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搅团”的草根记忆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同武

  “搅团”几乎是陕西独有的一种小吃。因为原料的粗简和制作的疲累,多见于农家饭桌。近年来被当做忆苦思甜的道具一样引进城中餐馆,曾经的农家大众食物慢慢有了小众的推广。
  “搅团”的原料是玉米粉。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包括陕西在内的十余省,现在已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陕西广种玉米,尤其是前四十年左右,“以粮为纲”,收了麦子种玉米,收了玉米种小麦,遍地的青纱帐。后来随着果树等经济作物的增加,种植面积有所减小,但仍然规模不小,且产量日高。
  既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那就必然要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在过去若干年,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缓慢的时候,粮食产量不高,加之其他的因素,能够留下来作为种粮人主要口粮的就是一些秋粮作物,比如玉米、红薯和一些豆类。这其中还就算玉米能做一些面食,加之产量相对较高,所以,农人们在一年的大多数光景里都以玉米为正餐。上顿下顿一日三餐都吃同一种食物,谁都会想变点花样出来,所以玉米就被变了法地做成饭食,比如玉米面馒头(窝窝头)、发糕、饸饹、玉米糁粥等,再就是做“搅团”。
  做“搅团”是个苦差事,烧一大锅开水,并保持持续沸腾,然后把玉米面一把一把地撒在锅里,一边撒一边用擀面杖搅拌,直到稀稠得当,再不撒面,但仍然要继续搅拌,直到搅得充分粘合,没有面疙瘩并煮熟为止。这就需要主妇一定得是一个利索的还有点力气的,否则越搅越稠越粘越费劲,但凡气力不足的早就得累趴下。另外要掌握撒面的数量、匀称程度和速度,才能保证粘合均匀不起疙瘩。当然,还得掌握好火候,火小了粘不住,火大了会发糊变焦,弄不好还会溅起热面团烫人呢。农村过去都是风箱烧火,这拉风箱的人也得掌握好轻重缓急,也很辛苦,只有两人配合好了,才可能做出一锅清香粘稠绵软的搅团来。
  搅团的吃法分三种:一是“漏鱼”,拿一个漏勺,下接一盆清水,把锅里的熟面团盛入漏勺,挤压,从下面的小孔漏出小面节,状似菱形,谓之面鱼。趁热持续漏一大盆,然后将水中的“鱼”盛入碗中,加入各种作料,食之滑爽可口。这种吃法需要现做现吃,不能存放;二是将热搅团直接盛入碗中,这是吃搅团的正宗。然后浇上提前准备好的辣子醋水,再缀以炒好的葱韭等,此刻,黄澄澄的搅团冒尖,鲜红的辣椒水流淌周边,活脱一个“水围城”的架势。再有碧绿鲜嫩的葱韭点缀提味,一碗之中,熱闹异常,乾坤尽显,足慰口腹;三是把锅中的搅团盛出晾晒在案板上,待冷却后划成小片,存放起来,可以在下顿饭或是翌日热了吃,谓之“煎搅团”。
  现在“搅团”是筵席的一个点缀,多数人都喜欢吃一小碗,那是尝鲜,是点心。而搅团的昔日,却是另一番景象……
  缺粮、更缺细粮的岁月里,为了果腹,也为了苦中作乐般地享受,农人们经常会做“搅团”,全家老小都馋涎欲滴地等着这碗难得的“调和饭”解解馋。但必须要说明的是,玉米这种食物,不能连续吃,不能多吃,不然会胃泛酸。另外它的营养、口味毕竟不如大米白面。就如“搅团”所提供的能量和热量而言,是很有限的。一大碗搅团下肚,由于体积的缘故,感觉上是饱了,但毕竟不瓷实,用不了多久很快又饿了。所以谐谑的农人把它称作“哄上坡”,即吃完一顿搅团,感觉腹中满满,赶快去劳作,可等到把车拉上坡,顿觉内急,“放水”之后,腹中空空,力气全无。呵呵。
  常年吃搅团的时候,总想着什么时候能不吃搅团了。现在吃不上搅团的时候,还老想着那一口。这是好事,惟愿所有的食物想吃就吃,想吃再吃。
  现在随着旅游的发达,尤其是各种以展示昔日农村场景为主题的景区,各种“农家乐”等,其中主打的餐饮必有“搅团”。游客中的城市人多半出身农村,看见搅团想起过去、味蕾思旧,必趋之若鹜,大呼过瘾,吃到了过去的味道。即便是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也因为健康养生的考虑,尝尝这口杂粮。当然,酸辣鲜香的口味,新鲜玉米面的清香也勾引着人们的馋虫。
  偶尔去吃一次搅团,换换口味,发发感慨,体味一下生活的沧桑,会感恩、满足。挺好。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平庸的人,生于这凡尘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喜欢,也没有那么多的厌恶,就好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说的:“我爱热闹,也爱冷清;爱群居,也爱独处”。我爱美食,也爱睡觉;爱下雨天里四处撒欢,也爱艳阳天里商场避暑。若非要我说出自己厌恶的事物,那便是满脸笑容之下虚伪的人心。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心机”。我思考着花花世界里令人困惑的人心,也冷眼旁观着人们的勾心斗角。我愿其他人能如我一样,没有复杂的观念,没
期刊
