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段时间,宏观调控风向忽变。央行“两率双降”,标志着中央拯救中小企业态度坚决,证监会等部门的“三道令牌”,堵住了那些认为中央不救股市人的嘴巴。但对于是否该救楼市,各界分歧巨大,从媒体言论观察,反对的声音远大于支持者。
关于救市与否,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笔者在此重点分析一下二套房贷政策。9月下旬,两位行业研究和协会的重要人物——顾云昌和朱中一,分别在两个大型论坛上谈及这一话题。其中顾云昌建议放弃这一政策,恢复房贷政策常态;朱中一所在的中房协向中央提交的建议中有一条是: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与二套房贷政策密切相关)。
首先要表明一个观点:在诸多房地产调控举措中,信贷政策对楼市影响最大。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离开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无论是企业开发,还是个人购房,都将受到极大钳制。按揭贷款制度,对于推动全世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作用甚巨。当然,如果房贷政策过于宽松,门槛过低,则会被投机者当成财务杠杆使用,从而制造房价泡沫,美国次级贷危机即源于此。
回顾近些年的房地产调控,房贷政策对于市场冷暖作用明显。作为地产调控第一炮,2003年“121号文”主要是紧缩房产信贷,结果在任志强万言书等业界反对声中,没能落实;2005年央行动真格,其结果是第二套住宅贷款首付大多由二成提高到三成,但由于个贷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抢业务纷纷推出花样繁多的房贷创新品种,致使政策大打折扣;直到2007年9月27日,第三次提高首付比例,二套房贷提至四成。
从房贷利率上分析,2004年10月步入加息周期,到2007年12月,累计加息9次,另外加上2005年3月那次单独调高房贷利率,个人房贷利率大幅攀升。几乎每次加息,都会引来一波提前还贷潮,说明购房人对利率变动是有反应的。然而其滞后效应非常明显。无论从加息还是提高首付分析,2003~2006年房贷政策偏宽松,直至2007年才明显收紧,一年当中连续加息6次,并出台二套房贷新政。于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房贷调控终于见效,楼市开始调整。
那么,现在是到了放松房贷政策的时候了吗?步入今年第三季度后,全国楼市变化明显,已由量跌阶段转入价滑时期,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环比增幅首次由正转负,标志着全国房价正式开始步入下跌通道。中央“防止房市大起大落”的态度是明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将要到来的是小落还是大落,尚难预测。
笔者认为,放松房贷政策要有一个提前量,若等到房价已经出现大跌的时候再施以援手,则晚矣。原因很简单,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滞后效应明显,房贷政策调节楼市亦相同。很多反对者认为,目前房价依然高位徘徊,此时若为二套房贷松绑,则投资投机客会重返市场,房价将继续飙升,甚至会彻底葬送业已取得的调控战果。
但是这些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房地产市场具有部分资产市场性质,心理预期决定着市场形态。而心理预期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正如前几年在市场走强的预期下,购房人并不太在意频频出台的调控政策,依然踊跃购房。同理,目前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不利的背景下,包括消费者、地产商、专家学者在内的各界都对楼市信心不足,不可能仅靠几个利好政策就能使投资投机者立即入市。
就二套房贷政策本身来说,抑制投机、打击投资是合理而正当的。而且,目前效果已开始显现:市场趋冷、后市看淡,绝大部分投机需求已消失,投资需求也被严重抑制。但在资产市场中,“羊群效应”绝不能等闲视之,现在的问题是合理的自住需求也陷于浓厚的持币观望,这肯定是当初政策制定者所不愿看到的。
从提高银行运营效益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考量。二套以上住宅购房者并非就是风险携带者,其实改善性购房群体的信用度是最高的,而且家庭收入比较稳定。反倒是房贷政策所鼓励的首次置业群体中,潜藏着较大的违约风险,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却通过证明造假或“啃老”而按揭购房者。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中央应该考虑放松房贷政策了。
关于救市与否,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笔者在此重点分析一下二套房贷政策。9月下旬,两位行业研究和协会的重要人物——顾云昌和朱中一,分别在两个大型论坛上谈及这一话题。其中顾云昌建议放弃这一政策,恢复房贷政策常态;朱中一所在的中房协向中央提交的建议中有一条是: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与二套房贷政策密切相关)。
首先要表明一个观点:在诸多房地产调控举措中,信贷政策对楼市影响最大。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离开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无论是企业开发,还是个人购房,都将受到极大钳制。按揭贷款制度,对于推动全世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作用甚巨。当然,如果房贷政策过于宽松,门槛过低,则会被投机者当成财务杠杆使用,从而制造房价泡沫,美国次级贷危机即源于此。
回顾近些年的房地产调控,房贷政策对于市场冷暖作用明显。作为地产调控第一炮,2003年“121号文”主要是紧缩房产信贷,结果在任志强万言书等业界反对声中,没能落实;2005年央行动真格,其结果是第二套住宅贷款首付大多由二成提高到三成,但由于个贷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抢业务纷纷推出花样繁多的房贷创新品种,致使政策大打折扣;直到2007年9月27日,第三次提高首付比例,二套房贷提至四成。
从房贷利率上分析,2004年10月步入加息周期,到2007年12月,累计加息9次,另外加上2005年3月那次单独调高房贷利率,个人房贷利率大幅攀升。几乎每次加息,都会引来一波提前还贷潮,说明购房人对利率变动是有反应的。然而其滞后效应非常明显。无论从加息还是提高首付分析,2003~2006年房贷政策偏宽松,直至2007年才明显收紧,一年当中连续加息6次,并出台二套房贷新政。于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房贷调控终于见效,楼市开始调整。
那么,现在是到了放松房贷政策的时候了吗?步入今年第三季度后,全国楼市变化明显,已由量跌阶段转入价滑时期,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环比增幅首次由正转负,标志着全国房价正式开始步入下跌通道。中央“防止房市大起大落”的态度是明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将要到来的是小落还是大落,尚难预测。
笔者认为,放松房贷政策要有一个提前量,若等到房价已经出现大跌的时候再施以援手,则晚矣。原因很简单,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滞后效应明显,房贷政策调节楼市亦相同。很多反对者认为,目前房价依然高位徘徊,此时若为二套房贷松绑,则投资投机客会重返市场,房价将继续飙升,甚至会彻底葬送业已取得的调控战果。
但是这些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房地产市场具有部分资产市场性质,心理预期决定着市场形态。而心理预期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正如前几年在市场走强的预期下,购房人并不太在意频频出台的调控政策,依然踊跃购房。同理,目前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不利的背景下,包括消费者、地产商、专家学者在内的各界都对楼市信心不足,不可能仅靠几个利好政策就能使投资投机者立即入市。
就二套房贷政策本身来说,抑制投机、打击投资是合理而正当的。而且,目前效果已开始显现:市场趋冷、后市看淡,绝大部分投机需求已消失,投资需求也被严重抑制。但在资产市场中,“羊群效应”绝不能等闲视之,现在的问题是合理的自住需求也陷于浓厚的持币观望,这肯定是当初政策制定者所不愿看到的。
从提高银行运营效益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考量。二套以上住宅购房者并非就是风险携带者,其实改善性购房群体的信用度是最高的,而且家庭收入比较稳定。反倒是房贷政策所鼓励的首次置业群体中,潜藏着较大的违约风险,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却通过证明造假或“啃老”而按揭购房者。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中央应该考虑放松房贷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