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换挡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行业逐步被边缘化的中小企业,在原有的行业格局中可能是更加边缘化的问题。那么恭喜你了,现在你可能迎来一个改变行业格局的机遇——主流换挡。
  什么是主流?就一个行业来说,行业领导品牌代表的就是主流方向,领导品牌核心产品就是主流的具体内容。
  显然,主流不会一成不变。
  随着新常态市场出现,随着价格导向消费向品质导向消费的转变,啤酒里的纯生、方便面中的革面、矿泉水需求量的高速增长、非转基因单一植物油规模份额扩大、手机里可穿戴设备普及化等,这些正在崛起的新主流成为人们的新宠。
  品类热点、价格区间的变化,驱动新主流的诞生,蕴藏着产品创新、品牌翻盘,乃至行业结构洗牌的潜力与空间。
  如果你原来是优势企业,那么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过去的成功。主流换挡,是重塑行业格局的时候。这个过程,很可能既与过去的成功无关,也与企业的资源无关,只与对社会的认知和操作能力有关。
  专家视点
  主流产品换挡,是企业的战略性机遇。主流产品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营销手段的变化反映了竞争的变化。企业的落后,不是销量的下滑,而是产品和营销手段落后于时代。
  主流换挡的逻辑
  刘春雄 本刊特约高级研究员,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产品,主流产品在相当长时间内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时代变了,而主流产品没有变,不管过去多么成功,销量有多大,可能就落后了。
  目前的主流产品是一二十年前形成的(技术进步引发产品变化的例外),如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就是这个味”,二十年如一日,一个单品的销量就相当于行业第二名的总销量。在主流产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企业之间只有拼营销手段。所以,营销手段在近20年内变化非常大。
  现在,到了主流产品换挡的时候了。主流产品换挡也将拉长中国产品价值链,形成高附加值与低附加值共存的局面,靠人力低成本和环境代价生存的格局也将改写。
  主流产品成就大企业
  做主流产品才能成就大企业,主流产品就是销量最大的产品。
  一个产品的定位,决定了它的极限销量。定位主流,销量很容易做大。在主流之外的定位,极限销量是有限的,企业怎么能做大?如果定位是边缘产品,那么注定是中小企业。
  定位有两种,一种是定位主流,做行业老大;另一种是在老大既定或力所不逮的情况下,定位边缘。以“六个核桃”为例,当它成为主流产品时,其他企业发现“两难困境”:模仿主流,根本不是六个核桃的对手,因为对手已经建立了先发优势;寻找新的定位,如花生核桃露、枸杞核桃露等,等于把自己边缘化了,更难以挑战行业龙头。
  定位边缘,肯定无法形成规模,但可以有稳定的位置。做一群边缘产品,同样无法形成规模,也无法成为老大。只有定位主流,成为消费者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成为老大。
  康师傅的产品很多,但支持它成为行业龙头的,是主流产品红烧牛肉面;统一的产品也很多,只有当它发现主流产品老坛酸菜牛肉面时,它的行业第二的地位才稳固。
  双汇的单品非常多,但支持它数百亿规模的是王中王等有限的几个主流产品,缺了这几个主流产品,规模就下降一大半。
  液态奶近10年的主流产品是优酸乳之类的产品,在这类领域缺席的企业很难成为行业龙头。
  主流产品一旦形成,企业的产品研发有三个方向:一是围绕主流做产品丰富,构筑壁垒,扩大销量;二是绕开主流做边缘产品,避免与主流产品硬碰硬;三是探索未来的主流,避免在未来主流领域缺席。大企业通常做第一、第三项研发,中小企业通常做第二项研发。
  在一个时期的行业格局中,一旦成为边缘,无论定位多么成功,只是边缘更加稳固而已,很少能够翻盘成为主流,更难颠覆行业格局。
  要颠覆行业格局,只有在主流产品上发力才有希望。一种方法是像统一方便面一样,在传统主流产品中发现新品;另一种是等待主流变化的时机,占据新主流。
  主流变化的根源
  主流产品变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技术进步。比如手机的变化,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二是社会的变化。技术进步的变化,如手机的更新换代,不在此讨论之列。
  主流产品是某个时段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阅读时代的结果。
  我们一直认为,营销最重要的不是创意,而是对时代的阅读,是阅读时代后合理逻辑的自然推理。
  阅读时代,就是发现消费者集体需求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逻辑。科特勒最重要的成果不是发明了“营销组合的4P”,而是环境分析。营销的变化一定是适合环境变化的结果。所以,“适者生存”是营销最重要的法则。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火腿肠行业一片哀嚎。行业普遍采取的措施是降价,而降价的企业都走向了死亡的边缘。拯救双汇的措施恰恰是推出了当时的高端产品双汇王中王。这就是阅读时代的结果。金融危机,现金流锐减,但不代表需求品质下降。亚洲金融危机这个“急症”掩盖了消费者整体需求上升这个趋势性问题,所以多数企业开错了药方。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多数企业都面临着生存危机。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消费升级却开始了。企业到底是全力面对危机,还是应对消费升级,挽救危机是显性问题、救急问题,消费升级是隐性问题、长远问题。
