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手术效果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张成骨术后的复发情况和手术效果。

方法

对9例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三维CT进行数字化测量及统计学分析。测量术前(T0)、牵张成骨术后(T1)及随访时(T2)双侧下颌升支高度、双侧下颌体部长度、颏前点至面中线距离,计算牵引延长后下颌骨的回缩复发率。

结果

T0、T1及T2的下颌骨升支患侧与健侧长度比例分别为(58.19±12.06)%、(87.09±17.92)%和(81.13±3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及T2的下颌骨体部患侧与健侧长度比例分别为(87.70±7.86)%、(90.69±5.77)%和(90.11±5.62)%,T0与T1和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及T2颏前点至面中线的距离分别为(13.66±3.28) mm、(4.926±1.75) mm和(6.616±1.8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为(22.80±9.73)%。

结论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下颌骨升支及体部长度确有不同程度的回缩,但下颌骨长度较术前仍有明显增长,术后面下部不对称性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眶距增宽症的病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临床诊断为眶距增宽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23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随访6个月至5年,复发1例。结论眶距增宽症通过手术治疗即可得到外观改善,学龄前期为手术最佳时机,效果稳定且不会影响到患儿心理发育。
目的探讨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PDT)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增殖和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进行体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将体外培养的KFB分成A、B、C、D4组,A组加入含ALA 4 mmol/L的培养液,避光培养5 h后,用光动力仪照射,能量密度64 J/cm2,B组加ALA,不照光;C组不加ALA,照光;D组不加ALA,不照光,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复杂眶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作用。方法6例复杂眶周骨折患者术前行CT扫描,将数据导入外科规划软件,3D重建及分割骨块后,利用健侧数据镜像后位置指导移位骨块复位,进行虚拟外科手术。在导航系统引导下,患者行骨折复位术,骨折块移动到预先设计的位置。术后CT测量评价导航精度及骨的对称性。结果通过导航系统将CT影像与术中解剖结构相匹配,误差在1 mm以内。所有患者在导航引导下
期刊
目的探究容貌美人群下颌骨美学特点和下颌角点美学定位,建立容貌美人群下颌骨三维测量数据库。方法选取整形医师和普通人员普遍认同的下颌骨漂亮志愿者14例,行头颅CT检查,利用Mimics18.0软件行颅面骨三维重建,测量能够体现下颌骨三维美学各参考点间距离、角度和比例,将测量数据导入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左右侧下颌骨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建立容貌美下颌骨动态资料库,数据经统
期刊
目的探讨改良"reading-man"procedure (RMP)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圆形缺损的效果和意义。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应用改良RMP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圆形缺损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6~83岁。在设计中,改良RMP皮瓣的中轴线短于RMP皮瓣的中轴线,其皮瓣一臂长为弧线(斧形皮瓣);不对称Z成形术中的两个皮瓣互相移位,斧形皮瓣覆盖圆形缺损,三角皮瓣修复供区缺损。皮
目的探讨"网球拍"状足底内侧逆行皮瓣修复前侧足底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网球拍"状足底内侧逆行皮瓣修复10例前足底缺损,缺损合并有骨、肌腱外露,皮瓣面积3.5 cm×2.0 cm至8.0 cm×4.0 cm,供区均植皮修复。结果10例皮瓣完全成活,供区均一期愈合,外观良好、瘢痕小。10例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足底创面外观恢复良好,皮瓣质地外形满意。足部
目的探讨手术优先(SFA)方案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进行SFA的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和颏成形术,术后2~4周开始正畸治疗。在手术前(T1)、手术后1周(T2)、手术后6个月(T3)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8例均对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平均疗程13.2个月。Po点和B点在T2较T1分别后退(7.74± 3.93) mm(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