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与体育教育的思考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初中是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关键期,体育教师作为领路人,理应做好这道题。从实践角度来说,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利于习惯的养成。为达成预期目标,需要教师从理论研究中汲取思路,从实务操作中积累经验,归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推动学生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初中体育;终身锻炼习惯;培养策略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初中教育改革。体育作为初中的重要学科,理应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教师依然采用授课方法,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即体育离自己渐行渐远。受错误观点的影响,学生会消极对待体育学习,自然不会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想扭转这个局面,需要教师明晰中考影响,发掘教学问题,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1.体育中考的负面影响
  从古至今,重文化轻体育的观念一直盛行,已经根植到每一个人心中。正因如此,学校才会以文化成绩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对体育教育持轻视的态度。为纠正这个错误思想,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其中就包括提高体育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为保住体育分数,各个初中学校纷纷加快体育建设。但建设对象只是针对中考考试科目,这无疑会形成一种约束。倘若学生不喜欢这些项目,那么体育锻炼必然不会积极。另外,新时期的初中生,个性较为鲜明,不仅感性用事,还不够自信。枯燥的体育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即便是教师创设别开生面的课堂,也因缺乏有力指导,使得学生始终无法跨越体育这座大山。
  2.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2.1教学方向出错
  现阶段,体育教学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桎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很多教师在终身锻炼习惯培养和提高中考成绩之间犹豫不决,教学定位出现迷惑,教育方向必然出错。其二,体育锻炼虽然能够强身健体,但如果没有提前做准备活动,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对之后的计划会造成影响。其三,教师为了烘托课堂氛围,会组织很多活动。但活动偏重游戏性,忽视专业性,会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1]。
  2.2教学环境落后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前,很多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器材,以及完好的设施。体育教师再有能力,也会由于教学环境落后,导致教育目标大幅度缩水。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器械设施过于老旧,容易出现伤害事件。另外,其他任课教师对体育学科不够重视,当器材不足或恶略天气出现时,会随意占用课堂时间,用来普及文化知识。本来说学生的学习压力就大,再搞这一出,只会将学生的运动兴趣消失殆尽。
  2.3认知存在偏差
  目前,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认为体育课的地位不如文化课。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学习动力自然不足。不仅课堂表现不积极,还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锻炼。另外,新时期的初中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导致意志力比较薄弱。在体育锻炼中,难免不会遇到困难,这时学生就会想着退缩,而非勇往直前,攻克难关。
  3.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策略
  3.1培养科学认知
  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看法,需要教师多普及体育知识。首先,利用事例开展教育。近几年中国女排再次崛起,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师从网上搜集视频资料,并呈现在学生面前。第一段视频展示的是女排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即便学生已经知道结果,但依然看得热血沸腾。第二段视频展示的是女排训练情景,学生看完后,内心会滋生一个想法,即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教师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女排,有的说为国争光,有的说坚持不懈。受女排精神的影响,学生也会逐渐养成坚持的好习惯。其次,利用实践增强感悟。科学表明,适当运动有助于疏解情绪,调节身体[2]。如果只是空口白牙的讲述,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在体育锻炼后,学生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效果。当他们心情压抑或紧张时,就会主动进行锻炼。
  3.2培养运动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需要做好两件事。首先,优化教学环境。体育教师要积极向学校申请,修缮体育设施,补充体育器材。同时,跟其他任课教师讲清楚,不接受占课,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将其搬进课堂,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如在进行耐力跑教学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先平均分配小组,确保实力相当。再宣布规则,采用接力的方式跑步,用时最长的两个队伍要接受处罚,如用时最长的队伍,全员学鸭子唱歌。用时第二长的队伍,全员学鸭子走路。为了避免被惩罚,学生必然会全力以赴。
  3.3培养良好习惯
  体育教师要围绕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以此培养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3]。首先,巧用好胜心理。争强好胜是初中生的一大特点,教师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学生进步。比如每周进行评选运动明星奖,获奖者可向教师提出一个不过分的要求。为了获得荣誉与承诺,学生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到锻炼中。其次,利用好学心理。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学心理。为了验证知识的真伪,学生必然会积极参与运动。久而久之,终身锻炼的意识就会形成。
  4.总结
  在新时期下,初中体育教学重心发生转移。教师不仅要普及体育知识,还要重视培养终身锻炼习惯。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培养學生的正确认知。第二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第三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庞冰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7.
  [2]张德亮.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J].田径,2021(01):70-71.
  [3]迟克飞.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见解[J].田径,2021(01):58-59.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实验中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时期,每个学校都特别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里起主要作用,而让学生们看图片写句子也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重点。因为根据图片写句子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观察图画的能力,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观察图片写句子,还可以提升学生们写作文的能力,把优美的句子运用在作文里。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探究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看图写话,因为看图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讲,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一大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教学主题。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语文阅读实践的探究。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小学五年级阶段的教学活动为例,以小学五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教学主题。参考这一教学主题和有效的教学资料,笔者展开了积极的教学论述。  关键字:阅读能力;小学语文;策略探究;重
期刊
【摘要】小学生在语言学习之初,“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技能,“听”是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儿童获取语言信息的最直接来源,本文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听力理解遇到的难题,从听力习惯的养成,听力技巧的掌握,听力策略的总结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听力;习惯;技巧;策略  一、听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以及这些技能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未能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与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作用。虽然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努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受到的效果却不明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教学现状  前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
期刊
摘要: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关键性方式,经由游戏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体育教学进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选择可以调动激起学生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有益处的游戏,经由游戏提升教学成效。基于此,下文将对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进程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阐述,旨在为初中体育教师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關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措施与意义  引言  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身体与心理的发展时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理解整篇文章的具体含义。但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掌握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以延长学生的语文阅读时间,并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技能,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能力  由于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对小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一直是绝大多数班主任所困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迎合处于身心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借助这一优势来全面渗透德育教育工作,以此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并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1.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与贯彻,当先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已经逐渐转换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其语文学科中的知识扩展面。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逐步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可有效提升小学生自身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以及感悟能力。本文主要以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作为文章论点,分析读写结合教学法在该种教学中重要的教育意义,并探讨将二者
期刊
摘 要:英语是初中教学重要教学内容,初中英语是初中课程教育的重难点之一,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以至于让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始终停滞不前。以丰富、有趣、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深受初中生们的喜爱。教师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可以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英语知识,分享英语乐趣,共建快乐英语课堂。文章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对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的应用价值进行
期刊
摘要:从字面上看"文字"两个字很容易,就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是实际挖掘它,却很复杂。文字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要素,语文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在整个读书阶段,以后的初中、高中、大学都要学习语文。读书是很重要,会识字更是以后的奠基。既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语文的话,那么在这时候就应该打好语文基础,为将来高年级学习语文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其中必须要学好文字,识字则尤为重要。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很关键。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