  金焕民老师把目前的市场问题归结为“市场繁荣与行业低迷的矛盾”,这确实是非常深刻的洞察。
  非常巧合的是,中国主流产品变化的关键点上,都发生了全局性的经济危机。而全局性的危机这个救急的问题,很容易掩盖了主流产品升级这个更根本性的问题。这确实考验老板们的能力。
  主流既不是时尚,也不是经典
  主流不是时尚,不是潮流。时尚、潮流是易逝的,来得快,去得也快。时尚、潮流,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甚至可能在某个很短的时期占据主流,但时尚、潮流的特征是不稳定的,而主流是相对稳定的。   主流也不是经典。经典是超越时代的,是经过历史长时间检验的,甚至是永恒的。主流的变化周期虽然较长,但一定是变化的。当时代有了质的变化时,主流一定会随之变化。
  主流不受突发事件的影响,但主流产品的销量肯定受到影响。突发事件很容易影响人们对主流的认知。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全世界的现金流减少,购买力下降,消费档次下调,但当危机过去时,人们仍然会回归主流,甚至主流还会换挡。
  主流的变化,影响的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类行业。主流的变化,各行业应该是联动的,因为主流的变化是全社会整体变化的结果。然而,各行业的变化又是不均衡的,因为新主流产生是缓慢的、渐进的,而不同行业的认知时间又是不同的。所以,对主流的认知,有先知先觉的企业,在其他企业还没有认知时,已经感觉到了。也有紧跟标杆的企业,当有的行业已经成功实现主流换挡时,立即跟随。当然也有顽固不化者,如抱有固定的认知“我们这个行业不一样”的企业。顽固不化者可能看到了“隔行如隔山”,但没看到“隔行不隔理”。主流换挡的路径可能不一样,但社会的变迁是一样的。
  主流换挡的机遇
  主流产品换挡,是企业的战略性机遇。我一直讲,战略性机遇是等来的,战术性机遇是找来的。
  主流产品换挡,就是企业“十年等待,一朝发力”的机遇。错过了这个机遇,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不会再有。
  企业做规模并不难,难的是改变行业格局。规模做大了,格局做小了,这是上一轮行业整合过程中很多企业惨痛的失误。当新一轮机遇到来时,千万不能重复过去的错误。
  主流换挡,是重塑行业格局的时候。这个过程,很可能既与过去的成功无关,也与企业的资源无关,只与对社会的认知和操作能力有关。
  主流换挡,意味着过去的成功可能成为负资产,比如柯达的“光学相机”老大是负资产,诺基亚的“功能手机”老大是负资产。所以,在主流换挡时期,企业可能都重新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如果你是行业逐步被边缘化的中小企业,在原有的行业格局中可能是更加边缘化的问题,那么现在恭喜你了,有了一个改变行业格局的机遇,这取决于你是不是主流换挡的先知先觉者。
  原有中小企业最大的障碍是过去的边缘定位思维。因为在原有的行业格局中被边缘化了,只有定位越来越边缘的领域,以寻求稳固的小位置。那么,在新主流面前,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边缘定位思维,一开始就定位主流。
  如果你原来是优势企业,那么最大的障碍是过去的成功。当新主流产品增长时,优势企业的思维很容易变成“保老主流”。“保老主流”短期可能是成功的,“保老主流”越成功,积累的问题将越大。
  现在是主流换挡的过渡期。在过渡期,老主流与新主流是可以并存的,所以不存在做新主流就无法做老主流的问题。同时,老主流还可以转换市场,继续销售。比如城市的老主流到了农村市场,可能成为新主流。
  主流换挡的征兆
  借什么判断现在到了主流换挡的时候?主要源于对宏观经济和营销格局的判断。
  主流产品换挡,目前有下列几个信号:
  1.近几年消费收入的快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收入长期保持低增长水平,但近几年的增长速度很快。在劳动力供给富余的情况下,收入作为劳动力的价格保持了较长时间的低水平。2013年,中国劳动力供给达到刘易斯拐点,而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作为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国家,劳动力需求仍然很旺盛。所以,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当然会带来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增长。
  2.多数行业已经完成了行业启蒙。行业启蒙阶段,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鉴识能力是低水平。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的。
