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入手,领会古典诗词的韵味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性分析,它是一个系统过程,是人们全身心投入的生命情感活动,如果总是机械地遵循这样的层级分析,会导致鉴赏活动的僵死。于是笔者试图以新的视角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我试着跨越这些层级的束缚,从品味诗词的情感这一层级着手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古诗词鉴赏的崭新天地便展现于眼前了,我名之为因情悟诗法。
  一、感性认识阶段
  以课本所选诗词为基点进行小范围辐射,引导学生理解、熟悉、总结出诗词情感典型。比如学习杜甫《春望》一诗,学生受到了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的熏陶。教师再补充杜甫的另外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比较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从而更深地理解杜甫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当学生的心完全被以诗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杜甫的伟大情感和伟大人格征服时,教师再告诉他们,中国的许多文人志士也像你们一样受到感染,从而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国诗篇,你能再找些来读并在同学间交流吗?让我们以杜甫的诗歌为契机,接受一次爱国情感的洗礼。
  二、理性分析阶段
  引导学生对这些情感类型进行分析比较,消化为自己的东西。
  运用两个原则:一是重要性原则,引导学生明白哪几种情感类型出现频率高,必须重点掌握。比如“士人的壮志未酬之感”、“忧国忧民之情”明显比较重要。二是阶段性原则,人的一生,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些适于中学阶段浸濡,比如“建功立业”;有些则不是现阶段所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爱情”。应引导学生调整好鉴赏口味。
  进行四种比较:一是民歌和文人诗之别。民歌的情感多来源于日常生活,文人诗的情感多投注于品德、功业和时政。二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之别。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流情感:汉时多民歌,建安时期充溢着建功立业的奋发精神,到了晋朝,隐逸避世的悲哀笼罩了诗坛,唐代的浪漫情感,宋代的理性思考。三是同一情感的微妙之别。同是“忧国忧民之情”,在具体的诗词里就呈现着不同的风貌。如辛弃疾的爱国词是慷慨激昂的,《破阵子》,读之热血沸腾;而杜甫的诗则是揭露现实的,《石壕吏》读之令人感叹不已。四是不同情感的表现手法之别。民歌的情感表现直率稚气,多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生动的比喻;文人诗的情感表现含蓄典雅,多运用精炼的典故,灌注深沉的思想。
  三、强化丰富阶段
  诗词的情感是与诗词的形象紧密相连的,而我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象、典故”都是包含思想情感的形象,且都是积累沉淀性质的,每一“意象、典故”都有其特定的情感内蕴。先说“意象”,“望月”代表思乡之情,“鸿雁传书”代表思念远方的亲人,“凭栏远望”、“杜鹃啼血”是故国之思,“折柳”是惜别之意。再说“典故”,因其涉及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学教学中一般不涉足,可见,“典故”是构成“古今隔膜”的主要因素,而且典故虽多,类别(也可以依据思想情感分类)却有限,古人也不提倡用生僻的典故,如果选择不同类别中常用的几个,用故事的轻松形式介绍给学生,会有助于他们理解较为含蓄的情感的。比如中国的典故中关于“向往隐逸”的最多,常见的有沧浪濯缨、从赤松游、东陵种瓜、彭泽归田、接舆歌风、梅妻鹤子。
  某一种情感固然是永恒的,但古人今人的情感世界毕竟是各有天地的,学生积累“意象、典故”的过程也即涵咏于古人情感世界的过程,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可以更容易地触摸到古典诗词的情感内涵。
  四、实践运用阶段
  在以上几个阶段中磨砺了学生对古典诗词情感的敏感度后,就可以进入从“品味诗词的情感”这一层级着手鉴赏诗词的实践运用阶段了。在这个阶段中,“诗词的情感”是鉴赏的突破口,是鉴赏的激发力,是鉴赏的启发者。比如鉴赏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学生熟读这首诗后,我这样问学生:“同学们读了这首诗,看得出来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是哪一类的情感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于是有很多同学举手回答,有的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从“国破”可以看出来,有的说是想念亲人的情感,从“家书”可以看出来。接着,我让同学们结合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及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再具体鉴赏这首诗,结果同学们都能围绕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比较准确地分析诗中所描绘的意象:一个“破”字写尽国破家恨的悲哀,一个“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花”也为之“溅泪”,“鸟”也为之“惊心”,自己更加伤怀落泪了。忧国思家,重重愁绪袭上心头,愁生白发,一“搔”便断,发“短”愁长,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国破”、“恨别”之忧思,更添一层。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作为中学英语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和实践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创设情感化的氛围  以情育情。教师应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对学生无比热爱关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在教师浓厚而热烈的情感感染下,会产生一种亲切的信任感,从而学知有趣,师生配合默契,促进情感交流。  以态育情。教师是美好
今天,吃、穿、用、住、游样样离不开"文化",文化城市的发展与实践受到重视。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以人文思考、人文关怀、人文责任介入到城市建设中,从道路设施到城市家具
期刊
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陈红军中州大地,人杰地灵,文物荟萃,乃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古建筑星罗棋布,闻名遐迩。然而,古代建筑的结构,除少数为砖石外,多为砖木结构,这就对消防
在中学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因教学时数有限,而且教学内容较为复杂,致使学生很难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在中学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人针对学生的特点,并根据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对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经过实验发现采用辅助教学方法与比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更容易掌握。  一、教学
<正>~~
期刊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动机、培养兴趣、磨练意志、运用注意等,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提高。  激发动机,加强目的教育  加强目的教育。目的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在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教师应该就这门学科的目的、内容、特点、要求及其学习方法向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转变观念  传统的教师被喻为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请允许我把蜡烛分为“粗心蜡烛”和“精心蜡烛”。传统的老师也叫“教书匠”,认真备课,严谨地书写教案,详尽地讲课,细致地批改作业,经常测验,精准地评卷,课后个别
情暖失足少年邵水波在内乡县消防中队去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名服役期将满的老兵,用他充满爱心的双手,把一名走向邪路的少年给拉了回来,走上了正道。去年八月,从消防中队旁边的县
基于膨胀土的胀缩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3个基本工程特性的综合分析,将膨胀土路堑 边坡划分为潜伏断面滑坡型、弧面渐进破坏型、浅表层崩塌型3种类型破坏模式。针对弧面渐进破 坏型膨胀土边坡,提出了可以满足施工初期或设计阶段精度要求的简便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 采用简化Bishop力学假定条件下的极限平衡法求解边坡最小稳定系数。参数取值时,充分考虑到 膨胀土边坡的渐进破坏特点而选用土体的动
7月20日中午1时。接话。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三公司医院(当地人称“中牟管道医院”)7月17日11时左右收治一男一女两个严重烧伤病人。男病人烧伤面积达50%。据称,这是一起因油罐起火爆炸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