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高考综合题例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数及其应用是数学高考舞台上必唱“主角”之一,命题人往往将导数内容和传统的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出背景新颖、能力要求广泛的综合试题,借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它体现了导数作为工具在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上的优越性,同时也体现了“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问题”的命题理念.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对高考中导数的考查进行分析,供复习参考.
  
  一、全面考查相关概念和方法, 凸显导数的工具价值
  
  高考对导数的考查定位是作为解决初等数学问题的工具,侧重于考查导数在函数与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运用导数的有关知识,研究函数最值问题.这一直是高考长考不衰的热点内容.②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研究曲线的切线斜率问题也是导数的一个重要作用,并且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③运用导数的有关知识,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是导数的又一重点应用,在高考中所占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
  【例1】 (2005福建高考)已知函数f(x)=x3+bx2+cx+d的图象过点P (0,2),且在点M (-1, f (-1))处的切线方程是6x-y+7=0; (1)求函数y=f (x)的解析式; (2)求函数y=f (x)的单调区间.
  【分析】 此题通过切线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并且考查了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方法.
  【解答】 略.
  【例2】 (2007年全国高考文)设函数f(x)=2x3+3ax2+3bx+8c在x=1及x=2时取得极值.(Ⅰ)求a、b的值;(Ⅱ)若对于任意的x∈[0,3],都有f(x)<c2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其他文献
  
期刊
空集就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记号“Φ”表示.例如“平方的结果为负数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就是空集(如方程x2+1=0的实数根的全体就是空集).由于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所以空集Φ在解题中占有特殊地位,解题时必须处处注意.
期刊
一、考点聚焦    三角函数 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的定义和性质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和规律性,它和代数、几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研究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实际问题中也有着极广泛的应用。因而是高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近年高考,特别是2008年高考来分析,考查三角函数内容的形式与特点是:  (1)在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这些题淡化了
期刊
直线过定点问题,在近几年高考及各地模拟题中屡见不鲜.因其字母繁多,消元方向模糊,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笔者试图从一个典型题的赏析中,探索“二个参数,一个方程,一个目标”(简称211工程)的程序化方法,供大家参考.
期刊
概率知识引入高中数学课本,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它与各章知识交汇的学科内综合问题,以其新颖性、综合性而“闪亮登场”.正好体现了新高考能力立意及在知识网络交点处设计命题的精神,一些建立在函数、向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背景之上的概率问题也越来越体现出生命力.下面分类说明这类题型解法.    一、 概率问题与函数知识的交汇    【例1】 多项飞碟是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它是由抛靶机把碟靶(射击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凸现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1. 数学实践能力高考解读    考试大纲中以体现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有创新意识.它要求考生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
期刊
  
期刊
在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复习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强化训练为主。    一、回归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加强薄弱环节    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体中的线面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向量与三角、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每一单元选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点评。排查出前面复习中出现的易忘、易错点,加以矫正和补充。适当的时候,还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做到经常看,时常想,直至不错。每
期刊
一、选择题   1.定义集合运算:A⊙B={z|z= xy(x+y),z∈A,y∈B},设集合A={0,1},B={2,3},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0B.6C.12D.18
期刊
在求解立体几何问题时,常要遇到“想图、识图、用图”的困惑,有时仅凭抽象的空间想象总感觉难以想到,而屡屡通过实物模型观察也是不大现实的. 如果通过构造我们所熟悉的几何模型来求解,则能另辟蹊径,化难为易,驭繁为简.    一、构造对称求最值    【例1】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为正方形AA1B1B的中心,  在平面ABCD上取一点F,使EF与FC1和最小,则最小值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