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国际流动: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留学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国是留学生的重要生源国,中国学生国际流动对于中国及其最大留学目的国美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2017年度会议以“扩大社区,加强联系”为主题,强调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该会议主题或将推动国际教育交流的新态势,启示中国学生国际流动应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中国留学生;流动方向;展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愈加频繁。其中,留学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主要活动促进了不同国家、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NAFSA)作为世界上较大的非政府、非营利性专业组织,大力推动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NAFSA于2017年5月2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办第68届年度会议,通过其全面的教育计划和强大的网络,探索“扩大社区,加强联系”(Expanding Community, Strengthening Connection)主题。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全球性学习,多路径的留学和强有力的彼此联系对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美仍然存在巨大的“留学逆差”。2014-2015学年,有12790名美国学生在中国学习,仅相当于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3.9%;而且,最近三年美国在华留学生的数量连续下滑。美国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流动状况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认为中国留学生可以为美国带来显性和隐性双重效益,二是认为美国需加强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留学生来源多元化的考量。
  一、留学生对美国和中国的影响
  NAFSA作为美国政府的民间智库,每年都会为政府和国会分析留学生及其家庭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留学生不仅为美国的校园和社区作出经济贡献,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学术和文化价值。NAFSA今年的年会以“扩大社区,加强联系”为主题,聚焦的领域之一便是制定科学有效的的提案,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和跨文化友谊保驾护航。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与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U.S. Department of State’s 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合作发布的2016年《门户开放》(Open Doors)报告显示,在美国高校学习的100多万名留学生在2015-2016学年为美国提供了40多万个就业机会,贡献了近32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从近10年留学生数量与美国经济效益的正相关关系中可以看出(见图1),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最新的数据表明,美国的国际学生总数持续增长。虽然中国学生赴其他国家留学的数量日益增长,特别是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和德国,但美国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据相关专家预测,2017年美国仍然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目的地,其比例将占到在美国的国际学生总数的32.3%[1]。中国留学生在入学的同时,给对象国带去的是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除此之外,还有跨文化友谊的建立。培养跨文化友谊是实现和平的桥梁,留学生之间的友谊建设是加强语言学习、提升跨文化能力、促进和平的有效策略。
  2016年,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54.4万人,与2015年相比,中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稳中有升,其中,出国留学人数增加2.08万人,同比增长了3.97%。除对经济的贡献之外,留学更是一个极为珍贵的学习机会,它使学生能够掌握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中所需的重要技能,如强大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容分歧和理解跨文化的能力。海外留学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可复制的具有竞争性的全球环境。
  “扩大社区,加强联系”这一主题指出,不同文化的交流对于学生价值观念(沟通、经验、和平、友谊等)的塑造具有重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长远意义。在领略异国文化的同时,留学生可以感受文化的同源性,加强与全球公民的教育交流及其社区的连结。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流动现状的分析
  NAFAS年度会议主题认为,多边合作是国际教育的一种趋势,应消除多边无国界教育的壁垒,认识到跨文化的潜在收益。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可以激励和培养学生建立跨文化友谊。为世界范围内推动国际教育和交流的读者而设的《国际教育者》(International Educator)杂志,是NAFSA主办的双月刊杂志。它为国际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资源。近期该杂志对于美国的主要留学生群体——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模式产生了质疑,呼吁留学生来源多元化。
  (一)制定有效的提案吸纳中国留学生
  今年的会议主题极具新意,“扩大社区,加強联系”为推动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效的的环境支持。在多样性日益凸显的时代,各国之间应加强联系、相互合作,扩大专业领域,以符合国际发展的动向。美国极为重视留学生的数量及质量,坚信全球经验应成为每个学生教育的一部分。作为美国最主要的海外留学生群体,中国留学生的招收和培养得到美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国际教育学会总裁高级助理佩吉·布卢门撒尔(Peggy Blumenthal)指出,中国留学生的到来不仅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益事,对于美国的同窗来说也是好事。“未来,美国与中国打交道,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有了这个打交道的机会,学生就能掌握在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技巧。”美国政府也持这种看法,称学生交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留学生来自一个拥有全球化意识的国家,布什政府一度将其描绘为有‘战略性’的竞争对手”[2]。美国助理国务卿埃文·瑞安(Evan Ryan)认为,让中国学生到美国校园读书有助于建立中美之间的合作桥梁。[3]   美国校园招聘人员和营销专家表示,希望能在本地网络上安装信息应用程序,如微信(WeChat)、新浪微博(microblogging site Weibo)和优酷视频网站(Video site Youku)等,从而通过社交媒体增加与海外学校的联络。但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级项目经理安吉拉赵(Angela Zhao)认为,“社交媒体不是中国学生和家庭了解并选择外国学校的唯一渠道,它们仅是在最初的决策阶段作为了解的重要工具。在中国招聘留学生,社交媒体必须结合其他招聘方式,如国内访问和长期发展关系。”[4]
  “中国留学生在适应美国课堂的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其包括对校园的憧憬与遇到的现实之间的鸿沟,以及他们在毕业之后所面临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参与机构(国家)共同制定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提案,以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令人信服的策略。”[5]该突破性提案的内容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研制统一的课程。这有利于促进无国界的知识学习,课程内容应囊括课堂体验和校园文化整合两方面,展示校园承载的隐性文化的交流融合价值。统一的课程旨在减少或清除留学生融入大学生活的关键障碍,并使留学生学习克服这些障碍的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是关注留学生的隐私。留学生在国与国之间转移个人信息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留学生对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因此,美国拟依托关于隐私权的法律,制定改善留学生隐私保护的计划。
