牢抓住科技进步的方向不动摇,将科学的管理、过硬的技术水平、成功的科技成果深入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并争取在建筑业的全方面进行推广和展开。
一 施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就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施工工程中迅速更新的技术和工艺为传统的施工技术增添不少新的活力,这些新动力的出现,助推了施工企业向更高质量工程前进的步伐。新的工艺和技术突破了以前施工技术无法解决的某些技术瓶颈,新施工设备和新施工工艺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使施工企业的发展空前高涨。主要体现在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它不僅降低了施工工程成本、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程作业时间,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增加了工程效益,为施工项目和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势力量。根据建设部的规定,目前我国重点推广的建筑业新技术有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等十项新技术。
二 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一)防水施工
概念上来讲,防水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工程中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在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多道设防防排并用、复合防水、节点密封的原则,综合考虑后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屋面防水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布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附加层法施工→三元乙丙卷材与基层涂专用胶→晾胶→卷材铺贴收头粘接→卷材接头密封→蓄水试验→防水层验收→做保护层。而本文所记叙的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新技术。基本处理完成后,分遍涂布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的涂膜,即涂料干燥成膜后,顺次涂布再一遍涂料。涂料铺设方向理论上来讲应该互相垂直,最顶层涂层厚度应大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能有涂料流淌和存积水的情况发生。
外墙防水应该用加气砼砖墙进行施工,主要是为了防止抹灰层有开裂空鼓的事故发生。加气砼砌块墙体在抹灰施工前,应在不同材料界面中间悬挂牢靠的钢丝网,之后方可进行基面处理,涂刷的浆体应含有20%左右的108胶水、 15%的水泥,基面处理完成后就能开始抹灰层施工了。砌筑墙体时应使用含水均匀的砌块,其横向和竖向灰缝厚度应掌握在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正常情况下应三次砌到顶,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之后的防水层施工中,应在找平层上呈“十”字形涂刷厚度3mm的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并淋水养护,这在施工完成后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众所周知,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比较复杂的放热反应,一旦反应产生的热量过多导致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最大极限值,混凝土就会开裂。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反应热引起的温度升高、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度差值和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大范围的温度裂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方面的关键问题。
大体积混凝上采用分段浇筑工艺施工完成之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表面的抹压,并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将表面裂缝迅速弥合。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抹压密实后还要及时的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并覆盖如岩棉被、草帘等保温性材料。其他季节施工时,或者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或者等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浇灌二十厘米到三十厘米深的水层。养护期间还要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温差过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温度裂的出现。
潮湿环境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大于七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大于十四天。
(三)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应严格参照钢筋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进行控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直径d>32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搭接焊接头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钢筋搭接焊宜采用双面焊。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焊接前,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使接头受力性能良好。
较为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是直螺纹接头连接,钢筋等强螺纹接头(滚轧)适用于一切抗震设防和非抗震设防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尤其适用于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和延性的重要结构。粗直径、不同直径钢筋连接、两根固定钢筋之间的对接、弯折钢筋、超长水平钢筋的连接钢筋笼的对接、钢结构与钢筋的连接、型钢柱与梁主筋相交时,可利用焊在钢板上的螺母连接钢筋。
当接头连接完成后,应该由质检人员对接头进行分批检验。检验方法大致如下: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个单位,每次随机抽检一个单位,钢筋连接合格率要求为100%。
(四)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应遵循“合理设防、放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防水和排水,以维护室内正常环境,免遭雨雪寝蚀。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平瓦、油毡瓦等材料。
结束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出现,我们应该结合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大胆应用之,为建筑企业的发展不断增添活力。在我们更进一步大力发展施工技术,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对建筑业新技术的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加以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要求,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惭嗣信.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现代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新技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日益残酷,如何能够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常青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诚然,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保证关键的施工技术设备引领时代潮流,站在行业的排头位置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提高科技水平来大幅改善工程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是卓有成效的途径。尽管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质量有了可喜的发展,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个别单项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也相对有了较大提高,但就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目前的建筑技术依旧不够发达,建筑业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用密集劳务的传统的产业性质,并没有获得本质的改观。加快科技成果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有效转化、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整体推进施工企业技术改革、大力提高建筑技术整体水平的高效方法就是牢牢抓住科技进步的方向不动摇,将科学的管理、过硬的技术水平、成功的科技成果深入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并争取在建筑业的全方面进行推广和展开。