  3.从总体上讲,消费者的消费已经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满足转化。原来追求在有限的消费能力之下“买得起”,追求的是性价比;现在追求在旺盛的购买力之下,舒适和享受型消费,追求的是附加值。
  前面谈过,主流换挡不是某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多数行业的共性问题,但觉醒有先后,发端有先后。从一些行业传递的换挡信息看,这些行业的换挡值得关注。
  乳制品行业的光明莫斯利安。这是替换原有主流产品优酸乳的新主流产品。2013年,莫斯利安单品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106.5%;毛利率为50%,比普通牛奶高二三十个点。
  方便面行业的统一革面。2014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销量下滑4.9%,销售额下滑1.9%。统一的革面虽然刚面世,但其立意却是要做新主流。
  啤酒行业罐装啤酒。2014年8月―9月,啤酒行业销量下滑10%,但罐装啤酒却上涨很快。以往啤酒行业习惯用销量作为统计依据,将来可能要转化为以销售额作为统计依据。
  未来,多数行业可能会面临销量下滑,销售额增长,毛利增长的现象。这就是主流换挡的必然结果。
  新主流产品
  新主流有共性的特征吗?每个行业的产品千差万别,但对于目前的新主流来说,还是有共性特征的。新主流产品大致有三个典型特征:
  第一,口碑型。什么是口碑?一定是由衷的喜爱,不由自主的赞叹。一次尝试,连续购买。
  要成为口碑型产品,一定是新主流与老主流有较大的差距,是品质上的巨变,不是简单的升级,是产品的重塑。所以,新主流产品的研发,一定不能沿着老主流升级的思路,而是要另辟蹊径。
  第二,魅力型。什么是魅力?一见就喜爱,发自内心的喜爱。这是感觉上的巨变。
  在消费力有限的情况下,人们追求性价比,购买很理性。当日常消费占收入的比重日益下降时,冲动性消费变得很正常。
  如果说口碑型是对内在品质的要求,那么魅力型就是对外在品质的需求。当然,魅力型不是外强中干的产品。
  第三,价值型。也就是附加值更高,毛利更高。
  金焕民老师对品牌有一个著名表述:在同等价格下,比对手卖得多;或者在同等品质下,比对手卖得贵。   过去的品牌,是知名度利润留成高的品牌。在价格竞争下,追求的是比对手卖得多。现在的品牌,将逐步放弃价格竞争,而展开价值竞争,追求附加值的提升。当然,这个时期的附加值,不是为了面子需要的附加值,而是发自内心需要并符合消费能力的附加值。
  在描述新主流产品的特征时,我们也可以回顾一下以往主流产品的基本特征。以往的主流产品分为两个时期,分水岭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之前的主流产品,是小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低品质产品。1997年之后至今,主流产品是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双低”产品,同时也是高性价比产品。
  1997年之前,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企业规模较小,那时的产品品质低,现在看来价格并不低。从品质看,即使不是假冒,很多也是劣质产品。但有总胜于无,所以对于劣质产品,消费者也能接受。从价格看,那时的价格并不低。
  1997年之后的主流产品有“双低”特征,即低品质,低价格。虽然说品质到底线,但毕竟总体上是符合国标底线的。由于行业集中,规模扩大,所以或许价格有上升,但相比于工资的提升,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提升是缓慢的。所以,那个时期的主流产品性价比很高。
  以方便面为例,第一代主流产品的代表企业是南街村、华丰、龙丰,现在要么规模大大缩小,要么主要以农村为主。以康师傅、统一为主的第二代主流产品,料包从单料包到双料包、三料包、四料包。料包虽然增加了,但并非真材实料,而是借助现代工艺调制的所谓“好口感”。现在看来,仍然是“双低”产品。
  做大众,不做差异化
  只有主流才能成为大企业,所以在主流换挡时,无论原来在行业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要做大众,尽可能不做差异化。
  差异化的对标,往往是大众化。当大众还没有确定时,谈不上差异。但是中小企业在原有行业格局中,已经形成了绕开主流做差异的惯性思维,很容易在做新主流时仍然沿用这种思维。
  在国际市场,定位、差异化确实很盛行。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主流早已形成,相当稳定。新产品很难撼动主流的地位,所以要做差异化。鉴于主流过于强大,新产品要站在主流的对立面,所以定位理论的创始人之一里斯说,定位要站在成功者的对立面。站在对立面才能够凸显自己。
  做新主流可能还需要另辟战场。一家主营农村市场的方便面企业,几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现在革面的新产品思维,并且付诸行动了,但却失败了。因为他们仍然在原来的农村市场做现在的主流产品,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主流换挡的韬略
  主流换挡是趋势性的,趋势是缓慢发生的。因为主流换挡隐藏着巨大的战略机会,并且可能是行业格局重塑的机会,所以主流换挡需要韬略。韬略是比策略、战略更高境界的谋略。
