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管动静脉端侧吻合移植手术71例体会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造血管动静脉分流(AVG)血栓成因,分析如何保持其功能良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利用7-0 CV-7 Gore无损伤缝线在显微吻合放大镜下行人造血管动静脉端侧吻合移植手术患者共71例,其中男46例,女25例,年龄22~ 79岁。血液透析时间6个月~ 10年。回顾性分析AVG血栓性闭塞的成因。

结果

71例患者中,功能良好的有56例,发生静脉血栓15例,占比21.1%。发生AVG血栓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3~ 78岁,透析年龄6个月~ 10年。血栓形成中,透析过程中反复低血压者12例(占80%),超滤过度1例(6.7%),穿刺后血肿形成压迫内瘘致闭塞1例(占6.7%)。

结论

积极治疗糖尿病、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或射频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结合患者教育,减少透析超滤过多过快,是预防AVG内瘘闭塞血栓形成的重要预防措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6年2月,对2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切取皮瓣2.0 cm×2.5 cm~ 4.5 cm×5.0 cm,发出部位位于外踝上4.0~7.0 cm,供区采用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2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5~25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皮瓣
期刊
目的前瞻性总结穿支出肌点位置、穿支走行方向、走行距离、入皮点位置,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术前设计优化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腿前外侧区设计切取了58例股前外侧皮瓣,术前使用便携式多普勒探测穿支穿出点(出肌点,P点),术中观察了穿支离开出肌点后的走行、距离(穿支血管皮下段)及进入浅筋膜、真皮的位置(入皮点,P'点)。据此我们在大腿原髂髌线(A线)的后侧增加B线(髂前上
目的探讨逆行缝匠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的解剖与手术方法。方法用5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下肢标本,解剖观测缝匠肌的动脉来源、外径、走形、分布及吻合。取4侧新鲜尸体下肢标本进行动脉造影,观察缝匠肌肌内动脉吻合。设计逆行缝匠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结果营养动脉呈节段性进入缝匠肌,相邻节段动脉的分支在肌内形成链型吻合。节段动脉发出皮动脉和肌皮动脉营养缝匠肌及表面皮肤。隐动脉营养缝匠肌下2/5段,并参
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证实此术式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对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1例患者,手术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骨折复位满意后,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倒三角固定骨折。于股方肌止点处切取适合大小的股方肌骨瓣,沿股骨颈纵轴向头内及颈部开槽,将骨瓣插入股骨头内,无张力移植固定于股骨颈部。术后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术
目的探讨应用Free-style概念设计及切取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的可靠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21例小腿或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小腿Free-style穿支螺旋桨皮瓣进行修复。以多普勒超声确定距离创面最近的穿支,其中腓动脉穿支5例,胫后动脉穿支8例,胫前动脉穿支4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2例,未知名血管穿支2例,术中沿皮瓣一侧缘切开,确认穿支位置后,以此为皮瓣旋
目的探讨股前穿支接力皮瓣修复游离股前皮瓣供区创面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对8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行清创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供区行局部穿支接力皮瓣修复,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面积9.0 cm×6.0 cm~ 20.0 cm×11.0 cm,穿支接力皮瓣面积7.0 cm×3.0 cm~ 12.0 cm×7.0 cm。结果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接力穿支皮瓣成活,1例皮瓣
目的观察应用两种带蒂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从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共有46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病例均为除拇指外的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将手指末梢血运差需要再植手术及皮肤缺损面积大于4.0 cm ×3.0 cm的病例排除;并将所有患者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掌背动脉穿支皮瓣组28例,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组18例,术后对皮瓣的并
目的探讨以股前外侧螺旋桨皮瓣修复腹股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科采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螺旋桨皮瓣修复腹股沟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2~51岁,其中左侧3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5例为车祸伤,7例为重物砸伤,其中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合并骨折、神经、血管、肌肉损伤10例。创面面积9.0 cm×5.0 cm~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