  过去20年,中国高校蓬勃发展,留学生人数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8年呈指数式增长。社会学家汤姆·戈尔德(Tom Gold)不禁感叹道:“我们正在抛弃学生”[6]。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NAFSA在“扩大社区,加强联系”的主题会议中提出要设计有效的提案,以保证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通过言语和行动对全球社区作出承诺。美国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包容性和受欢迎的高等教育机构。
  (二)加强对中国教育体系与留学生来源多元化的考量
  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olleges)国际教育执行主任蒂姆·乌尔博尼亚(Tim Urbonya)说:“中国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持续下降,我们不久前曾招收了一批在雅思考试中获得5.5分的学生,但是根据完整测评程序(Integrated Test Evaluation Program,ITEP)来看,其语言水准仅刚刚高于初学者。”[7]
  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并不是唯一令招生人员不安的因素,他们注意到,中国留学生关于如何接受学习、考试和参加班级的培训,与他们美国教师的教学风格要求往往会有分歧。一方面,中国教育体系的考试往往侧重于记忆,而非分析或沟通技巧。要入读中国大学,学生将参加竞争激烈的高考,且需要多年的基础学习。此外,中国的教育选择存在贫乏现象。根据高考分数,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等级的大学,这部分地决定了他们被允许学习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学校后,达不到所要求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中国留学生倾向于与来自中国的其他留学生进行社交,因为这种社交不存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障碍。这些均导致了蒂姆·乌尔博尼亚所说的:“不断增加的中国留学生似乎对于他们在生活中想要做什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8]
  尽管前往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多,但是被美国顶尖的8所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学校录取的比例仅为10%[9]。根据2016年《门户开放》报告,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更多的国际学生在美国学习,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2015-2016年间,有超过100多万的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其中,来自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韩和加拿大的学生,占美国海外学生总数的55%以上。当今,中国留学生俨然是美国最重要的留学生群体,美国高等院校每三位留学生中几乎就有一名来自中国。对于一些学生,及教育交流专家来说,这就意味着缺乏留学生多样性,特别是在中国留学生倾向选择的大学。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萨尔姆的INTEAD首席执行官本杰明·沃克斯(Benjamin Waxman)指出:许多机构发现,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校园里的华人学生太多了。因此,建议今后不要从中国招收太多留学生,美国高校希望在课堂上取得更多的文化平衡。威斯康星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服务主任格吕内瓦尔德(Gruenewald)表示:“我们已经听到很多学生说,他们不想学校里有太多的中国学生。我们将在招聘需求适当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国际留学生多样性的平衡。”[10]
  NFASA聚焦的领域之一“学术流动与留学生参与的趋势”[11],探讨来源多样化的留学生如何参与社会经济建设,通过基于调查证明的课程和课外活动,吸引更多来自不同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的本科留学生(international undergraduates)。
  三、“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中国学生国际流动
  在NFASA的年会上,中国代表团在全球合作伙伴会议(Global Partner Session: China’s “Belt and Road” Policy and Its Impact on Internationalization)上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利益共享的成果,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潜在效益的探讨。全球合作伙伴会议主席霍拉斯(Horace H. Ip)指出,留学生的未来工作场所不再是以欧洲、美国为中心,而是面向“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地将更加丰富,留学路径趋向多元化。
  2013 年9 月至10 月期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曾有国外研究者将“一带一路”称为中国自 1979 年以来的“第二次开放”[12]。该倡议为国际教育交流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浙江大学教授周谷平等提出,“高等院校应提升对国家战略的责任感和敏感性,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以‘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的路径,努力履行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内生’路径强调国际意识和能力的强化,从‘内生’的教育路径鼓励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13]。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为保障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适切的竞争力,应向沿线国家派遣有志学习的留学生。“扩大社区,加强联系”这一主题还指出,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出国留学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历程,在留学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跨文化的学术伦理(欺骗或者分享)对其也是一种检验。此外,出国留学更是对他们未来职业的投资,诸如实地工作、实习和研究之类的课外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学生在国外的发展和成功率。   四、结语
  教育国际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留学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国留学生是美国最重要的海外学生群体,对于美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留学生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一直备受各国关注。但是,美国出于对中国固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的质疑,以及这一庞大群体使得美国接收留学生的多元化初衷受到影响,因此,对中国留学生的流动涌现出双重声音。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2017年度会议以 “扩大社区,加强联系”为主题,展示了国际教育交流的新态势,启示中国留学生流动方向应多元化;强调了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也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留学生流动方向多元化,推动中国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参与多层次合作与交流的复合型留学生人才。
  参考文献:
  [1][9]人民网.2016年中国学生国际流动性趋势报告[EB/OL].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729/c1053-28595439.html, 2016-07-29.