  如果在原有格局中是边缘化的中小企业,那么主流换挡意味着可能跻身新主流的机会。然而,跻身新主流的最大障碍是大企业的阻击,所以“隐身成为新主流”就成为主流换挡的韬略。在第二代主流产品崛起的过程中,品牌的作用很关键,因为在品质逼迫底线的情况下,品牌成了厂家的护身符。然而,新主流却并不遵循这样的逻辑,由于新主流产品是口碑型、魅力型产品,所以只要真正符合这些条件,并不需要品牌背书就能够迅速发展,这为原来实力不济的企业“隐身”发展提供了基础。如果大张旗鼓地做品牌,可能销量还没产生,却惊醒了实力强大的对手。
  如果是实力强大的行业寡头,新主流初期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意义却很大。新主流对大品牌最大的威胁,就是原有品牌被归类为过气的品牌。所以,主流品牌在推出新主流品牌时,都辅之以副品牌,以副品牌区隔原来的品牌,形成老主流与新主流共存的格局。
  主流的价值链
  中国企业过去广受批评,就是因为中国企业在世界价值链中处于最低端。这当然是事实,但据此批评却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崛起初期就是做高端,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货架上的商品都是高端货。中国企业一方面通过OEM在为发达国家生产高端产品,一方面在为中国消费者制造低端产品,这就是复杂的中国。
  主流换挡,意味着中国产品的整体水平在世界价值链上要往上走。以前,美国占据最高端,中国占据最低端,日本、韩国是“夹心饼干”。现在,中国可能也要成为“夹心饼干”,但距美国占据的位置还有差距。
  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还很难找到一个全价值链的国家,都是在价值链上各据一段,或各据一端。然而,中国有可能改写这种状况。
  英国、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经济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英国和美国在崛起过程中,GDP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高速度的追赶式增长,发生在二战以后的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但这些国家或地区规模大多比较小,缺乏战略纵深。
  美国的市场和人力成本都缺乏战略纵深。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前,多数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不再是收入识别标志,而是身份识别标签。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然受收入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身份识别影响。美国人对中产阶级的集体认知,使得美国的消费比中国更加扁平化。
  金焕民老师曾经说,未来要成为世界名牌,首先要成为中国名牌。我认为这是基于两个判断:一是中国市场足够大,仅仅占据中国市场就能够培育出世界级规模的销量;二是中国市场的附加值在逐步提升,新主流将逐步摆脱低附加值形象。
  中国市场和人力资源都有巨大的战略纵深。中国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非常大。美国的主流产品,当然指的是城市消费。由于农村人口占近一半,所以即使不考虑地区差异,中国还有农村和城市两个几乎隔离的主流产品。我们所指的主流换挡,主要指城市消费的主流产品。原来城市的主流产品,未来可能进入农村。
  在价值链低端,中国还将停留很长时间。中国完全城镇化还需要一二十年,只要城镇化没有完成,价值链低端在中国就难以消失。
  中国的一大批顶级企业,如华为、中兴,已经能够在世界最高端的技术领域向跨国公司发起挑战。2014年甚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年,正是在这一年,华为进入世界品牌“TOP100”。中国企业刚进入世界500强时,中国人多兴奋,现在已经成为常态。2014年华为进入世界品牌“TOP100”,好像并没有多少人兴奋。   当然,在顶端的象征性产品领域,比如苹果这类产品,或者奢侈品,中国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
  当一个全价值链的格局形成时,中国企业就在与全世界的各类型企业竞争。
  专家视点
  中国市场正在发生一场主流换挡的产品革命!这一轮革命,宏观名称叫“新常态”,微观名称叫“老大换位”,中观名称叫“主流换挡”。
  主流换挡,跟不上会出局!
  文 | 史贤龙 上海博纳睿成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10月最大的两个新闻事件,一个是台湾顶新集团因使用“地沟油”全军覆没,另一个是胖东来老板与员工和谐神话倒塌。两个事件的共同特征都是多年修炼的金身(市场地位+声誉)瞬间灰飞烟灭。
  这两个看似局部性事件,其实是主流换挡的预警号:就台湾顶新事件来说,大陆康师傅面的用油难道会没有问题?大陆捂着这个盖子,就像当年乳业的三聚氰胺一样,还能捂多久?排除道德层面的指责,宁可花几千万元买食品除臭机,也不愿使用合格油的企业,所遵循的经营准则,不就是“双低”(低品质、低价格)背后的低成本吗?这种现象何止一个顶新!胖东来事件呢?不就是企业经营的另一个成本要素—人力成本与企业赢利之间的矛盾吗?