时光缝隙  夏日的波涛如期而至,层层叠叠的浪花打在斑驳的石阶上,旧时的光阴在老街的缝隙间弥漫开,随着此起彼伏的水击声在心中翻滚。这是一种意象般的情绪,也是一种发生着的真实。  每每站在沱江边上,回望滋润我生长的这座百年古镇,我的思绪常常被江水裹挟。她是我生命扎在泥土里的根,承载着人生的血脉、成长的疼痛、回忆的乡愁、生活的愿景。越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往泥土里扎得越深。在我耳边,仿佛浪打堤岸之声,是呱呱
期刊
黄土高原,沟壑万千,沟壑间的道道长梁,被祖辈们用脚夯实,以路的身份坚守,既承载着熙来攘往追利之人,也承载着质朴精神,亘古不变。天上,一轮红日高挂,看不到炊烟袅袅升起,只有携沙的风恣意呼啸,无情地灌入衣袖。  路上,正有一队行人,衣已褪色,虽破不旧。步伐缓慢却坚定有力,双眸紧闭,眼窝深陷——是盲人。  他们是盲人说书队,在生命的苦旅中挣扎却带笑。  说书时,他们最爱倚在墙上。身后有墙,心下有底。双手
期刊
【关键词】湘西风情 语言特色 《边城》 沈从文  【引言】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入选于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文章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特有风土人情。本文主要从《边城》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修辞手法,灵活多变的词类活用两方面来阐释《边城》独特的语言特色,体现出《边城》的独特之处。  何为语言艺术特
期刊
舅舅是一名县城医院的医生,去年凭着本事坐到了主治医师的位置。  寒假回老家的时候,外婆眼睛里都放着光带着笑,邻居阿婆阿婶们只要来串门,外婆的第一句话准是:“儿子现在有出息喽,都当上主治医师了。”邻居们眼睛眨巴两三下:“哎呀,这可不得了哇!工资不少呢!以后呀,你就等着享福!”外婆闻声笑得更灿烂。  又有邻居来了,外婆笑眯眯地继续说着,可是那个人点了根烟说:“高兴啥嘛,要给国家纳税的,工资越高纳的税越
期刊
夜里我总会想为什么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在老家,哪怕是过年,村里人都在干活,他们一年到头都扛着锄头,不是从家到地里,就是从地里回家。就连我也是,小学就在家对面的洼子地里上学,大学就得离家千里。奶奶说:“人的路越走越多,也越走越远,就像流着的河水一样。”  我读书的城市位于西北内陆,降雨量少,一年四季都是干干的,树叶没有墨绿色,花儿也没有大红大紫。在这座城市除了贯穿整个城市的黄河和一些人工沟渠外,很少能
期刊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后期,漓江出版社为当代作家出版自选散文集,一本是汪曾祺的,一本是我的。《自在独行》中精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散文。从那以后,我的散文就写的很少了。一是由于当年有人说我的散文比小说写得好,我不服气,所以从此以后不再写散文,专攻小说领域;二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流行长篇小说,中间余秋雨先生因《文化苦旅》红火了一些年,再后来长篇小说依旧是主流;三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精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华夏大地上有着不计其数的壮丽山河,若是我的足迹能编织成一张网,那捕捉到的便是与祖国的美好时光。醉·清雅西湖  我曾拜访过仲夏的西湖,也有幸见识到苏子瞻学士所言“大珠小珠乱入船”之情景。那时,我正在苏堤上漫步,堤下清冽的湖水挟走了暑气,偶有一叶小舟划去,尾部将镜面般的湖漾起千层涟漪。岸旁的荷花开得正盛,如果说腊梅有敢于在寒冬绽放的毅力,那这夏荷能在
期刊
“沙沙沙、沙沙沙”。一阵扫地声将我吵醒,翻开闹钟,时间为六点整,唉,我一声抱怨,离起床时间还有半小时呢,现在也睡不下了,只好难受地起床,去寻找这声音的来源。  简单洗漱后,顺着晨光,也聆听着声响,走近一条街道,远远地看见对面一块蓝布在随风飘扬。走近了,是一位穿着蓝色衣衫的老人在打扫街道,只见他动作舒缓,打扫井井有条,过了会儿,他停了下来,双手叉着腰,可能是他累了,又或许是他看见我了吧?这时我才仔细
期刊
甘宏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说起这个洋芋蛋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是生活必需品,是碟中菜,桌上餐,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在中国,光是它做出的菜就有30多道之多,尽管质地依然万变不离其宗,但样子却千奇百样,其色泽形状足以诱发中国的、世界的一家老小亲睐它,迷恋它。  马铃薯的名气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丰富多彩,最早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后引进,距现在约有8000年的历史,据说在5种名字的基础上根据它种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