  [2]Ryan P. Kellogg. China’s Brain Gain?: Attitudes and Future Plans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S[J].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2012,8(1):103.
  [3]中国连续第6年成为在美国际学生最大的生源国[J].国际人才交流,2015(12):8.
  [4]Anonymous. Using Social Media to Recruit Chinese Students[J]. International Educator, 2016,25(5): 8.
  [5]Chinese Students at U.S. Universities: Integration, Challenges, and Post-Graduation Outcomes[EB/OL]. https://www.eventscribe.com/2017/nafsa/SearchBy-Bucket.asp?f=PresentationTargetAudience
其他文献
据全球教育伙伴关系组织(Global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网站2018年4月24日消息,由美国、挪威、英国等捐助机构组成的“全球书籍联盟”(Global Book Alliance)正着手在埃塞俄比亚建立新的“全球数字图书馆”(Global Digital Library),为该国儿童和青年提供高质量的阅读资源。埃塞俄比亚是入选“全球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第一个国家,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网站2017年3月16日消息,3月14-17日,各国教育部长聚集在达喀尔,参加非洲教育发展协会(ADEA)三年一次的会议,并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非洲教育”门户网站(Education in Africa portal)的建立。  对于在2030年之前实现让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的目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多挑战。统计研究所是可持续发展目标4监测
摘 要: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教学应能够以国际视野来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具体教学措施包括课堂教学引入文化视角、课程作业增加国际问题、师生互动提高跨文化性、实践活动渗透国际维度、网络平台加强海外联系等。文章在对现有的世界高水平大学教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外合作大学自身的特色,对“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所应具有的教学特点及其建设方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视野; 深层学习; 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
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网站2017年5月21日报道,美国学者认为,学术界在重要发现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据分析,自1950年代以来,尽管研究与发展资金相对较少,大学研究人员仍在40%的顶级发明中占据主导地位。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社会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史蒂文·布林特(Steven Brint)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的贡献在全
摘 要:文章作者共同策划了“混凝土生机/胡萝卜城市”(Living Concrete/Carrot City)展览。该展览于2010年秋季学期在新学院展出,探讨都市农耕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民、园丁、设计师、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学者等人在融合食物与农耕于日常都市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讨论了展覽的缘起、策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决策,以及在展览厅中观察到的学生、教职工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该项目符
據新加坡精深技能局(SkillsFuture Singapore,SSG)2019年10月4日消息,SSG将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新加坡子公司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出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能够让新加坡国民在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媒体等领域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自新加坡2017年推出“技能创前程——数字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官方网站2018年12月3日报道,日本政府于当日召开了国家与地方教育無偿化协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高等教育无偿化的费用分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部科学大臣柴山昌彦表示,文部科学省为促进无偿化制度顺利落实,将针对高等教育无偿化相关工作的落实采取以下两点措施:一是尽快制定实行全国统一的事务处理方针,并且下达到地方执行;二是整顿有关私立专科学校的标准事务处理体制。到2020年,高等教育无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学生流动愈来愈频繁,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生双向流动方面享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院校管理的独特视角,对美国明尼苏达州多所高等院校的国际学生流动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院校内部管理因素。在国际学生流动领域的“排斥吸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得出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七大院校内部管理因素,以期对各高校
據美国学习政策研究所(LPI)网站2019年3月19日消息,LPI和全美中学校长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NASSP)发布《理解和解决校长流动率:研究综述》(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Principal Turnover: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报告,该报
据大學世界新闻网(University World News)2018年5月25日报道,2018年,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政府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提供额外资金,推动印尼一些地方大学成为世界级大学。在此宏观背景下,印尼有望建立第一所国外大学印尼分校。  印尼科研与教育机构总干事帕特多诺·苏维尼乔(Patdono Suwignjo)表示,印尼政府希望2018年至少有一所澳大利亚大学在印尼开设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