  这两个事件的本质都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靠“三低”(低成本、低品质、低价格)实现规模的企业增长方式到头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对于“三低”企业而言,前面是万丈深渊,会让执迷不悟的昔日行业老大一朝废功。台湾顶新的灭顶之灾,就是明证。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这个神话别妄想了。在时代剧烈转变的时刻,没有谁有免死金牌。
  中国企业要冷静面对未来,改变过去成功积累的傲慢思维模式,想继续活在未来,必须认识正在发生的现实—主流换挡。
  主流换挡都是从产品发动
  过去,领导企业的竞争门槛是由渠道门槛与媒体门槛构筑的品牌门槛。在主流换挡的背景下,品牌已经不再是企业的护城河。后发企业凭借“超级魅力产品”,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昔日行业龙头边缘化——注意,所有的主流换挡,最开始不是体量对比的变化,而是市场关注度(即热点)的变化。新主流产品以几乎兵不血刃的方式,将行业老大边缘化,让昔日老大进入可怕的“遗忘黑洞”。特斯拉出来了,“时髦”这个词,再也与昔日的奔驰、宝马等无关了。这才是特斯拉可怕的地方:昔日老大连反击的机会都被剥夺。
  在消费电子行业,在娱乐业,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每一个行业,这种主流换挡的产品颠覆,都在或快或慢地发生。唯一肯定的事情是,每个行业都在发生主流换挡,没有感觉到的企业或许正是可怕的老化征兆。
  由此,我们要提出主流换挡的第二个结论:新主流就是新时尚。换句话说,不能形成新时尚,不能占据舆论头条、媒体热点、大众话题的变化,都不是新主流。
  罗辑思维这个雅痞式小众的社群试验,正在变成一场新时尚的策源地:2014年,罗辑思维的几次罗辑试验,对书、月饼、柳桃等的销售,显示了社群的巨大威力。罗辑思维卖图书,数小时将冷僻的社科类图书卖出8000套,收款400万元;罗辑月饼从策划到销售,不到3个月,共卖出6万多套,创下新品牌月饼销量纪录;正在热闹上演的柳桃,聚集了柳传志(联想系)、王中军(华谊系)、雕爷等一大批热点人物,无论今天柳桃是否比去年在产品上有进步,柳桃热度超过2013年的褚橙已成定局。
  可怕的真不是罗胖(罗振宇)团队,而是罗辑思维确实成了新时尚的策源地。按照罗胖的说法,这是一场以“失控”(K.K.)为模式的聚合与裂变,没有谁会预知未来,唯一可以预知的未来是变化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而且谁也不知终点或边界在哪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成为罗辑思维的口头禅。
  主流换挡的五个底层驱动力
  特斯拉也好,罗辑思维也好,引起的主流换挡都是革命性的,甚至令人目不暇接,可是,主流换挡没有规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主流换挡不仅有规律,而且有清晰的逻辑。
  过去的营销聚焦在企业运营层面,4P到12P自成一体,在主流换挡的背景下,营销开始回归到它的真正源头——社会与时代,即宏观时间与空间下的新生活环境。刘春雄老师说要“阅读时代”,我加一句,还要“解析社会”:主流换挡既是时代命题,也是社会学命题。如今,数据技术的发展,让我们预测未来有了更科学坚实的基础。
  主流换挡的趋势或苗头,是可以观察、研究、预测的,因为主流换挡的根基,是五个底层驱动力:人口结构、地域分布、收入水平(含社会福利)、教育程度、技术创新。
  中国人口结构的三个变化趋势是:男女比例失调,农村人口减少,出国人口激增。婴儿潮减弱了,奶粉钱比旅游钱少很多。人口结构变化会引发可支配收入流向比例变化。不要说新的商机,就是原有的产品,也要思考一下与什么需求“触点”站在一起。
  中国地域分布变化的最大变量,是新型城镇化带来的3亿新农村市民,“农民工”这个名称将逐步淡去。人流就是钱流,3亿新城镇居民,足以支撑来一次产业消费革命。
  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已势不可挡,收入水平大幅增加,福利诉求越来越高,即使在大量失业的背景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增长,人口里至少30%的家庭步入中产,50%的家庭步入小康,布尔乔亚式消费可能会持续10年以上。什么是布尔乔亚式消费?就是“新3B”创造新品类——装逼(贩卖情怀、梦想、格调)、逗逼(快乐、有趣、蠢萌)和二逼(无厘头、脑残粉)。
  与消费联系最紧密的技术创新就是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两大技术。移动互联网让人人互连,物联网让万物互连。朋友圈卖货,可穿戴设备是技术创新爆炸带来的最大变化。大数据、传感器、遥感勘测,每天都在诞生新奇的产品,谁也不知哪一个产品就会毁灭一个行业。
  就像三句话毁了三个赚钱宝贝或行业老大:你有微信吗?移动通信最赚钱的短信业务被毁了。你有公众号吗?媒体与网站被毁了。能在手机上买到你的产品吗?零售终端与淘宝网(PC端)被毁了(幸好还有手机淘宝)。   主流换挡的生产动力学
  我们说过,就一个行业来说,行业领导品牌(即市场份额最大的)代表的就是主流方向,领导品牌核心产品(即内部销售占比最大的)就是主流的具体表现。因此,谈主流换挡,首先是谈未来的品牌领袖,其次是围绕品牌领袖形成的主流补缺者。从主流换挡的生产动力学角度看,企业需要注意六个换挡机会点。
  购买力换挡机会。购买力换挡已经在食品升级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从生活必需品的米面油,到可选消费品的烟酒茶,价格敏感度下降,品质挑剔度提高。这一升一降的过程,就是“三低”产品与奢侈品牌的丧钟,大量品质优秀、定价合理的产品会被迅速接受,直到形成新的主流价格带(指有消费量规模的价格区间)、主流新产品。
