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4种薏苡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来源 :现代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福建4种主要薏苡品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薏苡仁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为17.48%;薏苡仁氨基酸组成齐全,氨基酸含量最高为翠薏1号;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为亮氨酸,含量最低为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较为丰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大米.以AAS与CS为标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薏苡仁中的铁(Fe)、锌(Zn)含量丰富,高于大米;钙(Ca)、镁(Mg)、铜(Cu)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12.76 mg·kg-1、2.86 mg·kg-1、3.58 mg·kg-1,与大米含量相当;钠(Na)含量较低,为1.6 mg·kg-1,比大米低58%.福建四大产地的薏苡中,浦薏6号脂肪含量最高(6.4%),淀粉含量在59.90%~66.20%,其中浦薏6号的总淀粉含量最高(66.20%).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测定腊肉中生物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样品中8种生物胺进行了测定.采用0.4 mol·L-1的高氯酸作为提取溶剂,提取腊肉样品中的生物胺,提取液经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和超纯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4 nm.结果表明,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于25 min内能得到很好分离,各生物胺质量浓度在0.1~50 mg·L-1时与相应峰
以扬州市流通领域的三明治类糕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三明治中的致病菌及不同组分中微生物的短期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8个品种的三明治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3个品种三明治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均为10 CFU·g-1),1个品种三明治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含量为20 CFU·g-1),市售三明治类糕点的整体卫生状况良好,食品安全风险较低.三明治中菌落总数的贡献值大多来源于其鲜食蔬菜部分,分离自鲜食蔬菜部分的主要菌群和蔬菜自身优势内生菌一致
本文以桃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解加工桃汁,研究了不同果胶酶酶解桃浆对桃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并优化了果胶酶酶解桃浆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选择C酶作为试验用酶;当加酶量为0.09‰,酶解时间30.0 min,酶解温度47.0℃,出汁率提高了14.79%.
以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陈皮、甘草为辅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玫瑰茄、白砂糖、陈皮和甘草的添加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主要原辅材料的配比,其最适配比为:玫瑰茄2.0%,白砂糖7.0%,陈皮0.4%,甘草0.5%;产品的杀菌温度及时间分别为110℃和12 s.此条件下研制出的天然复合保健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并且具有助消化、理气化痰的功能.
微胶囊技术因具有保护活性、减少损失、改善物质稳定性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行业不断朝功能性方向发展,其中很大程度得益于微胶囊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常见的营养功能原料益生菌、油脂、维生素、矿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等微胶囊技术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腌鱼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氟甲腈.腌鱼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和吸附剂净化,以0.1%甲酸的甲醇溶液和0.1%甲酸的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淋洗液在BEH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25~10.0 n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1.0~10.0μg·kg-1添加范围内,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回收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猪肝中甲硝唑、甲硝唑代谢物、地美硝唑、二甲硝基咪唑-代谢物、洛硝哒唑和异丙硝唑类药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通过甲醇提取,C18柱净化,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前处理快捷简便,重现性好.
现如今,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高质量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为保证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要及时开展相应的食品检测工作,其中微生物检测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测的主要内容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并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促使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水平及质量的不断提升,进而可以更好地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研究牛奶中丙酸杆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本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纯化后的丙酸杆菌进行定量转化,完成筛选和鉴定方法设计.结果表明,在牛奶制备样品中能筛选出不同形态的丙酸杆菌,且产生丙酸的效果有所增加,利用牛奶作为培养基可促进丙酸的生成;以葡萄糖作为培养基,在240 h内生成的丙酸含量为7.0 g·L-1.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包装饮用水中的自然生长发育情况及菌落数值与吸光度值的关系,实现快速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数的目的,向包装饮用水中接种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每间隔一段时间从被污染水中吸取1 mL接种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培养后记录其菌落数量,绘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同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快速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的浓度,确定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R2=0.9978).此次研究为铜绿假单胞菌在包装饮用水中的生长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