一 施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就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施工工程中迅速更新的技术和工艺为传统的施工技术增添不少新的活力,这些新动力的出现,助推了施工企业向更高质量工程前进的步伐。新的工艺和技术突破了以前施工技术无法解决的某些技术瓶颈,新施工设备和新施工工艺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使施工企业的发展空前高涨。主要体现在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它不僅降低了施工工程成本、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程作业时间,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增加了工程效益,为施工项目和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势力量。根据建设部的规定,目前我国重点推广的建筑业新技术有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等十项新技术。
二 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一)防水施工
概念上来讲,防水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工程中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在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多道设防防排并用、复合防水、节点密封的原则,综合考虑后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屋面防水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布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附加层法施工→三元乙丙卷材与基层涂专用胶→晾胶→卷材铺贴收头粘接→卷材接头密封→蓄水试验→防水层验收→做保护层。而本文所记叙的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新技术。基本处理完成后,分遍涂布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的涂膜,即涂料干燥成膜后,顺次涂布再一遍涂料。涂料铺设方向理论上来讲应该互相垂直,最顶层涂层厚度应大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能有涂料流淌和存积水的情况发生。
外墙防水应该用加气砼砖墙进行施工,主要是为了防止抹灰层有开裂空鼓的事故发生。加气砼砌块墙体在抹灰施工前,应在不同材料界面中间悬挂牢靠的钢丝网,之后方可进行基面处理,涂刷的浆体应含有20%左右的108胶水、 15%的水泥,基面处理完成后就能开始抹灰层施工了。砌筑墙体时应使用含水均匀的砌块,其横向和竖向灰缝厚度应掌握在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正常情况下应三次砌到顶,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之后的防水层施工中,应在找平层上呈“十”字形涂刷厚度3mm的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并淋水养护,这在施工完成后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众所周知,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比较复杂的放热反应,一旦反应产生的热量过多导致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最大极限值,混凝土就会开裂。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反应热引起的温度升高、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度差值和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大范围的温度裂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方面的关键问题。
大体积混凝上采用分段浇筑工艺施工完成之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表面的抹压,并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将表面裂缝迅速弥合。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抹压密实后还要及时的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并覆盖如岩棉被、草帘等保温性材料。其他季节施工时,或者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或者等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浇灌二十厘米到三十厘米深的水层。养护期间还要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温差过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温度裂的出现。
潮湿环境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大于七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大于十四天。
(三)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应严格参照钢筋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进行控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直径d>32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搭接焊接头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钢筋搭接焊宜采用双面焊。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焊接前,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使接头受力性能良好。
较为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是直螺纹接头连接,钢筋等强螺纹接头(滚轧)适用于一切抗震设防和非抗震设防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尤其适用于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和延性的重要结构。粗直径、不同直径钢筋连接、两根固定钢筋之间的对接、弯折钢筋、超长水平钢筋的连接钢筋笼的对接、钢结构与钢筋的连接、型钢柱与梁主筋相交时,可利用焊在钢板上的螺母连接钢筋。
当接头连接完成后,应该由质检人员对接头进行分批检验。检验方法大致如下: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个单位,每次随机抽检一个单位,钢筋连接合格率要求为100%。
(四)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应遵循“合理设防、放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防水和排水,以维护室内正常环境,免遭雨雪寝蚀。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平瓦、油毡瓦等材料。
结束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出现,我们应该结合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大胆应用之,为建筑企业的发展不断增添活力。在我们更进一步大力发展施工技术,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对建筑业新技术的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加以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要求,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惭嗣信.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现代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