  替代康师傅方便面的未必是革面,或许是冷链快餐:不是冷冻食品,是微波加热的即食食品,保质期虽短,但更原汁原味、口感更好、营养度更高。在上海,10元左右的冷链快餐已经成为白领的主流午餐,甚至晚餐。方便面除了方便,就再也没有什么可被选择的动机了。在上海的写字楼里,吃泡面,已成了懒与low(品位低劣)的代名词。
  需求热点转移机会。近几年,不断地讨论转型升级。其实转型是转型,升级是升级。升级,是在原有行业、原有产品上的改进。转型,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寻找新需求热点尽快插一脚进去。换句话说,转型就是先把原来的业务停了,重新开始新业务,而这个新业务,如果摸到了未来的需求热点,那就是转型成功。
  那么,中国社会的需求热点在向什么方向转移呢?我们认为有三大方向:一是由实物到体验,服务类的产品、体验性的产品将大受欢迎,比如各种主题旅馆、民宿,改善居住空气质量的产品——空气净化器就像20年前的净水壶一样,被PM2.5指数变成新的家电必需品。二是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小剧场、文化演艺、会奖旅游、六间房等,甚至教育培训都在好莱坞大片化。三是绿色自然化。很多工厂将厂房变成花房,在花房里开个生态餐厅,都比生产产品更赚钱更舒服。农家乐、包地做地主(田间到餐桌专供)、生态餐厅正在形成新的城市周边产业。沿着这三个方向转型,才靠谱。
  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变迁机会。说起来吓人,技术创新的最大变化是人可以更懒、更舒服,但社会却变得越来越赤裸裸,也就是个人的隐私越来越少。技术创新在汽车、电视、手机、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让一个人的生活信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记录在某个数据仓库里。
  特斯拉车主,开的是辆时髦的汽车,可是特斯拉车主的所有行车信息,包括线路、加油、网络浏览、听什么音乐等,都被记录在特斯拉的服务器里。乐视TV记录了用户每一次开关机、点播节目信息;手机就更不用说,可穿戴设备如健康手环、智能手表等,都在记录我们的日常信息,如运动量、睡眠时间、健康状况等。
  可是,上述智能设备正在改写人们的生活,而且在塑造新的产业:智能汽车的新时代,智能电视新生态,医疗新模式,健康娱乐的新生活方式。
  新渠道创造的新消费形态机会。当下中国的基本商业环境就是“三个世界”(实体、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O2O成为所有企业的基本商业模式。“三个世界”既是销售渠道,也是新的消费形态乃至新的生活方式。
  一大批过去不曾见过的新产品、新品牌在崛起:吃饭不用下馆子,在饭否、淘点点下单,美味到家;出门不带钱包带手机,微信支付、支付宝付打的车费或在便利店、快餐店买东西;买衣服不用逛商场,将身高等数据输入网站,选择面料、款式、绣花,一件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衬衣就完成了。2014年,微信上是个美女就是卖面膜的,微博上是个屌丝创业者就是卖农产品的,微信、微博这两个绕过传统媒体接触目标顾客的渠道,让微商成为电商之后的一个新职业。
  正如我们说过的,“三微”(微博、微信、微商)新世界将诞生一批“游牧品牌”:无销售人员,无店铺,因为人人传播、人人销售,直接让产品与消费者滚雪球形成销量规模的新品牌。
  有人担心这是非法传销,这是没有认清非法传销的本质。非法传销的本质是以蒙骗、非法拘禁人身自由的方式控制人头,卖什么产品只是幌子;人人销售是基于自由、信任的信息传播与购买形式。正是在“半熟人”社群里,骗子才没有了市场。不及时拥抱新渠道的,将会丧失一半以上的市场机会。
  再次阐述一下,“三个世界”对未来销售的影响在于三个核心要素:支付、快递和媒体。营销、商业,尤其是企业实现销售、建立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才是关键所在。
  品类变迁机会。除了新品类的不断创新,原有品类的变迁或许对企业来说更值得重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被工业化大生产加工过的世界,并不是“永恒”现实。以食品为例,今天的包装食品,变动成本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石油、食品添加剂、香精,而不是原料。三聚氰胺、“地沟油”事件,只是包装食品工业的冰山一角。人类以合成化学食品为辅食的日子很久了。在原料如农产品生产中,农药、化肥、杀虫剂、抗生素、催肥剂、避孕药等都被大量滥用。这些不正常的工业食品,都将面临品类换挡、品类变迁的机会。
  驱动品类变迁的,即扳倒昔日的大象,或许比很多人认为的要容易:如果我们常吃的食用油被科学证明含有高致癌因素,你是否会减少食用或改换产品呢?如果以大米为主食,被证明是造成身体孱弱的原因,而且与脚气都有关系,你是否会考虑减少大米的食用量呢?实际上,这些都是未来品类变迁的真实场景。
  也就是说,过去的“三低”品类被更健康的新品类替换,并不需要发生市场战争,主流换挡是在另一个维度、层面生长,最后让老品类自动退出舞台。
  心智换挡机会。主流换挡自然不能忽略消费群心智变化的影响。我们不同意定位将一切归结为心智的错误做法,而需要从社会现实角度认识、理解不同族群心智内容变化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以正在走上消费主力军的“90后”、“00后”为例,这一代人生存压力相对较小,他们的消费选择,会更多地受到玩(游戏)、兴趣、同伴的影响,相对的价格敏感度会低一些。他们对于精神消费产品会比对物质产品关注更多,因缺乏炫耀动机甚至反感炫富,对于奢侈品反而是弱需求甚至负需求。以成功、炫耀为主要驱动力的品类(及品牌),在这一个时代里,将面临巨大的生存难题。比如汽车,这一代人或许对特斯拉也无感,他们的交通工具是光能自行车或电动平衡车。   巨大的社会变迁、人口结构、教育水平,会造成巨大的群体心智分化,世界是平的的背面,是人以群分,社群又将人类重新分割在一个个圈子里,有些圈子的互相排斥还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比如西医派与中医派、挺韩派与倒韩派、左派与右派等。从社会角度看,鲜花和野草都有生存权利,一个“往而不害”、存异求异的生活世界,或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结论:低成本、低品质、低价格(“三低”)实现规模的增长方式,丧钟已经敲响,高成本、高品质、中价格的新大众情人产品一旦出现,将光芒万丈势不可挡,成为主流换挡的生力军。主流换挡,机会大于危机,但跟不上,会出局!
  互联网拆掉了知识的围墙,全球村变成现实,文盲已经老去等死,活着的能消费的,都是知识分子。富二代、留洋派、宅御族,造就一群思想发达、能力退化的新人类,这群人用不着吃苦工作就能享受丰裕的生活,他们的世界只有两个词:玩、有趣(Play,Fun)。这群人,对于很多父母一代吃用一辈子的产品连看一眼的机会都不会给—这个未来不恐怖吗?
  专家视点
  从消费变化的角度看,主流与非主流的边界实际上不会非常清晰,换挡是常态。
  主流换挡的变与常
  文 | 段 磊 博士,汉哲管理咨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所谓主流消费,顾名思义,就是在消费领域中占据领导地位的产品、品牌、风格以及商业模式;而所谓非主流,则是指与之对应的、市场份额较小的、只是满足特定需求的小众产品。
  在真实的消费市场中,主流与非主流的边界实际上不会非常清晰,由于社会群体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能力的增长以及天然存在的“消费梯度”,主流与非主流的换挡现象普遍存在。
  举个远一点的例子,石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原始人类直立行走、开始劳动之后才出现的,在原始的类人猿时期,人类的祖先在树上蹿来蹿去,拿着个石块如何行动?对他们又有何用?这个时期的石器一定是非主流,而一旦人类走下树木,开始直立行走和劳动,他们发现需要使用工具打猎、切割食物,这时,材料容易寻找、加工简单且实用的石器,也就成了主流,并且衍生出很多品种。再举个近一点的例子,智能手机,我最早使用的类似智能手机的东西是Pda,或者叫“掌上电脑”,那时这类产品属于发烧友玩的小众产品,仅仅是用来记事、看文件及看影片,而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以及使用环境的完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手机中的主流机型。
  什么力量在推动主流换挡
  笔者的研究认为,推动主流消费换挡的力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消费能力的增长。由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财富积累的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原先是非主流的消费现在成为主流消费。典型的例子是私家汽车,改革开放之前,除官员之外,私人拥有小汽车绝对是非主流,而今天,小汽车已经成为极其普通的代步工具,以北京为例,2000万人口拥有差不多600万辆汽车,已经是交通的主流方式之一。
  2.社会人群结构的变化。社会人群统计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消费主流的换挡,例如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快速催生了养老产业,再比如独生子女时代,两个家庭共同照顾一个小孩,财务能力极大提高,促使家庭在儿童生活、教育、娱乐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地提高。进一步来看,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都会对主流消费造成影响。
  3.生活观念的转变。在温饱尚未解决的时代,大家的消费焦点是如何有机会获得产品,自行车、电视机等物品那时都是凭票、有限度供应。在今天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大家开始关注吃的东西是否绿色,过去的生活方式是否科学(如抽烟、饮酒)。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促使人们放弃了一些原本亲力亲为的事情,而把时间放在工作和享受生活上,这也是为什么各式餐厅、外卖甚至馒头店、包子店成为居民,特别是青年人用餐的主要供应方式的原因。
  4.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得很多非主流的消费换挡为主流,比如电话约车,过去一般是酒店等为住客提供的服务,虽然出租车公司也有叫车电话,但使用不方便,也很少有人使用,很多人在需要的时候无法打到车。现在,以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约车服务,只要下载一个客户端就可以轻松使用,这就使得电话约车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非主流迅速成为主流,全国很多城市的出租车司机都自发安装了专为打车服务的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的快速发展。
  5.消费梯度的作用。所谓消费梯度,就是在某些国家、地区已经普遍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其他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导入。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后进的地区也会逐步导入上述消费,从而使得上述消费由非主流换挡为主流。比如过去中国城市的商贸是在百货大楼,而农村多在集市,现在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超市已经从城市开到了乡镇,超市购物已经逐步代替赶集成为农村购物的主流方式。
  中国新主流市场的变现
  中国新主流市场的变现问题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中国实在太大,城市、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梯度差。从大的趋势上,应该可以总结三个特点:
  一是个性化。今天的主流市场不再是均质的市场,而是强调从客户的需求场景出发提供产品及服务,这就要求对客户群体的细分、深入的研究,甚至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中就引入客户参与的元素(典型的例子如小米手机),同时,服务和产品应当更加彰显客户的个性、价值观、生活方式、身份等特色和特点,而不仅是简单满足使用功能,千篇一律。
  二是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生活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因此,环保的产品、绿色的食品、材质自然舒适的服装服饰、亲近自然的乡村旅游、运动及户外产品、健康体检等一系列与健康生活有关的产品及服务,正在大行其道。
  三是便捷。当前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快,能够为生活提供方便、最快速地响应需求、最便捷易得的产品和服务一定可以成为主流,典型的例子如彩生活物业,它创新了传统的物业服务模式,为住户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和家庭服务,由此而带来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并已经成长为上市公司。近年,快递业、快餐业、外送服务的发展都验证了这个观点。
  (专题编辑:王 玉 spellingqiu@163.com)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国办发〔2014〕30号)精神,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于2014年11月18日至21日举办了
“保护地方环境不被污染,是我们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政府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我们发展经济的思路和方式落后,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督缺失,我们为此感到
1.我早就知道有天会遇见你。有一天我会忘记,忘记这一切。许多年以后,出于习惯又会邂逅某人。我会想念这场相遇。——《广岛之恋》2.我总想保留一个地方,让我独自待在那儿,让
写什么?怎样写?这是长期以来学生面临的两大难题,也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两大课题。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教读《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时,她板书课题后就问学
设计意图:每次我们都会将主题活动剩下来的一些操作材料投放在班上的区角里。一次午餐后,几个孩子在美工区里用多余的圈圈纸画了起来。那几周,我班正在开展“亲亲热热一家人
环状混合痔是混合痔中病变比较复杂的类型 ,加上齿线上下的肛门生理解剖比较特殊 ,故本病在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笔者用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72例环状混合痔
小时候学习语文很痛苦,总觉得语文高深莫测,抽象难懂,没有悟性一定是学不好语文的,畏惧心理不能言表,最后只能是望洋兴叹,停步不前,语文成绩一直不怎么好。语文老师在指导学
《现代企业》杂志是国内创刊较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企业经营管理综合性刊物。《现代企业》紧跟中国改革步伐,和着经济发展的时代节拍,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改
词借景抒情,以月辉衬托凄凉之景,表达了主人公深挚的相思怀人之情。它似乎诉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中秋之夜本是团圆之时,主人公却只能对影成双,借酒消愁。邻人的喧闹庆祝,只能徒
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定性分析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定量地估算出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则是一件较为复杂和困难的事情。本文将就农业技术进步宏观经济效益的测算方法,